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题]这是一篇人物速写。作者温源宁,广东陆丰人,出生于1899年。是一名留英归来的法学博士。1925年任北京大学英文系主任,1927年任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教授。上世纪30年代,他曾在一本英文周刊(中国评论)上主持专栏,并写了一系列“富有春秋笔法的当代中国名人小传”(钱钟书语),后来结集为(不够知己)一书。本文就是其中的一篇。文中所写的陈通伯,即陈源,笔名西滢,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上世纪20年代中期,围绕着女师大风潮和“三•一八”惨案,鲁迅先生和他曾经有过一番激烈的论战。陈先生1929年曾担任过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晚年定居英国伦敦。1970年患脑溢血去世。
体形消瘦,中等身材,面色苍黄,显然,陈先生天生不是户外工作的材料,只适合做室内工作。一离开椅子,他就不是他自己了。一坐上椅子,他就百事可为,可以说话,可以阅读,可以讲课,我甚至想说,还可以打一架。他这种久坐不起的习惯,竟然把他的躯体培育成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当他坐在那里的时候,这种情况还不惹眼,但是,只要一站起来,他的头就显得太重,而难以被脊柱所支持:于是便形成了明显的弯曲。
陈先生的相貌似乎没有什么出奇之处。但是他的脸却能叫人见过一次就终生难忘。他那脸上有点凶相,尤其是由于笑而扭动的时候。给人的印象是,在把什么东西收缩到什么地方去。是收缩利爪,还是收缩毒牙?那种收缩是否更像是老虎后退到老虎洞穴中去?我不知道,但是我同样不知道,为什么我宁愿看见陈先生绷紧了脸也不愿意看见他笑。
陈先生的一双大眼睛具有魔力,端正地镶嵌在见棱见角的脸上,覆盖在头顶上的头发从中间分开,锐利的目光可以看透一切事物和一切的人。甚至在眼皮已经由于疲倦而下垂的时候,眼睛也总是清澈明亮依旧。那里面好像名种优点都有——洞察、理解、敏捷、机智,唯独缺乏善意。缺点只是被看做缺点。有时,伴随着审视判断也会笑出声来,不过,那是讽刺的嘲笑,不是出于幽默的善意笑声。所以,陈先生的眼光落到了一个人的身上,就会使这个人觉得不痛快,不舒畅,使他觉得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时敞开胸怀是危险的。因此,人们在他面前十有八九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从他身边带走的,只能是对于他那双眼睛的记忆:清澈、漂亮,缺乏善意。
陈先生最开心的时候是他和他的书默默相伴的时候。那是什么样一种相伴啊!他的兴趣之广也反映在他的藏书数量之大、种类之多:阳光下的一切课题,一应俱全,无所不有。而且,陈先生是读书的。从藏书家的观点看来,他那许多书中很少有几本称得上善本。陈先生对漂亮的装帧和精致的印刷全都不感兴趣。这就是为什么他的书会有那么多二手货的原因。他买书是为了读,而不是为了看。虽然他的博览群书能够表明他兴趣的广泛,但是没有证据能证明他的心胸宽阔。就像他喜爱的这三位作家——简•奥斯丁、H.C.威尔斯和阿纳托尔•法朗士,陈先生在他的所言所行中也确实很有一些“理智与情感”,但是,在他对人对事的看法中,也像他们三位,也掺杂着不少“傲慢与偏见”。
在读书之外,陈先生还从写文章和翻译的活动中找到了乐趣和消遣。他写的文章大多属于评论性质。这是人们可以预料得到的。他擅长于分析和讽刺。他的文笔是多么轻松而明快,实在是语言所难以形容!首先是那阴险的微笑——把目标引进虎穴,然后在玩弄够了的时候,发出一阵冷笑或是大笑,再把它一口吞掉。也可以换一种说法,陈先生的评论方法总会使我回想起一个严冬,晴朗而寒冷的一天,一只小猫在草地上跳来跳去戏耍着一只老鼠的情景。看起来既有趣又冷酷,结果都不外乎是以艺术的形式完成一次凶杀。
陈先生目前是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他主持学院很有见地,他的学院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同类院校之佼佼者。这并不出人意料,因为一个优秀行政管理人员应有的品质——稳健、清醒、见识——在陈先生这样一位光辉的典范身上无不具备。因此,在我不得不做的任何行政工作中如果能有陈先生这样的领导,我会非常高兴,但我确实不希望在一个荒岛上有他和我单独做伴。
(江枫/译,选自(不够知己),岳麓书社2004年版)
[总评](不够知己)这本书还有另外一个译名,叫做“一知半解”。“不够知已”也好,“一知半解”也好,都体现出作者对自己这些文章的一种评价。作者并不认为自己的认识多么客观准确,恰恰相反,他很清楚自己的看法所带有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其实任何人笔下的人抽,都不过是自己对这些人的一已之见。问题在于,许多人面对亲朋故旧,常常习惯于隐恶扬善,藏匿自己的真实看法,而有的人却敢于把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尖锐鲜明地表达出来。面对同一个“模特”,一百个平庸的作者也画不出一幅真实的肖像,而一个高明的画师却完全可以从某个侧面揭示出人物的心灵。在这篇文章中处处可以感到作者的那种尖锐甚至有点刻薄的笔锋,但在这种尖锐和刻薄的后面,却透露出一种难得一见的诚恳。正因为如此,在这里,我们看到的虽然未必是人物的全貌,但却肯定触及了他内心的某种真实。何况作者所记述的正是鲁迅当年的一个重要的论敌,对照一下鲁迅的杂文和有关的资料采看一看,也许奢更有意思。
(曾余/评点)
体形消瘦,中等身材,面色苍黄,显然,陈先生天生不是户外工作的材料,只适合做室内工作。一离开椅子,他就不是他自己了。一坐上椅子,他就百事可为,可以说话,可以阅读,可以讲课,我甚至想说,还可以打一架。他这种久坐不起的习惯,竟然把他的躯体培育成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当他坐在那里的时候,这种情况还不惹眼,但是,只要一站起来,他的头就显得太重,而难以被脊柱所支持:于是便形成了明显的弯曲。
陈先生的相貌似乎没有什么出奇之处。但是他的脸却能叫人见过一次就终生难忘。他那脸上有点凶相,尤其是由于笑而扭动的时候。给人的印象是,在把什么东西收缩到什么地方去。是收缩利爪,还是收缩毒牙?那种收缩是否更像是老虎后退到老虎洞穴中去?我不知道,但是我同样不知道,为什么我宁愿看见陈先生绷紧了脸也不愿意看见他笑。
陈先生的一双大眼睛具有魔力,端正地镶嵌在见棱见角的脸上,覆盖在头顶上的头发从中间分开,锐利的目光可以看透一切事物和一切的人。甚至在眼皮已经由于疲倦而下垂的时候,眼睛也总是清澈明亮依旧。那里面好像名种优点都有——洞察、理解、敏捷、机智,唯独缺乏善意。缺点只是被看做缺点。有时,伴随着审视判断也会笑出声来,不过,那是讽刺的嘲笑,不是出于幽默的善意笑声。所以,陈先生的眼光落到了一个人的身上,就会使这个人觉得不痛快,不舒畅,使他觉得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时敞开胸怀是危险的。因此,人们在他面前十有八九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从他身边带走的,只能是对于他那双眼睛的记忆:清澈、漂亮,缺乏善意。
陈先生最开心的时候是他和他的书默默相伴的时候。那是什么样一种相伴啊!他的兴趣之广也反映在他的藏书数量之大、种类之多:阳光下的一切课题,一应俱全,无所不有。而且,陈先生是读书的。从藏书家的观点看来,他那许多书中很少有几本称得上善本。陈先生对漂亮的装帧和精致的印刷全都不感兴趣。这就是为什么他的书会有那么多二手货的原因。他买书是为了读,而不是为了看。虽然他的博览群书能够表明他兴趣的广泛,但是没有证据能证明他的心胸宽阔。就像他喜爱的这三位作家——简•奥斯丁、H.C.威尔斯和阿纳托尔•法朗士,陈先生在他的所言所行中也确实很有一些“理智与情感”,但是,在他对人对事的看法中,也像他们三位,也掺杂着不少“傲慢与偏见”。
在读书之外,陈先生还从写文章和翻译的活动中找到了乐趣和消遣。他写的文章大多属于评论性质。这是人们可以预料得到的。他擅长于分析和讽刺。他的文笔是多么轻松而明快,实在是语言所难以形容!首先是那阴险的微笑——把目标引进虎穴,然后在玩弄够了的时候,发出一阵冷笑或是大笑,再把它一口吞掉。也可以换一种说法,陈先生的评论方法总会使我回想起一个严冬,晴朗而寒冷的一天,一只小猫在草地上跳来跳去戏耍着一只老鼠的情景。看起来既有趣又冷酷,结果都不外乎是以艺术的形式完成一次凶杀。
陈先生目前是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他主持学院很有见地,他的学院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同类院校之佼佼者。这并不出人意料,因为一个优秀行政管理人员应有的品质——稳健、清醒、见识——在陈先生这样一位光辉的典范身上无不具备。因此,在我不得不做的任何行政工作中如果能有陈先生这样的领导,我会非常高兴,但我确实不希望在一个荒岛上有他和我单独做伴。
(江枫/译,选自(不够知己),岳麓书社2004年版)
[总评](不够知己)这本书还有另外一个译名,叫做“一知半解”。“不够知已”也好,“一知半解”也好,都体现出作者对自己这些文章的一种评价。作者并不认为自己的认识多么客观准确,恰恰相反,他很清楚自己的看法所带有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其实任何人笔下的人抽,都不过是自己对这些人的一已之见。问题在于,许多人面对亲朋故旧,常常习惯于隐恶扬善,藏匿自己的真实看法,而有的人却敢于把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尖锐鲜明地表达出来。面对同一个“模特”,一百个平庸的作者也画不出一幅真实的肖像,而一个高明的画师却完全可以从某个侧面揭示出人物的心灵。在这篇文章中处处可以感到作者的那种尖锐甚至有点刻薄的笔锋,但在这种尖锐和刻薄的后面,却透露出一种难得一见的诚恳。正因为如此,在这里,我们看到的虽然未必是人物的全貌,但却肯定触及了他内心的某种真实。何况作者所记述的正是鲁迅当年的一个重要的论敌,对照一下鲁迅的杂文和有关的资料采看一看,也许奢更有意思。
(曾余/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