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的面子

来源 :国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L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中国富豪陈光标去纽约散财,引发了不少争议。有朋友在微信上问我:“到时候,真的会有流浪汉去中央公园领午餐吗?外国人来发免费午餐,这会不会给美国人、给美国政府丢面子啊?”
  这不禁使我想起当年到美国念书时的一件事。
  第一学期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跨文化交流课的老教授让班上的外国学生谈谈各自来到美国后的感受。一位日本同学用极其生涩的英文说:“老师,我发现,美国人挺不要脸的(has no face)。”
  听他这么一评价,全班同学立刻被震惊了!我们一些亚洲学生平日里私下讨论过类似的问题,知道他指的是“不讲究面子”,但“no face”这个说法貌似过于直接了,当着班上这么多美国同学,这也太不给面子了吧?
  谁知,教授的眼珠在眼镜片后面转了两转,然后笑容可掬地说:“我觉得你是对的。”然后,他就和大家一起,回顾了一些美国人“no face”的劣迹。
  比如,我们系主任就是最好的例子。日本同学接着说,系里每周五有个研究生的午餐报告,就是大家一边吃午饭。当然,每周一次免费午餐是系里提供的。系主任从来不参加讨论,但每次快要结束的时候都会进来,也不理睬大家,狼吞虎咽地把桌上剩下的三明治、比萨饼什么的都给打扫了。高年级同学还“揭发”过,他甚至跑到其他系的午餐会去吃。有一次吃完后,学生们让他讲几句话,他留下了一段名言:“当学生的,不管何时何地,只要有免费午餐,都应该勇往无前地去吃一吃!”
  他讲完后老教授带头哈哈大笑。大家笑过一阵,老教授接着给同学们分析了一下个中原因。他的看法是,美国人在判断自己的行为时,首先要看是不是违犯法律,只要不违法基本上就可以保住“面子”了;其次,面对道德上不同价值观冲突的问题,老教授认为,如果一个人明知别人对他的某些行为有看法,却继续我行我素,那么,他一定是认为他的行为在另一个道德层面上、另一种“面子观”上是正确的。比如,虽然是免费的东西,可每次如果剩下了,大家都不好意思带走,那就要被扔掉。要知道,系里派对上剩下的比萨饼有时的确能在垃圾箱里找到。在“浪费”和“牺牲吃相”之间选择,一贯节俭的系主任肯定是认为自己的行为没什么好笑的。
  听老教授这么一说,外国同学陷入一片沉默而若有所思,美国同学则纷纷点头称是。老教授也比较了东西方的“面子观”。不过他并没有下谁是谁非的结论,毕竟,跨文化交流课的目的是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以利于在今后全球化的经济交往中,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商业伙伴多一层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我好你坏”的结论 —— 那也太no face了。
  不过,一个社会的“面子观”是可以变化的,正像价值观和道德观一直都在变一样。在我念书的年代,学生在读书期间打工还是鲜有所闻的事。但是,多年后我回到国内,看到现在边读书边挣钱或创业的大学生已经很多了。而对于纽约的流浪汉们从容自得地吃了一顿中国慈善家提供的中央公园免费牛排午餐、吃完还质问为何没领到许诺的300美元现金,相信国人也大都能理解了吧?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电力系统电网结构、负荷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远距离直流输电、大电网互联、交直流混合运行、日益多变的负荷特性,使电能质量指标日益恶化;表现在:功率冲击、低功率因素、谐波、闪变、电压骤降、电压中断等等。钢铁业、信息工业、精细工业的发展,使负荷中拥有大量对各种电力扰动非常敏感的电气设备,它们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本文在对电网电能质量基本定义分析阐释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电网公司惠州供电局当
著名的“World Cafe”(世界咖啡)会议模式的主要精神是跨界,让不同专业背景、职务和部门甚至素不相识的一群人,针对数个主题,轻松交流和畅谈,发表各自见解,让思想碰撞出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