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芋泥是闽菜中的传统甜食之一,其中又尤以福鼎的八宝芋泥最为地道。它的盛名与其选材密切相关。福鼎八宝芋泥选材自福鼎土特产——省名牌农产品福鼎芋。福鼎芋以其个大、质松、味香而闻名,是制作八宝芋泥之上品。
美味诱惑舌心
芋泥,也叫芋茸,是闽菜中的一道传统甜食,以芋头煮熟捣烂加红枣、樱桃、瓜子仁、冬瓜糖、白糖、桂花和熟猪油等辅料制成。
在一些地区,芋泥也会用作食物的馅料。用芋头烹制的芋泥,以独特的味道而脍炙人口。原料可选:竹芋、红芋、猴头芋等,但以槟榔芋最佳。将芋头蒸熟,去皮碾压为泥,拌上猪油、白糖、香料、芝麻等在旺火热锅上翻搅均匀后装入盆中,并用红枣、山揸熟莲子、冬瓜糖等在芋泥面上装饰太极图案,淋上一层熟猪油,上笼用旺火蒸熟透即可上席。
芋泥中的上品称为“太极芋泥”和“八宝芋泥”。由于猪油蒙盖,制成后貌似冷食,实则热食。在酒宴上常在收席前做为甜点推出。福建东部沿海地区皆有做芋泥的习俗。其中尤以福州芋泥最为有名,是福州地区典型的甜食。
此菜香郁甜润,细腻可后,是闽菜的传统甜食之一。每当宴席接近尾声时,上的最后一道“压轴”菜,通常都是芋泥。
街头巷口飘香
福州菜吃到最后必须上甜食。甜食一般是一干一汤,干的如菜头饼、千页糕等;汤则有菠萝汤、桂圆汤、花生汤等。但是,最具有福州街居传统美食特色的应首推芋泥、炒糕和粉包汤。
芋泥的用料和做法都很简单,把槟榔芋蒸熟捣成泥状,加白糖、梅舌、芝麻、猪油等,拌匀后在蒸笼中蒸些许时间即成。吃芋泥时应注意别烫着了,因为芋泥端上来时,猪油盖在上面,热气不易散发,而表面又看不到热气,所以不能匆忙下嘴。
制芋泥讲究三要素:一要好芋头——北岭槟榔芋;二要上等白砂糖;三要好猪油。俗话说“做芋泥没功夫,糖油做师傅”。过去所谓地道的芋泥,就是甜度够,加上蒸熟后碗面上有一层厚厚的猪油。这种标准让今天的年轻人闻而生畏,谁敢问津?所以今天的商家进行了很大的改进,比如尽量降低芋泥的甜度,用奶油代替猪油等,都使芋泥这道福州传统甜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福州菜最后上甜点、甜汤是有道理的,因为吃了许多咸味的荤食之后,来一下甜点、甜汤,令人胃口又开。有的人吃到最后,什么都吃腻了,但来了甜点、甜汤又能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卖相讨喜的芋泥味道没有让人们失望,香郁甜润、细腻爽滑,滚烫的感觉让口感更为特别。除了做法决定口味之外,选用的芋头品种也较为关键,其中槟榔芋最佳,因为它的肉质更为细腻,而且含有粗蛋白、维生素、无机盐等多种元素,有补气养肾、健脾胃等功效。
历史典故
话说芋头是极富历史性的。从乾隆时期封为贡品的荔浦芋头,再到林则徐所创的八宝芋泥,这个松软香甜肉质细腻的大个头,从过往的贵族化走向如今的平民化,老味道丰腴犹存。而今在福州的家家餐馆里,这道传统甜食已经成为游客必尝之选,除了味道可口之外,留传下来的还有动听的故事和耐人寻味的饮食智慧。
“香饭青菰米,嘉蔬紫芋羹”。这是唐代诗人王维赞美芋头的诗句。芋头历来是盘中佳肴。“太极芋泥”是闽菜传统甜食之一,福州地区逢吉辰喜庆,筵席上多有此菜。
芋泥源起于戚家军。有一年中秋节前夕,戚家军大胜倭寇。遂依山扎营,进行休整,并准备庆贺胜利和欢度佳节。狡猾的倭寇却趁此机会把队伍团团围住,企图困死戚家军。戚家军断粮后,只好挖野菜、剥树皮吃;野菜吃光了,就挖野芋头吃。因为没有处理好,野芋又麻又硬,十分难吃,后来火夫便以蒸代煮;蒸得烂熟,粉绵绵地吃起来又香又易下咽。野菜和野芋头帮助戚家军渡过难关,击败倭寇。蒸芋头的吃法传到民间,经过不断改进遂制成芋泥和太极芋泥。
美味诱惑舌心
芋泥,也叫芋茸,是闽菜中的一道传统甜食,以芋头煮熟捣烂加红枣、樱桃、瓜子仁、冬瓜糖、白糖、桂花和熟猪油等辅料制成。
在一些地区,芋泥也会用作食物的馅料。用芋头烹制的芋泥,以独特的味道而脍炙人口。原料可选:竹芋、红芋、猴头芋等,但以槟榔芋最佳。将芋头蒸熟,去皮碾压为泥,拌上猪油、白糖、香料、芝麻等在旺火热锅上翻搅均匀后装入盆中,并用红枣、山揸熟莲子、冬瓜糖等在芋泥面上装饰太极图案,淋上一层熟猪油,上笼用旺火蒸熟透即可上席。
芋泥中的上品称为“太极芋泥”和“八宝芋泥”。由于猪油蒙盖,制成后貌似冷食,实则热食。在酒宴上常在收席前做为甜点推出。福建东部沿海地区皆有做芋泥的习俗。其中尤以福州芋泥最为有名,是福州地区典型的甜食。
此菜香郁甜润,细腻可后,是闽菜的传统甜食之一。每当宴席接近尾声时,上的最后一道“压轴”菜,通常都是芋泥。
街头巷口飘香
福州菜吃到最后必须上甜食。甜食一般是一干一汤,干的如菜头饼、千页糕等;汤则有菠萝汤、桂圆汤、花生汤等。但是,最具有福州街居传统美食特色的应首推芋泥、炒糕和粉包汤。
芋泥的用料和做法都很简单,把槟榔芋蒸熟捣成泥状,加白糖、梅舌、芝麻、猪油等,拌匀后在蒸笼中蒸些许时间即成。吃芋泥时应注意别烫着了,因为芋泥端上来时,猪油盖在上面,热气不易散发,而表面又看不到热气,所以不能匆忙下嘴。
制芋泥讲究三要素:一要好芋头——北岭槟榔芋;二要上等白砂糖;三要好猪油。俗话说“做芋泥没功夫,糖油做师傅”。过去所谓地道的芋泥,就是甜度够,加上蒸熟后碗面上有一层厚厚的猪油。这种标准让今天的年轻人闻而生畏,谁敢问津?所以今天的商家进行了很大的改进,比如尽量降低芋泥的甜度,用奶油代替猪油等,都使芋泥这道福州传统甜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福州菜最后上甜点、甜汤是有道理的,因为吃了许多咸味的荤食之后,来一下甜点、甜汤,令人胃口又开。有的人吃到最后,什么都吃腻了,但来了甜点、甜汤又能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卖相讨喜的芋泥味道没有让人们失望,香郁甜润、细腻爽滑,滚烫的感觉让口感更为特别。除了做法决定口味之外,选用的芋头品种也较为关键,其中槟榔芋最佳,因为它的肉质更为细腻,而且含有粗蛋白、维生素、无机盐等多种元素,有补气养肾、健脾胃等功效。
历史典故
话说芋头是极富历史性的。从乾隆时期封为贡品的荔浦芋头,再到林则徐所创的八宝芋泥,这个松软香甜肉质细腻的大个头,从过往的贵族化走向如今的平民化,老味道丰腴犹存。而今在福州的家家餐馆里,这道传统甜食已经成为游客必尝之选,除了味道可口之外,留传下来的还有动听的故事和耐人寻味的饮食智慧。
“香饭青菰米,嘉蔬紫芋羹”。这是唐代诗人王维赞美芋头的诗句。芋头历来是盘中佳肴。“太极芋泥”是闽菜传统甜食之一,福州地区逢吉辰喜庆,筵席上多有此菜。
芋泥源起于戚家军。有一年中秋节前夕,戚家军大胜倭寇。遂依山扎营,进行休整,并准备庆贺胜利和欢度佳节。狡猾的倭寇却趁此机会把队伍团团围住,企图困死戚家军。戚家军断粮后,只好挖野菜、剥树皮吃;野菜吃光了,就挖野芋头吃。因为没有处理好,野芋又麻又硬,十分难吃,后来火夫便以蒸代煮;蒸得烂熟,粉绵绵地吃起来又香又易下咽。野菜和野芋头帮助戚家军渡过难关,击败倭寇。蒸芋头的吃法传到民间,经过不断改进遂制成芋泥和太极芋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