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某个有灵媒气质的孩童或是印第安人能和动物交谈,吹口哨的男人会得到树上喜鹊的倾力回应,而谷歌为了消除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沟通隔阂,干脆计划发明一种手机软件,将能提供包括猫、狗、鸟、兔、天竺鼠在内的数十种动物的语言翻译。
看到这些,我们不禁要发出疑问,动物真的有语言么?它们真的会和人类一样通过声音进行沟通么?各种不同的声音,比如狼嚎、狮吼、鸟鸣,是在向其它动物介绍自己么?动物也能利用感官来沟通么?
事实上,动物的语言真的可以让我们大吃一惊!它们不仅语言形式多样,更有语法可循,不得不说,动物语言也丰富啊!
我很烦,请离我远点!
呜呼汪汪(低沉地)!嘿,离我远点,没看见我正烦着么,再靠近我可要不客气了哦!
这是我们经常能听到关于狗狗的语言,相对于那些猫科犬科等能发出声音的动物,其它动物也在用它们自己的方式表达着:“我很烦,请离我远点!”
我们通常认为蛇在发起进攻前是不会发出警告的,真的是这样么?蛇没有声带,生性安静,不但无法喊叫,更没有像蝉一样可以摩擦发声的器官,但遇到入侵者的时候,还是会通过舌部肌肉发出微弱的嘶嘶警告声。
当然,没有声带的动物不只蛇一种,但它们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嘿,我很烦,请离我远点!”生活在北美洲的臭鼬,用它那特殊的黑白颜色警告敌人,如果敌人靠得太近,臭鼬会扒下来,竖起尾巴,用前爪跺地发出警告,如果这样的警告未被理睬,臭鼬便会转过身,向敌人喷出恶臭的液体。这种液体是由尾巴旁的腺体分泌出来的。其强烈的臭味在约800米的范围内都可以闻到。
我好喜欢你,你喜欢我么?
猫咪是善于沟通的动物,可以发出超过一百种的声音,比狗多十倍,是动物界中的语言专家。 当你家的猫咪走到你的脚边,一边蹭,一边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那么恭喜你。你家的猫咪在向你示好,表示它很喜欢你。那么快摸摸它的下巴,或是给它食物吧,这是你也喜欢它的表示。此外猫的尾巴也是它情绪的方向标,当它尾巴竖起,尾尖弯曲,这表示猫猫对你有浓厚的兴趣,而且愿意亲近你;尾巴强烈地两边摆动,意味着你的猫在对你表示不满哦,你是不是在逆着毛抚摸它呢?
求偶季节的到来,预示着雄性动物将使出浑身解数来讨好雌性,以顺利延续自己的后代,可怎样才能吸引异性的注意呢?雄孔雀没有清甜动听的歌喉,只好凭着一身艳丽的羽毛,尤其是那迷人的尾羽来向它的“对象”炫耀雄姿美态。善于运用色彩语言的动物不光是鸟类,鱼类更是位了不起的色彩大师。背上长有三根长刺的刺背鱼平时鱼体呈青灰色,貌不惊人。在交配前夕,当它追求雌鱼时,随即披上了绚丽的婚装:腹部泛红,背呈蓝白,美艳动人。待到交配、产卵和鱼卵孵化后,雄鱼便再度恢复婚青灰色,日夜看守着幼鱼。
快来帮帮我,你个好吃懒做的家伙,工作!
“嘿!伙计们!那边有食物,速来!”看地上那些爬来爬去的蚂蚁,似乎只要动动触角,就能传递信息,其实不然,许多昆虫都是靠释放一种有特殊气味的微量物质进行通信联系的,这种微量物质称之为传信素。目前,人们已查明一百多种昆虫传信素的化学结构,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我们放在窗台上的蛋糕,几分钟就会招来这么多蚂蚁。
利用传信素传递信息的不光有昆虫,还有我们熟知的啮齿类动物——老鼠。老鼠的视觉能力很低,只能看到12厘米之内的物体,而老鼠的听觉能力也比较有限,但老鼠的活动环境十分复杂,很容易阻碍它那本来就不出色的视力,那么老鼠是通过什么来进行交流呢?那便是化学通讯,化学语言相对于我们所熟知的声音语言来说,更有稳定传播、信息准确、延续时间长等优点,这就不难理解怎么会有源源不断的老鼠涌入食物聚集地,因为那里早已被其他老鼠用气味写下了“食物多,速来!”几个大字,比黑夜中饭店的霓虹灯招牌还要醒目。
那边有危险,快来这儿!
动物的声音千变万化,含义则不相同。长尾鼠在发现地面上的强敌狐狸和狼等动物时,会发出一连串的声音;如果威胁来自空中,它的声音便单调而冗长;一旦空中飞贼已降临地面,它就每隔八秒钟发一次警报。而母鸡居然可以用七种不同的声音来报警,它的同伴们一听便知,来者是谁,来自何方,离这儿有多远。
科学家发现,当渔网上有一个小小的漏洞时,捕鱼率会从百分之八十瞬间下降到百分之四十,在硕大的鱼塘里,不会发声的鱼又是怎样迅速告知同伴“有危险!快来这!”的消息的呢?
通过研究发现,当在池塘中捕鱼或者其他作业时,鱼塘里会检测到微弱但持续变化的电信号,这种电信号在水中传播的速度远高于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这种电信号来自鱼身体自带的生物电,这也就不难解释这硕大的鱼塘里,鱼类为什么会对捕鱼作出快速而准确的反应。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动物的语言,我们不禁要问,动物的语言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日本科学家对孟加拉燕雀做实验发现,燕雀会对不符合“语法规律”的乱叫产生强烈的反应,科学家安倍健太郎利用化学手段破坏一些孟加拉燕雀的大脑前端区域,惊讶地发现该区域竟然对辨识错误的句子起到关键作用,而在人类大脑中,一个名为“布洛卡区”的区域在听到不合语法的句子时也同样会被激活。安倍健太郎表示,通过研究燕雀的这个大脑区域可能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类语法的起源。
看到这些,我们不禁要发出疑问,动物真的有语言么?它们真的会和人类一样通过声音进行沟通么?各种不同的声音,比如狼嚎、狮吼、鸟鸣,是在向其它动物介绍自己么?动物也能利用感官来沟通么?
事实上,动物的语言真的可以让我们大吃一惊!它们不仅语言形式多样,更有语法可循,不得不说,动物语言也丰富啊!
我很烦,请离我远点!
呜呼汪汪(低沉地)!嘿,离我远点,没看见我正烦着么,再靠近我可要不客气了哦!
这是我们经常能听到关于狗狗的语言,相对于那些猫科犬科等能发出声音的动物,其它动物也在用它们自己的方式表达着:“我很烦,请离我远点!”
我们通常认为蛇在发起进攻前是不会发出警告的,真的是这样么?蛇没有声带,生性安静,不但无法喊叫,更没有像蝉一样可以摩擦发声的器官,但遇到入侵者的时候,还是会通过舌部肌肉发出微弱的嘶嘶警告声。
当然,没有声带的动物不只蛇一种,但它们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嘿,我很烦,请离我远点!”生活在北美洲的臭鼬,用它那特殊的黑白颜色警告敌人,如果敌人靠得太近,臭鼬会扒下来,竖起尾巴,用前爪跺地发出警告,如果这样的警告未被理睬,臭鼬便会转过身,向敌人喷出恶臭的液体。这种液体是由尾巴旁的腺体分泌出来的。其强烈的臭味在约800米的范围内都可以闻到。
我好喜欢你,你喜欢我么?
猫咪是善于沟通的动物,可以发出超过一百种的声音,比狗多十倍,是动物界中的语言专家。 当你家的猫咪走到你的脚边,一边蹭,一边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那么恭喜你。你家的猫咪在向你示好,表示它很喜欢你。那么快摸摸它的下巴,或是给它食物吧,这是你也喜欢它的表示。此外猫的尾巴也是它情绪的方向标,当它尾巴竖起,尾尖弯曲,这表示猫猫对你有浓厚的兴趣,而且愿意亲近你;尾巴强烈地两边摆动,意味着你的猫在对你表示不满哦,你是不是在逆着毛抚摸它呢?
求偶季节的到来,预示着雄性动物将使出浑身解数来讨好雌性,以顺利延续自己的后代,可怎样才能吸引异性的注意呢?雄孔雀没有清甜动听的歌喉,只好凭着一身艳丽的羽毛,尤其是那迷人的尾羽来向它的“对象”炫耀雄姿美态。善于运用色彩语言的动物不光是鸟类,鱼类更是位了不起的色彩大师。背上长有三根长刺的刺背鱼平时鱼体呈青灰色,貌不惊人。在交配前夕,当它追求雌鱼时,随即披上了绚丽的婚装:腹部泛红,背呈蓝白,美艳动人。待到交配、产卵和鱼卵孵化后,雄鱼便再度恢复婚青灰色,日夜看守着幼鱼。
快来帮帮我,你个好吃懒做的家伙,工作!
“嘿!伙计们!那边有食物,速来!”看地上那些爬来爬去的蚂蚁,似乎只要动动触角,就能传递信息,其实不然,许多昆虫都是靠释放一种有特殊气味的微量物质进行通信联系的,这种微量物质称之为传信素。目前,人们已查明一百多种昆虫传信素的化学结构,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我们放在窗台上的蛋糕,几分钟就会招来这么多蚂蚁。
利用传信素传递信息的不光有昆虫,还有我们熟知的啮齿类动物——老鼠。老鼠的视觉能力很低,只能看到12厘米之内的物体,而老鼠的听觉能力也比较有限,但老鼠的活动环境十分复杂,很容易阻碍它那本来就不出色的视力,那么老鼠是通过什么来进行交流呢?那便是化学通讯,化学语言相对于我们所熟知的声音语言来说,更有稳定传播、信息准确、延续时间长等优点,这就不难理解怎么会有源源不断的老鼠涌入食物聚集地,因为那里早已被其他老鼠用气味写下了“食物多,速来!”几个大字,比黑夜中饭店的霓虹灯招牌还要醒目。
那边有危险,快来这儿!
动物的声音千变万化,含义则不相同。长尾鼠在发现地面上的强敌狐狸和狼等动物时,会发出一连串的声音;如果威胁来自空中,它的声音便单调而冗长;一旦空中飞贼已降临地面,它就每隔八秒钟发一次警报。而母鸡居然可以用七种不同的声音来报警,它的同伴们一听便知,来者是谁,来自何方,离这儿有多远。
科学家发现,当渔网上有一个小小的漏洞时,捕鱼率会从百分之八十瞬间下降到百分之四十,在硕大的鱼塘里,不会发声的鱼又是怎样迅速告知同伴“有危险!快来这!”的消息的呢?
通过研究发现,当在池塘中捕鱼或者其他作业时,鱼塘里会检测到微弱但持续变化的电信号,这种电信号在水中传播的速度远高于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这种电信号来自鱼身体自带的生物电,这也就不难解释这硕大的鱼塘里,鱼类为什么会对捕鱼作出快速而准确的反应。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动物的语言,我们不禁要问,动物的语言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日本科学家对孟加拉燕雀做实验发现,燕雀会对不符合“语法规律”的乱叫产生强烈的反应,科学家安倍健太郎利用化学手段破坏一些孟加拉燕雀的大脑前端区域,惊讶地发现该区域竟然对辨识错误的句子起到关键作用,而在人类大脑中,一个名为“布洛卡区”的区域在听到不合语法的句子时也同样会被激活。安倍健太郎表示,通过研究燕雀的这个大脑区域可能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类语法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