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观察是一种旨在通过改进教研组建设、改革课堂教学、改善教学行为,进而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方法。可以说课堂观察是在微观研究中引发的一场头脑风暴,是教学研究方式的一场革命。在课堂中观察什么,是由我们自己的课堂理念决定的;在课堂中观察到了什么,又会对我们自己的课堂理念产生影响。教师的科研能力,就在这种观察与思考的双向互动中得到了提升。
近两年来,在市教科室的课堂观察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观察和认真及时的反思,我在课堂观察理念方面实现了两个转变。
一、从关注环节到关注细节
以前我听课,重在关注教学环节是不是为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而设计,环节设计是否完整,环节与环节之间是不是衔接有序、过渡自然。所以,听课记录的绝大部分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有时来不及把课堂上的板书、投影的内容记下来,还要看看旁边听课人的笔记,而对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细节很少关注。其实,一些高水平教师的教学风格或教学艺术往往不是通过教学环节体现出来的,而是通过一个个教学细节表现出来的。因此课堂观察就应该将细节放大,细细琢磨,耐心品味,从而领悟其中的奥秘。例如,听两位教师上《一面》(七年级语文下册)一课。课文中两次写到鲁迅的胡须。
第一处:“他的面孔是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原是瓦片头,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第二处:“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两位老师都采用了先让学生诵朗、然后品味的方法。其中,甲老师按照教参的提示,从修辞和作用两个方面分析了这两处写鲁迅胡须的句子。而乙老师则引导学生四步走——“读‘一’字”(读出感情),“画‘一’字(强调用“隶体”),“看‘一’字”(展示鲁迅肖像画,看这个比喻是否恰当、传神),“品‘一’字”(品味肖像描写背后所揭示的人物精神性格)。显然,乙老师抓住了《一面》这篇文章的精髓,创造性地处理了这一细节。这四个“一”,也成为他这堂课的亮点。
课堂教学的细节,粗看似乎不会影响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但教育无小事,所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对教学细节的处置,蕴涵着或折射出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策略和人格魅力。所以,对听课人来说,“留意细节皆学问”啊。
二、从关注他人到关注自身
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课堂观察,观察的是他人的教学行为,反思的却应该是自己的教学行为。看到课堂教学中的相关情景时,我往往会联想到自己的教学情形,从而在对比中汲取经验或教训,很多时候还会生发出基于自己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的教学假设。比如,在欣赏丙老师的教学研究课《“诺曼底”号遇难记》(七年级上册)时,丙老师是这样处理课文“练习一”中第二个“谜”的:
题目:文章中有两个“谜”,请你解开。如有不同意见,可以展开讨论。
“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哈尔威船长在沉没之前,就没有办法救自己吗?
下面是师生对话:
甲同学:生命是最可贵的,哈尔威船长应该利用一切机会逃生。
教师:能说一说具体的逃生方法吗?
乙同学:哈尔威船长可以利用最后的时间寻找船上的木头、塑料之类的可以浮起来的东西。
丙同学:他应该马上跳入大海,救生艇上的人不会不救他。
……
教师(归纳):“刚才,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讲得很有道理。看来,我们学校近来组织的逃生演习使得同学们珍爱生命的意识又有新的提高。在突发的灾难来临的紧急关头,我们要像哈尔威船长那样恪尽职守、舍己救人,但最后时刻,也应该想方设法把自己救出去,毕竟生命是最可贵的。”
我认为,尽管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不设标准答案,允许发表不同见解,但同学们的讨论脱离了课文暗示的条件:1、“大海上夜色正浓。”2、“救生圈也不够。”3、在船长用枪指挥之前,“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4、哈尔威是船长。这正是哈尔威船长抱定一死的原因。当学生的讨论集中于“逃生的方法”时,我会让学生想象:原先争先恐后逃生的救生艇上的人们看到哈尔威船长沉下去的情景,会有什么感想?
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通过探讨,学生会明白:其实,哈尔威船长是珍爱自己生命的,但他更爱他人的生命。他是用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感召他人、拯救他人。
以上“两个转变”,使我得益匪浅:能带着自己的听评课理念进入他人的课堂,不再随波逐流、茫然无措;在课堂观察之中,一次又一次地复习和运用着新课程的理念,恰如其分地品评出他人之课的优劣长短,评价较有说服力;通过借鉴和反思,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越发觉得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门探索无止境的艺术。
近两年来,在市教科室的课堂观察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观察和认真及时的反思,我在课堂观察理念方面实现了两个转变。
一、从关注环节到关注细节
以前我听课,重在关注教学环节是不是为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而设计,环节设计是否完整,环节与环节之间是不是衔接有序、过渡自然。所以,听课记录的绝大部分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有时来不及把课堂上的板书、投影的内容记下来,还要看看旁边听课人的笔记,而对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细节很少关注。其实,一些高水平教师的教学风格或教学艺术往往不是通过教学环节体现出来的,而是通过一个个教学细节表现出来的。因此课堂观察就应该将细节放大,细细琢磨,耐心品味,从而领悟其中的奥秘。例如,听两位教师上《一面》(七年级语文下册)一课。课文中两次写到鲁迅的胡须。
第一处:“他的面孔是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原是瓦片头,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第二处:“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两位老师都采用了先让学生诵朗、然后品味的方法。其中,甲老师按照教参的提示,从修辞和作用两个方面分析了这两处写鲁迅胡须的句子。而乙老师则引导学生四步走——“读‘一’字”(读出感情),“画‘一’字(强调用“隶体”),“看‘一’字”(展示鲁迅肖像画,看这个比喻是否恰当、传神),“品‘一’字”(品味肖像描写背后所揭示的人物精神性格)。显然,乙老师抓住了《一面》这篇文章的精髓,创造性地处理了这一细节。这四个“一”,也成为他这堂课的亮点。
课堂教学的细节,粗看似乎不会影响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但教育无小事,所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对教学细节的处置,蕴涵着或折射出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策略和人格魅力。所以,对听课人来说,“留意细节皆学问”啊。
二、从关注他人到关注自身
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课堂观察,观察的是他人的教学行为,反思的却应该是自己的教学行为。看到课堂教学中的相关情景时,我往往会联想到自己的教学情形,从而在对比中汲取经验或教训,很多时候还会生发出基于自己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的教学假设。比如,在欣赏丙老师的教学研究课《“诺曼底”号遇难记》(七年级上册)时,丙老师是这样处理课文“练习一”中第二个“谜”的:
题目:文章中有两个“谜”,请你解开。如有不同意见,可以展开讨论。
“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哈尔威船长在沉没之前,就没有办法救自己吗?
下面是师生对话:
甲同学:生命是最可贵的,哈尔威船长应该利用一切机会逃生。
教师:能说一说具体的逃生方法吗?
乙同学:哈尔威船长可以利用最后的时间寻找船上的木头、塑料之类的可以浮起来的东西。
丙同学:他应该马上跳入大海,救生艇上的人不会不救他。
……
教师(归纳):“刚才,同学们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讲得很有道理。看来,我们学校近来组织的逃生演习使得同学们珍爱生命的意识又有新的提高。在突发的灾难来临的紧急关头,我们要像哈尔威船长那样恪尽职守、舍己救人,但最后时刻,也应该想方设法把自己救出去,毕竟生命是最可贵的。”
我认为,尽管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不设标准答案,允许发表不同见解,但同学们的讨论脱离了课文暗示的条件:1、“大海上夜色正浓。”2、“救生圈也不够。”3、在船长用枪指挥之前,“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4、哈尔威是船长。这正是哈尔威船长抱定一死的原因。当学生的讨论集中于“逃生的方法”时,我会让学生想象:原先争先恐后逃生的救生艇上的人们看到哈尔威船长沉下去的情景,会有什么感想?
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通过探讨,学生会明白:其实,哈尔威船长是珍爱自己生命的,但他更爱他人的生命。他是用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感召他人、拯救他人。
以上“两个转变”,使我得益匪浅:能带着自己的听评课理念进入他人的课堂,不再随波逐流、茫然无措;在课堂观察之中,一次又一次地复习和运用着新课程的理念,恰如其分地品评出他人之课的优劣长短,评价较有说服力;通过借鉴和反思,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越发觉得课堂教学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门探索无止境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