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健康、长寿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几千年以前,人们就开始寻求预防疾病、抵抗衰老、延年益寿的奥秘。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值得肯定和推崇,即健康不仅指没有病和没有异常现象,而且也包括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身处特定情况中对恶劣环境和疾病的抵抗能力即维持健康的能力。
关键词 中学生 体育生活 培养方式
一、前言
在新的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中学生更加注重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领域的实践活动。首先是加强中学生身体健康领域的学习,发展多种体能,使学习正确理解体育与健康锻炼对体能与机能的影响,了解营养的知识,学会合理选择营养食品,知道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和不良嗜好的危害,其次是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通过体育活动树立自尊、自信学会情绪调节的方法,最后是加强社会适应领域的学习,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敢于竞争善于合作,真正使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社会的变化,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把握正确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尊重感、成功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态度,发挥体育学习的认知情感和价值观,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最终实现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体育运动是促进中学生健康体能的有效手段之一
健康体能是以健康为取向,多从事适当的有氧健身运动,并将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以巩固身体健康。有规律的体育运动能提高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和灵活性等健康体能的基本要素。通过体育运动能全面发展中学生的体能,提高预防疾病的意识和能力,理解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从而改善身体健康状况。经常性的体育运动对中学生的心理也有积极的影响。体育运动不仅能促进人的大脑发育,还能改善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对智力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积极参加运动可以增强自信,培养中学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提高调空情绪的能力,使中学生具有预防心理障碍和保持性心理健康的能力,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通过体育锻炼使中学生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中学生的生活方式,改善個体抑郁、焦虑、紧张等情绪,提高了学生团结、合作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
(一)不良生活方式是人类的头号杀手。
不良生活方式的产生主要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形成的,其既有生物因素,也有环境因素,既有心理因素,也有文化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对人的健康的损害是极为大的。据报道,目前全球每年有25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而在我国的死因中,约有40%是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引起的。1993年在美国人口死亡主要原因中,由于缺乏体育运动和饮食不科学造成的死亡位居第二,仅次于吸烟引起的死亡。
(二)中学生体育习惯的培养。
1.从小培养。
古语说“养其习于童蒙”。从小培养可以事半功倍。《汉书.贾谊传》中写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就是这个意思。喜爱身体活动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9-11岁的儿童最需要身体活动。因此,积极引导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既符合他们的需要,也容易养成他们的体育习惯。
2.技能指导。
体育习惯是一定条件与一定运动技能自动化行为方式的连接。所以,运动技能是体育习惯的表现方式。为此,在中小学体育中把锻炼身体、掌握技能与习惯培养统一起来是可行的和有效的。实践证明,运动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体育兴趣就强烈,表现出更大的活动欲望,体育习惯也易于形成。因此,通过技能指导的途径来培养体育习惯,比培养了体育习惯再去提高运动技能更现实、更有效。
3. 坚持实践。
练习是形成习惯的必要条件。任何习惯的养成都必须付诸实践,只有坚持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行为习惯。为此,必须为中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提供具体的学习榜样,激励其参与行为,方能使他们的体育习惯在实践中得到培养。
(三)科学的体育运动计划是实现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最重要的一步。
倡导与培养体育生活方式,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来说,体育运动往往没有规律,很难持之以恒,所以制定一个严格的科学的体育运动计划是实现体育生活方式最重要的一步。计划因人而异,各有不同,但是其内在东西是一样的,即实现健康的最低运动标准。
四、结束语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只有学生们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主体自我意识得到强化,其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行为才能趋与主动,才能自觉地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的、科学的、有效的、安全的体育健身手段和方法,并使人们真正认识到健身在现代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它直接影响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也影响到人能否完整,全面一种体育生活方式,对社会,对自身都将有着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涛.大学生“健康型”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2]林立.新时期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J].闽江学院学报, 2005.
[3]王建军.体育、健康、体育生活方式[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2000.
关键词 中学生 体育生活 培养方式
一、前言
在新的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中学生更加注重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领域的实践活动。首先是加强中学生身体健康领域的学习,发展多种体能,使学习正确理解体育与健康锻炼对体能与机能的影响,了解营养的知识,学会合理选择营养食品,知道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和不良嗜好的危害,其次是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通过体育活动树立自尊、自信学会情绪调节的方法,最后是加强社会适应领域的学习,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敢于竞争善于合作,真正使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社会的变化,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把握正确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尊重感、成功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态度,发挥体育学习的认知情感和价值观,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最终实现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体育运动是促进中学生健康体能的有效手段之一
健康体能是以健康为取向,多从事适当的有氧健身运动,并将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以巩固身体健康。有规律的体育运动能提高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和灵活性等健康体能的基本要素。通过体育运动能全面发展中学生的体能,提高预防疾病的意识和能力,理解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从而改善身体健康状况。经常性的体育运动对中学生的心理也有积极的影响。体育运动不仅能促进人的大脑发育,还能改善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对智力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积极参加运动可以增强自信,培养中学生积极的自我价值感,提高调空情绪的能力,使中学生具有预防心理障碍和保持性心理健康的能力,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通过体育锻炼使中学生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丰富和发展中学生的生活方式,改善個体抑郁、焦虑、紧张等情绪,提高了学生团结、合作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
(一)不良生活方式是人类的头号杀手。
不良生活方式的产生主要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形成的,其既有生物因素,也有环境因素,既有心理因素,也有文化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对人的健康的损害是极为大的。据报道,目前全球每年有25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而在我国的死因中,约有40%是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引起的。1993年在美国人口死亡主要原因中,由于缺乏体育运动和饮食不科学造成的死亡位居第二,仅次于吸烟引起的死亡。
(二)中学生体育习惯的培养。
1.从小培养。
古语说“养其习于童蒙”。从小培养可以事半功倍。《汉书.贾谊传》中写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就是这个意思。喜爱身体活动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9-11岁的儿童最需要身体活动。因此,积极引导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既符合他们的需要,也容易养成他们的体育习惯。
2.技能指导。
体育习惯是一定条件与一定运动技能自动化行为方式的连接。所以,运动技能是体育习惯的表现方式。为此,在中小学体育中把锻炼身体、掌握技能与习惯培养统一起来是可行的和有效的。实践证明,运动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体育兴趣就强烈,表现出更大的活动欲望,体育习惯也易于形成。因此,通过技能指导的途径来培养体育习惯,比培养了体育习惯再去提高运动技能更现实、更有效。
3. 坚持实践。
练习是形成习惯的必要条件。任何习惯的养成都必须付诸实践,只有坚持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行为习惯。为此,必须为中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环境,提供具体的学习榜样,激励其参与行为,方能使他们的体育习惯在实践中得到培养。
(三)科学的体育运动计划是实现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最重要的一步。
倡导与培养体育生活方式,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来说,体育运动往往没有规律,很难持之以恒,所以制定一个严格的科学的体育运动计划是实现体育生活方式最重要的一步。计划因人而异,各有不同,但是其内在东西是一样的,即实现健康的最低运动标准。
四、结束语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只有学生们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主体自我意识得到强化,其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行为才能趋与主动,才能自觉地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的、科学的、有效的、安全的体育健身手段和方法,并使人们真正认识到健身在现代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它直接影响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也影响到人能否完整,全面一种体育生活方式,对社会,对自身都将有着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涛.大学生“健康型”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2]林立.新时期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J].闽江学院学报, 2005.
[3]王建军.体育、健康、体育生活方式[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