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运用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得到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实力在全国各省市中的得分排名,结果显示了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处于相对领先地位,但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处于相对落后水平。
[关键词] 高新技术 产业竞争力评价
一、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产业竞争力主要是由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企业战略与竞争、政府以及机会六个要素决定。
二、指标体系的构成
从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来看,产业投入能力和产业产出能力是核心竞争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基础竞争力,是高新技術产业竞争力得以持续发展的根基和依托;而产业政策环境是保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得到有效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所在。这四者构成了一个评价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有机整体。
因此,本文构建了如下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其中包括投入类指标:如产业R&D经费占GDP的比例,产业R&D人员数量。产出类指标:如产业增加值占产业产值比例、主营业务收入。技术创新类指标:主要反映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基础能力,如科研机构数,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产业政策环境指标:如政府R&D经费投入占R&D经费总额比例,高新技术园区数。具体指标见图:
三、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为了保证原始数据的可获得性及可比性,统一选用《2008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官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原始数据标准化后的数值,运用SPSS13.0,判断检验结果可知,KMO统计量为0.699,偏相关性较弱,适于因子分析;Bertlett球型检验,拒绝单位相关阵的原假设,P<0.001,所以,适合运用因子分析方法。以累计方差大于90%为原则选择主因子。
从因子旋转载荷矩阵和因子分析模型可知,第一个主因子F1 主要由产业增加值占产业总产值比重,主营业务收入两个指标决定,它代表着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成果应用水平,而且主因子F1的方差贡献率已经达到50.673%,我们把主因子F1命名为产出能力因子。对于第二个主因子F2主要由产业R&D经费占GDP的比例,产业R&D人员数量,科研机构数,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这四个指标决定,我们将主因子F2命名为技术创新因子。第三个主因子F3由政府R&D经费投入占R&D经费总额比重,高新技术园区数这两个指标决定,它代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政府政策扶植力度。我们将这一主因子命名为政策环境因子。分析可知,前三个因子的方差累计贡献率为90.359%,达到了90%以上,因此确定提取三个主因子F1,F2和F3。
数据来源:根据2008年中国高技术行业统计年鉴、全国各省市2008年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到,spss13.0输入结果
由表2的各因子得分情况可知,表明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大多数省市相比,是属于相对发达的地区,这是与浙江省有着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和优越的人力资源密切相关的。而从长三角地区来看,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落后于江苏和上海,说明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综合竞争实力相对较差。
四、结论
第一,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落后于江苏、上海两个省市。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和江苏省的沿江一带。相比之下,环杭州湾浙江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则比较缓慢、滞后。
第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个数也是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地区差异的重要指标。目前,浙江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数量落后于周边地区。这种情况一定程度减弱了浙江高技术产业的竞争能力。
第三,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一定的培育优势。浙江省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技术创新优势,今后应该重视发挥科研机构、科技人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晓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规划汇编(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331
[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3]芮明杰:产业竞争力的“新钻石模型”[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12~13
[4]张珍花 路正南:高新技术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5,4:13~14
[5]温海峰:构建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思考[J].财贸研究,2004,6:63~69
[6]黄林宏 魏晓平: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测度与评估[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4;15~16
[7]国家统计局.2008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关键词] 高新技术 产业竞争力评价
一、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产业竞争力主要是由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企业战略与竞争、政府以及机会六个要素决定。
二、指标体系的构成
从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来看,产业投入能力和产业产出能力是核心竞争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基础竞争力,是高新技術产业竞争力得以持续发展的根基和依托;而产业政策环境是保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得到有效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所在。这四者构成了一个评价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有机整体。
因此,本文构建了如下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其中包括投入类指标:如产业R&D经费占GDP的比例,产业R&D人员数量。产出类指标:如产业增加值占产业产值比例、主营业务收入。技术创新类指标:主要反映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基础能力,如科研机构数,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产业政策环境指标:如政府R&D经费投入占R&D经费总额比例,高新技术园区数。具体指标见图:
三、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为了保证原始数据的可获得性及可比性,统一选用《2008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官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原始数据标准化后的数值,运用SPSS13.0,判断检验结果可知,KMO统计量为0.699,偏相关性较弱,适于因子分析;Bertlett球型检验,拒绝单位相关阵的原假设,P<0.001,所以,适合运用因子分析方法。以累计方差大于90%为原则选择主因子。
从因子旋转载荷矩阵和因子分析模型可知,第一个主因子F1 主要由产业增加值占产业总产值比重,主营业务收入两个指标决定,它代表着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成果应用水平,而且主因子F1的方差贡献率已经达到50.673%,我们把主因子F1命名为产出能力因子。对于第二个主因子F2主要由产业R&D经费占GDP的比例,产业R&D人员数量,科研机构数,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这四个指标决定,我们将主因子F2命名为技术创新因子。第三个主因子F3由政府R&D经费投入占R&D经费总额比重,高新技术园区数这两个指标决定,它代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政府政策扶植力度。我们将这一主因子命名为政策环境因子。分析可知,前三个因子的方差累计贡献率为90.359%,达到了90%以上,因此确定提取三个主因子F1,F2和F3。
数据来源:根据2008年中国高技术行业统计年鉴、全国各省市2008年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到,spss13.0输入结果
由表2的各因子得分情况可知,表明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大多数省市相比,是属于相对发达的地区,这是与浙江省有着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和优越的人力资源密切相关的。而从长三角地区来看,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落后于江苏和上海,说明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综合竞争实力相对较差。
四、结论
第一,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落后于江苏、上海两个省市。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和江苏省的沿江一带。相比之下,环杭州湾浙江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则比较缓慢、滞后。
第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个数也是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地区差异的重要指标。目前,浙江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数量落后于周边地区。这种情况一定程度减弱了浙江高技术产业的竞争能力。
第三,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一定的培育优势。浙江省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技术创新优势,今后应该重视发挥科研机构、科技人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晓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规划汇编(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331
[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3]芮明杰:产业竞争力的“新钻石模型”[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12~13
[4]张珍花 路正南:高新技术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5,4:13~14
[5]温海峰:构建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思考[J].财贸研究,2004,6:63~69
[6]黄林宏 魏晓平: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测度与评估[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4;15~16
[7]国家统计局.2008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