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教学的难点往往在于对诗词意境、思想情感的把握。这就要求教学设计有层次,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理解,激发学习兴趣。诗词是“言”与 “意”高度统一的艺术精品,如何有效率地带领学生领略诗词的精妙之处,还是一个正在完成时的命题,通过有效运用任务教学法,能够树立学生的探求意识,让学生体会到主动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语文;任务教学法;教学策略
语文教材对优秀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视已是事实,这些文字充满了浓烈的情感和深厚的人文意识,不管是《山居秋暝》的清幽明净,还是《琵琶行》的婉转流利,亦或是《八声甘州》的凄惨幽咽,都可以说是学生感受古典诗歌之美的优秀范本。从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对背诵过的名篇印象深刻,对特定作家也有一定了解,加之热爱朗诵和表演的天性,这都是诗词单元的学习有利条件。但另一方面,本阶段学生的文言基础还比较薄弱,加上唐诗的语言凝练,宋词的韵味深长,学生对诗境的理解还存在困难,因此以任务驱动为导向,合理运用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巧妙的问题设置能激发学习思维。要建立起“在教师指导下,围绕问题展开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互动学习作为基本组织形式的教学模式。”[1]如《青玉案·元夕》从想象“那人”的形象到塑造形象的意图,由简入难,有清晰的逻辑线索:作者苦苦求索的人在哪里? 问题问到这里的时候,还请学生展开想象:她的穿着,她的神情,她可能会是什么样的人呢?是素面朝天,是神情冷淡,还是面带忧愁……虽然诗人只用了一句话描述她,但那人不是仕女,身处寂寞偏僻之地,可见是个与众不同的人。当学生品读关键句时能够主动思考,进一步探问写作意图,本词究竟是爱情词还是政治词?探问时引导同学们各抒己见,真正走进诗词。原来表面上一首爱情词,竟然有这样深奥的含义在里面。可见精心设计的问题导入,应该是一环扣一环,使得学生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主动将文本当成一个整体,不仅收获的是一首诗词,更是一种品读方式,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使他们能够从一篇文章的学习迁移到其他相似类文本的阅读,是一种可以迁移的学习方法,学生们也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品尝到成就感。
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讨论是“学会意义阅读的一个重要方法”[2],从“形”到“境”,最后到“意”,得益于前面环节的铺垫,学生能较快地进入状态,学生在讨论言外之意的时候才能热烈发言,而不是做知识的旁观者。通过合作探究,揭开“意”的神秘面纱,才能最终有幸目睹詩歌的丰富意涵。词句本身并不是终极目的,通过探究活动,旨在培养同学们言之成理、合理推断的能力。推理也是“理解过程之核心”[3]如在《青玉案》“研读”环节,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个形象,又为什么对“那人”如此一往情深呢?这首词真的仅是爱情词吗?可以每组请一位代表对本组观点进行总结发言。为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会自主联系到社会背景,既然说“那人”不同流俗,那么当时流俗又是怎样的呢,辛弃疾是同学们熟悉的作家,作为归正人的满腔热血终无用武之地,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呼之欲出。原来作者在找寻着知音,这知音正是理想人格的寄托之处。
通过迁移拓展培养学生有多角度探寻文学作品的意识。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4]的第三种境界的阐释,对名句进行了二度创作,为我们解读和开拓诗境提供了很好的角度。以美人自喻,这种托寓的写法其实有很多解读的角度,这种写法甚至最早可以追溯到屈原以香草美人自喻,涉及语言表达方式、情感意蕴和文化背景时也可进行拓展迁移。
利用微型写作强化阅读成果。“如果是你来写,你会怎么写呢”,学生可以进行尝试对比,从而得出前文的铺垫渲染往往是“有意为之”。微型写作是请同学们以“立体化”的感知为中心,选取生活中蕴藏诗意的美,放开五官,充分感知,进行练笔,相互修改与点评。不管是笔下的人物、场面还是图景,都尽可能调动感官与联想,进行生动化的表达,也可以再描写的句段中有意识地融入议论、抒情等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根据语文课程任务,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现有知识储备,将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化,一方面围绕单元主题进行知识迁移,要对教材内容进一步梳理归纳,整合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以任务导向为核心,从简单的评说评议入手,通过研读文本来解决文中重点词句的寓意,体会词人情感;在同类文本的比较鉴赏中体会诗歌特色,课后以微型写作完成拓展训练。每一次的涵咏吟诵,目标是对作品的赏析就要更进一,不管是议读、比读,均力求在“文本研习”和“问题探讨”的层面挖掘诗歌,启发学生品赏诗歌的韵味。
参考文献:
[1]林化君.谈语文教学的优化控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5):23-25.
[2]琳达·达林—哈蒙德.高效学习我们所知道的理解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7.
[3]范琳,王震.语篇阅读推理及语言学习者语篇推理能力的培养[J].当代外语研究,2017(11).
[4]人间词话[M].王国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关键词:语文;任务教学法;教学策略
语文教材对优秀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视已是事实,这些文字充满了浓烈的情感和深厚的人文意识,不管是《山居秋暝》的清幽明净,还是《琵琶行》的婉转流利,亦或是《八声甘州》的凄惨幽咽,都可以说是学生感受古典诗歌之美的优秀范本。从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对背诵过的名篇印象深刻,对特定作家也有一定了解,加之热爱朗诵和表演的天性,这都是诗词单元的学习有利条件。但另一方面,本阶段学生的文言基础还比较薄弱,加上唐诗的语言凝练,宋词的韵味深长,学生对诗境的理解还存在困难,因此以任务驱动为导向,合理运用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巧妙的问题设置能激发学习思维。要建立起“在教师指导下,围绕问题展开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互动学习作为基本组织形式的教学模式。”[1]如《青玉案·元夕》从想象“那人”的形象到塑造形象的意图,由简入难,有清晰的逻辑线索:作者苦苦求索的人在哪里? 问题问到这里的时候,还请学生展开想象:她的穿着,她的神情,她可能会是什么样的人呢?是素面朝天,是神情冷淡,还是面带忧愁……虽然诗人只用了一句话描述她,但那人不是仕女,身处寂寞偏僻之地,可见是个与众不同的人。当学生品读关键句时能够主动思考,进一步探问写作意图,本词究竟是爱情词还是政治词?探问时引导同学们各抒己见,真正走进诗词。原来表面上一首爱情词,竟然有这样深奥的含义在里面。可见精心设计的问题导入,应该是一环扣一环,使得学生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主动将文本当成一个整体,不仅收获的是一首诗词,更是一种品读方式,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使他们能够从一篇文章的学习迁移到其他相似类文本的阅读,是一种可以迁移的学习方法,学生们也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品尝到成就感。
用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讨论是“学会意义阅读的一个重要方法”[2],从“形”到“境”,最后到“意”,得益于前面环节的铺垫,学生能较快地进入状态,学生在讨论言外之意的时候才能热烈发言,而不是做知识的旁观者。通过合作探究,揭开“意”的神秘面纱,才能最终有幸目睹詩歌的丰富意涵。词句本身并不是终极目的,通过探究活动,旨在培养同学们言之成理、合理推断的能力。推理也是“理解过程之核心”[3]如在《青玉案》“研读”环节,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个形象,又为什么对“那人”如此一往情深呢?这首词真的仅是爱情词吗?可以每组请一位代表对本组观点进行总结发言。为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会自主联系到社会背景,既然说“那人”不同流俗,那么当时流俗又是怎样的呢,辛弃疾是同学们熟悉的作家,作为归正人的满腔热血终无用武之地,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呼之欲出。原来作者在找寻着知音,这知音正是理想人格的寄托之处。
通过迁移拓展培养学生有多角度探寻文学作品的意识。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4]的第三种境界的阐释,对名句进行了二度创作,为我们解读和开拓诗境提供了很好的角度。以美人自喻,这种托寓的写法其实有很多解读的角度,这种写法甚至最早可以追溯到屈原以香草美人自喻,涉及语言表达方式、情感意蕴和文化背景时也可进行拓展迁移。
利用微型写作强化阅读成果。“如果是你来写,你会怎么写呢”,学生可以进行尝试对比,从而得出前文的铺垫渲染往往是“有意为之”。微型写作是请同学们以“立体化”的感知为中心,选取生活中蕴藏诗意的美,放开五官,充分感知,进行练笔,相互修改与点评。不管是笔下的人物、场面还是图景,都尽可能调动感官与联想,进行生动化的表达,也可以再描写的句段中有意识地融入议论、抒情等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根据语文课程任务,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现有知识储备,将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化,一方面围绕单元主题进行知识迁移,要对教材内容进一步梳理归纳,整合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以任务导向为核心,从简单的评说评议入手,通过研读文本来解决文中重点词句的寓意,体会词人情感;在同类文本的比较鉴赏中体会诗歌特色,课后以微型写作完成拓展训练。每一次的涵咏吟诵,目标是对作品的赏析就要更进一,不管是议读、比读,均力求在“文本研习”和“问题探讨”的层面挖掘诗歌,启发学生品赏诗歌的韵味。
参考文献:
[1]林化君.谈语文教学的优化控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5):23-25.
[2]琳达·达林—哈蒙德.高效学习我们所知道的理解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7.
[3]范琳,王震.语篇阅读推理及语言学习者语篇推理能力的培养[J].当代外语研究,2017(11).
[4]人间词话[M].王国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