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爱学生是师德行为的情感基础,读懂学生是为人师表的方法之源。读懂学生、了解学生是教师岗位的基本功。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觉得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先学会读懂学生的心灵,为学生精心设计“好吃而又有营养”的数学课堂,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让学生打心眼里喜欢数学。
一、读懂学生的学习基础
教学活动要达到教师与学生水乳交融的状态,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乐事”,关键就在于教师要把学生的一切都“了然于胸”,认真分析学生,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基础,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
【案例扫描一】《比例尺》教学片段。
在教学《比例尺》时,我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了一张自己远景的生活照。
师:看了老师的这张照片,说说感觉如何?
生:老师长得不矮的呀,怎么照片里看起来这么小呢?
于是我量了量照片中的高度,得出是4厘米。
师:我的实际身高是160厘米,怎么到照片上只有4厘米了呢?
生:是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了。
师:那实际身高与照片里的高度是按多少的比例缩小了呢?
生1:4∶160=1∶40
生2:应该是40∶1。
师:学校这个学期规划建造一幢落地面为长方形的教学楼,长40米,宽10米。如果要把它画在一张纸上,你打算怎么表示?
生1:用40厘米表示40米。
生2:用4厘米表示40米。
生3:用8厘米表示40米。
师:写出各自的比,并化简这些比。
反馈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师:比例尺是什么?
生: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
师:比例尺有什么用?
……
【反思一】尽管“比例”的概念在此之前还未正式教过,但六年级的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们看到照片就知道是“按比例缩小了”,要把教学楼地基的平面图画下来就会想到可以用40厘米、4厘米、8厘米表示40米。那是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比和比例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张生活照、一条建造新教学大楼的信息,就给学生提供了运用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案例扫描二】《多位数的读法》导入。
一般教多位数的读法,往往把万以内数的读法作为复习铺垫的内容,目的是抓住新旧知识的联接点导入新课。有一次我教此课时突破了这一常规。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万以内的数,比一万大的数你能写出来吗?仔细想一想,把想出来的数写在纸上。(生试写)
师:你认为自己写的数比一万大,可以写到黑板上来。(生争先恐后地写数)
师(指黑板:100002、千万位、25000、5万、99999999、10000000、20000、1234567、……):这些数都符合要求吗?
(根据学生的评议去掉了“千万位”、“5万”)
师:剩下的数都比一万大了吗?请大家读读看。你认为能读的就上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数)。你是怎么读的?(学生介绍读法)
师:到底读得对不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多位数的读法。
【反思二】通过让学生试写比一万大的数,试读这些数,并介绍读法,从这里展开了新课的教学。因为新课学习前的学生能根据已有知识基础试着读出一些比一万大的数,只是还找不到规律,或是读得不够流畅。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设计更尊重学生的学习基础,更能找准教学的起点,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的意识。
二、读懂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一些事先没有想到的“意外事件”,教师怎样处理这些“意外事件”,反映的不仅仅是教学机智,更是教学观念。印象比较深的是几年前听过的一堂数学课《年、月、日的认识》。
【案例扫描三】《年、月、日的认识》。
师:老师班上有一个叫小芳的学生,她爷爷今年64岁,只过了16个生日。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纷纷举手,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
生:因为小芳的爷爷那时候穷,所以才过了16个生日。
(听到这个回答,场上听课的老师都笑了,同学们也笑了,而唯独这位执教老师露出了非常尴尬的神情,并果断地下了结论。)
师:学了这节课你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板书课题,教学新课。)
……
【反思三】如果这个问题来问我们自己,自然就能很轻松地回答出来,因为我们知道有关闰年的知识。可是我们的学生并不知道啊,那位学生能想到“因为穷,爷爷才过了16个生日”已经不简单了,更何况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开放的。除了穷,也有可能因为忙,也有可能爷爷不喜欢过生日……由于教师事先没有想到学生会这样回答,又怕浪费自己宝贵的上课时间,尽管尴尬但也只能很果断地让学生就此刹车。说穿了,还是一个观念问题,如果教师能把学生真正当作课堂的主人,就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在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适时适宜地加以点拨和引导。教师完全可以这样来评价学生的回答:“据小芳说,她爷爷不管穷不穷、忙不忙,每个生日都要以各种形式来庆祝,但还是只过了16个生日,你们说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时揭示课题也为时不晚。
其实,每一个学生都好比是一本内容极为丰富的书籍,每一本书都需要我们用足够的耐心和时间用心去品读。课前,我们要走进学生,分析学生的知识储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上,我们要极尽可能地走近学生身旁,关注他们对每一个问题的解答,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这样才能适时地为他们提供最有效的帮助;课余时间,我们也应走近学生,去感受学生心底的澄明和丰厚!走近学生,我们会很快乐;读懂学生,我们的教学会更有效。
一、读懂学生的学习基础
教学活动要达到教师与学生水乳交融的状态,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乐事”,关键就在于教师要把学生的一切都“了然于胸”,认真分析学生,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学习基础,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
【案例扫描一】《比例尺》教学片段。
在教学《比例尺》时,我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了一张自己远景的生活照。
师:看了老师的这张照片,说说感觉如何?
生:老师长得不矮的呀,怎么照片里看起来这么小呢?
于是我量了量照片中的高度,得出是4厘米。
师:我的实际身高是160厘米,怎么到照片上只有4厘米了呢?
生:是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了。
师:那实际身高与照片里的高度是按多少的比例缩小了呢?
生1:4∶160=1∶40
生2:应该是40∶1。
师:学校这个学期规划建造一幢落地面为长方形的教学楼,长40米,宽10米。如果要把它画在一张纸上,你打算怎么表示?
生1:用40厘米表示40米。
生2:用4厘米表示40米。
生3:用8厘米表示40米。
师:写出各自的比,并化简这些比。
反馈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师:比例尺是什么?
生: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
师:比例尺有什么用?
……
【反思一】尽管“比例”的概念在此之前还未正式教过,但六年级的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们看到照片就知道是“按比例缩小了”,要把教学楼地基的平面图画下来就会想到可以用40厘米、4厘米、8厘米表示40米。那是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比和比例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张生活照、一条建造新教学大楼的信息,就给学生提供了运用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案例扫描二】《多位数的读法》导入。
一般教多位数的读法,往往把万以内数的读法作为复习铺垫的内容,目的是抓住新旧知识的联接点导入新课。有一次我教此课时突破了这一常规。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万以内的数,比一万大的数你能写出来吗?仔细想一想,把想出来的数写在纸上。(生试写)
师:你认为自己写的数比一万大,可以写到黑板上来。(生争先恐后地写数)
师(指黑板:100002、千万位、25000、5万、99999999、10000000、20000、1234567、……):这些数都符合要求吗?
(根据学生的评议去掉了“千万位”、“5万”)
师:剩下的数都比一万大了吗?请大家读读看。你认为能读的就上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数)。你是怎么读的?(学生介绍读法)
师:到底读得对不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多位数的读法。
【反思二】通过让学生试写比一万大的数,试读这些数,并介绍读法,从这里展开了新课的教学。因为新课学习前的学生能根据已有知识基础试着读出一些比一万大的数,只是还找不到规律,或是读得不够流畅。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设计更尊重学生的学习基础,更能找准教学的起点,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的意识。
二、读懂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随时都有可能出现一些事先没有想到的“意外事件”,教师怎样处理这些“意外事件”,反映的不仅仅是教学机智,更是教学观念。印象比较深的是几年前听过的一堂数学课《年、月、日的认识》。
【案例扫描三】《年、月、日的认识》。
师:老师班上有一个叫小芳的学生,她爷爷今年64岁,只过了16个生日。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纷纷举手,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
生:因为小芳的爷爷那时候穷,所以才过了16个生日。
(听到这个回答,场上听课的老师都笑了,同学们也笑了,而唯独这位执教老师露出了非常尴尬的神情,并果断地下了结论。)
师:学了这节课你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板书课题,教学新课。)
……
【反思三】如果这个问题来问我们自己,自然就能很轻松地回答出来,因为我们知道有关闰年的知识。可是我们的学生并不知道啊,那位学生能想到“因为穷,爷爷才过了16个生日”已经不简单了,更何况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开放的。除了穷,也有可能因为忙,也有可能爷爷不喜欢过生日……由于教师事先没有想到学生会这样回答,又怕浪费自己宝贵的上课时间,尽管尴尬但也只能很果断地让学生就此刹车。说穿了,还是一个观念问题,如果教师能把学生真正当作课堂的主人,就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在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适时适宜地加以点拨和引导。教师完全可以这样来评价学生的回答:“据小芳说,她爷爷不管穷不穷、忙不忙,每个生日都要以各种形式来庆祝,但还是只过了16个生日,你们说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时揭示课题也为时不晚。
其实,每一个学生都好比是一本内容极为丰富的书籍,每一本书都需要我们用足够的耐心和时间用心去品读。课前,我们要走进学生,分析学生的知识储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上,我们要极尽可能地走近学生身旁,关注他们对每一个问题的解答,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这样才能适时地为他们提供最有效的帮助;课余时间,我们也应走近学生,去感受学生心底的澄明和丰厚!走近学生,我们会很快乐;读懂学生,我们的教学会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