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声夺人”是广播的特点。新闻广播不同于报纸,它主要是运用语言传播节目,是供人们听的,而报纸是运用文字印刷传播消息,是供人们看的。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众多媒体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广播又处于劣势的地位。如何使我们广播既能吸引广大听众,又能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充分发挥广播新闻宣传的媒介作用?我认为,目前重要的是,发挥广播的优势,提高广播记者采访的技巧和艺术,扬我所长,避我甩短,是我们广播记者面临的课题。
录音通讯、录音新闻、现场报道中常常出现记者的声音。常言道:听其声,知其人。因此广播记者的提问很重要。那么,广播记者应该怎样提问呢?我认为,首先要摆正位置。采访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问话、答话是人际的思想感情交流。
记者必须事先做好准备。被采访对象不同,提问的方法应该各异。有的被采访者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记者就要耐心地启发;有的初次接触,开口就脸红心跳。这就需要改变一下谈话的气氛。记者不妨和采访对象聊日常的生活、工作,拉拉家常。
例如,2009年5月,潞城市小博士残疾幼儿园园长郝日芳荣登“全国百名中国好人”榜。她利用自家住房办起了专收残疾孩子的幼儿园,视每一个智障儿童为自己的亲生孩子,她成了人们心中的好人,残疾孩子的好妈妈,她的爱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郝日芳是个腼腆不爱说话的人,采访她时,她一直沉默不说话。这时,园中的一个智障小孩哭着来到她面前,她抱着小孩亲亲,拍拍,在耳边轻轻说了几句,小孩停止了哭声。我赶紧从这个小孩入手,郝日芳的话匣子打开了,说着园中每个孩子的故事,以及这些年的醋甜苦辣,谈话自然流畅。就这样,我们的录音采访在不知不绝中完成。之后,我写了录音通讯《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播出后,感动了热心很多听众,纷纷打来电话询问联系方式,愿意为幼儿园的孩子献爱心。这篇录音通讯荣获2009年度山西好新闻二等奖。因此,记者在写采访报道时,提问技巧的灵活应用决定了报道的成功率。
其次,要巧妙运用启发式谈话技巧,挖掘新闻素材。记者在采访时,有时采用惯用的一问一答这种采访形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影响采访对象的逻辑思维,使他的思维受阻,很难说出内心感受,记者也很难从他的谈话中获得更多的新闻素材。这时,记者可以运用启发式谈话技巧,挖掘新素材。
有些采访对象在记者采访他时,由于一些原因,对记者的提问要么是不愿回答,要么回答的含含糊糊。这时候,记者就可以慢慢地和他拉家常,消磨他的顾虑,通过看似不经意的对话,挖掘出记者想要的新闻素材。比如:记者曾到一个贫困辍学女童家中进行采访,见到这个女孩时,看到她斜依在门框边,目光中透出茫然,令人心痛。当记者问她的父亲为什么不让孩子上学时,女孩的父亲支支吾吾不愿意说。于是记者就去采访女孩,问她愿不愿意继续上学,女孩拉起记者的胳膊说,非常渴望上学。看到女儿的目光,父亲对记者透露了情况。原来孩子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而他自己身体有残疾,丧失了劳动能力,家中失去了经济来源,温饱都得不到保障,哪还有钱供孩子上学。记者根据采访情况写了一篇关注失学儿童的稿子,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
在采访中,记者还经常遇到非常能说的采访对象,他们一对着话筒,就无休无止,不是离题太远,就是乱说一气。遇到这种情况,记者要根据采访需要,恰如其分地转移话题。但切记不要随意打断采访对象的谈话。记者要寻找采访对象的话题,巧妙地转移话题。记者要设法委婉地引導,使采访对象的谈话回到正题上,突出采访的主题内容。
第三,要把采访对象当作知心朋友对待,善于挖掘新闻素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一般包含着两个因素:信息的交流和情感的交流。情感交流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信息交流的质量。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要想做到推心置腹,就必须把对方当作知心朋友一样对待,在双方的感情交流中,达到双方心灵的沟通,这是最佳的心理状态,也是人物采访的最高境界。
在大多数采访的场合中,记者与采访对象要建立起心理感应关系。从采访技巧的角度来讲,交朋友就是要求记者在采访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采访对象,都要很快消除对方的陌生感和心理离,尽可能地使双方熟透起来,亲近起来,迅速达到“一见如故”。这是记者要了解真实情况,听到心里话,达到采访目的的关键。只有放下了“身段”真正将自己融入采访对象的生活和情感中,设身处地去想他们所想,问到他们的心坎里,才能达到预想的采访效果。
在采访中还要运用好眼神、表情、手势、动作等体态语言,它有时能传达出比有声语言更为丰富的信息,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记者在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中运用非语言符号,可以比较含蓄地表达情感,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使采访进行得更加顺利。如认真倾听的姿势、关注的眼神、善意的微笑等,传达给对方的是肯定的信息,对方得到这种反馈,就会更有兴致地往下说。而没有表情的面庞、怀疑的目光、意义双关的微笑等,则会让对方感到不安,也无意说出关键性的东西。
综上所述,记者只要掌握好采访的技巧和艺术,做到和采访对象心与心的交流,那么,一定会写出高质量而且具有新闻价值的稿件,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作者单位:山西长治市广播电视台)
录音通讯、录音新闻、现场报道中常常出现记者的声音。常言道:听其声,知其人。因此广播记者的提问很重要。那么,广播记者应该怎样提问呢?我认为,首先要摆正位置。采访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问话、答话是人际的思想感情交流。
记者必须事先做好准备。被采访对象不同,提问的方法应该各异。有的被采访者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记者就要耐心地启发;有的初次接触,开口就脸红心跳。这就需要改变一下谈话的气氛。记者不妨和采访对象聊日常的生活、工作,拉拉家常。
例如,2009年5月,潞城市小博士残疾幼儿园园长郝日芳荣登“全国百名中国好人”榜。她利用自家住房办起了专收残疾孩子的幼儿园,视每一个智障儿童为自己的亲生孩子,她成了人们心中的好人,残疾孩子的好妈妈,她的爱温暖了每一个人的心。郝日芳是个腼腆不爱说话的人,采访她时,她一直沉默不说话。这时,园中的一个智障小孩哭着来到她面前,她抱着小孩亲亲,拍拍,在耳边轻轻说了几句,小孩停止了哭声。我赶紧从这个小孩入手,郝日芳的话匣子打开了,说着园中每个孩子的故事,以及这些年的醋甜苦辣,谈话自然流畅。就这样,我们的录音采访在不知不绝中完成。之后,我写了录音通讯《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播出后,感动了热心很多听众,纷纷打来电话询问联系方式,愿意为幼儿园的孩子献爱心。这篇录音通讯荣获2009年度山西好新闻二等奖。因此,记者在写采访报道时,提问技巧的灵活应用决定了报道的成功率。
其次,要巧妙运用启发式谈话技巧,挖掘新闻素材。记者在采访时,有时采用惯用的一问一答这种采访形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影响采访对象的逻辑思维,使他的思维受阻,很难说出内心感受,记者也很难从他的谈话中获得更多的新闻素材。这时,记者可以运用启发式谈话技巧,挖掘新素材。
有些采访对象在记者采访他时,由于一些原因,对记者的提问要么是不愿回答,要么回答的含含糊糊。这时候,记者就可以慢慢地和他拉家常,消磨他的顾虑,通过看似不经意的对话,挖掘出记者想要的新闻素材。比如:记者曾到一个贫困辍学女童家中进行采访,见到这个女孩时,看到她斜依在门框边,目光中透出茫然,令人心痛。当记者问她的父亲为什么不让孩子上学时,女孩的父亲支支吾吾不愿意说。于是记者就去采访女孩,问她愿不愿意继续上学,女孩拉起记者的胳膊说,非常渴望上学。看到女儿的目光,父亲对记者透露了情况。原来孩子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而他自己身体有残疾,丧失了劳动能力,家中失去了经济来源,温饱都得不到保障,哪还有钱供孩子上学。记者根据采访情况写了一篇关注失学儿童的稿子,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
在采访中,记者还经常遇到非常能说的采访对象,他们一对着话筒,就无休无止,不是离题太远,就是乱说一气。遇到这种情况,记者要根据采访需要,恰如其分地转移话题。但切记不要随意打断采访对象的谈话。记者要寻找采访对象的话题,巧妙地转移话题。记者要设法委婉地引導,使采访对象的谈话回到正题上,突出采访的主题内容。
第三,要把采访对象当作知心朋友对待,善于挖掘新闻素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一般包含着两个因素:信息的交流和情感的交流。情感交流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信息交流的质量。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要想做到推心置腹,就必须把对方当作知心朋友一样对待,在双方的感情交流中,达到双方心灵的沟通,这是最佳的心理状态,也是人物采访的最高境界。
在大多数采访的场合中,记者与采访对象要建立起心理感应关系。从采访技巧的角度来讲,交朋友就是要求记者在采访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采访对象,都要很快消除对方的陌生感和心理离,尽可能地使双方熟透起来,亲近起来,迅速达到“一见如故”。这是记者要了解真实情况,听到心里话,达到采访目的的关键。只有放下了“身段”真正将自己融入采访对象的生活和情感中,设身处地去想他们所想,问到他们的心坎里,才能达到预想的采访效果。
在采访中还要运用好眼神、表情、手势、动作等体态语言,它有时能传达出比有声语言更为丰富的信息,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记者在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中运用非语言符号,可以比较含蓄地表达情感,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使采访进行得更加顺利。如认真倾听的姿势、关注的眼神、善意的微笑等,传达给对方的是肯定的信息,对方得到这种反馈,就会更有兴致地往下说。而没有表情的面庞、怀疑的目光、意义双关的微笑等,则会让对方感到不安,也无意说出关键性的东西。
综上所述,记者只要掌握好采访的技巧和艺术,做到和采访对象心与心的交流,那么,一定会写出高质量而且具有新闻价值的稿件,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作者单位:山西长治市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