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导8岁女儿学会选择?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ion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引导8岁女儿学会选择?
  浙江台州一家长来信咨询:女儿8岁了,不管做什么都害怕自主选择,连去超市买东西都是如此,不敢买,生怕自己选的东西不好。我该如何锻炼孩子的选择能力呢?
  答:儿童害怕选择,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能力不够,害怕选择失误;二是担心自己的失误招来父母的责怪。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需要自己选择的事情越来越多,培养选择能力对孩子的人格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
  1、多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孩子个人的事情,如:早上起来穿什么衣服、鞋子,做作业用什么样的笔和本子,平时买些什么样的小玩具……这些事情原则上由孩子自己决定。家庭中有孩子参与的事情也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如一家人在餐馆吃饭,可以让孩子点一两个菜。
  2、对孩子的选择多加肯定。孩子一旦做出选择,父母要及时给予肯定。孩子做的选择,未必每次都合父母心意。当孩子的选择和父母的期望发生冲突时,父母要冷静地评估事情的结果。如果孩子出现严重失误,家长可以温和地提供参考意见,切忌对孩子的选择横加批评,多肯定才能让他的自信心逐步提高。
  3、教会孩子选择的策略。逛商场时,可以教孩子看商品标签,让孩子了解商品的品质、价格、保质期等信息;点餐的时候教孩子如何荤素搭配。家长还可以把家庭经济状况告诉孩子,每次出门时明确告诉孩子本次消费的心理预期。这样,不但能让孩子买到性价比较高的商品或服务,也可以教会孩子在家庭能力许可下消费。
  4、如果孩子拒绝选择或选择时间过长,父母要耐心地给予鼓励。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半天也没有一个结果,就自作主张替孩子包办了,这样做无疑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机会。当孩子在选择面前犹豫时,父母可以耐心地启发孩子:“你可以的。”“选哪一个都很好,因为是你要用的东西,所以,可以选你最喜欢的。”“你还是孩子,出错了也没关系,妈妈小时候也出过错,后来才学会了抉择。”当父母解除了孩子的后顾之忧,孩子就敢于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了。
  如何让6岁儿子多接触新鲜事物?
  江苏扬州一家长来信咨询:最近,我发现6岁的儿子总是独自待在房间里自己玩,不喜欢外出活动,对新事物不是很感兴趣,请问如何才能让儿子多多接触新鲜事物呢?
  答:不喜欢外出活动,对新鲜事物不感兴趣的孩子,通常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安全感,在人际交往中显得很焦虑。家长可以从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开始,逐步带领孩子走出自我限制的堡垒。
  1、家长要多抽时间陪伴孩子。五六岁的孩子,还处于对父母的依恋期,这时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和教育就是陪伴。如果发现孩子有点“宅”,对人际交往缺乏兴趣或没有安全感,父母要尽量抽时间多陪陪孩子,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做游戏、看漫画书等,帮助孩子建立安全的人际交往模式,让孩子在家里过得丰富多彩。
  2、帮助孩子建立稳定的同伴关系。如果孩子不愿意外出活动,父母可以经常请小区内的同龄孩子到家里来玩。为孩子选择同伴时,家长要留心挑选性格开朗、兴趣广泛的孩子,让他们在安全的家庭氛围中彼此熟悉,找到共同爱好。孩子有了稳定的同伴关系,就不会感到孤独寂寞,对外出活动的焦虑会减轻。
  3、带孩子走出家门,逐步放手。当孩子在家里能很好地和他人互动以后,家长可带领孩子走出家门,去游乐场、超市、电影院或旅行,让孩子发现外面世界的种种精彩。父母也可以鼓励孩子和同伴一起外出玩耍,如果孩子对离开父母非常焦虑,父母不妨学《爸爸去哪儿》中林志颖对待kimi的方法,先陪着孩子们一起活动,等孩子玩得高兴了,父母再悄悄离开。这时,孩子玩兴正浓,一般不会为父母离开而哭闹。
  4、孩子的性格不同,接受新鲜事物的方式也不一样。性格活泼的孩子喜欢结识不同的朋友、去不同的地方、参加不同的活动来满足探索欲望;喜欢安静的孩子则会通过看书、看电视、上网、独立观察和思考来获得新知识。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引导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接受新事物的方法。
  (作者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吴忞忞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案例:  “妈妈,我不许你出去见那个男人!”听了女儿媛媛这么直白的表达,荣欣吓了一跳。和李伟交往的事情,本想瞒着女儿,但仔细想想都离婚三年多了,孩子应该适应了很多。再说,早晚也要一起生活,孩子不可能不知道。  “李叔叔人很好的,你最喜欢的那个芭比娃娃,不就是他给你买的?”荣欣试着哄女儿。不想,媛媛一听妈妈这样说,立刻扯下芭比娃娃的衣服,拿起剪刀,把芭比娃娃的头发剪了个精光!  荣欣被媛媛的举动
期刊
近读《守住中国人的底线》,一扇窗户在眼前打开。王蒙老先生往昔岁月里星星点点的笔墨、历经沧桑后丝丝缕缕的思想,让我领略百味人生,领教做人之道,应该还有些领悟方为不辜负!  做人有底线,才可以活得像个人,起码有了到老年回望一生气定神闲的底气;做父母呢——尤其年轻的父母们,在教育孩子时是否也要有些底线,将来望着子女渐行渐远的背影时,少些后悔多些欣慰?  其一,不要对孩子说狠话。王老先生认为:“说话很重要
期刊
近日,有地方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删去了旧体诗词,据称是为了给学生减负。这件事成了社会焦点,引发了争议。  加强古典诗词的学习,倡导一个背诵古诗词的潮流,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大有裨益。将文字较为容易理解,又脍炙人口、广泛流行的古典诗词选入小学课本,是现代中国语文教育的基本模式。  今天一些名篇之所以家喻户晓,往往并非文学爱好者的传播,而是学校教育中要求背诵的结果。许多人都有感受,虽然小时候背诵古典诗词
期刊
郭学萍,被学生们爱称为“长辫子老师”,是南京市鼓楼区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全国课题实验研究先进工作者。  黄子涵,南京外国语学校初一学生。为《马小跳》杂志的专栏写过连载文章,并参加过全国华罗庚杯少年数学邀请赛、CCTV“时代之星”探索能力与创新素质比拼等比赛,屡获佳绩。  优秀妈妈碰上优秀儿子,会产生怎样的火花?让我们来听听郭学萍谈自己的“育儿
期刊
名人小档案:  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浙江桐乡石门镇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漫画家、散文家、教育家,早年曾师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出版过《子恺漫画选》《缘缘堂随笔》等作品。  1933年,丰子恺的缘缘堂在故乡浙江桐乡石门镇落成后,他就携家带口隐居在此,读书作画、写文赋诗。在他看来,这就是所谓的理想生活了。那时
期刊
父母再忙再累,也不要把孩子完全交给电视或者电脑,一定要抽出时间与孩子游戏、玩耍和聊天。如果无暇顾及孩子,也可时不时的叫一叫孩子的名字,让孩子感觉到你对他的关注。尤其在城市里,父母那种忙于应酬,每个晚上都不能与孩子相见的做法最要不得!  Y  如果连续三天放学回家,都是爷爷奶奶去门口接儿子,下了幼儿园校车的他,眼中总是会闪出一丝不快:“怎么又是奶奶?妈妈呢?”“妈妈上班,奶奶来接你还要不得?”闻听此
期刊
如何对待惩罚性作业?  浙江杭州一家长来信咨询:我儿子9岁,读小学三年级。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有时会调皮捣蛋。一次,他在课堂上和同学说话,老师很生气,要求回家罚抄英语课文4遍。晚上已经过了平时睡觉时间很久,儿子还没写完。我虽然心疼儿子,但又怕他不完成的话,老师第二天会批评他。对于老师布置的惩罚性作业,我和孩子应该如何对待呢?  答:1、家长一定要认识到罚做作业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千万不要趁机讽刺、挖苦
期刊
案例一:  2014年2月,在四川宜宾的一条街道上,有位父亲扒光女儿的衣服,当街拖行。  据目击者称,女孩大约五六岁,父亲让她穿外套,女孩不肯。父亲没办法,说要给女孩母亲打电话,但女孩还是不愿意穿。于是,父亲一气之下,把女孩的衣服都脱光了,并把女孩拖行100米左右。  案例二:  2013年7月,网络上小女孩赤身躺在南京马路边抽烟乞讨的一组照片,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关注。  经核实,女孩6岁,江苏泗洪
期刊
俗话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孩子一旦进了小学,成绩便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没有哪个家长不希望孩子考出好成绩,但如何跟孩子谈论这个话题,却往往让许多家长感到困扰。  别对成绩太敏感  女儿桐桐上一年级之初,因为担心对成绩的关注会让她学习有压力,也怕零基础的她,万一考了不理想的成绩自尊会受伤,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努力淡化她对成绩的态度。每次她提到要考试时,我就忍不住说些“
期刊
1  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治治默小子随时发脾气、打人、摔东西、吐口水的坏毛病。  刚满4周岁的默默不知怎么染上了这些坏习惯,最近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我们忽略过、劝过,甚至揍过屁股,都不能长期起效。  周一晚上,默默又为一件小事胡搅蛮缠。我和奶奶、阿姨私下对了个眼神,对他不加理睬,自顾吃我们的晚饭。过了一会儿,他扛不住了,凑过来跟我示弱。我顺势要跟他约定:一天不打人、摔东西、吐口水,就给他打个勾,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