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 :从大片场到一亩田

来源 :电视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影视行业相关工作,每天能听到多少遍“横店”这个词,你已经习惯到不会去计算。它就像一个符号,是拍片子的地方,演员的GPS定位、媒体探班扫场的首选;它是一个影视生产的集结地,是影视产业化发展的典型案例,横店的群众演员,每年有几万人横漂在各种影视剧中。一次次在影视作品中重复出现的场景,还有一个个熟悉无比的专业群演脸,加上每次去横店之路的漫长颠簸,三伏三九的极端天气,也会折磨你的神经。影视产业化是发展的必然,新鲜血液的不断涌入,机场在建,横店一直在良性发展,之前横店也许是个大片场,可如今它变成能种多种作物的一亩田。横店影视产业基地的发展就像滚雪球,越强越强,越快越快。
  后期大工厂成长之路
  当年贝尔纳多·贝尔托鲁奇何其幸
  运,他被允许在北京皇帝的住所紫禁城里
  拍摄了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等9项大
  奖的《末代皇帝》。如今的电影人可没有
  他这份福气了,紫禁城不能再那么拍了,
  不过,横店后来满足了这些需求。
  横店是浙江东阳市城郊一个群山环
  抱的小镇,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都只修
  到附近的义乌。但电影人趋之若鹜,因为
  那里有“紫禁城”、按1:1比例复制的天
  安门城楼、各种年代剧所需要的小桥流水
  人家。1996年,导演谢晋要赶拍《鸦片战
  争》,急于搭建具有19世纪末布景的拍摄
  场地。当时横店集团董事长徐文荣承揽了
  这个项目。4个月之后,曾经的荒山荒土
  成为占地20公顷、拥有160多处建筑、纵
  横交错的广州古街道,而且居然还有“珠
  江”穿城而过。1999年前后,中国影视制
  作的不景气,加上横店地理位置闭塞以及
  有限的知名度,几乎再也没有剧组光临。
  最严重的时候,影视城一年亏损5000万
  元人民币。徐文荣做出一个令同行瞠目的
  决定:横店所有拍摄地一律不收场租费。
  果然,这一决定迅速吸引了大批剧组的目
  光。他对“潜在客户”说:“你只要给我
  图纸,我就能给你盖出来,多大的场景都
  没关系。”而横店影视城在2004年账面
  上才有微利,算盘是这样打的:影视城的
  成本基本上是固定的,一旦赢利,滚动起
  来就不得了。这样,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
  可以在横店找到合适的“外景”。而对许
  多影视人来说,横店的魅力绝不仅仅是场
  景的完备,它意味着更多,比如效率和便
  捷。
  两年前,横店影视基地开始尝试成
  立产业化实验区,东阳长城等九家影视企
  业进入了上市主导期,一路高歌。横店是
  一个典型案例,它有一种集合效应和凝聚
  效应,从影视后期摄影棚基地开始做起,
  起到整个对行业推动的一个后期的大工厂
  的作用。如今,免收场租作为传统被沿袭
  下来,徐文荣的儿子、现任横店集团董事
  长徐永安则对自己的“客户们”说:“你
  只要带着剧本来,我就能给你一个电视
  剧。”
  影视产业链基本完善的试验田
  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七年来在企业
  的集聚模式、产业的开发模式、行业的管
  理模式上成功摸索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
  从造景卖景的影视拍摄基地逐步发展成一
  个影视产业链基本完善的影视产业基地。
  而“金融”嫁接“影视”迈出了大步伐,
  解决的是影视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
  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三年内向实验区内企
  业提供总金额不超过30亿元的授信总量,
  鼓励入区企业通过上市实现加快发展,并
  且到海外进行兼并、收购、合作等。
  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目前建有28个
  实景拍摄基地,11座大型摄影棚,是全球
  规模最宏大的影视实景拍摄基地。2010年
  接待剧组143个,合计拍摄影视剧3665部
  (集),在横店拍摄的影视剧占全国影视剧
  产量的24.6%。2011年1月至10月,实验区
  入区企业新增47家,接待剧组135个,拍
  摄影视剧产量2.5万部(集),占全国古装
  剧产量的三分之一。
  未来的机遇源于基础
  未来五年,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
  仍然坚持以构建影视文化产业集群为主
  线,以转型升级和联动发展为重点,发挥
  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的基础优势、机制优
  势和品牌优势,通过政策、产业和市场的
  驱动,努力把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打造成
  亚洲最大、全球著名的影视产业基地,把
  影视文化产业培育成为东阳市区域经济的
  支柱产业。实现“由影视拍摄基地向影视
  产业基地转变,由单一服务功能向综合服
  务功能转变,由传统低端产业向现代高端
  产业转变”, 着力在后期制作、投融资
  平台、人才集聚、发行交易、后产品开发
  等五大方面实现重点突破:持续扩大产业
  规模、培育大企业主体、大力繁荣作品生
  产、着力提高城市品位、持续完善产业链
  条。在产业链条上,建立后期制作基地、
  加强演员经纪服务、加快推进影视衍生产
  品开发和经营、搭建影视作品交易平台、
  打造“影视院线”品牌:在未来5-10年,在
  全国各地建成300多家五星级影城。
  无序竞争的忧思
  到横店影视城的摄制组越来越多,
  同时影视产业链也越来越长。从2003年
  徐永安提出创建“影视产业实验区”的
  设想,到现在它仍是目前中国唯一的国家
  级影视产业实验区,而横店集团为主要
  投资方。包括于冬在内的行业人认为,从
  2011年开始,中国影视市场已经出现大
  的变化,其一就是产业格局的变化。过去
  都是围绕项目本身赚钱,以此为目标,现
  在是大市场观念和产业链的布局,但这
  样会形成一系列的竞争格局,包括国有企
  业、私营公司和上市公司,会形成多方利
  益竞争的局面,竞争局面有好的一方面,
  是带动了整个影视产业的大发展,不好的
  一方面,也会带来恶性竞争。最直接的利
  益竞争体现在合拍片项目的争夺上,互相
  竞价,造成了中国的影视资源和资金的恶
  性抬价,造成了一些浪费。长城影视董事
  长赵非凡认为,横店的现状是不够稳定,
  横店花了十五年时间,做成了全世界最大
  的影视拍摄基地,那么为什么不再花十五
  年做成全世界最好的影视旅游文化的标
  志性的园区呢?
  徐永安:120亿推动第三次发展机遇
  居安思危,或许应该采取更冷静的
  一种态度来看待这个行业的发展,横店
  的发展之路也是这样。大发展、大繁荣的
  号角虽然吹响了,但是从硬体到软体的转
  型,始终应该是探索的一条路,面对一哄
  而上的影视基地和企业投入,我们更多地
  需要一种镇静效应,因为横店集团经历过
  的痛楚或许和看得见的成绩一样多。
  Q:饮水思源,当初是谢晋导演找到了横店,还
  是横店找到了谢导?
  A:应该是一种缘分吧,谢导在寻找《鸦
  片战争》的拍摄基地,所以正好跟我们有
  缘相逢。
  Q:当时你们的态度是什么?
  A:非常积极,本身我们对影视文化有一
  个非常好的预期,所以从战略上也是非常
  符合。但是跟谢晋导演接触以后,我们对
  影视文化的发展,初步就在脑海中形成
  了。
  Q:什么时候有这种变成产业实验区的构想?
  A:实验区是我们抓住的第二次机遇,
  1996年我们涉足影视文化产业的时候,
  其实是受益于咱们国家经济改革开放,所
  以文化以后会成为人们生活的形态,这是
  我们集团当初对文化的第一次认识,所以
  那个时候我们从工业的投资当中来投入文
  化产业,这是进入文化产业的一次机会。
  2004年,广电总局批准影视产业实验区,
  叫实验,所以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影视产业
  升级发展的契机。
  Q:本来这个事是你们集团、你们家自己干的
  事,那自己干就行了,为什么还要把这个成果
  拱手相让,引入更多竞争对手?
  A:其实我认为这不是竞争,这是互补,一
  家不能繁荣,不是对立的,是互惠的,共
  同发展。
  Q:商业、企业总是以利为先,产值最大化是
  根本的,产业园区扩大之后,整个平台扩大之
  后,整个横店集团利润会更多。
  A:非常对,横店集团投资的影视文化产
  业是一个产业链,但是我们的实验区其实
  是以内容制作为主的,所以这本身在业务
  上也是相辅相成的。
  Q:但是都希望在这个行业当中具有垄断地位,
  这样可能会更加节省成本,节省资源,对于保
  证垄断效应,横店集团是否有充分的自信和方
  法?
  A:我觉得任何人都垄断不了,只有共同
  发展,垄断不能成为这个产业发展的手
  段。
  Q:现在在整个实验区,从产值、经营规模、影
  响力来看,横店集团能够占多大的份额?
  A:应该说影视产业实验区的影响力是非
  常之大,累计在这个实验区里面产出六十
  几个亿,然后计划目标是每年六十几个
  亿,这对我们影视产业起到非常巨大的推
  动作用。
  Q:以前有很多摄制景点都是集团投资的。这个
  产业链是什么样的结构?
  A:影视产业刚才我们提到,以影视为魂,
  旅游为表,其实我们真正的收益,一方面
  对影视企业的支持,就是免收场租,降低
  成本,在这里能够得到一些发展。那么我
  们的收入是开发市场延伸的产业链来追求
  我们的利润,来得到我们的收益。
  Q:一个好的创意,好的本子,横店集团以资金
  支持和操作支持,最后就按比例分成?
  A:我们影视产业实验区里面有一个支持
  影视产业的基金,然后是支持影视产业的
  各种金融产品,比如说我们中国银行的影
  视通宝,这些都是对他们进行非常巨大的
  支持。当然横店集团作为本身投资主体,
  也跟很多影视企业一起投资,其中有好多
  影视企业,我也参与一些投资。
  Q:有没有具体的赢利的数字额可以作为一个
  战略目标?
  A:集团作为我的投资主体,我现在有两
  个非常详细的两个五年计划,在这里也可
  以透露一下,我准备投资120亿,在我们
  三大产业链里面从基地拍摄,到制作,到
  发行,再加上基地的配套服务,投资120
  个亿来推动横店影视产业第三次的发展机
  会。
  
其他文献
【摘要】省级技术平台直接关系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速度以及今后的运营质量,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省级技术平台如何助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关键在于强化意识、抓好措施和保证政策落地。  【关键词】省级技术平台、县级融媒体中心、服务、建设  当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取得较快发展。技术、资金和人才等因素阻碍了县级融媒体中心进一步发展,省级技术平台建设成为最佳解决方案。省级技术平台是媒体融合背景
由剧合影视、娱跃文化、星源天华、新浪微博、天道至善、大声娱乐、青春你好、森宇等共同出品的电视剧《南烟斋笔录》改编自壳小杀和左小翎同名漫画。该剧讲述了都市白领唐曼在事业与爱情皆遭遇重创后,回到老家休假疗伤,期间发现一本残旧的书稿《南烟斋笔录》。书稿中讲述了清末民初,爱国青年叶申与香薰铺子南烟斋的老板娘陆曼笙因误会结下缘分,最终破除万难相依相守的点点滴滴。书稿中的陆曼笙具有奇妙的力量和独特的使命,可为
荣信达以“一起”为主题,在北京召开“荣信达20周年庆暨IP2.0战略与新项目发布会”。新20年的开篇,云锋基金将与荣信达携手,共同布局娱乐经济新生态。云锋基金控股后,将会为荣信达带来资金保证、商业理念及运作模式的支持,助力荣信达向综合性文化机构的升级转变。如果说荣信达的20年,是两个女人缔造的王朝、那么荣信达的“娱乐IP2.0全价值链综合运营”体系,便是对互联网 娱乐产业的积极探索。  荣信达20
毋容置疑,中国影视的发展不可或缺荣誉:金鸡百花、德艺双馨、飞天金鹰的桂冠激励过无数影视人致力于中国的影视艺术,推动着中国影视的繁荣与发展。  然则,中国的文化好像习惯在复制双刃剑的陋习。原本用于励志的荣誉文化再度被部分别有用心者演绎成一场沽名钓誉的流行病变,多如牛毛的奖杯,被逐臭猎奇和名利贿赂者合谋,狼狈为奸霉变成又一场文化雾霾,严重窒息着中国影视的精神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在名目繁多的各种影视
一般来说,作品中的形象(人物),思想、情感、个性是发展变化的,但中学生在写作时容易顾此失彼,表现了形象的发展变化,却忽视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结果人物的变化无迹可寻,缺少生活的真实性。下面这篇文章就有这样的问题:    [原稿]    遗落在大海里的钻石  胡妍妍    “扑通!”一颗名叫“天之心”的价值连城的钻石掉进了大海。  此刻,她的心情坏到了极点。刚才还沉浸在女主人的朋友的赞美声中,现在却因女
在影视剧生产中,“导演中心制”“制片人中心制”是比较常见的模式。而在“谁腕大听谁”的实战中,大明星也一定程度能够左右影视剧的创作。但在今年,中国电视剧却流行“老戏骨中心制”。  在《白鹿原》中,张嘉译担任艺术总监;在《军师联盟》《虎啸龙吟》里,吴秀波则成为“戏剧监制”。果靖霖、陈思诚除了担任编剧,还分别是《生逢灿烂的日子》《远大前程》的艺术总监、监制。这几位演员,肯定不是因为“戏霸”才挂名监制,而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阅读优秀作品,运用想象和联想,品味语言艺术,获得审美发现,进行审美体验与审美鉴赏,并努力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培养中职学生的阅读兴趣,带领他们寻找语言特色,掌握表达技巧,以提高文本鉴赏能力。  文化基础薄弱原故,阅读历来是中职学生的短板。在提升中职生阅读能力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达成上述《课标》的期待
2016年9月24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中国武汉期刊博览会上,由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广电影视联盟、《电视指南》杂志社、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影视机构委员会主办,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新媒体新闻委员会支持、长江汉风书局协办的《电视指南》融媒体上线暨年度中国电视剧产业影响力指数新闻发布会隆重揭幕。此次活动系统回顾了《电视指南》杂志深耕中国电视剧产业,以中国电视剧发展风向标为核心内容,逐步向“中国电视剧第
一部优秀的电视剧从前期的剧本写作、中期的拍摄制作到后期的宣传发行,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环环相扣,作为金牌制片人的金屹菲深谙——制片之道在于能够“把控全局”。“真正的制作人必须要有高屋建瓴的思维和格局,要有把控全局的能力。作为制片人,所有作品我都是全程参与,从版权采购、人物设定、美术风格到后期制作宣传等等,我觉得制作人必须全程参与,这才是一个制作人完整的工作流程,也是一个制作人的天职。制作人不仅仅是
近些年,古装宫斗、都市职场、玄幻仙侠等题材在国内的电视剧市场上可谓遍地开花,短时间内为广大观众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电视作品。而相比以上题材来说,对于节奏和情节把控要求更加严苛的悬疑谍战题材,或许很多人的第一反应还停留在十年前的《潜伏》。  随着网络IP的孵化逐渐进入白热化,越来越多元的题材冲击着电视市场。显然,单一的谍战或悬疑题材已经无法满足广大观众日益升级的口味了。而由北京金菲林影视策划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