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胃肠道小间质瘤(直径<2.0 cm)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方法将2003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南方医院行手术治疗(包括内镜手术、胸/腹腔镜手术及开放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胃肠道小间质瘤的95例住院患者纳入回顾性研究,分析临床和病理资料,以及超声内镜下各危险因素与核分裂象的相关性、临床病理特征与NIH风险分级的相关性。
结果95例共104处病灶,其中单发88例、多发7例;以胃部多见(81.7%,85/104),其中胃中上部占87.1%(74/85);5例(5.3%)病理见不同程度的钙化、3例(3.2%)见局部坏死、2例(2.1%)肿瘤细胞呈现上皮样排列,NIH风险度分级极低88例(92.6%)、中度6例(6.3%)、高度1例(1.1%);免疫组化CD34阳性率95.8%(91/95),CD117阳性率96.8%(92/95)。超声内镜下危险因素(边缘、黏膜表面、回声、异质性)与核分裂象的相关性分析未见各危险因素与核分裂象存在明显相关(P>0.05);临床病理特征与NIH风险分级的相关性分析仅提示病灶直径>1.5 cm与NIH风险度分级存在明显相关(P<0.05)。
结论胃肠道小间质瘤既可单发又可多发,多见于胃中上部,绝大多数呈极低或低度风险,但直径>1.5 cm时生物学行为较差,存在高风险度可能,建议干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