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
场景一:家长会上,我和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在校表现等,有部分家长(不是一个)就对我说:“王老师,你得厉害点!孩子交给你了,只要他不听话,你该打打,该骂骂,我们绝不会说啥!”
场景二:家长在接送孩子时见到我,交流孩子的情况说:“王老师,你不知道,俺这个小孩皮脸的很,三天不打,就上房揭瓦,你一定得厉害点,他才怕你!”
厉害点!再厉害点!这是我听到的家长在和我交流时对我说的最多的话。那什么是厉害呢?我在辞海中看到的解释是:剧烈、猛烈地手段和凶猛、难以对付或忍受。总而言之,家长们是希望我无论是在对待学生的神情还是管理班级的手段上都要凶猛、猛烈,必要时可以动手。那家长们为什么希望我厉害甚至于可以动手去打孩子呢?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怕我。在他们看来,孩子们只有怕老师,才能听老师的话;只有听老师的话,才能学习好。所以,为了孩子们能听话、学习好,我必须要厉害!必要时可以动手!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还是来看看上述场景三里的孩子小丁吧。
小丁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班里的小朋友都喜欢和他一起玩,但是只要小朋友不听他的话或不按他的想法做,他就动手打小朋友。为此,我多次和他谈心,他每次都是当时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但是一事到临头,他又故技重施。我在和小丁的妈妈交流时得知,小丁的爸爸性子急,脾气暴躁,小丁从小就特别顽皮,每次犯错,他爸爸不是给孩子讲道理,而是非打即骂。并且随着小丁年龄的增长,打的程度也是逐步升级:开始用手打,后来用鸡毛掸子打,现在用皮带抽。而小丁也在这种用暴力解决问题的环境中,性情变得越来越硬,遇到事情也是用拳头来解决。
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从孩子的身上能看到父母的影子。我们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尤其是在幼年时期,孩子就是在对成人特别是父母的的模仿中来学习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父母习惯于用暴力教育孩子,无论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孩子首先学会的,都是暴力本身。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还流行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虽然历史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人们的文明程度和受教育水平已大幅度提高,但这种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地盘踞在人们的脑海中。前段时间,我国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们看到这种观念在我们国家仍然有着很大的市场:在长沙一辆公交车上,一个八岁的小姑娘对着一位七旬老太出言不逊,骂其“你老年痴呆吧”“神经病”。旁边的女乘客看不顺眼,当场出手打小姑娘三个耳光,导致她的脸肿了好几天,再也不敢坐公交车上学。这件事情在网易论坛的调查中,有的人认为“活该被打,谁叫你对老人出言不逊”,还有的人选择“我要在车里,我直接上脚”,也有的人认为“不该动手,那还是个孩子”。这个调查题的暴力倾向就很明显,不仅给出“直接上脚”的选项,而且反对打人的只有一项,还要加上“那还是个孩子”——假如不是孩子呢,更应该拳打脚踢了?赞同暴力袭击未成年人的理由,是小姑娘辱骂七旬老人,应该被“教训”。小姑娘的辱骂当然不对,但是无论如何都属于言论范畴,旁人可以批评她,但是不能用暴力来解决问题。而且,暴力也解决不了问题。有人说,这样就能让小姑娘记住,辱骂老人是不对的。其实,并没有人从道理上去说服她。她记住的,只有暴力,以为强权即真理。就像我班上的小丁,从他爸爸身上学到的只是暴力。小小的年纪,和小朋友发生点矛盾就知道伸出拳头,用武力来解决问题。有人问,不给一点“(暴力)教训”,孩子能学好吗?无论是家庭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孩子的首要学习模式,都不是听其言,而是观其行。你打孩子,孩子首先学到的是暴力本身,而不是你为什么使用暴力。即便孩子明白了为什么挨打,但是接下来他们要做的事,就是通过撒谎来躲避暴力。最可怕的是我们的家长朋友们并不觉着这样有什么不好,不仅自己这样来教育孩子,而且要求老师也这样对待孩子。
用威严、靠厉害、甚至于使用暴力教育出的孩子会是怎样的呢?我们国家正在实施素质教育,老师们也在课堂上鼓励孩子们活泼地思考,大胆地创新,勇敢地质疑。可是一部分孩子在这种强权压制下,会形成中规中矩、言听计从、温驯畏缩的性格,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怎么可能有创新精神,有公民意识呢?而另一部分孩子会像小丁一样,从我们成年人的身上学会“以暴制暴”。他们从小形成冷酷的性情,暴扈的行为。这些孩子长大后遇到问题不会想到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而是会选择靠暴力来说话。这与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法治社会的愿望又是相违背的。
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孩子们知识,更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责任。我们培养的孩子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不仅是智慧如天马行空的优秀人才,更应该是有着独立地思考,大胆地创新,勇敢地质疑的有公民意识的活泼泼的人。这一切靠的不是威严、厉害和暴力,而是爱。爱是教育的真谛。伟大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爱的艺术。无论是我们的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记住:只有爱孩子,孩子才会爱你;也只有爱孩子,才能教好孩子。
美国诗人惠特曼在一首诗中写道: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他看见怎样的东西,那东西就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如果孩子遇见的是早开的紫丁香,紫丁香就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如果遇见的是杂乱的野草,野草也会成为孩子生命成长的部分。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把孩子引向紫丁香盛开的花园。
【作者单位:商丘市凯旋路第二小学 河南】
场景一:家长会上,我和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在校表现等,有部分家长(不是一个)就对我说:“王老师,你得厉害点!孩子交给你了,只要他不听话,你该打打,该骂骂,我们绝不会说啥!”
场景二:家长在接送孩子时见到我,交流孩子的情况说:“王老师,你不知道,俺这个小孩皮脸的很,三天不打,就上房揭瓦,你一定得厉害点,他才怕你!”
厉害点!再厉害点!这是我听到的家长在和我交流时对我说的最多的话。那什么是厉害呢?我在辞海中看到的解释是:剧烈、猛烈地手段和凶猛、难以对付或忍受。总而言之,家长们是希望我无论是在对待学生的神情还是管理班级的手段上都要凶猛、猛烈,必要时可以动手。那家长们为什么希望我厉害甚至于可以动手去打孩子呢?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怕我。在他们看来,孩子们只有怕老师,才能听老师的话;只有听老师的话,才能学习好。所以,为了孩子们能听话、学习好,我必须要厉害!必要时可以动手!事实果真如此吗?我们还是来看看上述场景三里的孩子小丁吧。
小丁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班里的小朋友都喜欢和他一起玩,但是只要小朋友不听他的话或不按他的想法做,他就动手打小朋友。为此,我多次和他谈心,他每次都是当时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但是一事到临头,他又故技重施。我在和小丁的妈妈交流时得知,小丁的爸爸性子急,脾气暴躁,小丁从小就特别顽皮,每次犯错,他爸爸不是给孩子讲道理,而是非打即骂。并且随着小丁年龄的增长,打的程度也是逐步升级:开始用手打,后来用鸡毛掸子打,现在用皮带抽。而小丁也在这种用暴力解决问题的环境中,性情变得越来越硬,遇到事情也是用拳头来解决。
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从孩子的身上能看到父母的影子。我们知道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尤其是在幼年时期,孩子就是在对成人特别是父母的的模仿中来学习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父母习惯于用暴力教育孩子,无论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孩子首先学会的,都是暴力本身。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还流行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虽然历史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人们的文明程度和受教育水平已大幅度提高,但这种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地盘踞在人们的脑海中。前段时间,我国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们看到这种观念在我们国家仍然有着很大的市场:在长沙一辆公交车上,一个八岁的小姑娘对着一位七旬老太出言不逊,骂其“你老年痴呆吧”“神经病”。旁边的女乘客看不顺眼,当场出手打小姑娘三个耳光,导致她的脸肿了好几天,再也不敢坐公交车上学。这件事情在网易论坛的调查中,有的人认为“活该被打,谁叫你对老人出言不逊”,还有的人选择“我要在车里,我直接上脚”,也有的人认为“不该动手,那还是个孩子”。这个调查题的暴力倾向就很明显,不仅给出“直接上脚”的选项,而且反对打人的只有一项,还要加上“那还是个孩子”——假如不是孩子呢,更应该拳打脚踢了?赞同暴力袭击未成年人的理由,是小姑娘辱骂七旬老人,应该被“教训”。小姑娘的辱骂当然不对,但是无论如何都属于言论范畴,旁人可以批评她,但是不能用暴力来解决问题。而且,暴力也解决不了问题。有人说,这样就能让小姑娘记住,辱骂老人是不对的。其实,并没有人从道理上去说服她。她记住的,只有暴力,以为强权即真理。就像我班上的小丁,从他爸爸身上学到的只是暴力。小小的年纪,和小朋友发生点矛盾就知道伸出拳头,用武力来解决问题。有人问,不给一点“(暴力)教训”,孩子能学好吗?无论是家庭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孩子的首要学习模式,都不是听其言,而是观其行。你打孩子,孩子首先学到的是暴力本身,而不是你为什么使用暴力。即便孩子明白了为什么挨打,但是接下来他们要做的事,就是通过撒谎来躲避暴力。最可怕的是我们的家长朋友们并不觉着这样有什么不好,不仅自己这样来教育孩子,而且要求老师也这样对待孩子。
用威严、靠厉害、甚至于使用暴力教育出的孩子会是怎样的呢?我们国家正在实施素质教育,老师们也在课堂上鼓励孩子们活泼地思考,大胆地创新,勇敢地质疑。可是一部分孩子在这种强权压制下,会形成中规中矩、言听计从、温驯畏缩的性格,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怎么可能有创新精神,有公民意识呢?而另一部分孩子会像小丁一样,从我们成年人的身上学会“以暴制暴”。他们从小形成冷酷的性情,暴扈的行为。这些孩子长大后遇到问题不会想到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而是会选择靠暴力来说话。这与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法治社会的愿望又是相违背的。
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孩子们知识,更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责任。我们培养的孩子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不仅是智慧如天马行空的优秀人才,更应该是有着独立地思考,大胆地创新,勇敢地质疑的有公民意识的活泼泼的人。这一切靠的不是威严、厉害和暴力,而是爱。爱是教育的真谛。伟大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爱的艺术。无论是我们的老师,还是家长,都应该记住:只有爱孩子,孩子才会爱你;也只有爱孩子,才能教好孩子。
美国诗人惠特曼在一首诗中写道: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他看见怎样的东西,那东西就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如果孩子遇见的是早开的紫丁香,紫丁香就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如果遇见的是杂乱的野草,野草也会成为孩子生命成长的部分。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把孩子引向紫丁香盛开的花园。
【作者单位:商丘市凯旋路第二小学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