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玛雅人:从“头”开始

来源 :大众考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1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里的婴儿在出生四五天后就被放到一个芦苇和柳枝编织成的小床上,他们的面部朝下,女人们用两块板子紧紧夹住小婴儿的头部,一块放在额前一块放在脑后,孩子们要一直忍受这种痛苦,直到他们的头部变平定型。”
  这一段来自16世纪修道士Landa 的叙述,记录了玛雅人延续数千年的颅骨变形传统。在古代,颅骨变形的现象几乎遍布各大洲,玛雅地区发现的变形颅骨的数量和种类更是令人惊叹。玛雅人为何如此热衷于这一习俗,不同的变形颅又传达出怎样的信息?考古学家结合多个学科的材料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见解。
  痛苦的变形
  正如Landa所述,玛雅地区的婴儿在刚出生不久便开始被迫进行颅骨变形。婴儿的骨骼有机质含量比较高,颅骨比较柔软,骨片之间的缝隙尚未完全融合,其中囟门(前囟、后囟)是柔软的结缔组织,这些纤维区富有弹性,可以为颅骨提供变形的空间。玛雅人正是利用了这一阶段颅骨的可塑性对婴儿进行塑形。
  塑形过程中,为了获得理想的头型,整形工具是必不可少的。阿根廷人类学家Imbelloni依据变形颅的形态和整形工具,将美洲地区的变形颅分为板状变形和环状变形,每种类型下又分成若干亚型。在玛雅地区,板状头型是刚性工具和柔性工具结合使用的产物,摇篮板或头部夹板与绳子、布带相配合,可以使颅骨的额部、枕部或顶部获得不同程度的扁平变形。环状变形则是通过弹性绷带的环绕束缚而形成的,这种技术通常会使头部变得狭长。玛雅地区常见的变形颅骨主要为板状直立和板状倾斜以及它们的变体,因而摇篮板和头部夹板是这一地区使用较多的整形工具。




  玛雅地区几乎没有发现与头部整形有关的考古实物遗存,但许多陶质雕塑为我们研究玛雅人的颅骨变形提供了参考。根据出土的雕塑形象,研究者认为摇篮板是集保护、固定和护理于一体的板架装置,摇篮周围的板子可能是由柔软的植物纤维填充,通过绳子将婴儿的整个肢体固定在床板上。婴儿的头部一般由两个压缩面进行挤压,头后部直接置于平坦的摇篮板上,相对应的平面则会用另一个固定在摇篮上的装置(刚性或者柔性)进行压缩。相较于摇籃板的固定性,头部夹板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这一装置通常由前后两个夹板或者单个夹板构成,并通过绳索一类的柔性工具将夹板紧紧固定在头部。这种变形技术十分灵活,可以塑造多种头部形状。
  这种头部的“禁锢”要伴随婴儿少则几个月多则两三年,直到头部彻底定型,孩子们才能挣脱束缚。在如此漫长的头部变形过程中,婴儿不仅要忍受压缩的痛苦,还会面临一些潜在风险,如继发性颅骨不对称、局部健康问题等。由于板状压缩工具难以在颅骨上均匀传递压力,一旦板状工具发生错位,就容易导致颅骨不对称,尤其是使用摇篮板压缩头部,颅骨不对称的可能性会达到70%。因为摇篮不仅是婴儿进行颅骨塑形的工具,同时也是婴儿主要的活动区域,喂养、清洁等一系列活动都要在此进行,复杂的活动增加了板错位的几率,最终导致大量的颅骨不对称。此外,出血、感染或者组织坏死等健康问题都有可能在头部压塑的过程中出现。




  丰富多样的头型
  玛雅文明主要分布于今天墨西哥东南部和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以及伯利兹的部分区域。目前考古发现的变形颅骨遍布整个玛雅文明分布地区,时间上从前古典时期(公元前15世纪—公元3世纪)到殖民时期(公元16世纪—公元19世纪末)。玛雅文明分布的多数地区都保持着头型多样化的特征,然而一些区域也表现出对于某种头型的偏好。


  奥尔梅克头型
  奥尔梅克文明繁盛于约公元前15世纪—前5世纪,作为中美洲地区的“母亲文明”,为后来的玛雅文化奠定了基础。尽管奥尔梅克地区未发现保存良好的人骨,但是奥尔梅克的巨石人像为我们探索早期的颅骨变形提供了参考。


  奥尔梅克头型属于板状直立头型的变体,这种头型明显呈梨形,窄而高,研究者推测这种头型是摇篮板与水平束带结合使用的产物。在前古典时期(公元前15世纪—公元3世纪),一些中美洲城邦均出现了这种头型,包括尤卡坦半岛的北部、玛雅南部低地和恰帕内克(Chiapa de Corzo,位于今天墨西哥恰帕斯州)的边缘区域。研究者发现这些地区往往承担着政治经济交流中心的角色,因而推测这种梨形头型可能是玛雅文明与奥尔梅克文明互动的产物。然而这种头型也随着奥尔梅克文明的衰弱以及玛雅文明的崛起渐渐消失,古典时期几乎已经不见这种头型了。
  倾斜窄长的头型
  古典时期(3—10世纪)是玛雅文明的全盛时期,头部形态在这一时期也最为丰富。其中,板状直立的头型普遍存在,而在玛雅文明的中心地带—玛雅低地中部、南部却更流行倾斜拉长的头型,尤其在乌苏马辛塔盆地(墨西哥东南部)附近,这种倾斜的头型占有绝对优势。
  这种头型是板状倾斜的变体,通常是由头部夹板结合绳索捆绑压缩而成。危地马拉2处遗址出土了7个颅骨,这些颅骨均呈向后倾斜的形态。塞巴尔(Seibal)地点板状倾斜的头型则达到了70%。帕伦克作为古典时期玛雅文明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对这种倾斜头型也格外偏好,调查发现,73个变形颅中有64例呈现出这种形态。根据帕伦克皇室成员的肖像也能看出他们对这种头型的偏爱,画像中的贵族面部轮廓十分突出,通常没有明显的枕骨,前额倾斜,发际线后退,整个颅骨呈细长的管状。尽管这种人物形象略显夸张,却与帕伦克地区发现的斜长颅骨相呼应,因此有研究者推测这种斜长的头型可能符合玛雅贵族的审美需求。


  顶部扁平的头型
  考古学家在玛雅沿海地区发现了许多顶部扁平的颅骨,这种头型属于板状直立的变体,一般由摇篮板压缩而成。与这些颅骨一起出土的还有大量随葬品,可见这些墓主人相较于其他玛雅人更富有且有声望。沿海奇琴伊察、坎佩切等港口或者贸易中心都发现了这种头型,这种“平头”似乎是沿着洪都拉斯向尤卡坦半岛的海岸线分布,与当时玛雅地区的海上贸易线路基本重合。
  进入古典时期末期,玛雅中部低地渐趋衰弱、玛雅外围区域逐渐繁荣,尤卡坦北部地区向墨西哥高地和玛雅南部出口咸鱼、棉花以及精盐等货物,伯利兹作为海上运输的重要货物中转站储存了大量的黑曜岩,位于玛雅南部的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开始种植可可豆并向北部运输。就这样,一条从洪都拉斯出发绕过尤卡坦半岛到达维拉科鲁兹北部海湾地区的海洋贸易线路逐渐形成。因此,这些沿着海岸线分布的扁平颅骨很有可能是当时的商人,特殊的头型正是他们身份的体现。




  守护与信仰
  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玛雅地区的变形颅骨似乎在形态和数量上都更为丰富,一些遗址发现的变形颅甚至可以占到遗址发现总颅骨数的90%以上。这样看来,玛雅地区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颅骨变形。为何玛雅人如此痴迷于颅骨变形?考古学家认为这可能和玛雅人的灵魂观念有关。
  在中美洲的世界观中,人们认为每一件事物都需要被激活或被赋予灵魂,包括个人、房屋、山川、陶器等。一个人出生的时候,他的灵魂便随之而来。对玛雅人来说,头部是一部分灵魂的所在地,他们认为灵魂与能量及命运息息相关,只有将灵魂牢牢禁锢在体内才能获得健康。婴儿的颅骨骨缝往往没有闭合,玛雅人认为灵魂和能量很容易从这些脆弱的区域流失,因而婴儿特别容易受到灵魂丧失和邪恶之风的伤害。为了保护这些婴儿,玛雅人采取多种手段,比如助产士通常会在婴儿的嘴上抹盐、给孩子吃一些红辣椒,这样可以给仍然“寒冷”的身体提供急需的“热量”,也有将新生儿放到火把附近以增加婴儿能量的,还有一些会在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在其头顶放蜂蜡,他们认为这样恶魔就不会打扰这些孩子的灵魂。在危地马拉高地,婴儿甚至在出生一年之内不能剪头发,因为头发也会保护这些孩子的头部。
  颅骨塑形作为保护婴儿灵魂的重要手段,几乎是每个玛雅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只有当颅骨成型后,孩子们才会被带到牧师那里,被赋予名字,确立身份与性别。头部塑形被认为是玛雅人的成人仪式,这是婴儿们获得社会属性的前提,也是成为玛雅人的第一步。
  对玛雅语言语义的研究表明,身体的各个部位和房屋的各部分是相对应的,玛雅语义中“头”和“屋顶”之间就有關联。据民族志记载,玛雅人会在搭建屋顶后进行一个名为“hol chuk”的仪式(字面意义为“绑住屋顶的头”),屋脊顶端的脊杆安装后,为防止风吹进房屋,屋主人会在房屋脊梁上拴4只鸡。鸡被宰杀制成肉汤后,建房人则把肉汤和酒端到四角和屋顶的顶部,他们认为这种祭祀行为可以使房屋充满活力。这种屋顶的搭建仪式与颅骨变形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无论是对头部的塑形还是房屋的祭祀似乎都是禁锢灵魂与生气的重要仪式。


  玛雅人的灵魂观使得颅骨变形这一习俗在玛雅地区普遍存在,而多样的头型则可能代表了玛雅人的精神信仰。在玛雅地区的艺术作品中,神灵的形象往往都呈现出异形的头部,而玛雅人群中的许多颅型与其中的一些神明十分相似,因而有研究者推测玛雅人的头型可能来自对所信仰的神灵的模仿。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对玉米神和商人神的模仿。玛雅低地,特别是贵族阶层之间十分流行的窄长倾斜头型,就与玉米神形象十分相似。玉米在中美洲地区既是不可或缺的食物,也是神物,玛雅神话记载,玉米和鲜血的混合造就了人类。因此,对玉米神的模仿可能不仅来自于玛雅人对它的崇拜,也寄托了人们渴望丰收的美好愿景。
  在沿海地区,商人们更喜欢塑造顶部扁平的头型,这种形状来自于对L神和M神的模仿。L神和M神是玛雅人的商人神,在玛雅神话的记录中,这两个神的身体呈黑色,L神常携带装有货物的包裹,而M神崇尚武力,常以手持长矛的形象出现。由于在贸易过程中时常会遭遇意外袭击,商人便选择L神和M神作为守护神以帮助他们在旅途中免受侵害。


  人工颅骨变形这一延续数千年的传统,在世界上的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象征意义。玛雅地区的变形颅骨使我们得以窥探玛雅人日常生活和精神信仰的冰山一角。
  (作者为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中堡岛位于长江宜昌段,是一个四面环水、面积0.15平方公里的江中小岛。中堡岛遗址是三峡地区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聚落遗址,目前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坝址。自20世纪50年代遗址被发现以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博物馆等进行过多次考古调查。1979—1993年,为配合三峡工程建设,国家文物局组织宜昌地区博物馆等单位进行过三次大规模发掘,共揭露遗址面积近1万平方米,发掘的遗迹有房基、灰坑、小沟槽
期刊
周处在中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据说周处年轻时“不修细行,纵情肆欲”(《晋书·周处列传》),曾为祸乡里,与南山猛虎、长桥蛟龙并称为“三害”。后来改过自新,杀蛟龙、除虎患,又建功立业,官至将军,成为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典范。  1952年12月,江苏宜兴精一中学师生在挑土平整操场上的一处小土丘时,掘破了一座砖室墓的墓顶。公安人员进入墓室取出若干遗物后,将墓室封好,之后文物管理部门进行初步调查。1953年春,
期刊
《明故荆南尚书张公二夫人丁氏墓志铭》出土于荆州,现藏于荆州博物馆。志及盖高、宽均为55厘米,盖篆书4行16字,为“明故荆南尚书张公二夫人丁氏墓志铭”,盖四周有双线边框,工整精细。志文楷书,竖32 行,满行31字,合831字。全篇墓志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可辨。撰者邹文盛,书丹者郑元,篆盖为向廷玺。  志文  志文详细记载了丁氏生平及与张纯的婚姻状况。志文未见著录,现录之如下,以补史书之缺载。  明故荆
期刊
宕昌县博物馆藏战国时期铭文铜戈出土于甘肃宕昌县新城子乡烽火台遗址,系群众挖土造田时发现,1991年由宕昌县文化馆从村民手中征集入馆。戈通长25.9厘米,援长12.1厘米,寬2.9厘米,内宽2.4厘米,阑长12.1厘米。援狭长上扬;中胡三穿,穿呈半圆形孔,穿径0.3厘米;内呈长方形,正中有一穿。援、内、胡均开刃。内正面竖刻3行15字铭文。此戈被定为战国时期器物,名为“铭文铜戈”。  时代与命名  从
期刊
吐谷浑是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西晋末年,在首领吐谷浑的带领下逐步西迁到甘肃、青海间,至其孙叶延时,始号其国曰“吐谷浑”。到首领夸吕时,国势强盛,公元540年,“始自号为可汗,居伏俟城”(《魏书·吐谷浑传》)。隋大业五年(609年),隋军破吐谷浑,“逐北至青海,虏获千余口,乘胜至伏俟城”(《隋书·刘权传》),并以其地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四郡”(《隋书·炀帝纪》),其中西海郡“置在古伏俟城,即
期刊
安阳西北郊的小屯村是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所在地,近百年的考古工作表明,殷墟宫殿宗庙区的夯土建筑经历战争和自然的破坏,到隋唐时期已倒塌荒芜,不为人知了。此地背依洹水,地势高爽,隋代安阳城的达官贵族和平民百姓将之视为一处上好的风水宝地,纷纷在此修建坟茔,昔时的商王宫殿区成了一处规模较大的公共墓地。1928—1937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小屯村发掘殷墟遗址时曾清理172座隋唐墓,其中隋墓157座。1
期刊
Books Exhibition 书讯  《考古随笔(套装3册)》  陈星灿 著  文物出版社,2021年4月  《考古随笔(一)》收录了作者1990—2000年间写的50余篇随笔,生动地展现了古人的行为、生活、思想和信仰。《考古随笔(二)》收录了作者2000—2010年间写的60余篇随笔,采用对比研究的视角,讨论“物”背后的“人”与“文化”。《考古随笔(三)》收录了过去20年作者的大部分随笔及少
期刊
迦陵频伽是佛教典籍中记载的一种神鸟,因其声音美妙动听,婉转如歌,故又名妙音鸟,形象为人首鸟身。《旧唐书》记载,元和十年(815年)八月,“诃陵国遣使献僧祗童及五色鹦鹉、频伽鸟并异香名宝”。有唐一代,迦陵频伽形象既广泛存在于莫高窟、榆林石窟、龙门石窟的壁画中,又作为装饰图案出现在中原佛寺塔基券门以及舍利石棺中。如西安小雁塔的券门门楣上,有迦陵频伽线刻画。1958年在山西长治城内西南隅一座唐代残塔的塔
期刊
2018年10月,洛阳西工区纱厂路保利大都会建设工地发现一座西汉时期大墓。这座西汉大墓(编号为C1M16090)由墓道、主墓室、侧室、廊道、耳室、坠室6部分组成,占地面积近210平方米。墓葬形制独特,保存相对较好,出土遗物精美罕见,其中玉器及玉饰件的数量达100件以上。  墓中发现了一件“玉温明”。温明即是漆面罩,关于温明最早的记载出自颜师古注《汉书?霍光传》引东汉服虔:“形如方漆桶,開一面,漆画
期刊
甘熙故居在南京民间俗称“九十九间半”,位于南京城内南捕厅历史街区,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其主人是被誉为“江南甲姓”的金陵甘氏家族。甘熙故居由三组坐南朝北(南捕厅15号、17号、19号)、一组坐东朝西(大板巷42号)的多进穿堂式古建筑组成,占地面积近1万平方米,其内营造假山鱼池,广植花卉树木。甘熙故居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