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尝试引入小品表演,通过让学生当“演员”将教学内容剧情化、脚本化,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小品引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授课模式,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高护生临床操作能力和综合处理能力。
关键词: 小品表演 外科护理教学 教学尝试
外科护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应用性课程,是外科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让学生真正喜欢这门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小品以轻松诙谐的形式深受大家的喜爱。利用小品表演进行课堂教学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和直观性等特点,能够感染和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帮助学生迅速理解教学内容。
小品扮演法是著名教育学家Fred·Abbert设定的24种教学方法之一,属于模拟法范畴。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学生通过训练获得准确完成某项工作的技能,可涵盖学习者的整体知觉、感觉及肢体反应,使其有深刻的体验和较为持久的记忆[1]。应用小品表演法可将教学内容剧情化、脚本化,让学生通过扮演剧中的人物体验职业生活,在角色扮演中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为提高教学质量、创新素质教育,自2009年开始,在我校高职护理专业两个班的外科护理教学中采用小品扮演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实施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我校高职护理专业的在校学生在学习外科护理这门课前,均已完成医学基础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等的学习。学习这门课时,我们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并还原出典型的临床护理病例,基本做到一个病种一个小品,进行鉴别诊断及治疗,通过小品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演示的病例进行现场应对及对策分析,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效果不错。
1.2教学方法
上课时,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小品演员以小组为单位,内容以所学疾病为中心,自由发挥。以“急性胆囊炎病人的护理”一节为例,我们事先已花部分时间进行了这一章节的学习,再进入小品表演环节。教学模式是课前准备→学生小品表演→立即给出诊治方案及护理注意事项→其他小组提问及评价→教师点评总结。
1.3课前准备
教师提前几天将教学计划告诉学生,要求他们对相应章节进行复习,并提出要求,提醒他们排除其他疾病,如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胰腺炎、高位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右肾结石、右侧大叶性肺炎和胸膜炎、冠状动脉病变、急性病毒性肝炎等进行鉴别诊断。虽然只是一个章节,但其实牵涉到很多疾病。当他们准备小品时,所花思考时间很多。
1.4表演
开始上课时,随机挑选一个小组上台表演。因为经常上台表演,所以学生毫不紧张。比如,扮演患者的演员,捂住肚子,表情夸张,好像真的生病了一样,引得下面的学生既好笑又同情。她“痛苦”地向身着白大褂的护士们讲述病情,护士边听边认真做着记录,如患者,女,16岁,午餐吃了很多红烧肉后突然出现右上腹剧痛,阵发性加重,并放射到右背部痛,伴恶心、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值班护士记录完成,向主管护师汇报病情,小组开始讨论,进行查体及其他各项检查,发现T38.9℃,右上腹有压痛及肌紧张,Murphy呈阳性(均为虚拟),结合B超等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后最后诊断为急性胆囊炎,并给出初步治疗方案。接着,其他小组开始发问,如胆囊的解剖位置及急性胆囊炎的病因、病理类型等,“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急性胆囊炎的处理原则”和“急性胆囊的护理诊断、预期目标和护理要点”等。这些问题的回答者都是该小组成员。如抢答成功,则加分,均算入平时成绩。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评,组织学生互评,由其他小组指出不足的地方,这样各抒己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表演情况进行总结、归纳,打分记录。
2.结果
在外科护理课程中引入小品表演的教学方式后,学生比之往届学生对该科目的兴趣明显提高,学生理论实践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往届同等层次护生,并且进入临床实习后,带教老师的反馈是学生反应灵敏,接受能力强,应变能力强。社会反响很好。
3.教学体会
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发现学生的优点,并根据学生的特性因材施教。不可否认,一部分中职生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抵触情绪,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对专业缺乏认同感。然而,一个人只要对某事物具有浓厚兴趣,就会主动探索、求知、实践,并在探索、求知、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对于医学类学生来说,医学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学生在学校接受基础医学教育的过程中,除学习医学知识外,更主要的是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将小品引入课堂,看似教师不在前面讲解,减轻了教师的压力,实际上促使教师不断探索、创新,提出更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而且对于小品中出现的不可忽视的细节错误,教师更要具有火眼金睛,一语中的,指引学生发现问题、改正缺点。
小品表演前期的准备促使学生主动翻阅书本文献,搜集资料,预习复习大量章节,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表演和问答过程中,对病种做到了然于心,真正搞清楚诊治方案。表演前,每个学生既要分组准备小品表演,又要准备提问环节,丝毫不敢懈怠,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小品表演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小品表演的形式,感受到学习主角的地位,教师走下讲台成为“观众”,突破师生心理障碍,师生融合为一,能够营造宽松、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主动学习[2]。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改变了以往呆板、沉闷的教学氛围,“填鸭式”的传统教学形式中,老师“满堂灌”,学生不一定领情,学习效果较差。现在,学生成了主角,他们体会到了教师的辛苦,互相之间交流增多,增进友谊。因为经常上台表演,学生锻炼了胆量,提高了表达能力,培养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互相提问探讨,增强了学生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
将小品表演穿插于外科护理教学中,调动了学生自我参与的积极性,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使每个人的表演欲都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职业认同感、自豪感。小品表演有助于护生系统了解实际临床护理工作。应用传统教学法,学生不能实际体验,通过自己表演和观看同学的表演,能够身临其境,深刻理解教师所教内容,将繁琐操作与临床结合,使护生既熟悉不同角色的职责,又系统掌握临床护理工作。一旦进入临床工作,上手快,解决问题能力自然得以增强。
总之,把小品表演引入课堂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在直观、形象的教学环境中掌握运用了知识,提高了临床技术操作能力,锻炼了各方面能力。实践证明,相对于传统的带教模式,小品扮演法对于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和综合处理能力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李翠轻,王瑞玲,王奎.小品扮演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5):57-59.
[2]龙桂萍.“换位教学”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尝试[J].卫生教育研究,2010(5):148-149.
关键词: 小品表演 外科护理教学 教学尝试
外科护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应用性课程,是外科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让学生真正喜欢这门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小品以轻松诙谐的形式深受大家的喜爱。利用小品表演进行课堂教学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和直观性等特点,能够感染和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帮助学生迅速理解教学内容。
小品扮演法是著名教育学家Fred·Abbert设定的24种教学方法之一,属于模拟法范畴。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学生通过训练获得准确完成某项工作的技能,可涵盖学习者的整体知觉、感觉及肢体反应,使其有深刻的体验和较为持久的记忆[1]。应用小品表演法可将教学内容剧情化、脚本化,让学生通过扮演剧中的人物体验职业生活,在角色扮演中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为提高教学质量、创新素质教育,自2009年开始,在我校高职护理专业两个班的外科护理教学中采用小品扮演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实施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我校高职护理专业的在校学生在学习外科护理这门课前,均已完成医学基础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与免疫学等的学习。学习这门课时,我们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并还原出典型的临床护理病例,基本做到一个病种一个小品,进行鉴别诊断及治疗,通过小品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演示的病例进行现场应对及对策分析,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效果不错。
1.2教学方法
上课时,全班分为四个小组。小品演员以小组为单位,内容以所学疾病为中心,自由发挥。以“急性胆囊炎病人的护理”一节为例,我们事先已花部分时间进行了这一章节的学习,再进入小品表演环节。教学模式是课前准备→学生小品表演→立即给出诊治方案及护理注意事项→其他小组提问及评价→教师点评总结。
1.3课前准备
教师提前几天将教学计划告诉学生,要求他们对相应章节进行复习,并提出要求,提醒他们排除其他疾病,如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胰腺炎、高位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右肾结石、右侧大叶性肺炎和胸膜炎、冠状动脉病变、急性病毒性肝炎等进行鉴别诊断。虽然只是一个章节,但其实牵涉到很多疾病。当他们准备小品时,所花思考时间很多。
1.4表演
开始上课时,随机挑选一个小组上台表演。因为经常上台表演,所以学生毫不紧张。比如,扮演患者的演员,捂住肚子,表情夸张,好像真的生病了一样,引得下面的学生既好笑又同情。她“痛苦”地向身着白大褂的护士们讲述病情,护士边听边认真做着记录,如患者,女,16岁,午餐吃了很多红烧肉后突然出现右上腹剧痛,阵发性加重,并放射到右背部痛,伴恶心、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值班护士记录完成,向主管护师汇报病情,小组开始讨论,进行查体及其他各项检查,发现T38.9℃,右上腹有压痛及肌紧张,Murphy呈阳性(均为虚拟),结合B超等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后最后诊断为急性胆囊炎,并给出初步治疗方案。接着,其他小组开始发问,如胆囊的解剖位置及急性胆囊炎的病因、病理类型等,“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急性胆囊炎的处理原则”和“急性胆囊的护理诊断、预期目标和护理要点”等。这些问题的回答者都是该小组成员。如抢答成功,则加分,均算入平时成绩。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评,组织学生互评,由其他小组指出不足的地方,这样各抒己见,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表演情况进行总结、归纳,打分记录。
2.结果
在外科护理课程中引入小品表演的教学方式后,学生比之往届学生对该科目的兴趣明显提高,学生理论实践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往届同等层次护生,并且进入临床实习后,带教老师的反馈是学生反应灵敏,接受能力强,应变能力强。社会反响很好。
3.教学体会
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发现学生的优点,并根据学生的特性因材施教。不可否认,一部分中职生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抵触情绪,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对专业缺乏认同感。然而,一个人只要对某事物具有浓厚兴趣,就会主动探索、求知、实践,并在探索、求知、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对于医学类学生来说,医学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学生在学校接受基础医学教育的过程中,除学习医学知识外,更主要的是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将小品引入课堂,看似教师不在前面讲解,减轻了教师的压力,实际上促使教师不断探索、创新,提出更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而且对于小品中出现的不可忽视的细节错误,教师更要具有火眼金睛,一语中的,指引学生发现问题、改正缺点。
小品表演前期的准备促使学生主动翻阅书本文献,搜集资料,预习复习大量章节,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在表演和问答过程中,对病种做到了然于心,真正搞清楚诊治方案。表演前,每个学生既要分组准备小品表演,又要准备提问环节,丝毫不敢懈怠,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小品表演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小品表演的形式,感受到学习主角的地位,教师走下讲台成为“观众”,突破师生心理障碍,师生融合为一,能够营造宽松、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主动学习[2]。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改变了以往呆板、沉闷的教学氛围,“填鸭式”的传统教学形式中,老师“满堂灌”,学生不一定领情,学习效果较差。现在,学生成了主角,他们体会到了教师的辛苦,互相之间交流增多,增进友谊。因为经常上台表演,学生锻炼了胆量,提高了表达能力,培养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互相提问探讨,增强了学生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
将小品表演穿插于外科护理教学中,调动了学生自我参与的积极性,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使每个人的表演欲都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职业认同感、自豪感。小品表演有助于护生系统了解实际临床护理工作。应用传统教学法,学生不能实际体验,通过自己表演和观看同学的表演,能够身临其境,深刻理解教师所教内容,将繁琐操作与临床结合,使护生既熟悉不同角色的职责,又系统掌握临床护理工作。一旦进入临床工作,上手快,解决问题能力自然得以增强。
总之,把小品表演引入课堂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在直观、形象的教学环境中掌握运用了知识,提高了临床技术操作能力,锻炼了各方面能力。实践证明,相对于传统的带教模式,小品扮演法对于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生的临床操作能力和综合处理能力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李翠轻,王瑞玲,王奎.小品扮演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5):57-59.
[2]龙桂萍.“换位教学”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尝试[J].卫生教育研究,2010(5):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