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解读意识即是对文本的认识、看法和观念。“一堂语文课其实是一堂解读课。”[1]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漠视教材”,缺乏“文本意识”的现象。文本意识即是对文本的认识、看法和观念。[2]当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文本解读意识的缺失集中体现为整体意识、关键意识、开放意识几方面。探索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而探寻破解之策,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基本路径,也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业务水平的关键。
一、摒弃文本解读的各种陋习,树立文本解读的整体意识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文本解读意识的各种陋习,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对文本整体内容把握上存在“碎片化”。表现为在教学中要么一问到底,要么在课堂上很随意地问,甚至根据课文内容一句一句地问,学生也一句一句地答。二是教師没有完整经历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的文本解读步骤。这就导致师生游离于文本之外,学生喊读、唱读的情况十分严重,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低下。三是教师对小学阶段语文课程前后知识间的衔接把握上的缺失。表现为文本解读没有梯度,教学实施没有层次,教无巨细,最终导致教学无增长感。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是:
1.摒弃碎片解读的陋习,树立整体内容的文本解读观
整体内容的文本解读观首先要求教师对文本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读完文本,我们应用精准简炼的语言阐述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一定要形成口头或书面的语言,不然就会模糊不清。其次,回看文本内容是通过怎样的结构进行表达,并列出文本结构或小标题,思考课文每个部分的内在联系,还要思考每个部分和整篇课文的内在联系,让文本内容在头脑里立体化,结构化。最后,看文本内容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结构安排上有何巧妙,语言表达上有何特色,叙述顺序上有何独到等,以此确定好文本教学的重难点。
2.摒弃匆匆解读的陋习,树立完整过程的文本解读观
完整过程的文本解读观首先要求把文本读正确。读正确就是要读好文本中的字词。对于我县的教师来说,重点是区分好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边音和鼻音、声母“h”和“f”的发音。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听录音,多练几遍,直到读正确。其次,读流利。读流利主要是指在朗读的过程中不断读,不读破句。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范读引领学生读好词语,读好短语,读好句子。最后,有感情。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我们应通过对文本进行品味,小到字词标点,修辞逻辑,大到行文方式,结构段落,细细品味,慢慢咀嚼,读出画面,读出语言文字背后的滋味,读出感情。
3.摒弃点状解读的陋习,树立课程的文本解读观
其一,教师要树立纵向的课程解读观,即要求教师从整个小学阶段来把握课程,把握各学段的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教学。同一个知识点,低段教得不一样,中段教得不一样,高段就更不一样。其二,教师要树立横向的课程解读观,即要求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还要注意同一知识点在教材中的横向联系。其三,教师要树立开放的课程解读观,即指教师不限于教材内容,有强烈的课程意识,能够基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能够给学生提供丰富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明确文本解读的基本要求,提升文本解读的关键意识
关键是指对事情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或可以组成某件事物的重要部分。我们常常发现教师在教学时找不准文本的重点,抓不住文本的关键。搞不清楚一节课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也不知道要训练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教师缺乏关键意识一方面在课堂上表现为面面俱到,另一方面更为普遍地表现为一味地引导学生欣赏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这样的课堂散漫无章、天马行空,教学效果极其低效。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是:
1.依据文体特征,提升文本解读的的关键意识
文体就是指“文章的体裁”。“具体地说,文体就是对文章和文学作品样式的总称。”[3]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王荣生教授曾说:“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阅读便条,是一种方式;阅读诗歌,是另一种方式。”[4]文体就是指文章的体裁。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文体意识,以便我们能更好地把握文本内容,读懂作者的表达,以对文本进行更好地阐释。
2.依据课标和教材的要求,提升文本解读的关键意识
课标和教材都努力构建符合语文学习规律、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语文能力体系。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一定要把握这些要求,以加强对课堂教学尺度的有效调控。教师唯有依据课标和教材的要求,才能准确地定位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既不会拔高要求,也不会放低标准。
3.依据学生和课堂实际,提升文本解读的关键意识
其一,我们的课堂永远面对的是特定的学生,我们在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要对学情作客观具体的分析,以此确定文本教学的关键。其二,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打破我们既定的解读,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主要来自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当我们在教学中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对教学进行重新调整,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要求。
三、实现文本解读的再创造,提高文本解读的开放意识
开放意识的缺失在教学中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陈旧,文本解读没有新意。表现为几十年如一日,按既定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其二,文本解读东施效颦,它山之石,未必能攻玉。其三,在文本材料的选择上局限于教材内容。说到底,开放意识的缺失就是教师的文本解读缺乏创造性。开放意识的缺乏导致教师自身的知识逐渐僵化,干涸,语文课程僵化,无趣,语文课味同嚼蜡,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得到提升。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路径是:
1.在浏览、体味中把文本读薄
把文本读薄是指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和对文本精髓的掌握两个层面。一个是对打开文本的要求,一个是对合上文本的升华。为实现第一层次的读薄,我们可以通过浏览捕捉字里行间的重要信息,对文本内容进行整体的把握,实现对文本第一层次的读薄。为实现第二层次的读薄,我们通过对文本的体味,获得对文本的精髓的把握,实现对文本内容的升华。
2.在朗读中把文本读厚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当我们通过朗读发现了文章的妙处,就不会再陷入一字一句的讲解中,就能抓住文章的重点,有的放矢地带领孩子们遨游语文的神奇天地。比如我们在解读《长相思》这首词的时候,首先通过朗读,读准字音“更”,读懂字义“聒”。再通过朗读,感知韵脚“程、程、行、灯、更、更、成、声”。又通过朗读对韵脚进行强调,读出词的押韵的味道。接下来,我们继续通过朗读感受词的停顿和节奏,再通过朗读表现词的停顿和节奏。最后,我们还通过朗读,感受词的意境,读懂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朗读,这首短短的词就在我们的脑海里厚实起来。
3.在想象中把文本读活
在阅读的过程中凭借表象进行想象,可将书面的语言文字还原成作者所描述或记述的某种事物,从而进一步地接近该事物,产生一种如见其人、如视其物、如临其境的心理状态。我们在解读《长相思》的时候,我们可以边读边想象诗人行军的画面,体会其行军的艰辛,家乡的温暖,诗人的孤独、寂寞、悲伤和忧愁。通过想象,文本就在我们的眼前活了起来。文本活了,教学也就活了。当然,文本解读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里只列出基本的方法,教师在解读的过程中应该灵活运用,以提高我们文本解读的技巧。
参考文献:
[1]曹文轩.自然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美学原则——对“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十七堂观摩课的点评[J]. 语文教学通讯,2013(z1):4-8.
[2]贾龙弟.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文本意识”——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启示[J].语文知识,2016,(07):3-7 2.
[3]周一贯.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3
[4]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要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97
黄燕,重庆秀山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
一、摒弃文本解读的各种陋习,树立文本解读的整体意识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文本解读意识的各种陋习,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对文本整体内容把握上存在“碎片化”。表现为在教学中要么一问到底,要么在课堂上很随意地问,甚至根据课文内容一句一句地问,学生也一句一句地答。二是教師没有完整经历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的文本解读步骤。这就导致师生游离于文本之外,学生喊读、唱读的情况十分严重,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低下。三是教师对小学阶段语文课程前后知识间的衔接把握上的缺失。表现为文本解读没有梯度,教学实施没有层次,教无巨细,最终导致教学无增长感。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是:
1.摒弃碎片解读的陋习,树立整体内容的文本解读观
整体内容的文本解读观首先要求教师对文本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读完文本,我们应用精准简炼的语言阐述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一定要形成口头或书面的语言,不然就会模糊不清。其次,回看文本内容是通过怎样的结构进行表达,并列出文本结构或小标题,思考课文每个部分的内在联系,还要思考每个部分和整篇课文的内在联系,让文本内容在头脑里立体化,结构化。最后,看文本内容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结构安排上有何巧妙,语言表达上有何特色,叙述顺序上有何独到等,以此确定好文本教学的重难点。
2.摒弃匆匆解读的陋习,树立完整过程的文本解读观
完整过程的文本解读观首先要求把文本读正确。读正确就是要读好文本中的字词。对于我县的教师来说,重点是区分好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边音和鼻音、声母“h”和“f”的发音。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听录音,多练几遍,直到读正确。其次,读流利。读流利主要是指在朗读的过程中不断读,不读破句。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范读引领学生读好词语,读好短语,读好句子。最后,有感情。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我们应通过对文本进行品味,小到字词标点,修辞逻辑,大到行文方式,结构段落,细细品味,慢慢咀嚼,读出画面,读出语言文字背后的滋味,读出感情。
3.摒弃点状解读的陋习,树立课程的文本解读观
其一,教师要树立纵向的课程解读观,即要求教师从整个小学阶段来把握课程,把握各学段的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教学。同一个知识点,低段教得不一样,中段教得不一样,高段就更不一样。其二,教师要树立横向的课程解读观,即要求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还要注意同一知识点在教材中的横向联系。其三,教师要树立开放的课程解读观,即指教师不限于教材内容,有强烈的课程意识,能够基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能够给学生提供丰富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明确文本解读的基本要求,提升文本解读的关键意识
关键是指对事情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或可以组成某件事物的重要部分。我们常常发现教师在教学时找不准文本的重点,抓不住文本的关键。搞不清楚一节课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也不知道要训练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教师缺乏关键意识一方面在课堂上表现为面面俱到,另一方面更为普遍地表现为一味地引导学生欣赏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这样的课堂散漫无章、天马行空,教学效果极其低效。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是:
1.依据文体特征,提升文本解读的的关键意识
文体就是指“文章的体裁”。“具体地说,文体就是对文章和文学作品样式的总称。”[3]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王荣生教授曾说:“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阅读便条,是一种方式;阅读诗歌,是另一种方式。”[4]文体就是指文章的体裁。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文体意识,以便我们能更好地把握文本内容,读懂作者的表达,以对文本进行更好地阐释。
2.依据课标和教材的要求,提升文本解读的关键意识
课标和教材都努力构建符合语文学习规律、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语文能力体系。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一定要把握这些要求,以加强对课堂教学尺度的有效调控。教师唯有依据课标和教材的要求,才能准确地定位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既不会拔高要求,也不会放低标准。
3.依据学生和课堂实际,提升文本解读的关键意识
其一,我们的课堂永远面对的是特定的学生,我们在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要对学情作客观具体的分析,以此确定文本教学的关键。其二,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打破我们既定的解读,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主要来自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当我们在教学中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对教学进行重新调整,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要求。
三、实现文本解读的再创造,提高文本解读的开放意识
开放意识的缺失在教学中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陈旧,文本解读没有新意。表现为几十年如一日,按既定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其二,文本解读东施效颦,它山之石,未必能攻玉。其三,在文本材料的选择上局限于教材内容。说到底,开放意识的缺失就是教师的文本解读缺乏创造性。开放意识的缺乏导致教师自身的知识逐渐僵化,干涸,语文课程僵化,无趣,语文课味同嚼蜡,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得到提升。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路径是:
1.在浏览、体味中把文本读薄
把文本读薄是指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和对文本精髓的掌握两个层面。一个是对打开文本的要求,一个是对合上文本的升华。为实现第一层次的读薄,我们可以通过浏览捕捉字里行间的重要信息,对文本内容进行整体的把握,实现对文本第一层次的读薄。为实现第二层次的读薄,我们通过对文本的体味,获得对文本的精髓的把握,实现对文本内容的升华。
2.在朗读中把文本读厚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当我们通过朗读发现了文章的妙处,就不会再陷入一字一句的讲解中,就能抓住文章的重点,有的放矢地带领孩子们遨游语文的神奇天地。比如我们在解读《长相思》这首词的时候,首先通过朗读,读准字音“更”,读懂字义“聒”。再通过朗读,感知韵脚“程、程、行、灯、更、更、成、声”。又通过朗读对韵脚进行强调,读出词的押韵的味道。接下来,我们继续通过朗读感受词的停顿和节奏,再通过朗读表现词的停顿和节奏。最后,我们还通过朗读,感受词的意境,读懂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通过这样的朗读,这首短短的词就在我们的脑海里厚实起来。
3.在想象中把文本读活
在阅读的过程中凭借表象进行想象,可将书面的语言文字还原成作者所描述或记述的某种事物,从而进一步地接近该事物,产生一种如见其人、如视其物、如临其境的心理状态。我们在解读《长相思》的时候,我们可以边读边想象诗人行军的画面,体会其行军的艰辛,家乡的温暖,诗人的孤独、寂寞、悲伤和忧愁。通过想象,文本就在我们的眼前活了起来。文本活了,教学也就活了。当然,文本解读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里只列出基本的方法,教师在解读的过程中应该灵活运用,以提高我们文本解读的技巧。
参考文献:
[1]曹文轩.自然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美学原则——对“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十七堂观摩课的点评[J]. 语文教学通讯,2013(z1):4-8.
[2]贾龙弟.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文本意识”——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启示[J].语文知识,2016,(07):3-7 2.
[3]周一贯.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3
[4]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要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97
黄燕,重庆秀山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