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年了,写这个小小的专栏,已经让我有点儿江郎才尽,不知道诸位看官们是不是也已经觉得有点腻歪。半夜在家里憋稿子,发现那些臆想,各种写作思路,都局限得可怜,根本原因是:没有奇遇。
我认识的一个哥们,他之前可能会有点小有纠结,会问街头摄影算不算艺术这种问题。最近,我想他已经整明白了,个人签名前面光明正大地加上了“街头摄影师”这个头衔。他拍北京地铁6年多,里面都是上班族最为不堪的样子,发表之后,我特别替他担心,怕有人找他麻烦。后来事儿还真的来了,但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他拍的人们在地铁里打架的场面,在微博上广为传播,一个人认出自己曾在现场,另一个人更是认出了自己的一只脚,这张照片证明了他们曾经的存在。摄影师还收到很多奇怪的信,比如有一封信写的是:那个扮演唐僧给某票务公司做宣传的年轻人,很像我朋友的弟弟,他出走多年,你能帮我联系么?
这些故事是我装模作样地打字,指头下面想象不出来的情节。其实,即便是一些江湖老油条,最擅长的也只不过是那几个段子,他们绘声绘色地讲给不同人听,收获故事大结局时听众的惊诧莫名。这种带有表演性的描述,需要台词剧本和演练,过于娴熟,过于投入,从而导致他们接受新信息的能力变得越来越有限。我想,这就是人们讨厌年老的原因。
最近我开始考虑如何对付自己的老年生活,我认为最为困难的就是有一颗持久的好奇心。倘若太过信心满满,便不会再对不可测事物抱有期待。
因为一点公事,我匆忙到纽约转了一圈,满满当当的行程中专门挤出一下午到ICP国际摄影中心看展览,是这里三年一度的大展。策展人在前言里提到,这群参展者都是浸在新影像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这个“新”体现在,整个展览没有任何稳妥地装在框里的照片。比如,作品一:视频,作者从网络上搜集战争恐怖照片,在平板电脑上放大,用手触摸,名曰触摸死亡;作品二:作者从网络上搜集照片,合成新的抽象作品,作品三:视频,作者从网络上搜集照片,分成不同的主题,顺序播放;作品四,还是作者从网络上搜集的照片,作品五……
我仿佛看到了一屋子信心满满的年轻人,他们已经懒得出去拍照了,他们声称照片是假的,我们的世界已不再是真的。那些作品也在唠唠叨叨地说着这个事儿,仿佛是在给愚钝者布道。
声称自己的绝对正确是一种可怕的固执。E.B.怀特将那些从郊区赶往市中心去工作的通勤者称作是蝗虫,他们每天都沿正确的路线上下班,在曼哈顿中城的写字楼工作, 一年到头忙得团团转,却从不曾凭临海堤,远眺总督岛;他们从未在这个城市漫游过,根本不知道这城里蕴藏着多少奇遇。和在玻璃房子里拍照的那些年轻人一样,他们已然老去,外面的世界,对他们而言,根本就是一道一成不变的风景。至于表象背后还有什么故事,谁会去关心呢?
走出ICP,我赶往另一个目的地。地铁上一位黑人在怒吼,是旁边一位白人妇女伤到他的自尊心,他刚坐下来,这位女士就一抱肩,身子一躲。不管身边的朋友怎么劝阻,黑大个儿一直骂到这位女士下车。
我原本安稳地坐在对面,黑人似乎没有消气,目光忽然停在我脸上,他指着我,又指了指身边的空位,意思是说敢不敢坐到他身边去。朋友说,仿佛没有经过任何思考,我就一下子跑过去,坐在了两个黑人中间。
骂人的那个,把脸凑得离我很近,眼睛鼓鼓地盯着我,另外一个家伙则有些无可奈何地埋下了头:“他疯了。”“这是你朋友?”“是我哥哥,他今天过生日,喝了点儿酒。”
“嘿,生日快乐。”
刚说完这句话,车就到站了,拉着朋友旋风般地冲下车,身后是一车厢因为这个插曲而乐不可支的人们。
怀特认为有三个纽约,一个是本地人的纽约,一个是通勤者的纽约,前两者都是稳定不变的样子,最后一个是他乡人的纽约,他们把纽约当做追梦的地方,正是这些人才点燃了纽约的热情。
冲出车厢的那刻,我很兴奋,事物又有了与我看到的不一样的样子。
我已经敲了太多的字,生活还有无尽的奇遇等着我,我得出发了。亲爱的读者,我在奇遇里面等着你。
我认识的一个哥们,他之前可能会有点小有纠结,会问街头摄影算不算艺术这种问题。最近,我想他已经整明白了,个人签名前面光明正大地加上了“街头摄影师”这个头衔。他拍北京地铁6年多,里面都是上班族最为不堪的样子,发表之后,我特别替他担心,怕有人找他麻烦。后来事儿还真的来了,但不是我想象的那样。他拍的人们在地铁里打架的场面,在微博上广为传播,一个人认出自己曾在现场,另一个人更是认出了自己的一只脚,这张照片证明了他们曾经的存在。摄影师还收到很多奇怪的信,比如有一封信写的是:那个扮演唐僧给某票务公司做宣传的年轻人,很像我朋友的弟弟,他出走多年,你能帮我联系么?
这些故事是我装模作样地打字,指头下面想象不出来的情节。其实,即便是一些江湖老油条,最擅长的也只不过是那几个段子,他们绘声绘色地讲给不同人听,收获故事大结局时听众的惊诧莫名。这种带有表演性的描述,需要台词剧本和演练,过于娴熟,过于投入,从而导致他们接受新信息的能力变得越来越有限。我想,这就是人们讨厌年老的原因。
最近我开始考虑如何对付自己的老年生活,我认为最为困难的就是有一颗持久的好奇心。倘若太过信心满满,便不会再对不可测事物抱有期待。
因为一点公事,我匆忙到纽约转了一圈,满满当当的行程中专门挤出一下午到ICP国际摄影中心看展览,是这里三年一度的大展。策展人在前言里提到,这群参展者都是浸在新影像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这个“新”体现在,整个展览没有任何稳妥地装在框里的照片。比如,作品一:视频,作者从网络上搜集战争恐怖照片,在平板电脑上放大,用手触摸,名曰触摸死亡;作品二:作者从网络上搜集照片,合成新的抽象作品,作品三:视频,作者从网络上搜集照片,分成不同的主题,顺序播放;作品四,还是作者从网络上搜集的照片,作品五……
我仿佛看到了一屋子信心满满的年轻人,他们已经懒得出去拍照了,他们声称照片是假的,我们的世界已不再是真的。那些作品也在唠唠叨叨地说着这个事儿,仿佛是在给愚钝者布道。
声称自己的绝对正确是一种可怕的固执。E.B.怀特将那些从郊区赶往市中心去工作的通勤者称作是蝗虫,他们每天都沿正确的路线上下班,在曼哈顿中城的写字楼工作, 一年到头忙得团团转,却从不曾凭临海堤,远眺总督岛;他们从未在这个城市漫游过,根本不知道这城里蕴藏着多少奇遇。和在玻璃房子里拍照的那些年轻人一样,他们已然老去,外面的世界,对他们而言,根本就是一道一成不变的风景。至于表象背后还有什么故事,谁会去关心呢?
走出ICP,我赶往另一个目的地。地铁上一位黑人在怒吼,是旁边一位白人妇女伤到他的自尊心,他刚坐下来,这位女士就一抱肩,身子一躲。不管身边的朋友怎么劝阻,黑大个儿一直骂到这位女士下车。
我原本安稳地坐在对面,黑人似乎没有消气,目光忽然停在我脸上,他指着我,又指了指身边的空位,意思是说敢不敢坐到他身边去。朋友说,仿佛没有经过任何思考,我就一下子跑过去,坐在了两个黑人中间。
骂人的那个,把脸凑得离我很近,眼睛鼓鼓地盯着我,另外一个家伙则有些无可奈何地埋下了头:“他疯了。”“这是你朋友?”“是我哥哥,他今天过生日,喝了点儿酒。”
“嘿,生日快乐。”
刚说完这句话,车就到站了,拉着朋友旋风般地冲下车,身后是一车厢因为这个插曲而乐不可支的人们。
怀特认为有三个纽约,一个是本地人的纽约,一个是通勤者的纽约,前两者都是稳定不变的样子,最后一个是他乡人的纽约,他们把纽约当做追梦的地方,正是这些人才点燃了纽约的热情。
冲出车厢的那刻,我很兴奋,事物又有了与我看到的不一样的样子。
我已经敲了太多的字,生活还有无尽的奇遇等着我,我得出发了。亲爱的读者,我在奇遇里面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