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原红枫水库蓝藻组成特征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hz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贵州高原红枫水库的蓝藻种类组成与群落季节动态特征,于2019年1—12月对红枫湖进行每月1次的频率采样分析.结果表明:该年度共检测出蓝藻16属,其中湖泊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limnetica)、湖丝藻(Limnothrix redekei)、拟柱胞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鱼腥藻(Anabaena sp.)和中华尖头藻(Merismope-dia sinica)为优势藻,湖泊假鱼腥藻占据绝对优势;蓝藻的总丰度在3.26×105~2.59×108 cells/L之间,总生物量在8.42~5920.39μg/L之间,蓝藻群落在季节上存在显著性差异(n=191,P<0.05),夏季蓝藻生物量最高,存在着发生蓝藻水华的风险;冗余分析表明水温(WT)、总磷(TP)、总氮(TN)是影响红枫水库蓝藻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其他文献
采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生命意义感问卷及心理韧性量表运用群体取样的方式对贵阳市某中学540名初中生进行匿名施测.结果显示:社会支持、生命意义感与心理韧性两两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生命意义感对心理韧性皆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生命意义感在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社会支持可直接影响心理韧性,同时还间接通过生命意义感影响它.
为探究贵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关系,促进两大产业耦合协调发展,从产业融合视角构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评价体系,以贵州省2010—2017年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运用改进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Pearson相关系数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2010—2017年贵州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两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及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研究结果表明:8年间贵州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呈上升态势,但总体上旅游产业发展水平高于文化产业;贵州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2个系统存在显著的耦合发展关系,其耦合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