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基,有效阅读不但可以开阔学生视野,而且对于语文学习乃至其他科目的学习都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语文课外有效阅读的基本策略是:课外阅读与课堂学习相呼应、指导学生选择课外阅读作品、注重推荐优秀课外阅读素材、引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技巧。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有效阅读;基本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8-0056-02[ZW(N]
[作者简介]陈燕(1976—),女,江苏海门人,本科,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语文教师,中学高级。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基。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积累语文素材、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的关键阶段。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阅读除了增加了阅读量之外,还增加了阅读中的理性思考意识,让学生能在阅读中提炼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有效阅读不但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语文知识、提高写作水平与能力,而且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都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如今,我们倡导终身学习,所谓的终身学习是以“终身阅读”为出发点的,掌握有效阅读方法对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课外阅读与课堂学习相呼应
有学者指出:“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单靠课堂内容的充实是不够的,语文是源于生活的基础学科,应当课内、课外两手抓,从而形成‘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的良好教育模式。”课堂是开展语文教学的基础阵地,而课外有效阅读则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因此,应当以语文课堂为主轴,形成课外阅读的外延效应,实现课内、课外阅读并举,以“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有效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类目,从而降低学生课外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例如在教学《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对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作者的文学成就,因为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收录较多,作者介绍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在课外阅读引导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匆匆》等文章,还可以推荐《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以此满足阅读能力较强学生的需求。将课堂内容与课外阅读内容有机结合,是实现学生有效阅读的捷径。
二、指导学生选择课外阅读作品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尚缺乏客观性和针对性,因此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也具有一定盲目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有益”这一观点是认可的,但是在选择课外读物时,往往会被其他因素诱导,例如有些学生会被书籍花哨的封面设计所吸引,有的学生自己购买的课外读物有大量错别字,这些都会对学生的有效课外阅读造成不良影响。由此可见,教师应当对学生课外阅读中的“选择能力”进行强化,减少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无用功”。
例如在讲《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很多学生都表示在小学阶段就已经了解了这个故事,而且对于安徒生的其他作品也耳熟能详。那么,在这堂课的课外阅读中,教师就不能单纯以推荐安徒生童话为主,而应深化拓展阅读领域。笔者为学生推荐了《安徒生传》这本书,引导学生认识这位作者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政治特点,使学生了解作者的文化心理与创作内涵。同时教师还为学生推荐了《皇帝的新装》的多个续写,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从阅读发展至练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阅读选择能力得到了强化,而且还能从课外阅读中拓展语文思维,提升作文写作能力。
三、注重推荐优秀课外阅读素材
虽然不少学生都认识到“阅读有益”,但是在阅读素材的选择上却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选择阅读文本。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对优秀的课外读物进行集体推荐,例如《语文报》《读者》等刊物,这些刊物内容积极向上,具有青春正能量,是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外面的世界”的一扇窗口。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有针对性地推荐一些课外读物,从而促进个性化阅读与人性化阅读相结合。
对于一些个性内向,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的大学》等书籍作为课外阅读素材;对于有冒险精神但是个性鲁莽的学生,可以推荐《鲁滨孙漂流记》《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等书籍,促使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是勇敢、什么是鲁莽,认识到智慧是勇敢的根源;现在的初中生多数为独生子女,缺乏必要的忍让和合作精神,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中,都会以个人为中心,很少顾及他人感受,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推荐《森林中的伙伴》《团队的力量》这类课外读物,培养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让学生懂得合作与团队的价值。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课外读物推荐,能够在培养学生有效阅读习惯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学生个性,实现语文教学的辐射效应,同时还能够使初中课外阅读更具启发性和引导性。
四、引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技巧
由于课外阅读较为自由,不受课堂限制,因此学生在阅读中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不能集中精力,阅读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课外阅读技巧。
首先,使学生了解精读与泛读的区别:精读注重阅读质量与阅读思考,要通过阅读分析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泛读则是以浏览形式进行了解,无需深究。例如在讲《社戏》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鲁迅不同风格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精读和泛读。精读内容与课文关系密切,如《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泛读的内容则比较广泛,如小说集《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等。学生掌握了精读与泛读的区别,阅读效率将有所提升。
其次是鼓励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往往会疏于思考,只重视阅读量而放松对阅读“质的要求”,而读书笔记能够使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结合自己的知识构架,从中得到知识积累和人生感悟。读书笔记可以使学生的阅读效果得到沉淀,同时起到促进长期记忆的效果。例如在《中秋咏月诗三首》教学中,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收集了大量的咏月诗词,并做成一个小专栏,课堂教学效果良好。由此可见,将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结合起来,能够加深学生的阅读印象,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应将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周密布置,落实检查,将课外有效阅读真正落到实处。在课外有效阅读途径的发掘中,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引导理念,将学生阅读由封闭式课堂构架转变为开放式有效阅读模式,使学生在更为开放的阅读环境中拓展视野,增长知识,养成更为积极健康的阅读习惯。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显著帮助,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有效阅读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蒋小飞,杨炼.初探农村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实施的策略[J].新课程:教师版,2011(12).
[2] 王萍.加强课外阅读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J].宁夏教育,2010(10).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有效阅读;基本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8-0056-02[ZW(N]
[作者简介]陈燕(1976—),女,江苏海门人,本科,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语文教师,中学高级。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根基。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积累语文素材、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的关键阶段。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阅读除了增加了阅读量之外,还增加了阅读中的理性思考意识,让学生能在阅读中提炼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有效阅读不但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语文知识、提高写作水平与能力,而且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都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如今,我们倡导终身学习,所谓的终身学习是以“终身阅读”为出发点的,掌握有效阅读方法对阅读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课外阅读与课堂学习相呼应
有学者指出:“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单靠课堂内容的充实是不够的,语文是源于生活的基础学科,应当课内、课外两手抓,从而形成‘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的良好教育模式。”课堂是开展语文教学的基础阵地,而课外有效阅读则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因此,应当以语文课堂为主轴,形成课外阅读的外延效应,实现课内、课外阅读并举,以“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有效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类目,从而降低学生课外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例如在教学《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对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作者的文学成就,因为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收录较多,作者介绍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在课外阅读引导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匆匆》等文章,还可以推荐《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以此满足阅读能力较强学生的需求。将课堂内容与课外阅读内容有机结合,是实现学生有效阅读的捷径。
二、指导学生选择课外阅读作品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判断尚缺乏客观性和针对性,因此在课外读物的选择上也具有一定盲目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有益”这一观点是认可的,但是在选择课外读物时,往往会被其他因素诱导,例如有些学生会被书籍花哨的封面设计所吸引,有的学生自己购买的课外读物有大量错别字,这些都会对学生的有效课外阅读造成不良影响。由此可见,教师应当对学生课外阅读中的“选择能力”进行强化,减少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的“无用功”。
例如在讲《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很多学生都表示在小学阶段就已经了解了这个故事,而且对于安徒生的其他作品也耳熟能详。那么,在这堂课的课外阅读中,教师就不能单纯以推荐安徒生童话为主,而应深化拓展阅读领域。笔者为学生推荐了《安徒生传》这本书,引导学生认识这位作者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政治特点,使学生了解作者的文化心理与创作内涵。同时教师还为学生推荐了《皇帝的新装》的多个续写,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从阅读发展至练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阅读选择能力得到了强化,而且还能从课外阅读中拓展语文思维,提升作文写作能力。
三、注重推荐优秀课外阅读素材
虽然不少学生都认识到“阅读有益”,但是在阅读素材的选择上却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选择阅读文本。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对优秀的课外读物进行集体推荐,例如《语文报》《读者》等刊物,这些刊物内容积极向上,具有青春正能量,是学生通过阅读认识“外面的世界”的一扇窗口。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有针对性地推荐一些课外读物,从而促进个性化阅读与人性化阅读相结合。
对于一些个性内向,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的大学》等书籍作为课外阅读素材;对于有冒险精神但是个性鲁莽的学生,可以推荐《鲁滨孙漂流记》《赫克尔贝里·芬历险记》等书籍,促使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是勇敢、什么是鲁莽,认识到智慧是勇敢的根源;现在的初中生多数为独生子女,缺乏必要的忍让和合作精神,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中,都会以个人为中心,很少顾及他人感受,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推荐《森林中的伙伴》《团队的力量》这类课外读物,培养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让学生懂得合作与团队的价值。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课外读物推荐,能够在培养学生有效阅读习惯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学生个性,实现语文教学的辐射效应,同时还能够使初中课外阅读更具启发性和引导性。
四、引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技巧
由于课外阅读较为自由,不受课堂限制,因此学生在阅读中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不能集中精力,阅读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课外阅读技巧。
首先,使学生了解精读与泛读的区别:精读注重阅读质量与阅读思考,要通过阅读分析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泛读则是以浏览形式进行了解,无需深究。例如在讲《社戏》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鲁迅不同风格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精读和泛读。精读内容与课文关系密切,如《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泛读的内容则比较广泛,如小说集《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等。学生掌握了精读与泛读的区别,阅读效率将有所提升。
其次是鼓励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往往会疏于思考,只重视阅读量而放松对阅读“质的要求”,而读书笔记能够使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结合自己的知识构架,从中得到知识积累和人生感悟。读书笔记可以使学生的阅读效果得到沉淀,同时起到促进长期记忆的效果。例如在《中秋咏月诗三首》教学中,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收集了大量的咏月诗词,并做成一个小专栏,课堂教学效果良好。由此可见,将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结合起来,能够加深学生的阅读印象,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应将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周密布置,落实检查,将课外有效阅读真正落到实处。在课外有效阅读途径的发掘中,教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引导理念,将学生阅读由封闭式课堂构架转变为开放式有效阅读模式,使学生在更为开放的阅读环境中拓展视野,增长知识,养成更为积极健康的阅读习惯。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显著帮助,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有效阅读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蒋小飞,杨炼.初探农村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实施的策略[J].新课程:教师版,2011(12).
[2] 王萍.加强课外阅读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J].宁夏教育,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