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至关重要。而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朗读能力培养重视不足,学生朗读能力低下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核心素养的教育思想,积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朗读能力 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6-0117-01
语文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科目,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能力和运用实践能力,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朗读教学流于形式,导致学生的朗读能力低下,直接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探索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对策。
1.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
(1)教师对朗读教学重视不足,学生朗读能力低下
当前,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对朗读教学的重视不足,学生朗读能力低下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之下,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重点在字、词,阅读和写作等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朗读教学重视程度不足,朗读教学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教师很少开展针对性的、专业性的朗读教学,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日常训练不足,导致很多小学生朗读能力低下,在“读”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唱读、喊读的现象,学生不懂得朗读的技巧,不懂得如何把握朗读的节奏、情感等,用白嗓子唱读的现象,使得学生对文本的朗读缺乏美感,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2)朗读教学缺乏专业性和目标性,学生朗读兴趣不高
朗读,尤其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感悟的一种直接体现,同时也是学生朗读能力提升的表现。而要实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标,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专业性的朗读训练,让学生把握朗读的技巧和方法,方能实现好的朗读效果。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朗读教学仅仅停留在“读”的层面,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同时,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语言的规范性、流畅性不足,使得学生缺乏朗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了小学语文朗读的效果。
2.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性
(1)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文本的领悟和运用实践能力
语言的学习,在于领悟,在于感受。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对文本的领悟和运用实践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的表现。而朗读,则是培养学生对文本领悟和运用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想实现良好的朗读效果,需要加强对文本内涵、情感等的理解,方能在朗读的过程中,读出情感;另一方面,朗读能力是学生语言交际和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朗读能力,与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息息相关,而朗读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进而达到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实践能力的目标。
(2)有利于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在现代教育阶段,“能力”已经成为了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能力的提升,是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则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有效对策
(1)以普通话训练为基础,强化对学生朗读基本功练习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牢固的语言基础至关重要。就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而言,如果学生普通话水平欠佳,在朗读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把握字音、语调等,又何谈朗读能力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需要强化对学生的普通话训练,夯实学生朗读基本功。首先,教师可以将普通话训练融入到日常的字词句训练中,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字词发音,在语句训练中,让学生懂得把握语调,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开展专业性的、针对性的普通话训练,如儿化音训练、翘舌音平舌音区分,边鼻音区分等,不断提高学生的普通话音准,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不断提升。
(2)范读,给学生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学生对很多知识的领悟基本处于空白的状态。就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而言,范读,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范读,让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在范读方面,教师可以采取两个方法:一是通过教师范读,让学生模仿。在教师范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好朗读的技巧,同时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另一方面,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學语文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优势,通过朗读视频、音频等现代化教育资源的运用,让范读更加规范,让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朗读能力。
(3)强化朗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
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朗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如朗读过程中如何把握文本的情感、停顿、语调等,让学生掌握朗读的精髓,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在培养朗读技巧方面,教师不能将技巧的培养停留在理论性阶段,而应当结合实践给学生讲解朗读技巧,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转变应试化的语文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于泽林.汪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4):103
小学语文 朗读能力 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6-0117-01
语文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科目,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能力和运用实践能力,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朗读教学流于形式,导致学生的朗读能力低下,直接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结合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探索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对策。
1.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现状
(1)教师对朗读教学重视不足,学生朗读能力低下
当前,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对朗读教学的重视不足,学生朗读能力低下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之下,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重点在字、词,阅读和写作等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朗读教学重视程度不足,朗读教学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教师很少开展针对性的、专业性的朗读教学,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日常训练不足,导致很多小学生朗读能力低下,在“读”的过程中,往往出现唱读、喊读的现象,学生不懂得朗读的技巧,不懂得如何把握朗读的节奏、情感等,用白嗓子唱读的现象,使得学生对文本的朗读缺乏美感,影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2)朗读教学缺乏专业性和目标性,学生朗读兴趣不高
朗读,尤其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是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感悟的一种直接体现,同时也是学生朗读能力提升的表现。而要实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标,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专业性的朗读训练,让学生把握朗读的技巧和方法,方能实现好的朗读效果。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朗读教学仅仅停留在“读”的层面,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同时,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语言的规范性、流畅性不足,使得学生缺乏朗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影响了小学语文朗读的效果。
2.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重要性
(1)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文本的领悟和运用实践能力
语言的学习,在于领悟,在于感受。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对文本的领悟和运用实践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的表现。而朗读,则是培养学生对文本领悟和运用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想实现良好的朗读效果,需要加强对文本内涵、情感等的理解,方能在朗读的过程中,读出情感;另一方面,朗读能力是学生语言交际和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朗读能力,与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息息相关,而朗读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进而达到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实践能力的目标。
(2)有利于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在现代教育阶段,“能力”已经成为了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能力的提升,是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则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有效对策
(1)以普通话训练为基础,强化对学生朗读基本功练习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牢固的语言基础至关重要。就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而言,如果学生普通话水平欠佳,在朗读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把握字音、语调等,又何谈朗读能力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需要强化对学生的普通话训练,夯实学生朗读基本功。首先,教师可以将普通话训练融入到日常的字词句训练中,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字词发音,在语句训练中,让学生懂得把握语调,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开展专业性的、针对性的普通话训练,如儿化音训练、翘舌音平舌音区分,边鼻音区分等,不断提高学生的普通话音准,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不断提升。
(2)范读,给学生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学生对很多知识的领悟基本处于空白的状态。就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而言,范读,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范读,让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在范读方面,教师可以采取两个方法:一是通过教师范读,让学生模仿。在教师范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好朗读的技巧,同时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另一方面,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學语文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优势,通过朗读视频、音频等现代化教育资源的运用,让范读更加规范,让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朗读能力。
(3)强化朗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
小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朗读技巧和方法的指导,如朗读过程中如何把握文本的情感、停顿、语调等,让学生掌握朗读的精髓,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在培养朗读技巧方面,教师不能将技巧的培养停留在理论性阶段,而应当结合实践给学生讲解朗读技巧,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转变应试化的语文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于泽林.汪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