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学雷锋常态化的时代内涵和医生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的比较,在医学类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实践中,可以尝试以学雷锋常态化建设为载体,加强医学类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性、自觉性和针对性,有效提升其实效性。
关键词:学雷锋;常态化;医学;职业道德教育
医学类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国家医学事业的接班人,其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医疗行业乃至社会的道德建设,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大力加强医学类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构建其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其良好的职业行为,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的要求。而学雷锋雷锋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因而,以学雷锋常态化建设为载体提升医学类高职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成为一种重要实践方式。
一、学雷锋常态化的时代内涵与医生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1.学雷锋常态化的时代内涵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指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一项重大举措。”“学雷锋常态化”一词成为官方用语。2012年3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要求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于是开展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便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建设重要研究课题,究其缘由是其蕴含的独立时代精神。如《意见》所述:“要大力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為乐的奉献精神,弘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弘扬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弘扬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这是对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的精辟概括,也是学雷锋常态化建设的基本要义,充分体现了雷锋同志把追求崇高的革命目标与平凡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的至高追求。
2.医生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199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明确规定:“医生的职业道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医德,是医务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它同医务人员的职业生活紧密联系着,是在医务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的,用以调整医务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结合时代发展的客观实际,现代医德观的基本要求有:树立人文行医的理念;钻研医术,精益求精;进一步升华医学人道主义;诚实谦虚,尊重患者。
通过学雷锋常态化的时代内涵和医生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的研究,我们发现二者在本质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其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敬业奉献,助力和谐。
二、以学雷锋常态化建设为载体,有效提升医学类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在中央政策文件的导引下,各级各类高校如火如荼的开展学雷锋常态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建设逐渐成为高校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医学类学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医疗人才的基地,如何把对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贯穿整个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培养合格人才,关系到我国医疗卫生部门的道德水平,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赋予我们的重要历史任务。基于雷锋精神和医生职业道德要求的比较研究,我们认为,以学雷锋常态化建设为载体,可以有效提升医学类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1.充分利用学雷锋活动的广泛参与,促进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性
以“重技能、轻人文”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最大的顽疾是过分强调理论灌输,只注重道德理论规范的灌输,而忽视学生职业道德能力和职业道德行为的培养。这种模式从教育内容来看,脱离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架空了理想信念,游离于学生的思想实际之外去谈为人民服务,造成学生不爱听也听不进,甚至对这些价值观产生逆反心理的状况。学雷锋常态化建设则是抛开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时间,突显学生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实际参与、实践体验中理解和认同学生道德规范,以雷锋为榜样,从而自觉地在行动上践行道德规范。在内容上更紧贴社会现实、紧贴医疗职业需要、紧贴学生实际。因而可以从社会实际出发,寓教于“乐”,在学雷锋活动中引入医学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在反复思考中选择正确的道德价值目标;结合医疗职业中的道德问题,让学生了解、讨论、争辩,从而树立起正确的职业道德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激发学生的内在道德需要,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从而增强对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同度。
2.充分利用学雷锋活动的丰富形式,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的自觉性
近些年在高校广受欢迎的学雷锋活动形式,如“希望工程”、“志愿服务”、“捐款救灾”、“义卖义演”、“雷锋超市”等等都是雷锋精神在当代最具创新性的诠释,也是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有效载体。医学类高职院校要把学雷锋常态化建设看作是对学生系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基本环节,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通过深入开展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形式多样、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学雷锋实践活动,让雷锋精神内化为学生心中的职业道德的追求,以引导学生践行雷锋精神,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努力做到让雷锋精神成为一种自觉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3.充分利用学雷锋活动的持续建设,推动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要求医学类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注重针对性,将医疗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及时渗透进职业道德教育中,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进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一方面要深入医疗行业调研了解职业道德发展情况,收集职业道德典型案例,发觉医疗行业中雷锋式的榜样人物,并通过专题讲座、现身说法形式,将医疗行业对于职业道德的要求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对医生职业道德的认知,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直观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以医学专业特色为背景的社团或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发挥医学专长,将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建设落到实处,通过学生的实践,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将社团或志愿服务的实际问题带到课堂上,共同探讨、共商对策,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性和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易锦等. 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分析[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105-107
[2]汪小. 莎雷锋精神在高职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价值彰显[J].科技创新导报.2014(14):142-143.
[3]方小英. 医学类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管理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1,8(8):106
[4]韩伟等. 大学生学雷锋常态化长效机制的创新[J]. 河北民铗师范学院学报,2012(11):102-103
关键词:学雷锋;常态化;医学;职业道德教育
医学类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国家医学事业的接班人,其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医疗行业乃至社会的道德建设,关系到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大力加强医学类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构建其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其良好的职业行为,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的要求。而学雷锋雷锋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因而,以学雷锋常态化建设为载体提升医学类高职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成为一种重要实践方式。
一、学雷锋常态化的时代内涵与医生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1.学雷锋常态化的时代内涵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指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一项重大举措。”“学雷锋常态化”一词成为官方用语。2012年3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要求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于是开展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便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建设重要研究课题,究其缘由是其蕴含的独立时代精神。如《意见》所述:“要大力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為乐的奉献精神,弘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弘扬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弘扬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这是对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的精辟概括,也是学雷锋常态化建设的基本要义,充分体现了雷锋同志把追求崇高的革命目标与平凡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的至高追求。
2.医生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199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明确规定:“医生的职业道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医德,是医务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它同医务人员的职业生活紧密联系着,是在医务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的,用以调整医务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结合时代发展的客观实际,现代医德观的基本要求有:树立人文行医的理念;钻研医术,精益求精;进一步升华医学人道主义;诚实谦虚,尊重患者。
通过学雷锋常态化的时代内涵和医生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的研究,我们发现二者在本质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其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敬业奉献,助力和谐。
二、以学雷锋常态化建设为载体,有效提升医学类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在中央政策文件的导引下,各级各类高校如火如荼的开展学雷锋常态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建设逐渐成为高校德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医学类学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医疗人才的基地,如何把对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贯穿整个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培养合格人才,关系到我国医疗卫生部门的道德水平,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赋予我们的重要历史任务。基于雷锋精神和医生职业道德要求的比较研究,我们认为,以学雷锋常态化建设为载体,可以有效提升医学类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1.充分利用学雷锋活动的广泛参与,促进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性
以“重技能、轻人文”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最大的顽疾是过分强调理论灌输,只注重道德理论规范的灌输,而忽视学生职业道德能力和职业道德行为的培养。这种模式从教育内容来看,脱离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架空了理想信念,游离于学生的思想实际之外去谈为人民服务,造成学生不爱听也听不进,甚至对这些价值观产生逆反心理的状况。学雷锋常态化建设则是抛开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时间,突显学生在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实际参与、实践体验中理解和认同学生道德规范,以雷锋为榜样,从而自觉地在行动上践行道德规范。在内容上更紧贴社会现实、紧贴医疗职业需要、紧贴学生实际。因而可以从社会实际出发,寓教于“乐”,在学雷锋活动中引入医学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在反复思考中选择正确的道德价值目标;结合医疗职业中的道德问题,让学生了解、讨论、争辩,从而树立起正确的职业道德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激发学生的内在道德需要,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从而增强对职业道德规范的认同度。
2.充分利用学雷锋活动的丰富形式,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的自觉性
近些年在高校广受欢迎的学雷锋活动形式,如“希望工程”、“志愿服务”、“捐款救灾”、“义卖义演”、“雷锋超市”等等都是雷锋精神在当代最具创新性的诠释,也是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有效载体。医学类高职院校要把学雷锋常态化建设看作是对学生系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基本环节,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通过深入开展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形式多样、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学雷锋实践活动,让雷锋精神内化为学生心中的职业道德的追求,以引导学生践行雷锋精神,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努力做到让雷锋精神成为一种自觉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3.充分利用学雷锋活动的持续建设,推动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要求医学类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注重针对性,将医疗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及时渗透进职业道德教育中,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进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一方面要深入医疗行业调研了解职业道德发展情况,收集职业道德典型案例,发觉医疗行业中雷锋式的榜样人物,并通过专题讲座、现身说法形式,将医疗行业对于职业道德的要求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对医生职业道德的认知,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直观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以医学专业特色为背景的社团或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发挥医学专长,将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建设落到实处,通过学生的实践,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到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将社团或志愿服务的实际问题带到课堂上,共同探讨、共商对策,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性和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易锦等. 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分析[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105-107
[2]汪小. 莎雷锋精神在高职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价值彰显[J].科技创新导报.2014(14):142-143.
[3]方小英. 医学类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管理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1,8(8):106
[4]韩伟等. 大学生学雷锋常态化长效机制的创新[J]. 河北民铗师范学院学报,2012(11):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