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人类智慧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ulong3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劳动,如果将劳动进一步细分,可以分为重复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其中创造性劳动是使人们脱离低级动物的根本动力。当然,创造性的劳动绝对离不开创造性的工具,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智慧的古人发明了无数解放人类双手的劳作工具。“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尽管远古时期的场景无法重现,但这些遗留下来的古代劳作工具却能够穿越千年,向现代人诉说古人类精妙绝伦的制作工艺和千百年前那些耕种劳作的故事。
   在权威的世界考古学里,古代生产工具的发展历程被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也有些专家学者认为,在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之间还横亘着一个玉器时代,古籍《越绝书》曾记载,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铸剑师风胡子曾对中国上古时代进行了划分:“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黄帝之时,以玉为兵”,“禹穴之时,以铜为兵”,“当此之时(春秋战国),作铁兵”,就分别对应了石器时代、玉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
   石器时代
   石器,是指用岩石作为原材料制成的器物,是人类发展初期阶段的主要劳作工具。石器时代距今6000万~200万年,是人类历史中最古老的时代,那时候的人还没有学会使用自然火,食物的来源主要是采集果子和狩猎动物,人类食用的肉类都是生食,代表文明的火种的使用还未出现。后来,火的利用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自然寿命,人类智慧逐渐开化,开始使用简单的石器。根据石器发展的不同阶段,一些学者将石器时代又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也有人将旧石器时代和新时期时代之间列出了一个过渡的中石器时代。
   在人类劳作的最初阶段,人们利用石斧、石锛等砍伐灌木,劈地造田,开创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后来,农业进一步发展,原始人类利用石锄、石铲、石耜、石犁、骨耜等翻土耕种,还创造了石刀、石镰、蚌镰等收割工具,再利用石磨、石棒等工具进行研磨,进一步加工粮食。由此可见,石器在当时劳作的全过程中都担任了重要角色,是人类参与劳作所使用工具中的“主力军”。
  
   玉器时代
   玉器时代是我国考古学者命名的一个时代,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21世纪初,我国一些著名地质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等根据80多年来我国考古工作的成果,提出了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在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之间应该有一个“玉器时代”,这是我国所独有的。
   它出现在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其年代范围大致在距今5500~4500年间,即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所处的时代,差不多也正是风胡子所说的“以玉为兵”的黄帝时期。有的学者也将玉器时代归类到石器时代中,认为其是石器时代的分支,因为其并非以玉器为主要生产工具来命名。玉器在当时较少用于劳作,“以玉器为兵”主要体现在商代和周代,而后人们逐渐发现,金属兵器的杀伤力远强于石器兵器,所以玉器逐渐转为装饰品和礼器。玉器更多代表着权力,玉质礼器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对应时期的墓穴出土了大量的玉礼器。东西方文化早期的差异也在于石器时代和铜器时代之间是否有着璀璨的玉器文明。
   中国是世界上开发和使用玉器最早的国家,已有1万多年的历史,相比于西方国家,中国的玉器时代有着明显的发展特征。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远古人类经过长期的劳动和生活实践,开始形成了“玉源于石”的看法,人们认为,玉石是自然界产生的,是天然存在的,是大自然的馈赠,是一种有灵性的具有庇佑作用的神物,非人力所能创造。玉石又是一种独特的石,经过后天的人为打磨可以变得更加圆润美艳,自此,玉器逐渐从石器中分化,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玉器生产业。石器是玉器的先驱,玉器是石器的高级阶段,如今博物馆收藏的远古玉器都是史前先辈们发挥其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走向新文明的体现。远古时期玉器的产生是中国玉文化发展的基础,从石器到玉器,也意味着从物质制造走向了精神创造,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飞跃。
   玉器时代主要是指兴隆洼文化时期、仰韶文化中晚期、大溪文化中晚期,以及红山、大汶口、屈家岭、齐家、龙山、良渚等文化时期。
   齐家文化被发掘于中国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区,是铜石并用的时期,其名字来源于甘肃的齐家坪遗址,是黄河上游地区非常具有考古价值的一类文化。我国出土了多件齐家文化时期的石器、玉器、铜器。
   青铜器时代
   青铜器时代指的是以青铜器为主要劳动工具的时期,青铜的稳定性强、耐腐蚀、易加工,古代时期被称为“金”“吉金”,青铜器的原材料为铜以及锡、镍等元素的合金,它的铜锈为绿色,因此得名“青铜器”。
   青铜器出现于铜石并用的新石器时代之后和铁器时代以前,世界各国进入这一时期的时间有早有晚,各不相同。在世界范围内,青铜器时代的范围是公元前4000年左右至公元初年。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欧洲进入了青铜器时代,伊朗南部同期也已经开始使用青铜器;埃及和印度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开始制造青铜器;北非以外的非洲和埃及地区使用青铜器较晚,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初年;美洲则更晚,直到将近11世纪,冶铜才开始实现规模化。中国则在公元前3000年前就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
   夏商时期开始出现青铜农具,到西周时期青铜器在劳作中应用广泛,有铜斧、铜铲、铜锄、铜锸、铜镰等,到了秦朝时期,青铜器的种类繁多,发展到鼎盛,被用作生产工具、礼器、兵器、乐器等。由于外形精美、数量繁多、应用广泛,能够代表当时精湛的制作水平,青铜器被称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
   我国出土了若干工艺精美的青铜器物,具有珍贵的历史研究价值,足以说明当时我国的青铜器制作工艺领先于世界。第一批进入青铜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有四坝文化、良渚文化、齐家文化、二里头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
   铁器时代
   随着人们对金属冶炼技术的掌握,古代人民开始在冶铜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冶铁技术。正如《论语·卫灵公》所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对铁的认识逐渐加深,人们发现铁质工具远比铜质工具锋利,实用性更强,因此人们开始将铁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用以提高劳作效率。春秋战国时期,铁和畜力被运用到农业生產上来,在耕地、播种、收获、加工等过程中,铁质农具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代表工具有铁犁、铁锄、铁镰等。从此,农具便发展到了以铁犁牛耕为特征的时期。
   当人们在冶炼青铜的基础上逐渐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之后,铁器时代就到来了。铁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预示着农业进入了精耕细作阶段。元朝时农业生产的铁具已达180种。2009年出土于甘肃省临潭县磨沟寺洼文化墓葬的两块铁条是目前中国出土的最古老的铁器,它们将中国古老冶炼铁器技术提早到了公元前1510年到公元前1310年。
其他文献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日前在京闭幕。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在这个关键节点,中央召开部署“三农”工作的重要会议,传递出哪些新信号?2020年“三农”领域的重点任务有哪些?权威人士对此进行了解读。   2020年“三农”工作成效决定小康成色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门研究“三农”工作时指出,脱贫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2020年“三农”工作成效。这次中央农
期刊
中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粮食的生产和储备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历代统治者对于农时安排和农业生产都十分重视,希望通过充实粮食储备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稳固。《管子·牧民》中提到:“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讲的是拥有国土治理百姓的君主,务必要重视四时农事,确保粮食储备。百姓的粮仓充足、丰衣足食,才能顾及礼仪,重视荣誉和耻辱。这里的“仓廪”指的就是储
期刊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其目的就是要更好地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在贯彻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由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由省、市主导到县、乡主干的过程中,成效显著。很多县市,行动迅速、力求实效,因地制宜地结合本土特色,把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要义与自身“三农”发展实际相结合,全面提升了“三农”发展质量,提振了乡村经济。  为全面落实党的十九
期刊
近年来,潢川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农业产业发展迅速,一批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推动着潢川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潢川形成了八大产业、三大产业集群的科学化、规模化发展局面,优势传统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特色产业方興未艾,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各具特色,已形成“遍地开花”之势。  5月底,记者一路沿京珠高速南下,赶往此次信阳采访行的第一个目的地潢川。  “潢川,位于信阳地区中部,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华黄姓的
期刊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腊月的代表节气(即“中气”)。它一般都落在公历1月20日前后,这时太阳到达黄经300°。   按氣象资料,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小寒前后温度最低,但这并不是说,小寒之后天气就显著回暖了。实际上,大寒期间的平均温度仅仅是比小寒高出1℃~2℃而已,给人们的触觉感受依然是寒风刺骨、视觉冲击依旧是冰天雪地,而且,在有些年份,大寒期间的温度确实会比小寒还低。   正因为这
期刊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这是冯寺村美丽乡村综合体签约实施时记者写的话。大半年过去了,冯寺村美丽乡村综合体实施的怎么样?在河南省乡村振興实践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2019年12月9日,记者再次来到位于河南省新郑市郭店镇西南部的冯寺村,探访冯寺村半年来的变化。   村口桥头,刻着“冯寺村”名字的巨石在阳光的映衬下沉稳庄重;放眼望去,翻新的沥青路面在阳光的照射下十分醒目。冯寺村村支书冯万松说:“自
期刊
籽粒村位于河南省上蔡县城正南方向6.8公里,包括籽粒、赵庄、尚庄、大魏庄、小魏庄5个自然村,共11个村民组,人口770户、3321人,耕地面积3966亩,常年外出务工人数724人。   2004年以来,河南省发改委派驻工作队、第一书记,支持籽粒村脱困发展,完善了籽粒村基础设施,方便和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孙文生于2017年11月接替王伟担任籽粒村第一书记后,在王伟打下的基础上,继续加强组织建设和
期刊
山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李林光团队培育的“鲁丽”苹果新品种,以1000万元的价格将生产权、使用权转让给威海奥孚苗木繁育有限公司,成为迄今我国转让费最高的苹果新品种。   日前,山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传出喜讯,由该所李林光团队培育的“鲁丽”苹果新品种,通过协议方式将生产权、使用权转让给威海奥孚苗木繁育有限公司,总金额达1000万元,成为迄今我国转让费最高的苹果新品种。   而这一纪录,比第二名青岛农
期刊
政府强化监管,加强风险控制,供销社、农机、保险、银行等部门各司其职,保证托管服务质量,推动小生产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土地投入成本更低,生产效益更高,农民的收入随之增加。而且,托管服务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使其找到了更多的就业门路。   啥是托管?   “托管?还水泥管呢!”64岁的黑龙江绥化市兰西县远大镇双太村村民王庆河承认,最初他内心是排斥的,“活这么大岁数头一次听说‘托管’这新鲜事。我自己
期刊
光山不光,生态增光。  “生态资源是光山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光山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光山最花力气的建设。”作为河南屈指可数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优先已成为光山全县上下的理念共识和发展逻辑。  60年前,毛泽东挥毫写下“青山着意化为桥”的诗句,寓意青山也有意地化崎岖险要为康庄大道,为人民作桥梁。60年后的今天,地处大别山区的光山县,通过开展官渡河综合治理,让老百姓深切感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