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内容贴近生活 以活动促进教学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200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它包括人的政治观、人生观、思想意识、道德品质,正确的审美观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应有的文明行为规范。过去,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习惯于一种模式,一个教学大纲,一种教学要求,一个教学计划,一种教学方法的“五一”格局。由于脱离了社会生活的实践和体会,学生被禁锢在课文狭隘的小天地里,他们头脑中被灌输的只是各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和各种品德现象规范的理论原则。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社会生活圈的扩大,他们逐渐了解现实生活的真实面目以及学校所讲授的品德要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这样,必然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必然会使学生形成死记硬背的学习风格,这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
  改版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已没有繁琐、复杂的内容,它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但增加了大量的、形象生动的知识,而且,对一些较难掌握的概念、原理不再作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把社会生活中与学科知识息息相关的内容渗透到教学中,同时,还要探索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如何有效地把相关的社会生活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如何有效地通过活动教学来实现这一结合并由此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最终实现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质量和实效的目的,是我们政治教师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实现社会生活和教学内容结合,关键在于把社会生活进行浓缩和提炼
  要把社会生活的内容纳入课堂教学之中,实际上,由于时空的限制,我们不可能把整个社会,把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放进课堂中,而应该把社会生活中与学生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实践缩小至在时空上可以纳入课堂教学中为止。
  如何把社会“缩小”并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呢?首先,要对社会进行“浓缩”,把社会中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关的背景进行“脱水”处理,把无关的和关系不大的细节删去,对必需的内容,在保证其不失真的情况下,进行必要的提炼。其次,从社会生活提炼出来的内容,必须要符合学生的知识理论实际。要结合教学内容来作出充分的考虑。只有那些既体现了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又符合学生口味的材料,才是教师的需要,才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引入课堂中的社会材料,还必须达到“典型”的标准。它应该是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最能揭示所要传授的理论的范例。由于社会的复杂,这种典型的范例是不会自发而成的。因此,教师有必要对社会中的现象进行精心地选择并进行优化组合加工。在这个意义上,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材料不必是完完整整的社会事实。它不一定是社会中实实在在存在的,但一定是在现实社会环境中能够发生的。如在初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案例是常用的社会材料。但现实社会中很少有一个案例包容了众多法律问题,对此,我们可以把众多的案例人为地加工成一个最具典型意义的案例。这样做,以“一”说明了“多”,可以大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还要指出的是,要把无限的“大社会”变成在课堂教学有限的时空中可以容纳,并能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去的“小社会”。要求思想品德課教师先把自己投入到大社会中去,熟悉并理解现实社会,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敏锐的观察力,用思想品德课教师特有的眼光去发现和采集,就如一张全身照片,缩小了,但反映的却是“整体”。要做到这一点,思想品德教师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修养,全局的宏观的眼光,把理解社会、把握社会作为自己终生的必修课,把“备材料”作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来对待。不但要能从书本、报纸、电视等媒体中去发现社会,更要能从自己和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去理解社会,并能把自己理解了的社会内容加工成为高效的材料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二、开展活动教学,实现社会生活体会和教学内容的和谐结合
  活动教学是根据每节课内容的不同,精心组织、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如演讲、朗诵、小品、话剧、讨论、问卷调查和参观访问等。把教材的内容贯穿到活动中去,凭借活动的形象性、生动性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触发他们的感知,调动他们的各种心理功能,激发他们的情感,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活动教学对实现社会生活与教学内容的结合以及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尤其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首先,活动教学能有效地实现生活实践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并有益于学生的心理发展
  现在的初中生,其思维水平还在具体形象性阶段或者是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过渡的阶段,学生的思维活动还需要具体、直观、感性经验的支持。要实现社会生活和教学内容的结合,就应该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立足点教学。教材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如果针对教材内容,结合实际生活中与学生紧密相关的内容,设计举办一个活动,就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好奇心、求知欲。
  例如,在解决七年级《悦纳自己》中的“内在的精神世界”这一问题时,可以组织一个小型辩论会。在前一节课结束时,布置辩论课题“人的性格能不能改变”,让学生回家准备材料。上课时,确定几位学生为正方,他们的论点是“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的性格不变论;确定几位学生为反方,他们的论点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环境决定论。为了在辩论中获胜,学生们必将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搜集、整理、加工,必将去学习掌握辩论方法、技巧,必将训练自己的口才、普通话……这无疑是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们学习了多方面的知识,增长了多方面的能力。在这些活动中,有许多内容或形式还是学生自己创造的。
  其次,活动教学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要敢于带领学生到课本以外去寻求路径和答案,让学生通过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了解和比较去鉴别是非,判断真假,从课本的狭隘天地里解放出来。开展活动教学,针对一个主题,凭借一种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们各方面的才能,让他们尽情地去展示自己。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学生们把已学到的知识进行再加工处理的过程,是把零散的、纷乱的知识进行拼凑整理,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知识系统的过程。在一些活动中,要求学生既要围绕教材内容,又要结合社会实践和体会,但又不再受到教学空间的束缚,这样,学生接触的信息量大,许多问题要靠学生自己去思索并寻求答案。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我们只是照本宣科,进行“纯理论”的教学,学生就会“囫囵吞枣”,难以理解和接受。针对学生的实际,我们首先是注重第一课堂的教学方式,如概念的讲解到案例的充实;其次是通过活动教学,组织社会参观和实践,让学生走入社会大课堂。如在学习八年级《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中关于“公民对社会履行的义务”时,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通意识,我们请交警给学生上课,结合教材,观看有关违章造成严重交通事故的录像和实物、照片。同时还分析学生的心理,通过对重点的辨析、讲解,一是增加了他们学习法律的兴趣;二是扩展了知识;三是通过“血”的教训敲响安全警钟;四是增长了他们对交通信号的直观认识。另外,为了增强交通管理意识,我们还利用星期天组织学生在交警中队的指导下,在红绿灯路段担任“小交警”维护交通秩序,培养他们牢固的交通安全观念。这样寓教于乐的教学实践,学生容易接受,满足了学生在生活中实践的心理需求。耳闻目睹的现实,留给学生们的感触是深刻的,学生们从中收集了大量的时代信息,其综合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便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总之,有计划地根据教材内容、围绕课堂教学、适时适量地组织和举办一些符合学生特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的一个有效途径。它既可以克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呆板、枯燥、理论脱离实际的局限性,又可以有效地把社会生活中的实践和体会有机地结合到教学中,大大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责任编辑 袁 妮)
其他文献
品德教育优先,是笔者班级管理时坚持的重要理念之一,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与培养,笔者主要从学生日常行为礼仪、生活细节,利用其身边榜样来引导与教育。  自从担任班主任以来,在新学期报到当天,笔者都会用心做一个关于学生行为礼仪、个人道德情商方面的统计,具体做法如下。  报到当天,笔者会在规定报到时间前半个小时到教室,做好有关报到的准备工作,如整理一下讲台,把报到须知写在黑板上或把事先打印好的报到须知贴在教
关爱生命,安全第一。  2011年,江苏丰县发生校车侧翻事故,造成12名小学生死亡,3人重伤,令国人震惊。2009年12月湖南湘潭市发生了校园踩踏事件,次年3月福建南平市发生校园凶杀案件……学生的校园安全问题再度引起各级教育领导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学生的校园安全教育及各项保护措施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学校门口有校警站岗;学校内有教师们分时段负责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学校除举办各种安全知识讲座外
尽管如今的语文、历史学科各自独立,自成一体,但在学习过程中依然无法割断两者之间天然的渊源关系,正所谓“剪不断,理还乱”,文史相互交融、血肉相连,故有“文史不分家”之说。作为一位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树立起大文科的观念,教会学生将文史知识融会贯通,一定能使学生历史课程的学习真正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唇齿相依,相得益彰”——良好的语文素养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提供解题新思路  许多
最近在我市组织的高中历史优课评比活动中,笔者抽到的课题是人教版选修Ⅰ的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要求只用一节课的时间来教授完这一单元的内容。接到通知后笔者感觉到时间紧、内容多、难度大,但在自己的努力和同事的指导下还算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就结合这次公开课谈一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规定,大胆取舍、详略得当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它
美术欣赏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的机会,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和体悟作品的精神内涵,提高对世界和人类的认知能力,继承人类的文明成果,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想象能力及创造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及合作意识,陶冶思想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当前,中学美术欣赏教学发展的态势,因受教学方法和教师本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是一项“爱心”事业,师生沟通的最好语言就是爱,有爱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只有用爱感化学生、教育学生,学生才会尊重、爱戴和信任你,才能在学生心目中享有较高的威信,从而把班主任工作做好。那么,怎样真心地爱、艺术地爱,使班主任的爱结出丰硕的成果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用爱心感化学生  
当今时代是个快速高效發展的新时代,不管哪个行业都讲求一个有效,有效的课堂也呼之欲出。历史教师要让历史课堂“有效”,我们的课堂就要像专家指引的那样具备以下的要素:让课标引领我们前行,以情境丰富我们的课堂,以简约勾勒我们的课堂,用评价反馈我们的课堂,用心思营造我们的课堂,这样才能让我们成功在课堂。一堂有效的课好比一碗白花花、香喷喷的豆浆一样要反复打磨才能磨出滋味。  一、“磨”备课,让备课更有效  一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则可能成为名师。”常言道:“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如果一个人失败以后不善于反思,不去总结经验教训,那么等待他的必将仍然是失败。因此,笔者认为,失败不是成功之母,反思才是成功之母。  一、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1.写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 反
2011年的政治高考试题保持了稳定性,保持了高考的基本要求:重视知识考核,强化能力立意。试题注重基础,更多地考查学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重在能力的考查,与新课改要求接轨;以“小事论大事”,从小处入手,体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主题,小巧而有深度。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三部分比重分别为34%、38%、28%。试题结构与2010年的试题基本保持一致,选择题共有12题,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
从2010年1月对高一年级体育实行学分制教学模式起,通过一年多的实践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体育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把我校进行学分制教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与同行共勉。  一、确定课堂教学的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  天峨县高级中学课题组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和师资情况,采用学年学分制,结合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设置了教学模块。设置必修课 选修课相结合,理论知识与体质健康标准为必修课,球类、体操等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