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古老的游猎生活中,鄂伦喜族以其特有的民族风格,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文化,揭示了鄂伦春族人民在那特定的历史阶段所经历的社会生活中的痛苦与欢乐。他们以歌颂、悲愤、希望与追求等复杂的情绪,不同程度地呈示出鄂伦春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诸多不同社会生活的缩影。
【关键词】鄂伦春族 民族 音乐 形态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226-01
据现存极丰富的口碑资料,可推断鄂伦春族历史的童年时期,确有过较为发达的音乐文化时期。这一时期的民歌小调、说唱故事歌及萨满祭礼歌舞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曲调在原有的三音列音乐模式上,大约以四五度关系的移位、模仿及变化重复等扩展方法,形成了五声音阶,并以问答式两乐句单乐段曲式为主,节拍多为2/4、4/4、或38、68拍子,并有部分较自由的呼唤式散板节奏。曲调多高亢、平直,给人以一问一答符合人们语言基本逻辑的完满感觉。
由于受周边民族文化影响,使得鄂伦春族以民歌为主体的民间音乐进一步得到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歌题材丰富,各种歌体日渐成熟。但由于其社会发展缓慢,在内容上,还是以反映地域公社阶段狩猎生活为主。在婚俗民歌中,则出现了反对父母包办、买卖婚姻等抗婚、逃婚歌等题材。萨满祭祀礼歌除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外,又创造了保护私有制财产之神及治病、驱邪等各种小神。说唱故事歌在内容、形式及曲调上都有很大发展,民族歌舞也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使鄂伦春族音乐文化出现了一个繁荣、兴盛时期。这一时期的鄂伦春族音乐以民歌为主,大体分为“柬达仁”、“吕日格仁”、“萨满调”三类。因其民族乐器尚处于原始的简单发声阶段,故未形成完整的器乐曲。
1、柬达仁
由于方言不同,又有译成“柬达温”、“赞达仁”、(大兴安岭),“扎恩达勒”、“赞达勒”(内蒙古),即山歌与小调类民歌的总称。
千变方化的大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游猎生活,独特古老的婚礼仪式,以及同一切灾难争斗的哀苦等,使鄂伦春族民歌中抒情、叙事类的柬达仁曲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他们运用直叙、比兴及‘讽刺和诙谐等各种演唱风格,把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及诸多社会生活缩影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有社会史歌、生产生活歌、婚俗歌、说唱故事歌等。
这一时期的说唱故事歌巳发展到贴近近代社会生活,以人物为主的故事描写中。而流传较为久远的故事歌,在不断的加工传承中,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更具有传统特点。其中有些故事歌散文与韵句的咏唱更加完美,易于传唱,脍炙人口。部分民间歌手在讲唱时,还分别以故事中各角色的身份、口气、语言来讲唱,有时还载歌载舞,已初步显示出曲艺表演的特点,可以说已进入了曲艺和歌舞艺术的萌芽状态。
2、吕日格仁
吕日格仁是鄂伦春族的一种歌舞形式,表演时演唱的歌曲叫做“吕日格仁”,也就是歌舞曲。
鄂伦春族游猎在寒冷的大、小兴安岭上,冷酷的严冬他们总是以火为伴。狩猎之余,在林中空地上燃起一堆篝火,支起“吊锅子”袅袅炊烟中飘溢着山珍野味的香气。他们喝着烈酒,吃着“手杷肉”。喝到兴奋之时,便拉起手来,在一领众和的欢快歌声中,围着熊熊火堆跳起热烈的篝火舞,鄂伦春语言称之“吕日格仁”。因跳舞时人们常喊着“罕拜,罕拜”,故也称之为“罕拜舞”。
至今,每逢节庆日,狩猎丰收或各种集会,往往跳起篝火舞表示庆贺,这种舞曲根据情绪无限即兴延长、反复,尽兴方休。
鄂伦春族传统歌舞,除流传各地的摹仿飞禽走兽嬉戏、争斗的原始歌舞外,还有保留至今的“依哈嫩”和“得勒古嫩”两种歌舞。鄂伦春男人打猎,有时把猎物放在某处用树枝盖起来,回家后让妻子用马将猎物驮回家。“依哈嫩”就是表现这个内容的舞蹈“两个人手拉手转圈,转两个圈翻个身。手拉手表示抬野物,转圈表示马不老实,来回动、翻身表示猎物已驮在马背上。”“还有一种‘得勒古嫩’是扇舞。舞者4人,两个人站在固定的地点,两个人围绕固定人走八字。跳时两手扇动红绿绸,舞姿轻盈,如煽扇,故得此称。”黑河地区的鄂伦春族常把这两种舞蹈内容,放在一个舞蹈里来跳,歌唱的曲调基本同环舞。
3、萨满调
萨满调即萨满跳神时所唱的祷词、咒语等曲调:这一时期的萨满调唱词,还明显保留着氏族部落的宗教特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观念的产生,虽然对宗教思想有些影响,产生了一些保护私有制财产的新神,如“楚尔卡博如坎(青草神)”、“召尔博如坎(司马神)”等,但因私有制观念还很薄弱,公有制仍然存在,平均分配仍占有一定的地位。所以,无论是自然崇拜、图腾崇拜或是祖先崇拜中的新神、老神,还是平等对待,仍无很大区别。因此,每当出猎、迁徙、丧葬、驱邪等还是摆酒摆肉祈求神灵保佑。
由于从家庭公社转入地域公社发展阶段,各乌力楞已形成各氏族混居现象,故“穆昆(氏族)萨满”已不能满足族民的需求,便产生了“德勒库(流浪)萨满”,并相应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新神。如“额古都娘娘(天花神)”“额胡娘娘(伤寒神)”及“民其昆娘娘(麻疹神)”等,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祭神萨满调。
这一时期的祭祀活动,主要表现在春秋祭及三年一次的氏族女会上。是时,将集中各部落族民及氏族萨满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各位萨满都拿出最高本领,跳出各种花样,显示各自神力。在此起彼伏的神歌声中,和着铜铃、铜镜、神鼓的撞击声,族民们随声附和的歌唱等,响震山谷,热闹非凡。
随着社会的发展,萨满调神词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如刊登在《瑷珲县志》中毕拉尔路地区早期收集的一段祭词就很精彩:
一萨满:天门地门雅戈呀全打开,敬神供神雅戈呀请神来。平平安安雅戈呀没落灾,天神地神雅戈呀不理睬。
扎列:天门地门雅戈呀全打开。信神拜神雅戈呀请神来。没病没灾雅戈呀也请神,本年本月雅戈呀把神拜。
萨满祭神时演唱的萨满调,一般由大神萨满主唱,二神<扎列)或群众帮唱,情绪多深沉、阴郁,跳至激烈处,则以鼓代歌,最后达到入境。
鄂伦春族古代文化史料记载甚微,音乐文化更是未见记载。但从原始人类童年时期思维逻辑特点来看,鄂伦春族世代流传的民间歌曲、讲唱故事歌及宗教祭祀歌中简单、重复性的韵语及英雄出世、征战的描写等,还可窥见其原始采集、渔猎时期的文化印记。
【关键词】鄂伦春族 民族 音乐 形态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226-01
据现存极丰富的口碑资料,可推断鄂伦春族历史的童年时期,确有过较为发达的音乐文化时期。这一时期的民歌小调、说唱故事歌及萨满祭礼歌舞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曲调在原有的三音列音乐模式上,大约以四五度关系的移位、模仿及变化重复等扩展方法,形成了五声音阶,并以问答式两乐句单乐段曲式为主,节拍多为2/4、4/4、或38、68拍子,并有部分较自由的呼唤式散板节奏。曲调多高亢、平直,给人以一问一答符合人们语言基本逻辑的完满感觉。
由于受周边民族文化影响,使得鄂伦春族以民歌为主体的民间音乐进一步得到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歌题材丰富,各种歌体日渐成熟。但由于其社会发展缓慢,在内容上,还是以反映地域公社阶段狩猎生活为主。在婚俗民歌中,则出现了反对父母包办、买卖婚姻等抗婚、逃婚歌等题材。萨满祭祀礼歌除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外,又创造了保护私有制财产之神及治病、驱邪等各种小神。说唱故事歌在内容、形式及曲调上都有很大发展,民族歌舞也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使鄂伦春族音乐文化出现了一个繁荣、兴盛时期。这一时期的鄂伦春族音乐以民歌为主,大体分为“柬达仁”、“吕日格仁”、“萨满调”三类。因其民族乐器尚处于原始的简单发声阶段,故未形成完整的器乐曲。
1、柬达仁
由于方言不同,又有译成“柬达温”、“赞达仁”、(大兴安岭),“扎恩达勒”、“赞达勒”(内蒙古),即山歌与小调类民歌的总称。
千变方化的大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游猎生活,独特古老的婚礼仪式,以及同一切灾难争斗的哀苦等,使鄂伦春族民歌中抒情、叙事类的柬达仁曲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他们运用直叙、比兴及‘讽刺和诙谐等各种演唱风格,把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及诸多社会生活缩影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有社会史歌、生产生活歌、婚俗歌、说唱故事歌等。
这一时期的说唱故事歌巳发展到贴近近代社会生活,以人物为主的故事描写中。而流传较为久远的故事歌,在不断的加工传承中,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更具有传统特点。其中有些故事歌散文与韵句的咏唱更加完美,易于传唱,脍炙人口。部分民间歌手在讲唱时,还分别以故事中各角色的身份、口气、语言来讲唱,有时还载歌载舞,已初步显示出曲艺表演的特点,可以说已进入了曲艺和歌舞艺术的萌芽状态。
2、吕日格仁
吕日格仁是鄂伦春族的一种歌舞形式,表演时演唱的歌曲叫做“吕日格仁”,也就是歌舞曲。
鄂伦春族游猎在寒冷的大、小兴安岭上,冷酷的严冬他们总是以火为伴。狩猎之余,在林中空地上燃起一堆篝火,支起“吊锅子”袅袅炊烟中飘溢着山珍野味的香气。他们喝着烈酒,吃着“手杷肉”。喝到兴奋之时,便拉起手来,在一领众和的欢快歌声中,围着熊熊火堆跳起热烈的篝火舞,鄂伦春语言称之“吕日格仁”。因跳舞时人们常喊着“罕拜,罕拜”,故也称之为“罕拜舞”。
至今,每逢节庆日,狩猎丰收或各种集会,往往跳起篝火舞表示庆贺,这种舞曲根据情绪无限即兴延长、反复,尽兴方休。
鄂伦春族传统歌舞,除流传各地的摹仿飞禽走兽嬉戏、争斗的原始歌舞外,还有保留至今的“依哈嫩”和“得勒古嫩”两种歌舞。鄂伦春男人打猎,有时把猎物放在某处用树枝盖起来,回家后让妻子用马将猎物驮回家。“依哈嫩”就是表现这个内容的舞蹈“两个人手拉手转圈,转两个圈翻个身。手拉手表示抬野物,转圈表示马不老实,来回动、翻身表示猎物已驮在马背上。”“还有一种‘得勒古嫩’是扇舞。舞者4人,两个人站在固定的地点,两个人围绕固定人走八字。跳时两手扇动红绿绸,舞姿轻盈,如煽扇,故得此称。”黑河地区的鄂伦春族常把这两种舞蹈内容,放在一个舞蹈里来跳,歌唱的曲调基本同环舞。
3、萨满调
萨满调即萨满跳神时所唱的祷词、咒语等曲调:这一时期的萨满调唱词,还明显保留着氏族部落的宗教特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观念的产生,虽然对宗教思想有些影响,产生了一些保护私有制财产的新神,如“楚尔卡博如坎(青草神)”、“召尔博如坎(司马神)”等,但因私有制观念还很薄弱,公有制仍然存在,平均分配仍占有一定的地位。所以,无论是自然崇拜、图腾崇拜或是祖先崇拜中的新神、老神,还是平等对待,仍无很大区别。因此,每当出猎、迁徙、丧葬、驱邪等还是摆酒摆肉祈求神灵保佑。
由于从家庭公社转入地域公社发展阶段,各乌力楞已形成各氏族混居现象,故“穆昆(氏族)萨满”已不能满足族民的需求,便产生了“德勒库(流浪)萨满”,并相应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新神。如“额古都娘娘(天花神)”“额胡娘娘(伤寒神)”及“民其昆娘娘(麻疹神)”等,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祭神萨满调。
这一时期的祭祀活动,主要表现在春秋祭及三年一次的氏族女会上。是时,将集中各部落族民及氏族萨满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各位萨满都拿出最高本领,跳出各种花样,显示各自神力。在此起彼伏的神歌声中,和着铜铃、铜镜、神鼓的撞击声,族民们随声附和的歌唱等,响震山谷,热闹非凡。
随着社会的发展,萨满调神词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如刊登在《瑷珲县志》中毕拉尔路地区早期收集的一段祭词就很精彩:
一萨满:天门地门雅戈呀全打开,敬神供神雅戈呀请神来。平平安安雅戈呀没落灾,天神地神雅戈呀不理睬。
扎列:天门地门雅戈呀全打开。信神拜神雅戈呀请神来。没病没灾雅戈呀也请神,本年本月雅戈呀把神拜。
萨满祭神时演唱的萨满调,一般由大神萨满主唱,二神<扎列)或群众帮唱,情绪多深沉、阴郁,跳至激烈处,则以鼓代歌,最后达到入境。
鄂伦春族古代文化史料记载甚微,音乐文化更是未见记载。但从原始人类童年时期思维逻辑特点来看,鄂伦春族世代流传的民间歌曲、讲唱故事歌及宗教祭祀歌中简单、重复性的韵语及英雄出世、征战的描写等,还可窥见其原始采集、渔猎时期的文化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