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均瑶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liang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众多从“草根”崛起的浙商一样,生听江温州的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带有显的“浙商印记”:大胆而敢于创新,注定践而吃苦耐劳,意志坚定而百折不挠。但他的性格中同样具有着有别于其折商的元素,他的行事并不低调,更愿和媒体接触,从日常的公司新闻中可以到均瑶集团发展的每一步。王均瑶的“另类”为他赢得了媒体眼中“最开放的折商”的称号,也有批评者认为他只是善于作秀,公司的业绩并不如他所形容的那七色。无论如何,这些争议今天对于这位年的民营企业家而言已不再重要。本月7 19时48分,年仅38岁的王均瑶因患肠癌晚期,并发肺部感染,最终因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抢救无效,在上海去世。
  他留下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最大的儿子仅10多岁,正上初中。
  据称:他还留下了遗嘱。
  
  胆子
  
  “胆大包天”,这是王均瑶为自己贴上的第一个宣传标签,也是他开始为国人所关注的第一步,那一年,他24岁。
  出生于苍南县龙港镇的王均瑶16岁就辍学跑印刷业务,有一年春节,他坐“大巴”从长沙回温州,漫长旅途中,同伴一句“想快坐飞机,的戏言,启发他动了包机的念头。1991年7月,当时还是温州金城实业公司驻长沙办事处主任的王均瑶以私人身份承包了从长沙到温州的航班,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坐飞机对那时候、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个奢侈的梦想,买机票还需要县团级以上政府部门的介绍信才可以,而王均瑶这个小个子,凭借自己的口才和执著打动了民航部门,打破了中国民航业务的计划经济坚冰。
  “那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我的个人形象、人生道路都改变了!如果说人生是个大舞台,那一天,作为一名演员,我面试合格,被允许登上舞台。”王均瑶这样评价他在生意场的首次重要演出。
  1992年,王均瑶的身份摇身一变为温州天龙包机有限公司总经理,他的名字从此和新闻曝光率极高的民航业连结在了一起,2002年,均瑶集团以18%的股份参股东方航空武汉责任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参股国有航空运输业的民营企业,2003年又投巨资购买和重新改造湖北宜昌机场。
  王均瑶以一个民营企业家的身份,开创了众多中国民航业的“第一”。有评论家认为,姑且不论均瑶集团在民航业的巨额投资是否能够盈利,王均瑶在计划色彩浓厚的民航领域所作的一系列创新之举确实显示了浙商的“敢想敢做”。
  
  眼光
  
  甚至在“温州购房团”之前,王均瑶已经认识到上海这座城市所蕴藏的巨大商机。
  1999年,王均瑶决定把集团总部从温州迁到上海,成为温州知名企业中的“吃螃蟹者”。2001年他的构想开始化为现实,均瑶集团一口气在浦东康桥买下两百多亩地,准备把上海总部放到这里。
  2002年,王均瑶再次显示了他作为商人的敏感。投入5.5亿从上海久事公司手中收购了一幢位于徐家汇的32层高、总面积8万平米商务“烂尾楼”。
  据知情人回忆,当时有意购买这栋“烂尾楼”还有几家国有企业,王的出价也不是最高,但是王均瑶所表现出的诚意却是最高的。与那些国有企业久拖不决的局面不同,王均瑶本人总共只和久事公司当面谈判了三次,7月看中,8月谈判,9月签意向书,10月签约,11月所有手续全部办妥,达成合作意向后立即支付了 3000万元的定金。
  一年之后,由加:拿大WZMH建筑设计事务所、香港戴德梁行、美国高纬物业等国际著名品牌公司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的“上海均瑶国际广场”闪亮登场,成为徐家汇标志性“甲级5A智能写字楼”,大楼的价值也扶摇直上,一栋大楼就为均瑶集团赚到了7亿多元的利润。
  
  胸怀
  
  在均瑶集团的网页上有这样一句口号:“均瑶是我们的,更是社会的。”
  王均瑶或许不是中国最富有的民营企业家。但他对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有着比一般人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更优秀的实践。
  2000年起,他响应中国光彩事业的号召,参加三峡光彩事业行,在三峡地区投资建乳品厂,推广万户移民养牛计划,为三峡的移民开辟就业渠道,均瑶的三峡投资成为中国光彩事业案例。
  2001年10月,王均瑶这种改善移民生存状态的行动。作为典型案例在联合国全球协议论坛上演讲。当时,王均瑶作为中国企业联合会推荐的惟一的企业代表到英国伦敦参与并签署了包括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内容在内的联合国全球协议。
  2003年,王均瑶又响应国家西部开发的战略部署,捐款1000万元,设立“大学生自愿服务西部计划均瑶基金”。
  王均瑶甚至让自己的企业成为中共党建新的试验田。在他的支持和努力下,均瑶集团成立了直属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的第一家民营企业党委,集团成为中共上海市委探索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研究课题。
  38岁,正值壮年,曾经创造了太多“奇迹”的王均瑶在他事业的顶峰,如流星坠落。他的弟弟王均金接任了均瑶集团的董事长。
  作为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代表,王均瑶的一生,印证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巨大魔力,在一个蓬勃发展的社会里,兼具想像力和行动力的人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其他文献
2004年——中国经济大战“GDP崇拜”之年。  从年初“总理报告”主动调低GDP增长目标,到持续全年的对过热投资的遏制与反遏制,直至年终GDP突破年初目标势在必然——一场跌宕起伏的年度较量,呈现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艰难与沉重。    在反思中开局    2004年3月,在温家宝总理在座的一次政协座谈会上,经济学家萧灼基、吴敬琏有一番对话。  吴敬琏率先发言,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存在‘过热’问题
期刊
10月20日,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扫黄办下发《关于取缔等60种非法报刊的通知》,其中包括本刊前文提及的《警视专刊》、《法制新闻》、《百姓与法制》等,这是中国报刊主管部门在今年第二次公布取缔非法期刊。  在此前的7月中旬,新闻出版总署公布了首批被取缔的《WTO与中国》、《中国经济论坛》、《中国经济评论》、《中国社会新闻》等30种利用境外注册刊号在境内非法出版、印刷、发行的期刊名单。  在这些非法报刊的
期刊
据新华社12月13日报道,中国和俄罗斯将于明年举行首次联合军事演习。  中俄举行联合军事演习,这在过去几十年的中苏或者中俄关系史中都是少有的大事,更是冷战结束后,中俄两国发展军事交流合作以来的第一次。  此前,中俄两军只在去年中国与中亚国家联合俄军共同举行的反恐演习中有过合作接触,而如果继续追溯的话,那就要上溯到半个世纪前的1958年中苏(加上朝鲜)在苏联滨海边疆区地带进行的那次联合军演,但刚目比
期刊
这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守城者兵强马壮,城池似乎固若金汤,而攻城者多是些草莽英雄,不仅装备简陋,还各自为战。  攻城的声势不可谓不大,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城内众人的心境,但明眼人都知道:就目前的局势,攻城者根本无法取胜,因为他们不仅没有掌握攻城的利器,也不知城池的薄弱环节在哪里。  但攻城者仍前赴后继。  11月8日,一家营业面积1200平方米、药品多达9000种的低价大药房——芝林大药房在南京开张。
期刊
2004年11月3日早晨,按照中国法制文化传媒出版集团网站提供的电话,《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以某文化公司员工的身份致电该机构,声称欲与其进行业务合作。一名中年男子让记者当天下午1点半直接前往洽谈。  该公司坐落于朝阳区的司法部行政学院大院里。这栋5层小楼曾经是司法部的办公大楼。在院子里,记者又给这名男子打电话,他自称姓方,是中国法制文化传媒集团的总经理。    八个机构    经过繁琐的登记手续,一
期刊
两年一度,原定于今年12月 18日召开的“联想技术大会”推迟至明年3月举行。消息人士说,这是要为一个正在发生的大事件让路。  能让联想最为重视的“技术大会”侧身让路,真可谓大事件。  这个“大事件”极有可能在近期内公之于天下,坊间正在盛传联想将与IBM进行合资。因为兹事体大,乃至于人们顾不上追问其细节。  早期的联想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成就“中国的IBM”,20年间,它早已经成为国内PC市场的绝对“
期刊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知识界在广泛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 2010年前后中国面临的社会风险问题。  在“十一五计划”制订工作展开之际,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课题组对来自国内外的98名中外著名专家进行了调查,对“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可能影响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风险问题以及风险冲击程度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专家们提出的主要风险问题包括:就业问题、三农问题、金融问题、贫富差距、生态与资源问题、
期刊
几天之内,一个娱乐性话题戏剧性地演变为全国关注的公共话题,当然有其必然性。  11月6日,深圳市委副书记李意珍通过北京某报就《时差七小时》事件向公众公开道歉,但外界并没有因为李意珍的“深刻歉意”而给予谅解。  恰恰相反,《时差七小时》事件因为其本身具有娱乐和新闻的双重价值,传播甚广,更因为媒体的穷追不合揭出高级领导干部家属经商,巨额财产来源等敏感问题,公众的讨论还没有停止的迹象。  尤其是广东地方
期刊
上海人陈建国(化名)穿着略显肥大的深灰色西服,点燃一根“红双喜”香烟,在《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面前坐下。老陈今年55岁,脸膛黄里透黑,皱纹层层叠叠,腮帮凹陷,稀疏花白的头发向脑后拢起来。  他告诉记者,拆迁上访的那阵子他一共掉了7斤肉,瘦得像个骷髅,现在又慢慢开始长肉了。  陈建国抽的那包“红双喜”香烟,是上海嘉定区委政法委秘书科科长倪政一给他的。陈说,平时抽不起这么贵的香烟(7元5角一包),只能抽
期刊
贵州省毕节地区农妇罗正启,去年冬季因计划生育后遗症来京上访,《瞭望东方周刊》予以报道之后的第二个月,这件拖了3年之久的赔付案终于得到解决。  罗的丈夫专程走了40里山路,跑到撒拉镇上打来电话,告知《瞭望东方周刊》:“我们拿到了5000元的赔偿款!”  毕节地区行署信访科黄干事谈到这件事时说,毕节虽然不富裕,但也不是拿不出这5000元钱,当时是没有想到罗正启夫妇不顾“天高皇帝远”,把官司打到了北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