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生物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ge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授人以鱼”可供饭之需 “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如在讲授“细胞需要物质和能量”一节,讲到线粒体的作用将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变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有个学生问:“老师,北极熊脂肪很厚是不是也是这个道理?”我用欣赏的目光及表情对他进行了肯定,接着让他来讲其中的原理,全班同学都异常兴奋,这正是他们所需求的,鼓励学生在问中学,促使学生更能问,更好的问,更多的问,形成一个“乐问-会问-敢问-善问-勤问”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2. 创境激情促使学生乐问
  兴趣是求知的基础,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教师应有意识的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因趣生疑,因疑促思,促进学生会不断地发现问题,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如在讲“植物的蒸腾作用”时,首先将一盆花用塑料袋罩着并沿花盆边缘扎着,另一盆花用同样的方法,只是下面与植物的茎部绑在一起。同学们自然会想而这有什么区别?塑料袋上的水从哪里来的?
  3. 以问导问促使学生“善问” 问题是思考之源,有的问题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提高学生问题的含金量,如在学习“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一节时学生对克隆“多莉”绵羊充满好奇,它怎么会有三个妈妈呢?而且它不是经过受精卵发育来的,马上又学生问:老师能不能克隆人啊?有人设想:在球场上克隆十个姚明.在百米跨栏的赛场上克隆二十个刘翔,那是多么的精彩绝伦,马上引起一场争议,有些人认为这样阴险了自然规律,违背了伦理道德。有些人说:只能克隆一些动物体的局部器官可以进行移植……使课堂充满了生机。老师鼓励他们,多去关注生物科学信息,不断拓宽知识深度和广度,避免在这个过程中漫无边际的遐想,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思考集中在要学习的知识上。
  4. 刨根问底使学生“勤问”
  开展问题导学法教学,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勤问精神,如在讲“叶绿体,线粒体”使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时,有一位同学问:“叶绿体为什么能制造有机物,拿什么制造?”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将在“光合作用”中一节中专题讲解,没想到这个同学提前提出来了,我就我就耐心的给他讲解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呼吸作用的联系使学生跳起来可以摘到桃子吃,有些学生喜欢追根究底问个明白,老师一定要满足他们的需求不留半点疑问。
  5. 在课后评价环节中我布置了一项作业 为什么葵花朵朵像太阳,学生会个个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头次养成的提问习惯将终身受益无穷。
  收稿日期:2008-11-23
其他文献
【摘要】 汶川大地震后学生的心理重建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在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下,主动积极投身于灾后学生心理重建工作中去,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心理干预。  【关键词】心理重建;长期;心理干预  The mental state which try to talk empress the earthquake student's appease strategy  Deng Ben-biao  【A
期刊
开场导语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有句古语:“善于始者,成功已半。”这句话说得非常恰当。一堂课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头,往往能使学生兴趣倍增,印象深刻,使学生对你所讲的内容“一见钟情”。  但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采用通过提问,复习旧课的方法来导入新课。对此,我个人认为,要想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贯彻素质教学,教师对每一堂课的开场导语的设计必须创新,而不能停留在千篇一律的模式上。  至于如何来改革,
期刊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我们的教育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对课本知识和内容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把学习的主动权放下,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少年闰土》一文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 回忆描述了一个知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 农家少年形象,反映了“我”和他儿时有
期刊
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国内外竞争分外激烈,人才供不应求,教育倍受重视,教师职业尤显光辉,教师任务尤显艰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特别是做基础教育工作的教师在授业解惑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传道,只有解决了思想问题,端正了学习态度,明确了学习目的,那么掌握新知识才会容易。  可是当前学生的思想状况令人甚忧,这里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 惰性严重,不思进取 有些学生家庭条件好,无论提什么要求
期刊
【摘要】让他们自主选择,自由发挥,培养学习的内驱力即对学科学习的兴趣,主动探索了解社会中的学科知识,缩短与社会发展的距离,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陶冶情操和培养健康个性,锻炼能力,为造就终身发展之生命主体打下基础。  【关键词】课堂;学生;自主发展;阵地    Let the classroom become a student independence the battlefield of the
期刊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要“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我国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机,有过大量精彩的论述。例如,认为作文“最好是令学生自己出题目”,教师命题的首要条件便是“要能引起学生的兴味”。主张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和形式不加限制,顺乎自然,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这样,
期刊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的民主自由氛围,也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条件。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
期刊
【摘要】“互动—探究”教学法的实施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本文简述了“互动—探究”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尝试的措施和步骤以及其感想和体会  【关键词】“互动—探究”教学法;学习兴趣;积极性    “Interaction- investigation” teaching method is in the chemistry cl
期刊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要求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要有很大程度创新和突破。教师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武装头脑,只有认真领会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思路、新视角。  【关键词】新课程;教育观念;超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目前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跨越。  1. 学习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
期刊
【摘要】 高一年级是初中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关键的一年,加强对高一年级历史科原因类问题的研究和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历史;高中阶段;原因类问题    Grade one teaching shallow argument of the history reason problem in the senior high school  Liu Liang  【Abstract】Seni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