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全面完成精准扶贫工作和加快生态肉牛养殖产业发展任务,广西宁明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地甘蔗尾梢、玉米秸秆等饲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决定将生态肉牛养殖产业列为脱贫攻坚重点扶持产业。自2017年起,在全县13个乡(镇)、3个华侨农场大力发展生态肉牛養殖产业,力争全年全县牛饲养量达6.05万头以上,2018年-2020年全县牛饲养量保持在9.72万头以上,使生态肉牛养殖成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支柱产业。
宁明县率先在崇左市7个县(市、区)中成立县、乡两级现代生态肉牛养殖产业发展机构,并将牛羊养殖任务下达给乡(镇)、农场,推行责任清单管理,实行定领导、定任务、定标准、定时限、定责任并定期检查。同时建立“周汇报”例会制度,以协调会、现场办公等模式研究、解决项目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牛群未动,粮草先行
在养牛饲料供给保障方面,该县将通过利用甘蔗“双高”示范基地、甜玉米种植基地,鼓励带动群众种植甘蔗、甜玉米,充分利用丰富的甘蔗尾叶、玉米秸秆进行精加工成为养牛饲料。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种植牧草,并对牧草种植、饲草料加工等给予补贴扶持。宁明县出台优惠政策,凡在沿河两岸30米内种植牧草的给予每年每亩500元补贴,在荒山荒坡种植牧草或构树的给予每年每亩300元补贴。与此同时,对县域内年收购、加工牛饲草料1万吨以上的规模饲料加工企业、合作社给予每吨20元的补贴,确保全县肉牛养殖饲草有充足保障。在稳定甘蔗种植面积前提下,该县种植牧草面积可达26200亩。目前,自治区畜牧站已经免费为该县提供1000吨王草种,并陆续送达全县各乡(镇)、华侨农场。截至3月4日,全县完成牧草种植1850多亩。
“推广牧草种植不仅能为牛羊养殖提供饲料保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还能有效保护母亲河,绿化美化环境,保住绿水青山。”宁明县委副书记黄定颖深有感触。
“甘蔗卖给糖厂,甘蔗尾叶直接收购加工,提升甘蔗叶利用率。群众种植牧草、甜玉米,每亩年产牧草15吨、甜玉米秆10吨左右,按照每吨300元计算,亩产值达到3000元-4500元左右。仅甘蔗尾叶和甜玉米秆两项就能为群众人均增收500元左右。同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可以到养殖小区、基地打工领取劳务报酬。”该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黄作平给有发展养牛意向的农民算了一笔账。
扶持养殖,龙头带动
宁明县不仅对牧草种植及收购加工给予补贴,还出台肉牛养殖扶持政策,鼓励全民养牛,推动养牛产业发展。该县规定,今年全县每个乡(镇)至少建设一个肉牛养殖小区。对基础母牛见仔补母2000元/头,引进良种种牛补贴5000元/头;对获得市级、区级、国家级的养牛龙头企业给予10万元-30万元的补贴;对于获得自治区或国家标准化示范场的肉牛养殖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20万元奖励;对从事养殖类家庭农场,年出栏肉牛50头以上(或产值20万元以上)且被评为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的,给予5万元奖励;对注册会员14户以上,年产值达140万元以上的养牛合作社,给予10万元奖励;对县域内向银行贷款全额用于养牛业发展的业主给予利息100%补贴。通过这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更多企业、合作社、个人购牛养牛,进一步加快推进标准化养殖、现代生态养殖和规模化养殖。
该县还着力引进和培育养牛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养殖大户、养殖合作社,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的优势和带动作用,解决贫困户缺少技术和销售渠道的难题。目前,该县成立了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并以其为平台,对全县贫困户小额信贷、产业扶贫资金进行整合后,采取入股龙頭企业的形式参与发展肉牛产业,致力于打造宁明肉牛标秆企业。该县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在板棍乡引进了旭超公司,实施旭超农业循环开发项目。该项目于2016年7月启动,项目总投资9210万元,占地2万亩,主要以“育肥牛”为主,利用牛的粪便种植牧草、水果、水稻及林下种植蘑菇。该项目第一期投资3500万元,年计划养牛3000头,种植牧草面积1940亩。项目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运营,每个贫困户通过与旭超公司、信用社三方共同签约,贷款5万元(政府贴息)入股,公司每年给贫困户分红4000元。另外,村民还可以出租土地给公司种草,可以到公司打工赚钱。目前,该项目已经建成实验室、仓储设施及标准牛棚等,并种植牧草100余亩,将购进200头良种肉牛进场养殖。目前,当地已有200多户贫困户与旭超公司签订入股协议。
合作共赢,延伸产业链
在养牛产业发展过程中,该县要求各乡(镇)、农场、行政村(社区)均成立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合作,吸纳贫困群众入股经营,享受分红。合作社负责组织社员在甘蔗“双高”片区种植管理甘蔗,在丢荒的土地和丘陵地带种植牧草、甜玉米、构树,确保养殖小区牛饲料充足。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签订收购协议并按照双方约定送到养殖小区,由龙头企业给予各合作社牧草150元/吨、甜玉米秆300元/吨、甘蔗叶130元/吨的保价收购价。牧草基地所在地的合作社,每年还可以从龙头企业中按照每吨饲料原料3元的标准提取管理费,作为合作社的运作经费和村里的集体收入。
为全方位建设标准化现代畜牧养殖小区,该县还专程邀请了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动物养殖专家组,深入全县各乡(镇)现场指导养殖小区的规划建设,为当地发展养牛业“把脉”,就优良牛品种选育、疫病综合防控、健康生态养殖、肉牛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提供建议和指导。
对于如何做大做强生态养牛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效益,该县按照“一业多辅、一体多元”的发展思路,在优先发展肉牛养殖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产业。一是在养殖小区建立1-2个年产牛饲料1万吨以上的加工厂,提升蔗叶等利用率,增加群众收入。二是成立屠宰及深加工公司。养牛规模达到3万头以上后,在县内建设一个年屠宰1万头牛以上的屠宰加工厂,给予75万元奖励。三是向前延伸产业链。该县通过建沼气池的办法,处理利用冲洗牛场废水和牛尿等废弃物,经过发酵后的废弃物作为有机肥直接灌溉牧草、甜玉米、甘蔗种植基地,实现“养牛-沼气-有机生物肥-种牧草-养牛”的有机循环;将养牛所产生的牛粪晒干后作为基肥用来种植蘑菇,蘑菇肥又用来种甘蔗、牧草、玉米,实现“牛-蘑菇-蔗(牧草、玉米)-牛”的另一个良性循环,既降低产业经营成本,又增加产业效益。
“发展生态肉牛养殖产业,符合宁明县资源优势,符合贫困群众产业发展需求,对调整优化全县产业结构意义重大。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延伸产业链,将给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养牛,将成为宁明县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成为全县新的经济增长点。”该县县委书记刘勇充满信心地说。
宁明县率先在崇左市7个县(市、区)中成立县、乡两级现代生态肉牛养殖产业发展机构,并将牛羊养殖任务下达给乡(镇)、农场,推行责任清单管理,实行定领导、定任务、定标准、定时限、定责任并定期检查。同时建立“周汇报”例会制度,以协调会、现场办公等模式研究、解决项目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牛群未动,粮草先行
在养牛饲料供给保障方面,该县将通过利用甘蔗“双高”示范基地、甜玉米种植基地,鼓励带动群众种植甘蔗、甜玉米,充分利用丰富的甘蔗尾叶、玉米秸秆进行精加工成为养牛饲料。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种植牧草,并对牧草种植、饲草料加工等给予补贴扶持。宁明县出台优惠政策,凡在沿河两岸30米内种植牧草的给予每年每亩500元补贴,在荒山荒坡种植牧草或构树的给予每年每亩300元补贴。与此同时,对县域内年收购、加工牛饲草料1万吨以上的规模饲料加工企业、合作社给予每吨20元的补贴,确保全县肉牛养殖饲草有充足保障。在稳定甘蔗种植面积前提下,该县种植牧草面积可达26200亩。目前,自治区畜牧站已经免费为该县提供1000吨王草种,并陆续送达全县各乡(镇)、华侨农场。截至3月4日,全县完成牧草种植1850多亩。
“推广牧草种植不仅能为牛羊养殖提供饲料保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还能有效保护母亲河,绿化美化环境,保住绿水青山。”宁明县委副书记黄定颖深有感触。
“甘蔗卖给糖厂,甘蔗尾叶直接收购加工,提升甘蔗叶利用率。群众种植牧草、甜玉米,每亩年产牧草15吨、甜玉米秆10吨左右,按照每吨300元计算,亩产值达到3000元-4500元左右。仅甘蔗尾叶和甜玉米秆两项就能为群众人均增收500元左右。同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可以到养殖小区、基地打工领取劳务报酬。”该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黄作平给有发展养牛意向的农民算了一笔账。
扶持养殖,龙头带动
宁明县不仅对牧草种植及收购加工给予补贴,还出台肉牛养殖扶持政策,鼓励全民养牛,推动养牛产业发展。该县规定,今年全县每个乡(镇)至少建设一个肉牛养殖小区。对基础母牛见仔补母2000元/头,引进良种种牛补贴5000元/头;对获得市级、区级、国家级的养牛龙头企业给予10万元-30万元的补贴;对于获得自治区或国家标准化示范场的肉牛养殖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20万元奖励;对从事养殖类家庭农场,年出栏肉牛50头以上(或产值20万元以上)且被评为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的,给予5万元奖励;对注册会员14户以上,年产值达140万元以上的养牛合作社,给予10万元奖励;对县域内向银行贷款全额用于养牛业发展的业主给予利息100%补贴。通过这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更多企业、合作社、个人购牛养牛,进一步加快推进标准化养殖、现代生态养殖和规模化养殖。
该县还着力引进和培育养牛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养殖大户、养殖合作社,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的优势和带动作用,解决贫困户缺少技术和销售渠道的难题。目前,该县成立了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并以其为平台,对全县贫困户小额信贷、产业扶贫资金进行整合后,采取入股龙頭企业的形式参与发展肉牛产业,致力于打造宁明肉牛标秆企业。该县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在板棍乡引进了旭超公司,实施旭超农业循环开发项目。该项目于2016年7月启动,项目总投资9210万元,占地2万亩,主要以“育肥牛”为主,利用牛的粪便种植牧草、水果、水稻及林下种植蘑菇。该项目第一期投资3500万元,年计划养牛3000头,种植牧草面积1940亩。项目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运营,每个贫困户通过与旭超公司、信用社三方共同签约,贷款5万元(政府贴息)入股,公司每年给贫困户分红4000元。另外,村民还可以出租土地给公司种草,可以到公司打工赚钱。目前,该项目已经建成实验室、仓储设施及标准牛棚等,并种植牧草100余亩,将购进200头良种肉牛进场养殖。目前,当地已有200多户贫困户与旭超公司签订入股协议。
合作共赢,延伸产业链
在养牛产业发展过程中,该县要求各乡(镇)、农场、行政村(社区)均成立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合作,吸纳贫困群众入股经营,享受分红。合作社负责组织社员在甘蔗“双高”片区种植管理甘蔗,在丢荒的土地和丘陵地带种植牧草、甜玉米、构树,确保养殖小区牛饲料充足。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签订收购协议并按照双方约定送到养殖小区,由龙头企业给予各合作社牧草150元/吨、甜玉米秆300元/吨、甘蔗叶130元/吨的保价收购价。牧草基地所在地的合作社,每年还可以从龙头企业中按照每吨饲料原料3元的标准提取管理费,作为合作社的运作经费和村里的集体收入。
为全方位建设标准化现代畜牧养殖小区,该县还专程邀请了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动物养殖专家组,深入全县各乡(镇)现场指导养殖小区的规划建设,为当地发展养牛业“把脉”,就优良牛品种选育、疫病综合防控、健康生态养殖、肉牛产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提供建议和指导。
对于如何做大做强生态养牛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效益,该县按照“一业多辅、一体多元”的发展思路,在优先发展肉牛养殖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产业。一是在养殖小区建立1-2个年产牛饲料1万吨以上的加工厂,提升蔗叶等利用率,增加群众收入。二是成立屠宰及深加工公司。养牛规模达到3万头以上后,在县内建设一个年屠宰1万头牛以上的屠宰加工厂,给予75万元奖励。三是向前延伸产业链。该县通过建沼气池的办法,处理利用冲洗牛场废水和牛尿等废弃物,经过发酵后的废弃物作为有机肥直接灌溉牧草、甜玉米、甘蔗种植基地,实现“养牛-沼气-有机生物肥-种牧草-养牛”的有机循环;将养牛所产生的牛粪晒干后作为基肥用来种植蘑菇,蘑菇肥又用来种甘蔗、牧草、玉米,实现“牛-蘑菇-蔗(牧草、玉米)-牛”的另一个良性循环,既降低产业经营成本,又增加产业效益。
“发展生态肉牛养殖产业,符合宁明县资源优势,符合贫困群众产业发展需求,对调整优化全县产业结构意义重大。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延伸产业链,将给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养牛,将成为宁明县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成为全县新的经济增长点。”该县县委书记刘勇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