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2005年冬季,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来自印度、吉尔吉斯斯坦、美国等国的科学家考察组,在托木尔峰地区遇见了野生雪豹,并首次在中国境内获得野生雪豹的真实生存记录。
荒野新疆:2014年春,荒野追兽组成立,并首次在乌鲁木齐周边记录到雪豹身影;2016年春季在天山中部和南天山地区、西昆仑、帕米尔高原大范围考察雪豹种群状况。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
2015年,WCS携手西藏林业部门,在羌塘保护区、色林错保护区启动雪豹种群研究及保护项目。
珠峰雪豹保护中心:2014年,珠峰雪豹保护中心成立,当年5月联合多家机构组成野外团队对珠峰保护区的雪豹生存状况进行初步考察。
四川貢嘎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15年2~3月,由山水自然保护中心、Panthera基金会副总裁乔治·夏勒、四川贡嘎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所组成的工作小组,对甘孜藏族自治州雪豹现状开展调查。
猫盟CFCA : 从2015年开始调查横断山脉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及周边地区,研究这片豹和雪豹同域共存的生态环境。
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
2007年起,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与牛津大学动物系合作对中国雪豹进行调查研究。2013年,他们采用“照片重复取样”估测出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雪豹种群密度。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2011年,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及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了以农牧民为主体的保护平台——村民资源中心,是目前在三江源地区从事雪豹野外研究调查的唯一科研机构。
绿色江河:2014年5月,绿色江河启动“烟瘴挂寻踪——长江第一峡谷生物多样性调查”项目,评估烟瘴挂峡谷极有可能是目前雪豹种群密度最高的区域,由此叫停了正在规划的水电站大坝建设。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09年,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北京大学以及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合作,首次运用红外相机证实了雪豹在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存在。
荒野新疆:2014年春,荒野追兽组成立,并首次在乌鲁木齐周边记录到雪豹身影;2016年春季在天山中部和南天山地区、西昆仑、帕米尔高原大范围考察雪豹种群状况。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
2015年,WCS携手西藏林业部门,在羌塘保护区、色林错保护区启动雪豹种群研究及保护项目。
珠峰雪豹保护中心:2014年,珠峰雪豹保护中心成立,当年5月联合多家机构组成野外团队对珠峰保护区的雪豹生存状况进行初步考察。
四川貢嘎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2015年2~3月,由山水自然保护中心、Panthera基金会副总裁乔治·夏勒、四川贡嘎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所组成的工作小组,对甘孜藏族自治州雪豹现状开展调查。
猫盟CFCA : 从2015年开始调查横断山脉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及周边地区,研究这片豹和雪豹同域共存的生态环境。
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
2007年起,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与牛津大学动物系合作对中国雪豹进行调查研究。2013年,他们采用“照片重复取样”估测出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雪豹种群密度。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2011年,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及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了以农牧民为主体的保护平台——村民资源中心,是目前在三江源地区从事雪豹野外研究调查的唯一科研机构。
绿色江河:2014年5月,绿色江河启动“烟瘴挂寻踪——长江第一峡谷生物多样性调查”项目,评估烟瘴挂峡谷极有可能是目前雪豹种群密度最高的区域,由此叫停了正在规划的水电站大坝建设。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09年,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北京大学以及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合作,首次运用红外相机证实了雪豹在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