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龙州县又名龙津县,隶属于广西省,位于广西省西南部,总面积为2318平方公里,总人口为27万,县区内有12各乡镇,壮族人口占有95%以上。龙州作为一座文化古城,具有129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壮族服饰。本文对龙州地区的壮族服饰进行研究,并阐述出龙州壮族服饰的个性化特点。
【关键词】:龙州;壮族服饰;研究
每个民族的服饰都是历史发展的象征,它从生成到沉淀,直至延续都是人类文化生活的反映,与神话、语言、科学等发展息息相关。每种民族服饰的演变都是一部历史史诗,关乎到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积淀。形式多样的壮族服饰正是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审美观念的外在体现,与壮族的社会与文化发展紧密相连。服饰本身就可视为情感符号,集聚了民族的精华。龙州县的壮族服饰表达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反映出壮族人民的审美情感。
一、龙州服饰的整体特点
龙州壮族服饰属于女性文化,因为它起源于女性之手,并由女性世代传承,因此着重体现出女性的光彩。简言之,龙州壮族服饰在图案、造型以及色彩上都力求表现女性的阴柔与灵动之美,同时注重流动飘逸之美。这种美感主要通过曲线和色彩的运用得以表现,例如壮族服饰中,会运用大量的云气纹、涡旋纹、回行纹或者水波纹,体现出图式在构形上的流动和阴柔之美感。即使在较为抽象的几何纹的运用上,龙州壮族服饰会经过重组等方式,展现出服饰的节奏韵律,使其灵动活泼。龙州壮族服饰中还有翱翔于天际的鸟儿、纵情高歌的黄莺、闲庭信步的公鸡、自在畅游的鱼儿……无论是何种形象,都会鬼斧神工的呈现出活泼、多变的状态,嫌少给人以呆滞的感觉。龙的纹样格外别致,两条龙须不仅可以生动的体现出龙的形象,更犹如两根神采奕奕的藤蔓,展现出生命的美好状态,用花草描绘出弯转的龙体,不仅具有动感,线条也优美顺畅。凤的纹样分别由锦鸡、孔雀以及公鸡中最为优美的部位构成。龙州壮族服饰是在图案以及样式的构思上实现了温暖柔和、流动飘逸、阴柔灵动的美感[1]。
二、龙州壮族服饰的色彩特点
龙州壮族服饰在色彩选用上偏爱蓝、黑两色。壮族妇女擅长植棉和纺纱,织布、纺纱和染布是壮族妇女的一项手工业。自织自纺的棉纱在质地上更加耐磨、精厚,再染成蓝色、黑色或者棕色。壮族的服饰各具特点,男子、未婚女子、妇女的服饰各不相同。男装分为右襟和对襟两种风格,右襟衫无领、反膊,从右腋直接开到腰部再转向正中,而后再开出三寸左右。衣襟上镶嵌有色布边,并束有长腰带。对襟衫中有长度仅到肚脐位置的紧身衫,多在劳作时所穿。女装多是无领右襟,衣袖长于男装,长度到膝盖部位,衣襟上嵌有绲边,边条粗细均有,且多于三道。反膊衫是在肩内贴有布料,并且反衬在外面,以三线起缝。男女衫的扣钮都是铜钮或者布钮。男女的裤子样式没有较大差异,裤脚处都有绲边,称为“牛头裤”。现今,壮族的服饰越来越趋于现代化,但在老人的衣着上,依然以蓝、黑为主。
三、龙州壮族服饰的头饰特点
未婚女子皆有刘海,且是长发,盘发时,将左边的头发绕到右边,再用发卡进行固定,或者直接扎成一条长辫,在辫尾处扎上一条彩巾。当劳作时,便将发辫盘在头顶并加以固定[2]。
金龙壮通常会将头发盘成蟠龙状,头发弯曲于头顶,并用大簪固定好,再用青色的绸布条将头发缠劳。很多壮族少女都会留有刘海,并且会用纱线将后颈汗毛全部拔掉。尤其是婚期将近的少女,她们通常会将后颈的汗毛清理干净,露出白皙的脖颈。已婚妇女多会梳龙凤髻,用头发自后向前拢在一起,盘成凤臀一样的样式,再插上骨质或者是银质的横向发簪。当代社会,裹上青纱或者百帕的极为少见,多是裹上黑帕或是花帕头巾。梳髻的女性多是中年妇女或是老人,而且她们喜欢佩戴绣花勒额。
龙州壮族的男女在不同历史时期会梳有不同样式的发型。在广西的花山崖画上,可以清晰看出早期的壮族男子留有短发,而且画中少数的男子头上插有羽翎。画中,鲜少的女子留有长辫,有一位少女的头上还插有一朵山花。据历史记载,壮族祖先在发型上有椎髻和披发。
四、节日中的着装特点
节日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载体。在古代,壮族女子的织绣技术常决定了她们的受青睐程度。因此,壮族女子会竭尽所能的制作出极为精美的服饰,穿戴在盛大的节日中,用这种方式来展现出自己的才华,以便寻到自己的新郎[3]。
龙州的传统节日是服饰在传承中的重要手段,在不同的节日中,壮族服饰得以生长和传播。壮族的节日较多,例如春节、中元节、歌圩和侬侗节等。在这些节日上,人们的穿着多样,成群结队的如约而至。节日成为壮族服饰的重要传播途径,人们穿着色彩多样、式样丰富的服装,尽显衣着和身材之美。
因此,壮族服饰的产生与传承与节日不可分割,同时受到自然环境、人文活动的影响。服饰成为节日内容中的重要部分,这也是壮族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
五、龙州壮族服饰的挖掘
龙州服饰文化在思想不断西化的形势下,面临着传承途径消失的窘境。因此,需要对服饰艺术进行保护,在本质上,还是对民间艺术生态的保护。我们需要保护好自然与文化的生态环境,协调生态要素之间的发展,使民间艺术在传承与发展上形成良性循环[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龙州壮族服饰是壮族人民的生活用品,同时也是民间艺术,在民族文化、精神等很多层面具有象征意义。龙州壮族服饰除了展现出形体美之外,还反映出壮族人民热爱自然、热爱生命本体、热爱民族的审美观念。壮族人民将自然中的飞禽走兽、天象地理等知识巧妙的结合在服饰中。通过分解、重組等方式,将联想应用在服饰设计中,而这种服饰设计风格的产生,正是源于壮族人民改造现实,增加与自然亲切感的美好愿望,而本质意义是追求生命的欣欣向荣。龙州壮族服饰的美不是单纯的外在美表现,而是情感上的外化。在这种情感的依托下,龙州壮族服饰具有独特的味道和寓意。
参考文献:
[1]陈丽琴.论壮族服饰与生态环境[J].社会科学家,2010,7(3):23-26.
[2]漆亚莉,申启明.民族服饰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探索——以构建“壮族服饰文化数据库”为例[J].学术论坛,2014,37(10):123-127.
[3]王玥.壮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D].天津工业大学,2012.
[4]姜红岩,于树连.壮族服饰图案纹样的文化研究[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9(10):149-149.
【关键词】:龙州;壮族服饰;研究
每个民族的服饰都是历史发展的象征,它从生成到沉淀,直至延续都是人类文化生活的反映,与神话、语言、科学等发展息息相关。每种民族服饰的演变都是一部历史史诗,关乎到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积淀。形式多样的壮族服饰正是壮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审美观念的外在体现,与壮族的社会与文化发展紧密相连。服饰本身就可视为情感符号,集聚了民族的精华。龙州县的壮族服饰表达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反映出壮族人民的审美情感。
一、龙州服饰的整体特点
龙州壮族服饰属于女性文化,因为它起源于女性之手,并由女性世代传承,因此着重体现出女性的光彩。简言之,龙州壮族服饰在图案、造型以及色彩上都力求表现女性的阴柔与灵动之美,同时注重流动飘逸之美。这种美感主要通过曲线和色彩的运用得以表现,例如壮族服饰中,会运用大量的云气纹、涡旋纹、回行纹或者水波纹,体现出图式在构形上的流动和阴柔之美感。即使在较为抽象的几何纹的运用上,龙州壮族服饰会经过重组等方式,展现出服饰的节奏韵律,使其灵动活泼。龙州壮族服饰中还有翱翔于天际的鸟儿、纵情高歌的黄莺、闲庭信步的公鸡、自在畅游的鱼儿……无论是何种形象,都会鬼斧神工的呈现出活泼、多变的状态,嫌少给人以呆滞的感觉。龙的纹样格外别致,两条龙须不仅可以生动的体现出龙的形象,更犹如两根神采奕奕的藤蔓,展现出生命的美好状态,用花草描绘出弯转的龙体,不仅具有动感,线条也优美顺畅。凤的纹样分别由锦鸡、孔雀以及公鸡中最为优美的部位构成。龙州壮族服饰是在图案以及样式的构思上实现了温暖柔和、流动飘逸、阴柔灵动的美感[1]。
二、龙州壮族服饰的色彩特点
龙州壮族服饰在色彩选用上偏爱蓝、黑两色。壮族妇女擅长植棉和纺纱,织布、纺纱和染布是壮族妇女的一项手工业。自织自纺的棉纱在质地上更加耐磨、精厚,再染成蓝色、黑色或者棕色。壮族的服饰各具特点,男子、未婚女子、妇女的服饰各不相同。男装分为右襟和对襟两种风格,右襟衫无领、反膊,从右腋直接开到腰部再转向正中,而后再开出三寸左右。衣襟上镶嵌有色布边,并束有长腰带。对襟衫中有长度仅到肚脐位置的紧身衫,多在劳作时所穿。女装多是无领右襟,衣袖长于男装,长度到膝盖部位,衣襟上嵌有绲边,边条粗细均有,且多于三道。反膊衫是在肩内贴有布料,并且反衬在外面,以三线起缝。男女衫的扣钮都是铜钮或者布钮。男女的裤子样式没有较大差异,裤脚处都有绲边,称为“牛头裤”。现今,壮族的服饰越来越趋于现代化,但在老人的衣着上,依然以蓝、黑为主。
三、龙州壮族服饰的头饰特点
未婚女子皆有刘海,且是长发,盘发时,将左边的头发绕到右边,再用发卡进行固定,或者直接扎成一条长辫,在辫尾处扎上一条彩巾。当劳作时,便将发辫盘在头顶并加以固定[2]。
金龙壮通常会将头发盘成蟠龙状,头发弯曲于头顶,并用大簪固定好,再用青色的绸布条将头发缠劳。很多壮族少女都会留有刘海,并且会用纱线将后颈汗毛全部拔掉。尤其是婚期将近的少女,她们通常会将后颈的汗毛清理干净,露出白皙的脖颈。已婚妇女多会梳龙凤髻,用头发自后向前拢在一起,盘成凤臀一样的样式,再插上骨质或者是银质的横向发簪。当代社会,裹上青纱或者百帕的极为少见,多是裹上黑帕或是花帕头巾。梳髻的女性多是中年妇女或是老人,而且她们喜欢佩戴绣花勒额。
龙州壮族的男女在不同历史时期会梳有不同样式的发型。在广西的花山崖画上,可以清晰看出早期的壮族男子留有短发,而且画中少数的男子头上插有羽翎。画中,鲜少的女子留有长辫,有一位少女的头上还插有一朵山花。据历史记载,壮族祖先在发型上有椎髻和披发。
四、节日中的着装特点
节日是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载体。在古代,壮族女子的织绣技术常决定了她们的受青睐程度。因此,壮族女子会竭尽所能的制作出极为精美的服饰,穿戴在盛大的节日中,用这种方式来展现出自己的才华,以便寻到自己的新郎[3]。
龙州的传统节日是服饰在传承中的重要手段,在不同的节日中,壮族服饰得以生长和传播。壮族的节日较多,例如春节、中元节、歌圩和侬侗节等。在这些节日上,人们的穿着多样,成群结队的如约而至。节日成为壮族服饰的重要传播途径,人们穿着色彩多样、式样丰富的服装,尽显衣着和身材之美。
因此,壮族服饰的产生与传承与节日不可分割,同时受到自然环境、人文活动的影响。服饰成为节日内容中的重要部分,这也是壮族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
五、龙州壮族服饰的挖掘
龙州服饰文化在思想不断西化的形势下,面临着传承途径消失的窘境。因此,需要对服饰艺术进行保护,在本质上,还是对民间艺术生态的保护。我们需要保护好自然与文化的生态环境,协调生态要素之间的发展,使民间艺术在传承与发展上形成良性循环[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龙州壮族服饰是壮族人民的生活用品,同时也是民间艺术,在民族文化、精神等很多层面具有象征意义。龙州壮族服饰除了展现出形体美之外,还反映出壮族人民热爱自然、热爱生命本体、热爱民族的审美观念。壮族人民将自然中的飞禽走兽、天象地理等知识巧妙的结合在服饰中。通过分解、重組等方式,将联想应用在服饰设计中,而这种服饰设计风格的产生,正是源于壮族人民改造现实,增加与自然亲切感的美好愿望,而本质意义是追求生命的欣欣向荣。龙州壮族服饰的美不是单纯的外在美表现,而是情感上的外化。在这种情感的依托下,龙州壮族服饰具有独特的味道和寓意。
参考文献:
[1]陈丽琴.论壮族服饰与生态环境[J].社会科学家,2010,7(3):23-26.
[2]漆亚莉,申启明.民族服饰资源数字化保护与开发探索——以构建“壮族服饰文化数据库”为例[J].学术论坛,2014,37(10):123-127.
[3]王玥.壮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D].天津工业大学,2012.
[4]姜红岩,于树连.壮族服饰图案纹样的文化研究[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9(10):149-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