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家的另一副面孔?张新颖

来源 :鸭绿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xunju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
  描述张新颖的写作是困难的。《斜行线》《谈话录》固然是王安忆研究的重要贡献,但又何尝不是张新颖“以王安忆为方法”来描述、观察当代文学历史和现状的途径呢?然而张新颖又绝非那种在文学现场奔突、呐喊的猛士,他常会返回书斋重新梳理写作、知识和意义的前世和今生,于是便有了《沈从文的后半生》和《沈从文的前半生》。坦率地说,在这样的时代里,用“学术”之类的词汇来称赞此种写作反倒显得有些轻浮。在历史、政治和写作的张力关系中求索当下知识分子如何安身立命,才是“重述沈从文”的旨归。随笔集《九个人》也就成了张新颖求索的另一種面相,字里行间依然是那些在历史中负重前行、倔强而蹒跚的身影。诗集《在词语中间》则让我看到了他在思想形态与语言及物之间关系的敏感和挣扎。所以,当诗人张新颖开始尝试着翻译布罗茨基的诗歌时,我们不该感到意外。本雅明说过一句话:“译作者的任务就是在译作的语言里创造出原作的回声。”我想,“回声”不仅是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的理解和再创造,更是一个卓越的心灵奔向更卓越的心灵时的脚步声和心跳声。
  主持人简介:
  方岩,生于20世纪80年代。评论家,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第四届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江苏省作家协会《扬子江评论》编辑部主任。近四年在各类学术期刊、文学刊物上发表文章50余篇、60余万字,部分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著有批评文集《时间是一切事物的后记》;编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料编年·第五卷:1984—1987》《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料编年·第六卷:1988—1992》两卷,约60万字。曾获安徽省首届优秀硕士论文奖、《当代作家评论》优秀论文奖、第二届江苏紫金文艺评论奖、第五届长江杯江苏文学评论奖、第六届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等。
其他文献
我听到了好多的人,谈论和称赞侦察員张海。有的说他身轻如燕,能飞檐走壁。有的说他枪法如神,能百步穿杨。也有人说:南下时,他奉命去侦察敌情,在一个小村庄外边,碰到了也来侦察我军情况的敌人的侦察队,他被识破,不能逃走。他不慌不忙,走到他们队长的跟前,从怀里掏出匣枪来,对准他胸侧,低低的说一声“快走。”那队长只得快走。他跳过篱笆,叫那家伙也跳过篱笆,他穿过树林,叫那家伙也穿过树林。敌人十个侦察员瞪着眼睛呆
期刊
1  “即使在梦中,我们也不是处身于虚无或天空之中,而是仍旧在地上,仍旧在现实世界之中;只是在梦中,我们不是在现实性和必然性之光辉中看到现实事物,而是在幻觉和专擅之迷人的假象中看到现实事物。” ①这是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第二版序言中的一句话,可借以阐释路魆超现实写作的特征。路魆是一位文坛新锐,2016年至今,已在《花城》《西湖》《青年作家》等刊物上发表短篇小说近30篇。他的文字,始终是一个敏
期刊
找什么理由都没意义,做任何解释都属狡辩,无论我多喜欢金河,也必须承认,他的小说寫作时段太短暂了:当1986年我作为新科编辑,目睹他的短篇小说《猫眼儿》在《鸭绿江》面世的全过程时,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那差不多已是他小说写作的天鹅之歌,而睿智过人的他,当时年仅四十出头。  好多年里,我像许多以虚构为尊的朋友一样,每每提及金河的“看破红尘”或“江郎才尽”,总要以文学的名义痛心疾首。后来,随着我对“红尘”
期刊
这个坏小子的全名有点绕嘴:霍尔顿·考尔菲尔德。  有人把后面那一串译成了“考尔菲德”,也有人译成“考菲尔德”,还有人大概觉得“菲”字前后如果都有个“尔”,瞅着就更对称,于是译成了“考尔菲尔德”。  可谁在乎这些呢?有“霍尔顿”三个字足够了。不管你们喜不喜欢他,这个反着戴红色鸭舌猎人帽的被开除的大男孩比你们这些正人君子有名多了,而且,说不定他的名声也比你们的要好。我们这么些年过去了对他还没喜欢够,就
期刊
雨滴。雨滴像无数的眼睛落下。她穿着一件黑色高领毛衣,手里拿着伞,穿过城中村的巷子。脖子上的项链泛着白光。项链是某位男士送给她的,她从来不会买这种东西,即便在路上拣着了,或者是别人送到面前,她也未必会戴。只是因为是那个人送的。只要是他送的,她肯定就会用。自我提醒。今天第三次走过这条路,清晨时走过的路,是干燥匮乏的,中午走过的路,相当暴躁,下午,就是现在走过时,涌动着甜液的潮湿。大概是一点多的时候,她
期刊
1  “疾病是生命的阴面,”苏珊·桑塔格在她《疾病的隐喻》一书的引子中写道,“是一重更麻烦的公民身份。”接下来她说,“我的观点是,疾病并非隐喻,而看待疾病的最真诚的方式——同时也是患者对待疾病的最健康的方式——是尽可能消除或抑制隐喻性思考”。  不过略显吊诡的是,当苏珊·桑塔格说出“疾病是生命的阴面”的时候隐喻就已开始。隐喻,简直像一种独特的附着物,它附着于“疾病”易为感染的黏膜之上——事实上确乎
期刊
1  宋娇影怎么也没想到,会在民政局里遇到那对中年夫妇。男人咋咋呼呼地打着电话,嗓门儿很高。女人浑身疲软,目光茫然空洞,似乎看着身旁的男人,却又好像穿过男人,落在虚无的半空。  办完手续,中年男人将绿色的离婚证书举在眼前看了看,塞进手包。女人面无表情,机械地点头或者摇头,机械地接过绿色小本。宋娇影的心情就是从那一刻开始糟糕起来。她想,离婚证是绿色的可真有意思。股市里红色是涨,绿色是跌。婚姻和股市一
期刊
导游带着我们来到了一家规模不大的中餐馆,说:“这是赫尔辛基最好的中餐馆啦……”  那几天,我们正在赫尔辛基旅游。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座位于北欧的城市,感觉很不错。所以,我想在讲故事之前,先讲一讲对赫尔辛基的一些印象。  在到达赫尔辛基的第一天,我们就去了位于城郊的西贝柳斯公园(该公园是以芬兰一位著名音乐家命名)以及海滨公园。两处公园,都在内海边上。最令我惊奇的是,在两个公园里,我都见到了野生的大雁,
期刊
打开《鸭绿江》过往的合订本,重新翻读蒋子龙的短篇小说《人事厂长》,仿佛又迈进20世纪80年代之初的工厂大门,机器轰鸣的是改革奋进之声,目不暇给的是万象更新之貌,跌宕斑斓的是思想蜕变之波。蒋子龙大刀阔斧的叙述风采,集聚之前《机电局长的一天》《乔厂长上任记》等名篇曾经有过的金属般光芒,开辟着新时期以来工业题材作品的崭新天地,使《鸭绿江》自创刊以来一贯重视的工人创作或工业题材作品的光荣传统继续发扬光大。
期刊
在备受关注的“铁西三剑客”里,双雪涛的创作比较突出。这不仅是因为他写作的时间较长,也缘于他对80后作家迟迟无法摆脱的青春病的审慎反思。在《平原上的摩西》《飞行家》等小说中,他以独特的故事架构与人物塑造展示了与东北有关的一切,而在2019年7月由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短篇小说集《猎人》里,双雪涛则更关注东北之外的事物,他携带着来自东北地域深处的血缘因子与文化气息,将短篇小说创作向更开阔处掘进,也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