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烛之武退秦师》塑造的烛之武形象之所以呼之欲出,栩栩如生,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物语言描写极为出色,一字一词,尽露个性,一言一语,皆显灵魂。尤其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兵一段话最为一绝,充分体现了烛之武是一个外交舞台上的高手,是语言智慧的化身。
且看这一段——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在这里,烛之武到底运用了哪些劝说技巧呢?
一、妙用词语,消除戒备
两军对阵,剑拔驽张,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使节上门,不得不防。烛之武深夜来访,秦伯自是戒备,提高警惕:不知来者安的什么心。因此,烛之武首先要做的便是消除对方戒备心理。他开头便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既”在这里意思是“已经”,暗示秦伯:烛之武登门,没想过挽狂澜于既倒,与你们决一死战,分个高下。我们已没有取胜的希望,亡国是必然。今天,我就是以亡国奴的身份来求见的。听了这样的开场白,秦伯紧绷的弦自然松了下来。消除了对方的顾虑,从而为进一步劝说埋下了伏笔。
二、利益相诱,催其动心
在纷乱的春秋时代,诸侯始终把利益放在第一位,企图通过武力,占有土地,实现称霸,统一海内。而作为有相当实力的秦伯更是野心勃勃,有利必争,不放走一个扩张的机会,力防一丁点的损失。
抓住这一点,烛之武在消却了秦伯的戒备心理后,直接以利益相诱,从亡郑存郑的利害关系入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天底下的人都知道,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近邻。所以,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非但无利,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君之薄”也。如果保存郑国呢,很明显,对秦有好处。
这些独到的分析,烛之武讲得不夸大其辞,不弄虚作假,句句属实,条条在理。清醒的秦伯听在耳里,明在心里。存郑亡郑,孰是孰非,如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三、巧借矛盾,强化意愿
事物间矛盾无处不存,秦、晋也属如此。烛之武高明,不仅体现在善以利益相诱,更在秦、晋矛盾上大做文章。众所周知,秦伯曾送惠公回国,惠公许诺焦、瑕两座城池。但直至文公继位,诺言仍未兑现。晋国的言而无信,秦伯耿耿于怀。烛之武洞悉这一点,趁势作文章。“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烛之武旧事重提,无异于捅了秦伯的痛处,激起他心中的怒火。晋文公,你这个白眼狼,骗子的勾当,我好心没好报。过去的事还未算帐,自己还这么傻吗?我可不想当大家的笑柄。这种念头如同毒瘤,在秦伯心中疯长。
四、放眼长远,趁热打铁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再次立足长远,明确指出:晋国贪而不义,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秦伯心里禁不住打了一阵寒噤:幸听一席话,不然坏事矣。
五、再用词语,促成决定
有了以上的说辞,按说已基本说服了秦伯,但郑之武并未就此罢手,他在最后又用了一个“唯”字。“唯”做助词用于句首有三个义项:一是表希望,译为“希望”、“愿”;二是作为发语词,没有意义;三是强调原因,译为“只因为”。(见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新编文言文词典》)烛之武在这里用的是第一个义项。“唯君图之”的意思是“希望您好好掂量掂量吧”。话语间,希望之意,关切之情,溢于言表,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烛之武意思明明朗朗:早作打算,撤退军队,切勿迟疑。
在这样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之下,最终,“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也由此改写了历史,成了郑国的英雄。
且看这一段——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在这里,烛之武到底运用了哪些劝说技巧呢?
一、妙用词语,消除戒备
两军对阵,剑拔驽张,善者不来,来者不善。使节上门,不得不防。烛之武深夜来访,秦伯自是戒备,提高警惕:不知来者安的什么心。因此,烛之武首先要做的便是消除对方戒备心理。他开头便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既”在这里意思是“已经”,暗示秦伯:烛之武登门,没想过挽狂澜于既倒,与你们决一死战,分个高下。我们已没有取胜的希望,亡国是必然。今天,我就是以亡国奴的身份来求见的。听了这样的开场白,秦伯紧绷的弦自然松了下来。消除了对方的顾虑,从而为进一步劝说埋下了伏笔。
二、利益相诱,催其动心
在纷乱的春秋时代,诸侯始终把利益放在第一位,企图通过武力,占有土地,实现称霸,统一海内。而作为有相当实力的秦伯更是野心勃勃,有利必争,不放走一个扩张的机会,力防一丁点的损失。
抓住这一点,烛之武在消却了秦伯的戒备心理后,直接以利益相诱,从亡郑存郑的利害关系入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天底下的人都知道,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近邻。所以,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非但无利,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君之薄”也。如果保存郑国呢,很明显,对秦有好处。
这些独到的分析,烛之武讲得不夸大其辞,不弄虚作假,句句属实,条条在理。清醒的秦伯听在耳里,明在心里。存郑亡郑,孰是孰非,如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三、巧借矛盾,强化意愿
事物间矛盾无处不存,秦、晋也属如此。烛之武高明,不仅体现在善以利益相诱,更在秦、晋矛盾上大做文章。众所周知,秦伯曾送惠公回国,惠公许诺焦、瑕两座城池。但直至文公继位,诺言仍未兑现。晋国的言而无信,秦伯耿耿于怀。烛之武洞悉这一点,趁势作文章。“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烛之武旧事重提,无异于捅了秦伯的痛处,激起他心中的怒火。晋文公,你这个白眼狼,骗子的勾当,我好心没好报。过去的事还未算帐,自己还这么傻吗?我可不想当大家的笑柄。这种念头如同毒瘤,在秦伯心中疯长。
四、放眼长远,趁热打铁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再次立足长远,明确指出:晋国贪而不义,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秦伯心里禁不住打了一阵寒噤:幸听一席话,不然坏事矣。
五、再用词语,促成决定
有了以上的说辞,按说已基本说服了秦伯,但郑之武并未就此罢手,他在最后又用了一个“唯”字。“唯”做助词用于句首有三个义项:一是表希望,译为“希望”、“愿”;二是作为发语词,没有意义;三是强调原因,译为“只因为”。(见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新编文言文词典》)烛之武在这里用的是第一个义项。“唯君图之”的意思是“希望您好好掂量掂量吧”。话语间,希望之意,关切之情,溢于言表,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烛之武意思明明朗朗:早作打算,撤退军队,切勿迟疑。
在这样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之下,最终,“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也由此改写了历史,成了郑国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