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老照片

来源 :椰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i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张元怀,汉族,大专文化,江苏省仪征市人,现年67岁。1969年入伍,在吉林省陆军某部服役,1971年7月到河南信阳市空军一机校学校,后任教員、区队长。1983年转业到仪征市公安局工作,任过基层派出所所长、指导员。2012年初退休。平时写作新闻报道和回忆性散文。
  在我几本厚厚的相册里,有两张泛黄的、散发着陈旧味道的黑白老照片。其中一张是我1969年初入伍一年后,参加师里组织的团与团之间模拟对抗赛后班里六名战友的合影,照片上写着的日期是:“1970年1日28日留念”。
  照片上,我年轻的战友,胸前端着冲锋枪,斜挎着手枪,一个个身姿挺拔,英俊潇洒,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对未来无限的憧憬。现在翻看是回忆,而当初则是风光无限。在那个年代,当过兵的人都知道:在陆军部队,战士的武器装备是一人一支带刺刀的半自动步枪,当上了班长才配发一支全自动冲锋枪,排长以上的军官,每人才配发一支手枪。在入伍不到半年时间的新兵身上竟背着两种武器,着实令人羡慕不已。其实这是特务连警卫排警卫班的标配,手枪是团首长的,我们绝大部分时间都替他们保管着。冲锋枪才是配发给我们的武器。既然是保管,就必须能熟练掌握,运用自如,关键时刻能发挥它保卫首长的作用。所以当我们练习手枪射击打靶时,同是警卫排的公务班上的战友,一个个气得手发痒,脸发红,羡慕不已。
  因为文化大革命,1967年全国未征一兵一卒,1968年也只征了少量,照片上我们班长、副班长都是1968年东北辽宁的兵。班长很会走群众路线,在帮助驻地朝鲜族生产队收割水稻时,班长就和妇女队长讲好,连队的大白菜收下来后,果然来了几位朝鲜族阿玛尼,帮食堂腌了几大缸酸白菜,大大地丰富了全连官兵冬、春两季舌尖上的口味,班长后来官至团政委。
  我们班的兵是由我们江苏仪征、江苏盱眙、吉林扶余、辽宁盘锦等几个地方组成的,其中有一个是朝鲜族的兵,我们部队驻扎在延边朝鲜自治区,所以我们对朝鲜族的生活习惯、人情世故、婚姻嫁娶格外好奇,在繁重的备战备荒训练之余,常常会询问一二,比如:朝鲜族人为什么不用肩挑,而是用头顶?在朝鲜族人家里吃饭,饭后主人为什么会给你端一碗刷锅水?朝鲜族的女人,不论是大姑娘、小媳妇,还是老太婆,为什么一年四季都穿裙子?朝鲜族人家是拉门,进门就是炕,如果到朝鲜族人家里留宿,白天盘腿坐的地方,晚上就是你睡觉的地方,你的左边或右边可能就是他家的女儿或儿媳,主人不担心吗?……
  照片上的大个子姓贾,入伍前在盱眙水泥厂已当了两年多的工人,当时征兵年龄是18至24岁,他在我们班上是理所当然的大哥大,不愧是经过历炼的工人阶级,做事沉稳,能吃苦,有力气,轮到他值日,我们出早操回来,班里的内务卫生整理得干干净净,每个人的脸盆和漱口缸里都放好了水,连里出公差、到食堂帮厨,他总是第一个报名,粗活、重活抢着干,一次连队进行10公里急行军,到最后他一个人竟背了3个背包。
  照片上的前排,坐在班长左边那个战友姓崔,他是吉林扶余人,在家排行老四,上有3个姐姐,星期天、节假日,班里包饺子,他不会和面,不会调饺馅,也不会擀饺皮、包饺子,班长就安排他到井上挑水、清洗锅灶、烧开水,他常自责,作为一个东北男人,不如南方的江苏兵,都是爸妈和几个姐姐惯出来的。
  照片的后排左边的这位战友,是我们仪征人,姓张,虽其貌不扬,但身体健壮,又有几分机灵,他是团长的警卫员。一天下午,他随团长去长春的吉林省银行执行任务,在造反派头目的挑拨下,团长被20几个不明事理的群众纠缠了3个多小时,无法脱身,后来他灵机一动,拿出“军令状”,团长才得以晚8点准时参加省军区的紧急战备布骤会。事后他荣立了个人三等功。
  照片的前排,坐在班长右边的这位战友,姓谭,长得眉清目秀,他是政委的警卫员,是我们江苏盱眙人,是我们班里唯一的高中生,开窍早,悟性好,情商高,投弹、射击,在我们连里都是冠军,曾代表连队参加团里比赛得了第2名,有些战友写信、读信有困难,他热情主动去帮,他在我们班是第一个入的团,年底又评上了“五好战士”。1970年底,我们班去参加“三支两军”时,上海的女知青慧眼识珠,悄悄地争着给他送鞋垫、写情书,后来班长发现情况有些不妙,及时向上级汇报,提前结束了他的“三支两军”工作。
  在两年前的“相聚长白山,再续战友情”的老兵聚会上,我们班里去了7位战友,分别几十年,相见格外亲。老贾复员后,按照当时的政策,“哪里来,哪里去”,仍回原来的盱眙水泥厂工作,做过车间副主任、主任、副厂长,后来辞职下海,与妻儿从事龙虾生态养殖、农家乐主打龙虾烹饪,收入颇丰,叫响了“真的不是假的盱眙龙虾”品牌,在省会南京还开了分店。
  谭没有受处分,回部队后在团政治处打杂,写了多篇反映我们团在强化备战训练、“一帮一,一对红”的先进做法的新闻稿件,被沈阳大军区的《前进报》采用,一时间,我们团不仅在师里,而且在省军区里也出了名,为团长、政委脸上增色不少。谭后来入了党,提了干。转业后在县医药公司当办公室主任。谭的爱人是参加“三支两军”时认识的上海女知青中的一个,叫白雪,身材修长,前挺后翘,凹凸有度,肤色白净,五官精致,两只大大的眼睛很是传情,气质高雅,心态阳光,比演员林心如还要漂亮几分呢。原来,谭突然结束“三支两军”工作,回部队后又不敢朝知青点上写信,很长时间两人音讯全无,失去联系。但两人曾在挖地道时就偷吃过禁果,并发过毒誓,“非她不娶,非他不嫁”。在提干三年后,谭终于鼓足勇气,向组织坦露了胸怀,在组织的支持下,谭这才理直气壮地到昔日知青点上去捞人,但知青点早已人去房空,但谭凭着执着的信念,几经周折,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抱得美人归。龙生龙,凤生凤,他们两人漂亮的宝贝女儿,现在是上海飞往美国航班上的一名空姐。
  老谭夫妇坦言:下一步,他们夫妻俩准备将他们的事业、爱情写成书,到时肯定会在战友群里、知青群里引起共呜。
  如今,照片里的战友都老了,但对老照片的回忆却永远不会老去。
其他文献
很久以前,我还从没写下任何属于自己的文字时,我就已经产生了追寻永恒的兴趣,而这种模糊的志向,则来源于我的童年。  那时候,父亲狭小的书房就是我的小天地,即便很多书我看不懂,更难理解那些书所蕴含的深意,譬如杜拉斯的《情人》、昆德拉的《不朽》、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等,但我仍然乐此不彼地沉迷其中。  而且,我还曾经试图以最简单的方式来解决最复杂的问题。  我问父亲,这些书都是讲什么的?当时,我并
期刊
作者简介:张艳霞,女,近年来开始故事及小说创作,已在《小说选刊》 《小小说选刊》 《微型小说选刊》 《天津文学》 《黄河文学》 等报刊发表作品800多篇,曾获得《吴江日报》都市小小说大赛三等奖。  凌晨12点,街上几乎已经看不见行人了。  我刚准备收拾摊位,一个神情淡漠的男人走过,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冷冷地说,老板,一碗炒面。  随着男人坐下,同时带起来的,是一股沉沉的杀气。来自男人身上,像一枚定
期刊
长途汽车在晌午时刻抵达新北镇。车上没有跟车的售票员,没有人预告抵达信息,司机播放着《运动员进行曲》欢快的旋律,遮掩了车厢里此起彼伏地响起的一片焦躁或者气愤的声音。  已经是农历大年初八了,林江桦因为单位的事未能回家过年。这时候回来,他便不和别人争先,就落到最后一个下车。他提着行李箱走到车门口时,看见他的小学同学张啟好穿着皮大衣,耸着肩,头缩在衣领里,眼睛盯着车子扫过来。林江桦赶紧转过脸,侧着身子下
期刊
太阳余威尚未散尽  灯光便抢尽了风头  太平或辉煌  得以全面粉饰  就好像老人头上的黑发  女孩刘海的黄毛  真相远离  风头再盛也不过是影子  动听的叙事  还在于树上的果实  车轮划过的痕迹  还有黑暗里为人不知的故事  泪与血都是一样的颜色  当然,与这早产的夜有关  静夜,在山中  山也隐去容貌  蝗虫早已栖息  或热闹于黑暗里  水草在舒缓的呼吸  灯饰无力却成为唯一  的风景  直線
期刊
吴中庆,文学硕士,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英语讲师,中国翻译协会会员,英语二级翻译。主要从事散文、小说创作及文学翻译。 在《海南日报》 《天涯》 《蔚蓝色文艺》 等国内外刊物发表中英文论文、译文及文章共40多篇,并已出版文学译著《逝者的盛宴》和《教堂建筑》 (合译,第二译者)。  翩翩少年,梦幻相随,织梦与筑梦源于此,而圆梦看似遥遥无期,但一切尽在无言的行动之中。蓦然回首,我的翻译梦则始于三十二年前就
期刊
作者简介:炉子,本名卢凤霞,河南内黄县人(亦居海南万宁),出版有诗集和散文集各两部,曾在《诗刊》《十月》《星星》《诗潮》等刊物发表诗歌作品,有作品入选多种年选等。  白 鹭  一张白纸反复折叠、展开  飞行的瓷器抑或  白色闪电  撕裂虚伪的蓝色天空  它不同于染得彻底的乌鸦  中庸的喜雀,锋利的鹰隼  众多华美的鹦鹉  孤绝地白  一位哲人  长久地站在逝水边  单腿独立  有时又把它的喙  回
期刊
作者简介:王子俊,诗歌、小说散见于《人民文学》《诗歌报月刊》《诗神》《星星》《诗潮》《飞天》《四川文学》《牡丹》《山东文学》《都市》等刊物,有诗入选《诗歌点亮生活》等选本,现居四川攀枝花。  拱极楼上守雪  那些风,漩涡一样,  从拱极楼的线雕处,轻易就这么穿过去了。  我和木易、祥子以及才认识的几个表妹,  一起聊天,煮茶,然后继续说山上的雪。  城墙上,囤积了大量的斑斑驳驳,  我们也始终没守
期刊
作者简介:白连春,1965年生于四川省泸州市沙湾乡,出版诗集《逆光劳作》《被爱者》《在一棵草的根下》《一颗汉字的泪水》,散文集《向生活敬礼》,小说集《天有多长地有多久》。中篇小说《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天》获《中国作家》优秀作品奖,《拯救父亲》获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篇小说类第三名。两次获四川省文学奖,两次获四川日报文学奖。  玉 米  妈妈,我想吃玉米了  玉米玉做的米全世界最干净的米  吃了玉米我就是
期刊
作者简介:韩宗夫,现居山东诸城,1966年生,山东省作协会员,刺绣设计。作品散见《诗刊》《星星》《北京文学》《散文》等刊物,曾获《山东文学》2006-2010年度诗歌奖。作品曾被《诗选刊》《青年文摘》《意林》转载,入选过《中国现代诗歌精选》《中国年度散文诗》等选本,著有诗集《稻草人的村庄》《走丢的镜子》。  海子,写作中的黄金  在例行的写作中,我与大海再次相遇  大海的秩序代替了生活的秩序  我
期刊
作者简介:杨洁,湖北咸安人,现居赤壁。在《湖北日报》《芳草潮》等刊物发表过文学作品。  盛夏的酷熱还在延伸,居住的小城,摩肩接踵的人群,坚固耸立的楼房,因拥挤而愈发让城市的空间显得狭小沉闷,热气蔓延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除了待在空调房里比较安逸,好像无处可逃。倘若此刻,你想寻一处清爽的避暑之地,不妨驱车离开小城,沿快速通道向西而行,有一个村庄,这里的房子与房子之间没有城市里的挨得近,但却有绵延起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