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穷物理
冰河时代东亚人群遗传图谱和适应性基因演化
近期,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与云南大学张虎才研究组共同主导完成的关于冰河时代东亚人群遗传图谱和适应性基因演化的研究。通过古基因组实验技术,研究团队获取黑龙江省境内距今3.3万—3400年的25个早期人类样本的古基因组数据,涵盖了整个末次盛冰期。首先,结合此前付巧妹团队对田园洞人化石基因组序列展开的研究,距今约3.3万年的AR33K个体与距今4万年田园洞人的遗传成分相似。这表明在末次盛冰期之前,田园洞人相关人群在东亚北部广泛存在。其次,通过对末次盛冰期末期、距今1.9万年的AR19K个体的古基因组进行分析,发现东亚北部人群发生了特殊变化,即之前广泛存在的田园洞人相关人群可能消失,东亚古北方人群此时已在黑龙江出现。这一结果将此前研究所发现的东亚南北方人群遗传分化的时间(9500年前)前推了近万年。再次,此前的研究表明,黑龙江流域的居民在过去超过8000年的时间里,都保持着遗传上的相似性。本次研究认为连续性可能早在1.4万年前就已经开始。该结论与黑龙江地区陶器和玉器最早出现在1.5万年前的考古记录相符。最后,研究团队对东亚北部人群的适应性遗传变异情况也展开探索。此前研究发现其EDAR基因的V370A突变与东亚典型体征如更粗的毛发、更多的汗腺和铲形门齿有关。除田园洞人及末次盛冰期之前的AR33K个体以外,EDAR基因的V370A突变出现在包括AR19K在内的所有已知的古东亚人群之中。该突变的频率在末次盛冰期阶段快结束或之后不久的时间里可能升高,该结论也使得估算EDAR突变基因出现时间的上限提早并更为精确。(张小筑,中国新闻社)
仰韶文化古代人群的母系遗传结构
《遗传学报(英文版)》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团队、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顾万发研究员、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海兵副教授共同主导完成的关于距今5500—5000年间河南荥阳青台遗址古代人群线粒体全基因组研究成果。此前对中原地区仰韶文化人群的8例古代人类个体核基因组数据研究表明仰韶文化人群与龙山文化人群遗传结构相近,同时仰韶文化人群中的中国南方人群基因成分低于龙山文化人群。然而,关于仰韶文化人群的母系遗传结构以及他们和其他古代及现代人群的母系遗传联系尚不清楚。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分析了青台遗址的60例古代人类个体线粒体全基因组数据,结果显示青台人群具有高度多样性的线粒体单倍型,许多单倍型在现代汉族人群中仍然保留。研究者进一步将青台人群线粒体基因组与之前发表的超过5000例古今个体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青台人群与现代汉族人群存在母系遗传联系,可能对现代汉族人群的母系遗传多样性做出了一定的遗传贡献。此外,青台人群与距今4600年后的山东龙山文化人群的母系遗传联系很显著,为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之间紧密的考古学联系找到了人群之间存在紧密遗传学关系的依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网站)
知文明
商周时期的院落建筑体系
院落建筑是指由围墙、回廊或其他附属建筑将主体建筑围合起来的一种封闭式群组建筑。此类建筑在二里头、偃师商城、洹北商城、盘龙城、殷墟、周原、凤翔马家庄等遗址均有发现,是中国先秦时期大型礼仪建筑的主要形式之一。学界关于上述三代时期大型院落建筑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商系建筑和周系建筑的差异上。杜金鹏通过对周原大型建筑的分析,辨识出云塘、召陈、齐镇等建筑与凤雏甲组建筑的不同,并指出这两类建筑分别属于西土文化和中原文化,各自代表商、周二系的建筑传统。郭明以建筑布局和结构的差异将商周时期大型院落建筑分为“堂庑一体”和“堂厢分离”两类,分别对应商、周文化各自特有的建筑形式。(王天艺,《考古》2021年第4期)
西夏晚期流通的货币
西夏晚期社会的流通货币主要包括铜钱、铁钱等金属货币和粮食充当的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的量词主要有缗、钱、贯、文与贯文五种,其中,缗、钱在西夏文经济文书中使用频率较高,贯、文与贯文在汉文经济文书中使用频率较高。在日常经济生活中,一般千钱为一缗、千文为一贯,钱数足额。但受战乱等因素影响,河西地区年通货膨胀率高达82.857%,钱币贬值严重。而在黑水城地区,粮食直接充当实物货币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既有西夏商品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也是黑水城地区经济地理的封闭性因素所导致的。(郝振宇,《西夏研究》2021年第2期)
中古早期谱系、谱牒与墓志关系辨证
中古谱牒已经亡佚,仅有数件敦煌氏族谱残卷得以存世,传世文献同样也保存着中古谱牒的残篇断章。一个相对完整的中古谱牒,应该包括近世祖先的婚娶职状,主要分布于墓志的首叙、志尾或志阴等特殊位置,还包括姓氏起源、房支分化等内容,主要分布于墓志的铭序和志铭等正文部分,近世祖先的官职也经常出现在墓志正文。中古墓志在抄录并改写谱牒之时,呈现出“功能分区”的特点。近世祖先的婚宦出现在首叙,还是志尾等特殊位置,与不同地域、不同等级的家族呈现一定程度的对应关系。中古谱牒内容具有“公”和“私”的属性分野。墓志所载姓氏起源、房支分化等内容,史源驳杂,包括汉代碑刻、前朝姓氏书,抑或先秦两汉的典籍等内容。当然,也有大量墓志没有首叙和志尾,但相当一部分墓志正文都记载家族谱系。中古墓志记载谱系的形式与内容,与前朝相比,既有因袭,又有变化。(范兆飞,《中国史研究》2021年第2期)
讀天下
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重庆举行
6月12日上午,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重庆拉开帷幕,活动主题为“文物映耀百年征程”,由国家文物局、重庆市政府主办。开幕式上,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宣传活动月启动,同时公布了2021年度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和“寻找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推介名单。主场城市活动还包括文物映耀百年征程主题论坛、文物科技创新论坛等。除重庆主场城市系列活动外,在国家文物局倡导下,全国各地文物部门紧紧围绕“文物映耀百年征程”主题,聚焦庆祝建党百年、革命文物保护传承、文物科技创新等内容,组织开展相关活动4900余项。(刘新吾,《人民日报》2021年6月13日) “考古中国”三项长城考古新发现公布
6月8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公布了北京市怀柔区箭扣长城、陕西省靖边县清平堡遗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沙梁子古城遺址三项长城考古新发现,生动展现了长城作为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建筑遗产价值,以及长城沿线地区文化、民族的频繁交流与融合。(徐秀丽,中国文物信息网)
Books Exhibition 书讯
《东亚青铜潮:前甲骨文时代的千年变局》
许宏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5月
礼乐制度是中国文化的精髓,青铜礼器是中国礼乐文明的载体和标志,承载了丰富的精神内涵。作者梳理了中国距今六千多年至三千多年从原始铜合金到红铜、青铜的考古发现,捋清甲骨文出现之前一千多年青铜技艺发展的脉络,追溯“青铜中国”的肇始。
《古代中国内陆:景观考古视角下的古代四川盆地、三峡和长江中游地区》
【美】傅罗文、陈伯桢著,戚轩铭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4月
作者根据四川盆地、三峡和长江中游地区大量前沿考古成果,从景观考古的角度深入剖析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晚期这些地区内部的发展与变化、地区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芝车龙马:秦汉交通文化考察》
王子今 著
西北大学出版社,2020年12月
本书收集了作者近年以秦汉交通为主题的一些论作,主要内容以具体的交通史问题考察为主,偏重于微观的考论,分别论说交通对于秦汉政治建设、秦汉军事格局、秦汉经济运行、秦汉文化发育的作用,注意坚持实证原则,亦关心交通文化视角的观察与说明。
《秦都邑宫苑研究》
徐卫民 著
西北大学出版社,2021年3月
作者依托近20年新发现的秦代考古资料,并将秦都邑附近的苑囿、陵墓纳入研究范围,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从而对秦都城体系的认识更加全面与科学。通过对秦人立国至秦朝覆亡数百年间的都邑、宫苑、陵墓建设及其发展历程的详细考察,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制度文明的层面,揭示了秦文明的丰富内涵和精神特质。
《河洛古国:原初中国的文明图景》
齐岸青 著
大象出版社,2021年3月
本书系统记录了2020年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双槐树遗址的发掘过程,全面展现了双槐树遗址的建筑结构、墓葬及牙雕蚕、北斗九星文化遗迹、祭祀遗迹等重要发现,并引用大量翔实的考古材料,多层次、立体化地展现了“河洛古国”的文化坐标及历史意义,勾勒了5300年前中华文明的最初样貌,书写了黄帝时代的灿烂历史。
《水下中国》
周芳 著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年1月
本书是中国首部大型水下生态系列纪录片《水下中国》同名著作,作者团队历时3年,从胶东半岛到西沙群岛,从舟山群岛到高原明珠,从潘家口水库到广西地下河,从东山岛到南极村,从定海湾到台湾岛,用90张高清摄影作品来讲述幽暗洞穴、水下古城、海底粮仓、秘密花园、古今沉船、生命绿洲6个中国水下特有的景观主题。
冰河时代东亚人群遗传图谱和适应性基因演化
近期,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与云南大学张虎才研究组共同主导完成的关于冰河时代东亚人群遗传图谱和适应性基因演化的研究。通过古基因组实验技术,研究团队获取黑龙江省境内距今3.3万—3400年的25个早期人类样本的古基因组数据,涵盖了整个末次盛冰期。首先,结合此前付巧妹团队对田园洞人化石基因组序列展开的研究,距今约3.3万年的AR33K个体与距今4万年田园洞人的遗传成分相似。这表明在末次盛冰期之前,田园洞人相关人群在东亚北部广泛存在。其次,通过对末次盛冰期末期、距今1.9万年的AR19K个体的古基因组进行分析,发现东亚北部人群发生了特殊变化,即之前广泛存在的田园洞人相关人群可能消失,东亚古北方人群此时已在黑龙江出现。这一结果将此前研究所发现的东亚南北方人群遗传分化的时间(9500年前)前推了近万年。再次,此前的研究表明,黑龙江流域的居民在过去超过8000年的时间里,都保持着遗传上的相似性。本次研究认为连续性可能早在1.4万年前就已经开始。该结论与黑龙江地区陶器和玉器最早出现在1.5万年前的考古记录相符。最后,研究团队对东亚北部人群的适应性遗传变异情况也展开探索。此前研究发现其EDAR基因的V370A突变与东亚典型体征如更粗的毛发、更多的汗腺和铲形门齿有关。除田园洞人及末次盛冰期之前的AR33K个体以外,EDAR基因的V370A突变出现在包括AR19K在内的所有已知的古东亚人群之中。该突变的频率在末次盛冰期阶段快结束或之后不久的时间里可能升高,该结论也使得估算EDAR突变基因出现时间的上限提早并更为精确。(张小筑,中国新闻社)
仰韶文化古代人群的母系遗传结构
《遗传学报(英文版)》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团队、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顾万发研究员、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海兵副教授共同主导完成的关于距今5500—5000年间河南荥阳青台遗址古代人群线粒体全基因组研究成果。此前对中原地区仰韶文化人群的8例古代人类个体核基因组数据研究表明仰韶文化人群与龙山文化人群遗传结构相近,同时仰韶文化人群中的中国南方人群基因成分低于龙山文化人群。然而,关于仰韶文化人群的母系遗传结构以及他们和其他古代及现代人群的母系遗传联系尚不清楚。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分析了青台遗址的60例古代人类个体线粒体全基因组数据,结果显示青台人群具有高度多样性的线粒体单倍型,许多单倍型在现代汉族人群中仍然保留。研究者进一步将青台人群线粒体基因组与之前发表的超过5000例古今个体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青台人群与现代汉族人群存在母系遗传联系,可能对现代汉族人群的母系遗传多样性做出了一定的遗传贡献。此外,青台人群与距今4600年后的山东龙山文化人群的母系遗传联系很显著,为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之间紧密的考古学联系找到了人群之间存在紧密遗传学关系的依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网站)
知文明
商周时期的院落建筑体系
院落建筑是指由围墙、回廊或其他附属建筑将主体建筑围合起来的一种封闭式群组建筑。此类建筑在二里头、偃师商城、洹北商城、盘龙城、殷墟、周原、凤翔马家庄等遗址均有发现,是中国先秦时期大型礼仪建筑的主要形式之一。学界关于上述三代时期大型院落建筑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商系建筑和周系建筑的差异上。杜金鹏通过对周原大型建筑的分析,辨识出云塘、召陈、齐镇等建筑与凤雏甲组建筑的不同,并指出这两类建筑分别属于西土文化和中原文化,各自代表商、周二系的建筑传统。郭明以建筑布局和结构的差异将商周时期大型院落建筑分为“堂庑一体”和“堂厢分离”两类,分别对应商、周文化各自特有的建筑形式。(王天艺,《考古》2021年第4期)
西夏晚期流通的货币
西夏晚期社会的流通货币主要包括铜钱、铁钱等金属货币和粮食充当的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的量词主要有缗、钱、贯、文与贯文五种,其中,缗、钱在西夏文经济文书中使用频率较高,贯、文与贯文在汉文经济文书中使用频率较高。在日常经济生活中,一般千钱为一缗、千文为一贯,钱数足额。但受战乱等因素影响,河西地区年通货膨胀率高达82.857%,钱币贬值严重。而在黑水城地区,粮食直接充当实物货币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既有西夏商品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也是黑水城地区经济地理的封闭性因素所导致的。(郝振宇,《西夏研究》2021年第2期)
中古早期谱系、谱牒与墓志关系辨证
中古谱牒已经亡佚,仅有数件敦煌氏族谱残卷得以存世,传世文献同样也保存着中古谱牒的残篇断章。一个相对完整的中古谱牒,应该包括近世祖先的婚娶职状,主要分布于墓志的首叙、志尾或志阴等特殊位置,还包括姓氏起源、房支分化等内容,主要分布于墓志的铭序和志铭等正文部分,近世祖先的官职也经常出现在墓志正文。中古墓志在抄录并改写谱牒之时,呈现出“功能分区”的特点。近世祖先的婚宦出现在首叙,还是志尾等特殊位置,与不同地域、不同等级的家族呈现一定程度的对应关系。中古谱牒内容具有“公”和“私”的属性分野。墓志所载姓氏起源、房支分化等内容,史源驳杂,包括汉代碑刻、前朝姓氏书,抑或先秦两汉的典籍等内容。当然,也有大量墓志没有首叙和志尾,但相当一部分墓志正文都记载家族谱系。中古墓志记载谱系的形式与内容,与前朝相比,既有因袭,又有变化。(范兆飞,《中国史研究》2021年第2期)
讀天下
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重庆举行
6月12日上午,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重庆拉开帷幕,活动主题为“文物映耀百年征程”,由国家文物局、重庆市政府主办。开幕式上,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宣传活动月启动,同时公布了2021年度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和“寻找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推介名单。主场城市活动还包括文物映耀百年征程主题论坛、文物科技创新论坛等。除重庆主场城市系列活动外,在国家文物局倡导下,全国各地文物部门紧紧围绕“文物映耀百年征程”主题,聚焦庆祝建党百年、革命文物保护传承、文物科技创新等内容,组织开展相关活动4900余项。(刘新吾,《人民日报》2021年6月13日) “考古中国”三项长城考古新发现公布
6月8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公布了北京市怀柔区箭扣长城、陕西省靖边县清平堡遗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沙梁子古城遺址三项长城考古新发现,生动展现了长城作为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建筑遗产价值,以及长城沿线地区文化、民族的频繁交流与融合。(徐秀丽,中国文物信息网)
Books Exhibition 书讯
《东亚青铜潮:前甲骨文时代的千年变局》
许宏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5月
礼乐制度是中国文化的精髓,青铜礼器是中国礼乐文明的载体和标志,承载了丰富的精神内涵。作者梳理了中国距今六千多年至三千多年从原始铜合金到红铜、青铜的考古发现,捋清甲骨文出现之前一千多年青铜技艺发展的脉络,追溯“青铜中国”的肇始。
《古代中国内陆:景观考古视角下的古代四川盆地、三峡和长江中游地区》
【美】傅罗文、陈伯桢著,戚轩铭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1年4月
作者根据四川盆地、三峡和长江中游地区大量前沿考古成果,从景观考古的角度深入剖析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晚期这些地区内部的发展与变化、地区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芝车龙马:秦汉交通文化考察》
王子今 著
西北大学出版社,2020年12月
本书收集了作者近年以秦汉交通为主题的一些论作,主要内容以具体的交通史问题考察为主,偏重于微观的考论,分别论说交通对于秦汉政治建设、秦汉军事格局、秦汉经济运行、秦汉文化发育的作用,注意坚持实证原则,亦关心交通文化视角的观察与说明。
《秦都邑宫苑研究》
徐卫民 著
西北大学出版社,2021年3月
作者依托近20年新发现的秦代考古资料,并将秦都邑附近的苑囿、陵墓纳入研究范围,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从而对秦都城体系的认识更加全面与科学。通过对秦人立国至秦朝覆亡数百年间的都邑、宫苑、陵墓建设及其发展历程的详细考察,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制度文明的层面,揭示了秦文明的丰富内涵和精神特质。
《河洛古国:原初中国的文明图景》
齐岸青 著
大象出版社,2021年3月
本书系统记录了2020年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双槐树遗址的发掘过程,全面展现了双槐树遗址的建筑结构、墓葬及牙雕蚕、北斗九星文化遗迹、祭祀遗迹等重要发现,并引用大量翔实的考古材料,多层次、立体化地展现了“河洛古国”的文化坐标及历史意义,勾勒了5300年前中华文明的最初样貌,书写了黄帝时代的灿烂历史。
《水下中国》
周芳 著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年1月
本书是中国首部大型水下生态系列纪录片《水下中国》同名著作,作者团队历时3年,从胶东半岛到西沙群岛,从舟山群岛到高原明珠,从潘家口水库到广西地下河,从东山岛到南极村,从定海湾到台湾岛,用90张高清摄影作品来讲述幽暗洞穴、水下古城、海底粮仓、秘密花园、古今沉船、生命绿洲6个中国水下特有的景观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