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BL教学模式的工程图学教学研究与实践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f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工程图学课程的重点、难点多,要求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强,而学生理解难,学时又少的问题,提出将PBL教学模式引入工程图学的教学中。制作了适用于PBL教学模式的习题库,并将其运用在工程图学的教学中。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部分,运用PBL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 工程图学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0-0046-01
  《工程图学》是机械各专业的主干基础课,担负着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等重要任务。如何使学生更好的学习这门课,如何提高他们的阅读和绘制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成为了高校教师研究的热点。本文将PBL教学模式引入《工程图学》的教学过程中,设计、制作了适用于PBL教学模式的习题库,并在某些课时运用PBL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工程图学》课程实施PBL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PBL英文全称为Problem 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1~2]。
  《工程图学》是机械各专业的主干基础课,主要讲授如何阅读和绘制机械工程图样。该课的学时有限,重点、难点多。所以教师上课时通常采用传统教学,而且课时会根据了解、熟悉、掌握等要求分的很细,很少。教师课下留的作业也是有限的。授课学生大多为大一新生,如果要他们对于课程的重点、难点能够很好的掌握,仅通过教师所给的学时学习和留的有限作业来巩固,是不够的。
  鉴于此情况,如果引入PBL教学模式,给学生合适的习题库,适合PBL教学模式的习题库,将解决这些问题。适合PBL教学模式的习题库基本涵盖了机械领域所有的零件模型,涵盖范围远远大于学生的作业所设计的模型。学生可以提前进行自主学习,对于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可以运用习题库反复的学习。学生对于重点、难点中哪些知识点是自己掌握的,好理解的,哪些知识点是自己不理解的,无法掌握的,在PBL教学模式的习题课上都可以提出来,进行讨论,深入学习这些重点、难点,将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点,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基于PBL教学模式的工程图学课程设计与组织实施
  由于《工程图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且难度很大,要求学生在没有任何二维、三维的概念的情况下,通过学习能够顺利地从二维转换到三维,从三维转换到二维;要求学生能熟练地从平面思维转换成空间思维,从空间思维转换成平面思维;教授学时少,内容多,所以不可能整个课程都运用PBL教学模式,只能在部分章节运用PBL教学模式。
  通常,可以把《工程图学》课程中公认的重点、难点的教学内容在教授时运用PBL教学模式进行教授。比如,几何元素的相对位置关系、立体的截交线、立体的相贯线、组合体等。
  运用PBL教学模式过程如下:
  先针对一个重点内容,让学生把相应的习题库给定的部分的题目做了,然后在PBL教学模式的习题课时,5个人一个小组,大家把各自的问题提出并讨论,进而总结,对这个重点内容最终牢牢掌握。
  3.PBL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PBL教学模式的实施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是大一新生,对于有三维立体动画的习题库都很感兴趣,所以他们在PBL教学模式习题课之前准备都十分充分,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PBL教学模式实施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由于PBL教学模式习题课上要讨论的问题都是本课程的重点、难点,掌握好了,学习成绩自然提高,学习效果很好。在随堂的测试中,运用PBL教学模式的班级的成绩远高于没有运用PBL教学模式的班级。
  PBL教学模式实施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要自主学习,PBL教学模式习题课上要回答问题,和同学讨论,讨论的内容本来是难点、重点,而在问题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掌握了重点、难点,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语
  《工程图学》是机械各专业的主干基础课;开课对象是新生,课时少,内容多;重点多、难点多。将PBL教学模式引入其教学中,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學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睿. 基于PBL模式下的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7):220-223.
  [2]马纳克.PBL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7):49-50.
  作者简介:
  薛珊(1978-)黑龙江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现代检测理论与技术。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初中这个阶段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初中需要承接学生在小学学习中还未完成的任务,同时还要为学生进入高中学习以及高考打下良好的基础,初中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初中的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应该让学生从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全方位的发展,这要求学校以及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而“宽”这个命题正好符合现在初中教学的需要,本文将根据本人经验以及研究对初中教育中“
期刊
【摘要】大学生素质提升工作任重道远,职业院校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第三方参与人才培养就业质量的评价与反馈机制,依据行业企业、社会、毕业生等第三方对学生就业质量的评价与反馈,不断创新思政工作的新理念与新思路。基于跨界思维,借鉴反馈控制、自适应控制以及最优控制等自动控制理论精髓,对学生思政体系构建进行实时性干预,确保其由无序走向有序,有力保证学生思想状态在可控范围内逐渐逼近稳定,积极引导学生创新目标控
期刊
【摘要】公共选修课作为实施学科交叉、拓宽专业口径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各高校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负责本校公共选修课的管理工作,同时通过走访几所高校,发现各高校公共选修课的管理中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在人才需求多样化的今天,为适应多样化的人才质量要求,多元化的设置与管理为提升公共选修课质量提供了有效对策。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 多元化 设置与管理  【基金项目】2014年海南省高等学校
期刊
【摘要】音乐课程的教育效应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等情感层面上。本文从初中生处于青春期的现状出发,进行有效音乐课堂实践,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构建学生的思辨能力,并将情感教育与德育教育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在情感世界上发生积极变化,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青春期 音乐课堂 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要】本文旨在探索基于团队共享心理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学生干部能力培训中的效果。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对32名学生干部进行了为期4周的团体辅导活动。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参与活动的学生干部的访谈,探讨基于团队共享心理模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对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培养的效果。结果表明,参加团体辅导的大部分学生干部在自信心、团队意识、社交能力、工作积极性均有明显提升。  【关键词】团队共享心理模型
期刊
【摘要】中国自古是诗的国度,传统诗词中的人性美,是诗人在其作品中所表现的真善美的品质和思想内涵。主要表现在亲情、友情、爱情、兄弟情、爱国情和生活的情趣等诸多方面。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在古诗词鉴赏学习中,深入探究其人性美丰富内涵,对培养我们的人文素养、高尚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古诗词 人性之美 传统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多元化的学习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 多元化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期刊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过分注重语言的机械训练,一切都为了考试转,考试考什么,我们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将学生看作了一个装东西的容器,将学生物化了。诚然,听、说、读、写,字、词、句、篇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但仅是关注了如何写句,如何构段,如何布局谋篇这些形式与技巧,而忽视了情感的熏陶,忽视了孩子视野的开拓,忽视了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不符合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学科性质。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
期刊
【摘要】高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主要方式,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高校管理逐渐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不利于建立一个环境良好、内部有序的校园,也不利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良好氛围。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核心内容之一,针对目前管理的不足,必须结合实际,建立有序的管理方式。  【关键词】新形势 高校学生管理 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加快推进,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次全面、系统的变革。本研究针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分析社会转型期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必要性,提出了应用型转型的路径,以期为高校转型发展的顺利推进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转型发展 路径  【基金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