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计量管理的目的是提升计量工作有效性,为单位其他工作提供可靠精准的计量器具量值。计量管理工作包括基础设备管理、计量过程管理及分类管理等,为了有效解决目前计量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工作人员积极创新计量管理方法,开展计量管理改革,致力于辅助提升计量工作效率。本文简要分析了单位计量管理改革前的工作问题,对单位计量管理改革与创新策略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单位;计量管理;改革
计量工作的有效开展是提升单位整体工作效率的基础性工作,工作人员通过制定计量发展规划、负责计量监督管理工作、落实计量管理制度、传递可靠准确量值等实现工作目标,完成工作任务。目前单位中计量管理问题主要体现为:计量器具问题与计量管理工作人员技能问题。建议要积极引进先进计量管理理念,开展计量与控制一体化改革;同时从设备、计量效率、管理模式等角度入手,全面搭建计量管理体系,提升企业计量管理有效性。
1 计量管理改革前问题
根据单位计量管理改革与创新之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存在如下问题。第一,计量器具偏离校准状态;有关企业产品技术参数的相关量值精准性能够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而计量研究院的计量器具精准性管理则可以影响技术参数的量值精确性。在实际过程中,需要在计量管理工作中保证参数量值的真实可靠,按照国防计量法律规范、质量管理体系内容,做好计量器具管理工作,及时发现计量器具的校准问题。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在计量之前缺乏對计量工具的调整与检查,从而出现计量器具偏离校准状态,引起技术参数量值不精准的情况。第二,高层次技术检查人才数量较少。在单位计量管理工作中,可以发现,由于对低层次项目的持续性投入,导致低层次项目不断增加,导致工作人员缺乏高层次技术的练习机会与实践空间,长此以往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创新精神,难以培养出大量的高层次技术人才,无法满足高新技术项目的计量管理要求[1]。
2 计量管理改革与创新策略
2.1引入一体化理念,兼顾计量与控制
面对目前计量管理问题,建议要积极创新计量管理理念,提升计量管理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为其他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技术参数量值参考范围,辅助企业提升产品生产质量,充分发挥计量研究院的社会价值。在实际过程中,要意识到高精度工艺控制要求对计量工作、计量管理工作的影响,积极引入计量控制一体化管理理念,将计量室作为执行机构与装置控制体系的主要内容,且将计量管理融入技术控制全过程。工作人员可以将计量工作作为技术改造与量值范围设定的主要依据,将技术改造需求作为计量工作的重要导向。
2.2 健全计量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管理规范
面对目前计量管理问题,要意识到规则、规范的重要性,有效的计量管理制度能够规范计量管理工作行为、提升计量管理效率,强化计量单位的社会服务性能。举例分析,在计量系统内,由于计量校准要求,校准机构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具大量的证书,但是这些证书会存在不同的问题,导致证书丧失有效性,这就是缺乏相应制度导致的。建议工作人员要积极主动学习现行《计量法》,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计量管理目前需求,重新解读制造许可制度、计量检定制度、计量认证制度、计量标准器具考核制度、计量检定人员考核制度、计量授权制度等,思考这些制度是否符合目前的计量管理工作需要,根据社会发展、时代特征适当调整单位的各项制度,形成符合工作实际情况的制度规范,实现计量管理的创新。
2.3采购优质计量设备,夯实计量管理基础
面对目前计量管理问题,建议工作人员意识到优质、高性能计量设备对于有效开展计量管理工作的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企业、生产机构对于计量量值的精度要求不断提高,且计量管理已经贯穿于单位日常工作全过程,贯穿生产类企业的管理与经营全过程。要想以计量管理规范计量工作,就要积极投入资金,加大计量设备采购力度,加强对计量设备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研究,开发一种具有较强依从性、便利性、高效性的计量管理系统,从而提升计量的精确性,强化计量管理的先进性与科学性[2]。
2.4关注节能与降耗,提升自动计量水平
面对目前计量管理问题,工作人员要关注计量工作的能源消耗与作业效率问题,引入节能降耗理念,加强对计量器具及其使用的研究,提升计量的自动化水平。在实际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立足单位内计量管理模式,开展消耗考核工作;同时引进先进技术,对其进行技术改造,之后进行测量实验,获取真实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判定改造之后的计量能耗情况,不断提升计量的节能性能。可以利用计量器具研究最佳控制点,反复检测获取数据,从大量数据中发现隐藏规律;之后,可以利用计量器具作为各企业、单位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合理性检验工具,探索各环节用能规律,采取有效措施,均衡使用能源。
2.5始终坚持管理创新,形成多维度管理模式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的计量管理工作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这种单一的“帐、卡、物”的管理方式逐渐显露出不足。在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各行业企业的产品生产质量对测量设备、计量工作的依赖性逐渐增强,计量单位要积极创新计量管理思路,搭建“管理+技术”、“物联网+计量管理”、“动态+静态”等多维度的管理模式,使用误差理论分析测量设备的运行状态,服务于各行业企业,及时发现“不正常”的运行情况,避免引起计量误差,进一步增加计量单位的社会服务深度与服务广度[3]。
3 计量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计量管理工作内外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且这种变化会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转变,这种情况促使计量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趋势愈发明显,具体体现如下:
第一,计量管理主体社会化。自2004年《行政许可法》实施以来,我国已经前后进行了7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些计量活动得以调整,其不再适用审批制度,需要寻求其他的方式、资源进行调整。这一改变促使计量管理主体发生变化,其他组织、公民法人、行业中介等都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到计量管理活动中,计量管理主体多样化成为新常态。此时,需要思考的是:管理主体的变化改变了管理方式,如何发挥计量单位的管理职能,强化自身的社会服务作用,履行“放管结合”职责。
第二,计量技术改革白热化。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技术、设备被运用于计量工作中,传统的计量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此时计量技术改革不断推进,从最初的“人说了算(布手知尺)”,到后来的“物说了算(千克砝码)”,一直发展到现在的“原子说了算(量子基准)”。目前为止,使用量子基准测量取缔实物基准,有效提升了计量的精准度与稳定性。在计量技术改革势不可挡的时期,有关单位需要做的不仅是开展计量管理改革,更需要跟随时代趋势,主动引入技术,实现计量管理的技术革新与升级,以此跟上计量技术革命步伐,实现计量管理的持续性创新。
结语:
计量管理是单位质量信息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为了提升单位计量管理工作效率,工作人员将一体化理念融入计量与控制工作中,提高计量整体质量与效率。之后,采购优质计量设备,为科学开展计量工作奠定基础。工作人员还关注计量工作中的能源消耗情况,关注计量管理方法的施行效果,通过创新管理方法提升自动计量水平,从而发挥本单位社会价值,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 程彦. 企业计量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 中外企业家, 2020, No.668(06):65-66.
[2] 古月. 计量技术在国企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科学与财富, 2020, 000(001):83.
(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03)
关键词:单位;计量管理;改革
计量工作的有效开展是提升单位整体工作效率的基础性工作,工作人员通过制定计量发展规划、负责计量监督管理工作、落实计量管理制度、传递可靠准确量值等实现工作目标,完成工作任务。目前单位中计量管理问题主要体现为:计量器具问题与计量管理工作人员技能问题。建议要积极引进先进计量管理理念,开展计量与控制一体化改革;同时从设备、计量效率、管理模式等角度入手,全面搭建计量管理体系,提升企业计量管理有效性。
1 计量管理改革前问题
根据单位计量管理改革与创新之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存在如下问题。第一,计量器具偏离校准状态;有关企业产品技术参数的相关量值精准性能够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而计量研究院的计量器具精准性管理则可以影响技术参数的量值精确性。在实际过程中,需要在计量管理工作中保证参数量值的真实可靠,按照国防计量法律规范、质量管理体系内容,做好计量器具管理工作,及时发现计量器具的校准问题。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一些工作人员在计量之前缺乏對计量工具的调整与检查,从而出现计量器具偏离校准状态,引起技术参数量值不精准的情况。第二,高层次技术检查人才数量较少。在单位计量管理工作中,可以发现,由于对低层次项目的持续性投入,导致低层次项目不断增加,导致工作人员缺乏高层次技术的练习机会与实践空间,长此以往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创新精神,难以培养出大量的高层次技术人才,无法满足高新技术项目的计量管理要求[1]。
2 计量管理改革与创新策略
2.1引入一体化理念,兼顾计量与控制
面对目前计量管理问题,建议要积极创新计量管理理念,提升计量管理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为其他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技术参数量值参考范围,辅助企业提升产品生产质量,充分发挥计量研究院的社会价值。在实际过程中,要意识到高精度工艺控制要求对计量工作、计量管理工作的影响,积极引入计量控制一体化管理理念,将计量室作为执行机构与装置控制体系的主要内容,且将计量管理融入技术控制全过程。工作人员可以将计量工作作为技术改造与量值范围设定的主要依据,将技术改造需求作为计量工作的重要导向。
2.2 健全计量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管理规范
面对目前计量管理问题,要意识到规则、规范的重要性,有效的计量管理制度能够规范计量管理工作行为、提升计量管理效率,强化计量单位的社会服务性能。举例分析,在计量系统内,由于计量校准要求,校准机构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具大量的证书,但是这些证书会存在不同的问题,导致证书丧失有效性,这就是缺乏相应制度导致的。建议工作人员要积极主动学习现行《计量法》,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计量管理目前需求,重新解读制造许可制度、计量检定制度、计量认证制度、计量标准器具考核制度、计量检定人员考核制度、计量授权制度等,思考这些制度是否符合目前的计量管理工作需要,根据社会发展、时代特征适当调整单位的各项制度,形成符合工作实际情况的制度规范,实现计量管理的创新。
2.3采购优质计量设备,夯实计量管理基础
面对目前计量管理问题,建议工作人员意识到优质、高性能计量设备对于有效开展计量管理工作的意义。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企业、生产机构对于计量量值的精度要求不断提高,且计量管理已经贯穿于单位日常工作全过程,贯穿生产类企业的管理与经营全过程。要想以计量管理规范计量工作,就要积极投入资金,加大计量设备采购力度,加强对计量设备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研究,开发一种具有较强依从性、便利性、高效性的计量管理系统,从而提升计量的精确性,强化计量管理的先进性与科学性[2]。
2.4关注节能与降耗,提升自动计量水平
面对目前计量管理问题,工作人员要关注计量工作的能源消耗与作业效率问题,引入节能降耗理念,加强对计量器具及其使用的研究,提升计量的自动化水平。在实际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立足单位内计量管理模式,开展消耗考核工作;同时引进先进技术,对其进行技术改造,之后进行测量实验,获取真实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判定改造之后的计量能耗情况,不断提升计量的节能性能。可以利用计量器具研究最佳控制点,反复检测获取数据,从大量数据中发现隐藏规律;之后,可以利用计量器具作为各企业、单位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合理性检验工具,探索各环节用能规律,采取有效措施,均衡使用能源。
2.5始终坚持管理创新,形成多维度管理模式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的计量管理工作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这种单一的“帐、卡、物”的管理方式逐渐显露出不足。在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各行业企业的产品生产质量对测量设备、计量工作的依赖性逐渐增强,计量单位要积极创新计量管理思路,搭建“管理+技术”、“物联网+计量管理”、“动态+静态”等多维度的管理模式,使用误差理论分析测量设备的运行状态,服务于各行业企业,及时发现“不正常”的运行情况,避免引起计量误差,进一步增加计量单位的社会服务深度与服务广度[3]。
3 计量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计量管理工作内外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且这种变化会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转变,这种情况促使计量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趋势愈发明显,具体体现如下:
第一,计量管理主体社会化。自2004年《行政许可法》实施以来,我国已经前后进行了7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些计量活动得以调整,其不再适用审批制度,需要寻求其他的方式、资源进行调整。这一改变促使计量管理主体发生变化,其他组织、公民法人、行业中介等都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到计量管理活动中,计量管理主体多样化成为新常态。此时,需要思考的是:管理主体的变化改变了管理方式,如何发挥计量单位的管理职能,强化自身的社会服务作用,履行“放管结合”职责。
第二,计量技术改革白热化。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技术、设备被运用于计量工作中,传统的计量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此时计量技术改革不断推进,从最初的“人说了算(布手知尺)”,到后来的“物说了算(千克砝码)”,一直发展到现在的“原子说了算(量子基准)”。目前为止,使用量子基准测量取缔实物基准,有效提升了计量的精准度与稳定性。在计量技术改革势不可挡的时期,有关单位需要做的不仅是开展计量管理改革,更需要跟随时代趋势,主动引入技术,实现计量管理的技术革新与升级,以此跟上计量技术革命步伐,实现计量管理的持续性创新。
结语:
计量管理是单位质量信息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为了提升单位计量管理工作效率,工作人员将一体化理念融入计量与控制工作中,提高计量整体质量与效率。之后,采购优质计量设备,为科学开展计量工作奠定基础。工作人员还关注计量工作中的能源消耗情况,关注计量管理方法的施行效果,通过创新管理方法提升自动计量水平,从而发挥本单位社会价值,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 程彦. 企业计量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 中外企业家, 2020, No.668(06):65-66.
[2] 古月. 计量技术在国企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科学与财富, 2020, 000(001):83.
(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