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见小菲是在《美文》少年版编辑部的楼下,她一个人站在楼门口,小心地低着头。别人问她话,只用点头、摇头或者“嗯”、“不是”之类的简短语句回答。
她的事情,我隐约知道。她是一个农村女孩,作文写得很好,被请来参加夏令营。她和编辑们明显很熟,但说话还是很小心。
她独自坐在角落的沙发里,很冷落。别人拿了书给她,她就一言不发地看,丝毫不想去窗前看风景,看看办公室的摆设。她对于这个环境是躲避的。
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围着一张桌子谈笑风生,热火朝天。给她夹的菜,她很少动,就一个人呆呆地扒着白饭。突然,就放下饭盒哭了。她的脸埋在手臂里,无声地哽咽,融化了无尽的伤心。屋里就静了。
饭后,坐车出去。没有任何征兆地,她吐了,或许她一直在竭力掩饰。她对着水龙头擦着脸,泪又涌了出来。那已经不是因为不舒服,而是一种羞惭和歉意。
慢慢地,我们聊起来。聊的无非是家住哪里,几岁了,家有几口人之类。一瓶水,只喝了几口,就放在旁边;一张传单,细细地折好,放在我面前。我不敢说扔了,也不敢说不要,更不敢说给她。
我装作不经意地打量她,发带已经褪色,手并不细嫩,而且十指全是黑的,她说是因为剥核桃。衣服全是化纤的,袜子是白的,边上却泛出和手指一样的颜色,粉红色的人造革凉鞋,鞋底几乎要断裂,但是偶尔的一笑,亮亮的眸子里便有了神采,有一点稚气未脱的顽皮和灵动。她对着大厅顶上浮华的花墙纸惊叹,对着学校里很脏且未必会亮的吊灯惊叹,对着椅子后面可以翻起的木板惊叹,然后看着自己,泪又流出来,说后悔来这里。
第二天的开营仪式,又有个难堪的镜头,她要接受别人的捐赠。我看着她平静的外表,微微有些不安。当她捧住那些东西时,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痛哭。下面的人都用力地鼓掌,我低了头。她涕泪交流的脸让我无法面对,她内心的创伤更让我无法面对。
中午饭是食堂餐。她把不多的肉丝拨到一边,只吃菜,倒让我匆忙的翻找显得猴急,为她盛的稀饭很烫,她却不敢放下稀饭走掉。
下午写作文时,她的开头全部顶格写,我惊讶地问她,她说他们一直都是这样。我警告她这样决不行,她把那页纸翻过去,却没有揉掉。我翻了她的作文,感情很真切,用词也很有意蕴,但是错别字很多。我顺手帮她改了,才发现她的基础那么不好,可是她凭自己的努力依然考上了高中,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心血。
后来几天的游览带给她的已不只是惊奇。坐车时,她一个人坐在靠窗的单座上,什么游戏也不参加,也不开口。她在车上被人忽略了,欢声笑语绝没有她的份儿。大家照相时,她会很自觉地退到一边。她握着兵马俑的门票悄悄地问我:“这多少钱?”我看了一眼门票:“35元。”她吃了一惊,呆呆地看着。她爬山总是第一,但是她决不会欢呼,也不会瘫在椅子上买水喝。她吃饭一直吃得很少,再要她吃,她会双手反抓住椅背,努力把身子往里缩,把头偏过去,好像十分害怕。后来她告诉我,她平时每天只吃一顿饭的。她很小心地与贵族学校的孩子们保持距离,茫然地望着他们在超市里大步流星,满载而归……这些细节,让她一直无法快乐……
第四天晚上,她终于决定中止旅行。她问我对她的哭泣是否感到厌倦,我试着说出了自己的猜测,她不只是因为晕车的痛苦,更是因为深深的自卑和羞耻感,她觉得自己为别人带来麻烦,别人都不喜欢她……她笑了,异常惨苦地笑了,没有说什么。
她有些怯懦地求我明天把一封信转给捐东西给她的人。从她的信里,我知道原来她一直没有办法使自己快乐,尽管她努力过;她一直无法与人交流,尽管她尝试过。她每天晚上都偷偷哭到很晚。她从没有吃过荤的东西。她的自卑感和心理落差那么强烈。她宁可没有换洗衣服也不肯当着别人的面穿他们捐赠的崭新的衣服,她觉得别人的嘘寒问暖和微笑都是强忍着厌恶装出来的。她觉得她是冷场的根源……
她写那么不易启齿的信简直是一种折磨,她要那么真心地感谢却小心翼翼地谈内心的感受。我劝她尽量客观地写内心而不是强烈地抒情,她低下头,有些羞涩,说这是她改不了的毛病。
可我却在自嘲,我真的太理性了,我自己已经找不到方法来抒写真情实感,我的文章像空架子,缺少感情去充实。
早上,她走了,剩下的行程没有了她似乎鲜活了许多,又似乎轻浮了许多。
她走了。
(选自《少年美文》,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她的事情,我隐约知道。她是一个农村女孩,作文写得很好,被请来参加夏令营。她和编辑们明显很熟,但说话还是很小心。
她独自坐在角落的沙发里,很冷落。别人拿了书给她,她就一言不发地看,丝毫不想去窗前看风景,看看办公室的摆设。她对于这个环境是躲避的。
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围着一张桌子谈笑风生,热火朝天。给她夹的菜,她很少动,就一个人呆呆地扒着白饭。突然,就放下饭盒哭了。她的脸埋在手臂里,无声地哽咽,融化了无尽的伤心。屋里就静了。
饭后,坐车出去。没有任何征兆地,她吐了,或许她一直在竭力掩饰。她对着水龙头擦着脸,泪又涌了出来。那已经不是因为不舒服,而是一种羞惭和歉意。
慢慢地,我们聊起来。聊的无非是家住哪里,几岁了,家有几口人之类。一瓶水,只喝了几口,就放在旁边;一张传单,细细地折好,放在我面前。我不敢说扔了,也不敢说不要,更不敢说给她。
我装作不经意地打量她,发带已经褪色,手并不细嫩,而且十指全是黑的,她说是因为剥核桃。衣服全是化纤的,袜子是白的,边上却泛出和手指一样的颜色,粉红色的人造革凉鞋,鞋底几乎要断裂,但是偶尔的一笑,亮亮的眸子里便有了神采,有一点稚气未脱的顽皮和灵动。她对着大厅顶上浮华的花墙纸惊叹,对着学校里很脏且未必会亮的吊灯惊叹,对着椅子后面可以翻起的木板惊叹,然后看着自己,泪又流出来,说后悔来这里。
第二天的开营仪式,又有个难堪的镜头,她要接受别人的捐赠。我看着她平静的外表,微微有些不安。当她捧住那些东西时,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痛哭。下面的人都用力地鼓掌,我低了头。她涕泪交流的脸让我无法面对,她内心的创伤更让我无法面对。
中午饭是食堂餐。她把不多的肉丝拨到一边,只吃菜,倒让我匆忙的翻找显得猴急,为她盛的稀饭很烫,她却不敢放下稀饭走掉。
下午写作文时,她的开头全部顶格写,我惊讶地问她,她说他们一直都是这样。我警告她这样决不行,她把那页纸翻过去,却没有揉掉。我翻了她的作文,感情很真切,用词也很有意蕴,但是错别字很多。我顺手帮她改了,才发现她的基础那么不好,可是她凭自己的努力依然考上了高中,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心血。
后来几天的游览带给她的已不只是惊奇。坐车时,她一个人坐在靠窗的单座上,什么游戏也不参加,也不开口。她在车上被人忽略了,欢声笑语绝没有她的份儿。大家照相时,她会很自觉地退到一边。她握着兵马俑的门票悄悄地问我:“这多少钱?”我看了一眼门票:“35元。”她吃了一惊,呆呆地看着。她爬山总是第一,但是她决不会欢呼,也不会瘫在椅子上买水喝。她吃饭一直吃得很少,再要她吃,她会双手反抓住椅背,努力把身子往里缩,把头偏过去,好像十分害怕。后来她告诉我,她平时每天只吃一顿饭的。她很小心地与贵族学校的孩子们保持距离,茫然地望着他们在超市里大步流星,满载而归……这些细节,让她一直无法快乐……
第四天晚上,她终于决定中止旅行。她问我对她的哭泣是否感到厌倦,我试着说出了自己的猜测,她不只是因为晕车的痛苦,更是因为深深的自卑和羞耻感,她觉得自己为别人带来麻烦,别人都不喜欢她……她笑了,异常惨苦地笑了,没有说什么。
她有些怯懦地求我明天把一封信转给捐东西给她的人。从她的信里,我知道原来她一直没有办法使自己快乐,尽管她努力过;她一直无法与人交流,尽管她尝试过。她每天晚上都偷偷哭到很晚。她从没有吃过荤的东西。她的自卑感和心理落差那么强烈。她宁可没有换洗衣服也不肯当着别人的面穿他们捐赠的崭新的衣服,她觉得别人的嘘寒问暖和微笑都是强忍着厌恶装出来的。她觉得她是冷场的根源……
她写那么不易启齿的信简直是一种折磨,她要那么真心地感谢却小心翼翼地谈内心的感受。我劝她尽量客观地写内心而不是强烈地抒情,她低下头,有些羞涩,说这是她改不了的毛病。
可我却在自嘲,我真的太理性了,我自己已经找不到方法来抒写真情实感,我的文章像空架子,缺少感情去充实。
早上,她走了,剩下的行程没有了她似乎鲜活了许多,又似乎轻浮了许多。
她走了。
(选自《少年美文》,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