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剧场音乐成为我国当下音乐发展的新趋势,古筝作为民族乐器之一,拥有着两千多年的灿烂历史,近几年频频出现在各大主流媒体上。本文以当代筝乐发展中,筝与剧场结合的新形式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古筝与剧场的发展进程,试图拓宽大众对于传统民乐的刻板印象,为筝乐创作者提供新的理念与视角。
[关键词]器乐剧场;筝剧场;多声筝;创新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10-0146-02
在中文里,本无“ 剧场”一词,这是来源于近代学者为翻译西方著作,借用日文的日制汉语来对应英文的 theatre (或作 theater) 一词产生的。 theatre 一词原指的是 theat ron,是古希腊剧场的阶梯观众席区域,意为“看的地方”,后来成为整个表演场所的意思。汉语中的“音乐剧场”,原是对音乐会或音乐戏剧演出场所的泛指,现在则成了一种艺术体裁。
2012年,中央民族乐团《西游梦》,以“音乐剧场”这一名称呈现在大众视野,民族器乐与剧场相结合的实践开始有了雏形。2013年,中央民族乐团陆续推出民族乐剧《印象国乐》《又见国乐》,同年,中央音乐学院李萌打破了传统音乐会的演奏模式,推出第一部筝(演奏)剧场作品《人生几何?!》。随后,民族器乐与剧场结合的作品不断涌现,武汉音乐学院刘文佳老师的《生长》、中央音乐学院李萌老师的《世界是我们的》、中央民族乐团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上海音乐学院器乐剧《笛韵天籁》、袁莎筝剧的《我的前世今生》以及陕西艺术职业学院薛莲老师的筝乐剧《丝路筝途》等。大型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在2017年上演,总导演兼作曲家姜莹曾在她的文章《世界首部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创作札记》中提到有关“民族器乐剧”的定义:“以民族器乐作为表演主体来讲述完整戏剧故事的剧种。[1]”这可以理解为是给器乐与剧场结合的新模式确定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和艺术体裁。在民族器乐中,古筝在近几年频频出现在各大主流媒体上,这不仅吸引了无数的孩童去学习这件乐器,也让越来越多的作曲家与演奏家关注到古筝的发展。2013年首部筝类演奏剧场《人生几何?!》问世,这是将古筝与剧场相结合的第一次尝试,由中央音乐学院李萌老师担任艺术总监。
筝类乐器演奏剧场目前并无可借鉴的先例,问到李萌教授怎样定义她的演奏剧场时,她说,并不想给演奏剧场特别明确的定义,这对于中国民族器乐表演艺术来说是一个具有实验性和探索性的领域,也是艰难的实践,它在以演奏为主体的前提下,融合戏剧、视觉等元素,充分运用身体所有的能量去表达内心真正渴望的音乐。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面临无限的可能性。与传统演奏相比较,表演者具有更自由的表达空间,在作品的表达内容和形式上更具宽度和广度。[2]
在2014年中国古筝网的采访中,刘文佳[3]老师说道:“古筝剧场并没有明确的概念,它可能来源于欧洲美国舞蹈领域。肢体领域,他们定义的剧场,比如皮娜鲍什。剧场可能是将艺术的种类融合到一起,形成综合的一种艺术形式。我们只是在探索,如何把古筝与不同的艺术种类融合在一起。我认为,这是一种带有综合艺术形式的东西,所以暂且叫筝剧场。”
笔者认为,筝(演奏)剧场是以古筝演奏为主体,融合戏剧、肢体、视觉等多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其特点为:筝(演奏)剧场作品存在独立故事情节;相比传统演奏来说,表演者的表达空间和观众的想象空间更大,即兴成分更多;结合念、唱以及肢体等多种舞台形式;更注重音色的多样性。
古筝剧场《人生几何?!》,整场共有七首作品,除最后两曲,其余皆为李萌教授所作。作品包括:《说明书》《红河水狂想》《八面风》《远行》《提示音》《轮毂》《鼓乐筝鸣》,分别冠以“几何图形”“潇洒的演奏”“人生无忌”“我将上下而求索”“自由自在的乐曲”“积极的人生”,《人生几何?!》中除了使用了传统的21弦中国古筝外,还有改革的多声筝、低音筝、日本筝、古筝练手器等一系列与筝类乐器有关的乐器和器具。在筝剧场中,值得一提的便是李萌对传统古筝进行改革,研发的多声筝[4]。筝乐演奏剧场化,这和多声筝的演奏方式不谋而合,传统的筝以筝码为界限,只有靠右的一个演奏区域,筝的左半部分为按滑揉等作用,所以在演奏时,只需坐在演奏区域进行演奏即可,多声筝则比传统的古筝在左边多出一个演奏区域,相当于有两台“筝”在一台多声筝上,且长度也相较传统古筝有所增加,在演奏多声筝时,需要更换演奏区,所以一般采用站立的演奏方式。这与(筝)演奏剧场概念中的舞蹈、肢体以及视觉等剧场效果完全契合。
在《世界是我们的》的筝(演奏)剧场中,《人生几何?!》的剧场形式得到了延续。在曲目安排上,有李萌教授为演奏剧场新创作的《逍遥游》、青年作曲家马懋玄的新作《茫茫》,也有日本作曲家三木稔创作的《案山子考》、改编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钢琴作品《帆》,以及古筝经典名曲《井冈山上太阳红》等,以剧场的形式串联、呈现。相较之前的筝(演奏)剧场,此次在作品的体裁上,增加了西方的改编作品;改变了低音筝的演奏方式,将传统筝玳瑁指甲演奏或用琴弓拉奏,转变为特制类似日本三味线演奏使用的木质拨子;节目单中出现了“配奏演员”“配唱演员”“配剧”等概念。除乐曲所需主要演奏人员之外,配奏和配唱演员在演出过程中有着构建完整剧场剧情以及丰富舞台演出效果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理解配剧,笔者以戏剧中的配乐为例进行阐释,剧情和配乐同是戏剧演出中的一部分,但配乐的重要性往往不如剧情,伴随着欧洲戏剧“文本边缘化”的思潮,剧情后来也变得不再重要,配乐更无从谈起其重要性。剧本和乐谱共同构成演奏剧场的一部分,两者都有着各自特殊的作用,配剧作为演奏剧场剧本中的一部分,承担着和乐谱同等重要的作用。配剧的基本概念可以从戏剧中的配乐理解,但配剧在演奏剧场中的作用和地位远远高于配乐在戏剧中的作用和地位。
李萌老师可谓是中国筝乐“先锋派”的代表,她的创新性和突破性,体现在她的筝(演奏)剧场概念、她创作的作品以及她对于传统筝的改革。有些人在欣赏完筝(演奏)剧场后,产生了质疑,说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样与传统演奏相悖的模式,无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有人说,筝的演奏艺术在于左手的拿捏对于筝乐深厚韵味的塑造,而不是拍打出来的“噪音”。当时的李萌老师并没有做出正面回应。笔者曾在“古筝人”记者对李萌进行关于现代筝乐的电话采访记录中,看到了李萌对于创新和突破傳统的态度。她认为,很多人反对国外的音乐风格,并且反对创新的作品,进行了全盘否定。在李萌老师看来,国外与国内,我们并不能去比较孰好孰坏,各自都有其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她十分鼓励学生去探索筝以及筝乐的作品的各自可能性。
袁莎老师在2018年将古筝与剧场进行了另一种结合,即从现有的筝曲中,选出一首最能代表特定历史时期的筝乐作品,按照古筝历史发展的顺序,融入诗词、演诵、戏曲、舞蹈于一体创作并命名了筝剧《袁莎——我的前世今生》,整个舞台布景,灯光设置以及多媒体的使用都营造了古筝古典美的氛围。2018年由薛莲老师担任制作人,创作了首部跨界融合筝乐剧《丝路筝途》,该剧以盛唐时期丝绸之路为背景,以筝乐为主要表现载体,试图用筝乐叙述故事,音乐的创作完全贴合乐曲的故事发展,融合传统民族器乐、电子音乐、戏剧、舞蹈、诗歌与多媒体创新技术等。以故事性叙事手法,展现大唐使节出行西域历经的艰途与筑梦之路,传达出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的“丝路精神”。两位老师对于古筝与剧场的创作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和不同的呈现模式,为古筝的推广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古筝不论是从其乐器本身还是作品,都有着极大的研究思路与空间。目前古筝与剧场相结合的演出形式,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三类:古筝剧场、跨界融合筝乐剧以及筝剧。筝乐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不论是筝乐的哪种形式的创作,都需要做到发挥自身现存的民族感的同时,创造出具有时代感的新产物。
注释:
[1]姜莹.世界首部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创作札记[J]. 艺术评论,2017(08):22—27.
[2]刘文佳.自由的行走——李萌和她的筝类乐器演奏剧场[J].中国艺术时空,2015(06):83—85.
[3]刘文佳:武汉音乐学院教师,师从李萌,2013年创立“无界筝乐表演艺术实验室”,代表筝剧场作品:《生长》。
[4]多声弦制筝由李萌与上海民族一厂在2006年共同研发出来的,是目前研发出的新筝之一,受日本筝(五声、七声弦制并存)和朝鲜筝(七声弦制)的影响。
(责任编辑:崔晓光)
[关键词]器乐剧场;筝剧场;多声筝;创新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10-0146-02
在中文里,本无“ 剧场”一词,这是来源于近代学者为翻译西方著作,借用日文的日制汉语来对应英文的 theatre (或作 theater) 一词产生的。 theatre 一词原指的是 theat ron,是古希腊剧场的阶梯观众席区域,意为“看的地方”,后来成为整个表演场所的意思。汉语中的“音乐剧场”,原是对音乐会或音乐戏剧演出场所的泛指,现在则成了一种艺术体裁。
2012年,中央民族乐团《西游梦》,以“音乐剧场”这一名称呈现在大众视野,民族器乐与剧场相结合的实践开始有了雏形。2013年,中央民族乐团陆续推出民族乐剧《印象国乐》《又见国乐》,同年,中央音乐学院李萌打破了传统音乐会的演奏模式,推出第一部筝(演奏)剧场作品《人生几何?!》。随后,民族器乐与剧场结合的作品不断涌现,武汉音乐学院刘文佳老师的《生长》、中央音乐学院李萌老师的《世界是我们的》、中央民族乐团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上海音乐学院器乐剧《笛韵天籁》、袁莎筝剧的《我的前世今生》以及陕西艺术职业学院薛莲老师的筝乐剧《丝路筝途》等。大型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在2017年上演,总导演兼作曲家姜莹曾在她的文章《世界首部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创作札记》中提到有关“民族器乐剧”的定义:“以民族器乐作为表演主体来讲述完整戏剧故事的剧种。[1]”这可以理解为是给器乐与剧场结合的新模式确定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和艺术体裁。在民族器乐中,古筝在近几年频频出现在各大主流媒体上,这不仅吸引了无数的孩童去学习这件乐器,也让越来越多的作曲家与演奏家关注到古筝的发展。2013年首部筝类演奏剧场《人生几何?!》问世,这是将古筝与剧场相结合的第一次尝试,由中央音乐学院李萌老师担任艺术总监。
筝类乐器演奏剧场目前并无可借鉴的先例,问到李萌教授怎样定义她的演奏剧场时,她说,并不想给演奏剧场特别明确的定义,这对于中国民族器乐表演艺术来说是一个具有实验性和探索性的领域,也是艰难的实践,它在以演奏为主体的前提下,融合戏剧、视觉等元素,充分运用身体所有的能量去表达内心真正渴望的音乐。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面临无限的可能性。与传统演奏相比较,表演者具有更自由的表达空间,在作品的表达内容和形式上更具宽度和广度。[2]
在2014年中国古筝网的采访中,刘文佳[3]老师说道:“古筝剧场并没有明确的概念,它可能来源于欧洲美国舞蹈领域。肢体领域,他们定义的剧场,比如皮娜鲍什。剧场可能是将艺术的种类融合到一起,形成综合的一种艺术形式。我们只是在探索,如何把古筝与不同的艺术种类融合在一起。我认为,这是一种带有综合艺术形式的东西,所以暂且叫筝剧场。”
笔者认为,筝(演奏)剧场是以古筝演奏为主体,融合戏剧、肢体、视觉等多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其特点为:筝(演奏)剧场作品存在独立故事情节;相比传统演奏来说,表演者的表达空间和观众的想象空间更大,即兴成分更多;结合念、唱以及肢体等多种舞台形式;更注重音色的多样性。
古筝剧场《人生几何?!》,整场共有七首作品,除最后两曲,其余皆为李萌教授所作。作品包括:《说明书》《红河水狂想》《八面风》《远行》《提示音》《轮毂》《鼓乐筝鸣》,分别冠以“几何图形”“潇洒的演奏”“人生无忌”“我将上下而求索”“自由自在的乐曲”“积极的人生”,《人生几何?!》中除了使用了传统的21弦中国古筝外,还有改革的多声筝、低音筝、日本筝、古筝练手器等一系列与筝类乐器有关的乐器和器具。在筝剧场中,值得一提的便是李萌对传统古筝进行改革,研发的多声筝[4]。筝乐演奏剧场化,这和多声筝的演奏方式不谋而合,传统的筝以筝码为界限,只有靠右的一个演奏区域,筝的左半部分为按滑揉等作用,所以在演奏时,只需坐在演奏区域进行演奏即可,多声筝则比传统的古筝在左边多出一个演奏区域,相当于有两台“筝”在一台多声筝上,且长度也相较传统古筝有所增加,在演奏多声筝时,需要更换演奏区,所以一般采用站立的演奏方式。这与(筝)演奏剧场概念中的舞蹈、肢体以及视觉等剧场效果完全契合。
在《世界是我们的》的筝(演奏)剧场中,《人生几何?!》的剧场形式得到了延续。在曲目安排上,有李萌教授为演奏剧场新创作的《逍遥游》、青年作曲家马懋玄的新作《茫茫》,也有日本作曲家三木稔创作的《案山子考》、改编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钢琴作品《帆》,以及古筝经典名曲《井冈山上太阳红》等,以剧场的形式串联、呈现。相较之前的筝(演奏)剧场,此次在作品的体裁上,增加了西方的改编作品;改变了低音筝的演奏方式,将传统筝玳瑁指甲演奏或用琴弓拉奏,转变为特制类似日本三味线演奏使用的木质拨子;节目单中出现了“配奏演员”“配唱演员”“配剧”等概念。除乐曲所需主要演奏人员之外,配奏和配唱演员在演出过程中有着构建完整剧场剧情以及丰富舞台演出效果的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理解配剧,笔者以戏剧中的配乐为例进行阐释,剧情和配乐同是戏剧演出中的一部分,但配乐的重要性往往不如剧情,伴随着欧洲戏剧“文本边缘化”的思潮,剧情后来也变得不再重要,配乐更无从谈起其重要性。剧本和乐谱共同构成演奏剧场的一部分,两者都有着各自特殊的作用,配剧作为演奏剧场剧本中的一部分,承担着和乐谱同等重要的作用。配剧的基本概念可以从戏剧中的配乐理解,但配剧在演奏剧场中的作用和地位远远高于配乐在戏剧中的作用和地位。
李萌老师可谓是中国筝乐“先锋派”的代表,她的创新性和突破性,体现在她的筝(演奏)剧场概念、她创作的作品以及她对于传统筝的改革。有些人在欣赏完筝(演奏)剧场后,产生了质疑,说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样与传统演奏相悖的模式,无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有人说,筝的演奏艺术在于左手的拿捏对于筝乐深厚韵味的塑造,而不是拍打出来的“噪音”。当时的李萌老师并没有做出正面回应。笔者曾在“古筝人”记者对李萌进行关于现代筝乐的电话采访记录中,看到了李萌对于创新和突破傳统的态度。她认为,很多人反对国外的音乐风格,并且反对创新的作品,进行了全盘否定。在李萌老师看来,国外与国内,我们并不能去比较孰好孰坏,各自都有其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她十分鼓励学生去探索筝以及筝乐的作品的各自可能性。
袁莎老师在2018年将古筝与剧场进行了另一种结合,即从现有的筝曲中,选出一首最能代表特定历史时期的筝乐作品,按照古筝历史发展的顺序,融入诗词、演诵、戏曲、舞蹈于一体创作并命名了筝剧《袁莎——我的前世今生》,整个舞台布景,灯光设置以及多媒体的使用都营造了古筝古典美的氛围。2018年由薛莲老师担任制作人,创作了首部跨界融合筝乐剧《丝路筝途》,该剧以盛唐时期丝绸之路为背景,以筝乐为主要表现载体,试图用筝乐叙述故事,音乐的创作完全贴合乐曲的故事发展,融合传统民族器乐、电子音乐、戏剧、舞蹈、诗歌与多媒体创新技术等。以故事性叙事手法,展现大唐使节出行西域历经的艰途与筑梦之路,传达出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的“丝路精神”。两位老师对于古筝与剧场的创作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和不同的呈现模式,为古筝的推广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古筝不论是从其乐器本身还是作品,都有着极大的研究思路与空间。目前古筝与剧场相结合的演出形式,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三类:古筝剧场、跨界融合筝乐剧以及筝剧。筝乐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不论是筝乐的哪种形式的创作,都需要做到发挥自身现存的民族感的同时,创造出具有时代感的新产物。
注释:
[1]姜莹.世界首部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创作札记[J]. 艺术评论,2017(08):22—27.
[2]刘文佳.自由的行走——李萌和她的筝类乐器演奏剧场[J].中国艺术时空,2015(06):83—85.
[3]刘文佳:武汉音乐学院教师,师从李萌,2013年创立“无界筝乐表演艺术实验室”,代表筝剧场作品:《生长》。
[4]多声弦制筝由李萌与上海民族一厂在2006年共同研发出来的,是目前研发出的新筝之一,受日本筝(五声、七声弦制并存)和朝鲜筝(七声弦制)的影响。
(责任编辑:崔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