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诸多非智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实践告诉我们,兴趣是教育不败的话题。我作为一校之长兼任数学教学工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研究,以促成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走进生活,感知数学的重要
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感知数学的实际应用,是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原动力。教学中不论进行任何知识点的传授,我总是设法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在平面几何拓展训练里讲授黄金分割这一节,学生对它的背景了解甚少,我告诉学生这不是数学游戏,而是科学的结晶,它有许多奇特的应用。新授前,我启发学生到书报、网络、生活中去问去找。一天后再提及时,学生从0.618在人体结构美中的价值到大自然中植物叶序现象找到了许多资料。如向日葵花序中小花的排列,其顺时针方向的螺旋数,与逆时针方向的螺旋数之比为:12/21、34/55、89/144;最近由我国科学家发现人思维活动的心脑最佳频率偶合系数也含有0.618。
融入情境,形成情感需求
“不愤不悱”,在教学中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生疑、质疑的状态,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所谓“创设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因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其注意力、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在教学分数的时候,我先给学生讲了借羊分羊的故事:古代一农夫临终前对三个儿子说,我仅有17头羊留给你们三人,老大得一半,老二得三分之一,老三得九分之一,讲完就去世了,怎么分呢?难倒了兄弟三人。这时来了一老农,手牵一头羊,思索了片刻说:我把这头羊先借给你们,这样一共18头羊,按比例不就好分了,老大得九头?老二得六头,老三得两头,还剩下一头仍还给我。这样分对吗?故事情境及其问题的“悬念”,使学生产生探索新方法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求知欲。
动手操作,发展自主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时,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求平均数”中“移多补少,使两者一样多”的应用题时,教师准备许多圆片让学生操作,从多的一行取几个移到另一行,使两行的圆片一样多。学生的操作兴趣非常高,起初是笨拙地一个一个地移,然后就有学生发觉可利用求平均数来移,最后学生又发现了一种更简便的算法——利用求两者的“差”来移……
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取得了新的收获,非常兴奋,非常自豪。动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且在多种感官的运用中,学生们学到了探索新知识的一种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发散创新,保护探索火花
数学的思维方法比较抽象,普通学生解题时模仿老师的多,因而指导学生掌握数学方法、技巧,充分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才干去解决实际问题十分重要。乘法的应用中,我预设了“8+8+8+3+8+8+8+8 8=?”这样一道题。有的学生老老实实地采用从左向右逐项累加的方法,不少学生采用了“8×8+3”这样较简洁的方法,有个别同学想出了“8×9-5”的方法,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想到了在“3”的位置上换成同一个数“8”,将加法变成了乘法再从积中减去增加的“5”。
发散性思维重在异、新。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对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敢于在课堂中提出自己的想法,无论正确与否,均不该过多指责,否则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上例中,也许大多数老师认为第二种解法好,符合教材的规范,事实上第三种解法也值得赞赏。为了保护学生的“闪光点”,我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方法,只要能解决问题的,一律给予了肯定和支持,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尝到创造的甜头,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进而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
“教无定法”,但兴趣却是恒远的。只要我们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新课程标准要求,围绕兴趣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我相信就一定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成绩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城东镇葛桥小学)
走进生活,感知数学的重要
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感知数学的实际应用,是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原动力。教学中不论进行任何知识点的传授,我总是设法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在平面几何拓展训练里讲授黄金分割这一节,学生对它的背景了解甚少,我告诉学生这不是数学游戏,而是科学的结晶,它有许多奇特的应用。新授前,我启发学生到书报、网络、生活中去问去找。一天后再提及时,学生从0.618在人体结构美中的价值到大自然中植物叶序现象找到了许多资料。如向日葵花序中小花的排列,其顺时针方向的螺旋数,与逆时针方向的螺旋数之比为:12/21、34/55、89/144;最近由我国科学家发现人思维活动的心脑最佳频率偶合系数也含有0.618。
融入情境,形成情感需求
“不愤不悱”,在教学中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生疑、质疑的状态,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所谓“创设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因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其注意力、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在教学分数的时候,我先给学生讲了借羊分羊的故事:古代一农夫临终前对三个儿子说,我仅有17头羊留给你们三人,老大得一半,老二得三分之一,老三得九分之一,讲完就去世了,怎么分呢?难倒了兄弟三人。这时来了一老农,手牵一头羊,思索了片刻说:我把这头羊先借给你们,这样一共18头羊,按比例不就好分了,老大得九头?老二得六头,老三得两头,还剩下一头仍还给我。这样分对吗?故事情境及其问题的“悬念”,使学生产生探索新方法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求知欲。
动手操作,发展自主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时,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求平均数”中“移多补少,使两者一样多”的应用题时,教师准备许多圆片让学生操作,从多的一行取几个移到另一行,使两行的圆片一样多。学生的操作兴趣非常高,起初是笨拙地一个一个地移,然后就有学生发觉可利用求平均数来移,最后学生又发现了一种更简便的算法——利用求两者的“差”来移……
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取得了新的收获,非常兴奋,非常自豪。动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且在多种感官的运用中,学生们学到了探索新知识的一种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发散创新,保护探索火花
数学的思维方法比较抽象,普通学生解题时模仿老师的多,因而指导学生掌握数学方法、技巧,充分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才干去解决实际问题十分重要。乘法的应用中,我预设了“8+8+8+3+8+8+8+8 8=?”这样一道题。有的学生老老实实地采用从左向右逐项累加的方法,不少学生采用了“8×8+3”这样较简洁的方法,有个别同学想出了“8×9-5”的方法,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想到了在“3”的位置上换成同一个数“8”,将加法变成了乘法再从积中减去增加的“5”。
发散性思维重在异、新。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对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敢于在课堂中提出自己的想法,无论正确与否,均不该过多指责,否则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上例中,也许大多数老师认为第二种解法好,符合教材的规范,事实上第三种解法也值得赞赏。为了保护学生的“闪光点”,我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方法,只要能解决问题的,一律给予了肯定和支持,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尝到创造的甜头,保持旺盛的求知欲,进而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
“教无定法”,但兴趣却是恒远的。只要我们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新课程标准要求,围绕兴趣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我相信就一定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成绩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城东镇葛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