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淄博市淄川农信联社坚持“立足区域经济、助推三农发展”的服务理念,通过实施“三大工程”,打造农信社特色精品服务,构筑起全方位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服务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促进了各项业务的发展。
一、夯实服务基础 实施服务“形象工程”
(一)改进服务理念,奠定服务根基。2012年初,淄川农信联社进一步修订完善优质文明服务规范,并确定2012年为服务质量提升年,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优质文明服务活动,要求全体职工提高认识,增强服务意识。一是要树立统一的服务理念,牢固树立“以农为本、服务城乡、信誉第一、客户至上、精诚合作、共创辉煌”的企业理念,坚定不移地为“三农”服务,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的作用。二是要充分认识到优质文明服务工作是农村信用社形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村信用社与其他商业银行在服务工作中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突出自身优势,搞好服务。三是要树立顾客至上、信誉第一的思想,增强服务的自觉性、主动性。四是树立“大服务”观念,紧紧围绕服务于客户这个中心,坚持“为了一切客户、为了客户一切、一切为了客户”的宗旨,增强服务的自觉性、主动性。
(二)造就服务尖兵,倡导素质服务。首先,为全面提高全区员工的素质,保障服务水平,淄川农信联社实施多种策略,造就了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湛的队伍,现在全区职工中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275人,中级职称以上的157人,为全面实施素质服务奠定了基础。二是建立了高效有序的竞争激励机制,实行员工等级管理、同工同酬,鼓励员工岗位成才,把职工收入与信用社经营状况有机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本着“人才兴社,教育先行”的原则,始终把员工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提高干部员工素质的大事来抓。先后组织各类培训28次,累计培训员工2992人次。
(三)净化信用环境,锻打服务形象。淄川农信联社以争创“青年文明号”为契机,自2010年开始,对全区营业网点进行了统一行业标识、统一硬件设施、统一服务规范的改造,逐步树立了当代农信的服务形象。上半年,该联社被省消协评为消费者满意单位。为加大农信形象宣传力度,扩大服务影响,该联社建立健全了全区农村信用社畅通的宣传渠道,实现综合信息、政策调研、对外宣传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网络化、规范化。在做好内部宣传的同时,积极利用报纸、电视和广播等各种媒体渠道,对信用社的服务优势进行报道宣传,提高信用社的知名度。
二、把握支农方向 实施服务“品牌工程”
(一)完善“客户经理制”,主动服务找市场。围绕信贷支农,农村信用社积极转化经营机制,逐步形成了发展策略、服务方式、业务品种“三位一体”的金融服务体系,为信贷支农奠定了组织基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金融服务进村入户”活动,实行“一人进村,全面服务”的做法,实行主动服务,在信用社和农户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贷款出现了供需两旺的局面,支持“三农”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大力推广贷款证贷款,开辟“绿色服务通道”。为了既防范风险,又方便农民贷款,淄川农信联社全面推广实施了快捷高效的贷款证制度,农民到农村信用社办理一笔贷款,只需10多分钟就可拿到贷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农户对一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兴办小规模种养项目的资金需求,有力的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区信用社已对1.3万农户发放了农户《贷款证》,已累计发放农户贷款19.29亿元。为了进一步强化服务效果,还积极开展信用文明评定活动,对信用村、信用户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真正做到“让利于民、服务于农”。良好的服务环境需要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依靠基层组织,携手共建农村信用环境,使农信社与与基层村级组织收获了“双赢”成果。目前,全区共评定信用村186个,信用企业342户,信用户58058户,信用个体工商户2717户,信用市场2个,信用社区1个,参评面达到100%。
(三)支持民营经济,提升服务层次。为支持好个体民营经济这一“亮点”,该联社积极调整信贷投放,将支农服务延伸到民营企业,较好解决了农村产业调整缺资金、缺技术、缺信息的问题,扶持产生了一批龙头带动型、市场辐射型特色农业、专业批发市场。在该联社的信贷支持下,西河红木家具、寨里富硒蔬菜、商家七河花菇、张庄黑猪养殖等地方特色品牌,建材城、服装城、电子城等专业市场逐渐成为带动地方经济的重要支点。
三、坚持创新改革 实施服务“升级工程”
(一)开拓业务品种,强化服务竞争。淄川农信联社结合实际,开办票据贴现、再贴现、转贴现、债券买卖、信息咨询、代收代付、代办保险、代保管、资金拆借市场等传统业务的同时,不断扩展服务品种,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二)健全服务网络,扩宽服务领域。为突破单一金融服务模式,该联社发挥自身网点众多、信息灵通的优势。一是实施班子成员挂靠一线网点制度,班子成员带头想办法,出思路,定期走访调研,听取职工和客户对服务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进服务。二是充分发挥分社网点优势。按村庄距离,确定服务区,积极做好小额农户贷款发放工作。三是实行信贷外勤定片服务。信用社外勤人员包片包干,负责片上信贷营销工作。通过综合网络的建立,为农民提供资金、信息、技术一条龙服务,极大满足了农户需求。
(三)倡导科技兴社,提升服务水平。一是扩大ATM覆盖面。为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适应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法定节日统一休业和双休日轮流休业的需要,上半年全区新安装自助设备21台,自助设备总量达到66台,方便广大客户24小时即时办理取款、转账、查询、修改密码等业务。二是加大电子银行业务拓展力度。2012年来,淄川农信联社充分利用全省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推广的有利时机,加大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POS的业务营销力度,积极引导客户利用银行卡、网络、手机的手段,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延伸服务半径。三是畅通支付结算渠道。2012年来,全区17家营业网点获得大小额支付结算准入资格,总量达到46个,覆盖率69.70%,为各项业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作者单位:淄博市淄川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一、夯实服务基础 实施服务“形象工程”
(一)改进服务理念,奠定服务根基。2012年初,淄川农信联社进一步修订完善优质文明服务规范,并确定2012年为服务质量提升年,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优质文明服务活动,要求全体职工提高认识,增强服务意识。一是要树立统一的服务理念,牢固树立“以农为本、服务城乡、信誉第一、客户至上、精诚合作、共创辉煌”的企业理念,坚定不移地为“三农”服务,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的作用。二是要充分认识到优质文明服务工作是农村信用社形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村信用社与其他商业银行在服务工作中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突出自身优势,搞好服务。三是要树立顾客至上、信誉第一的思想,增强服务的自觉性、主动性。四是树立“大服务”观念,紧紧围绕服务于客户这个中心,坚持“为了一切客户、为了客户一切、一切为了客户”的宗旨,增强服务的自觉性、主动性。
(二)造就服务尖兵,倡导素质服务。首先,为全面提高全区员工的素质,保障服务水平,淄川农信联社实施多种策略,造就了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湛的队伍,现在全区职工中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275人,中级职称以上的157人,为全面实施素质服务奠定了基础。二是建立了高效有序的竞争激励机制,实行员工等级管理、同工同酬,鼓励员工岗位成才,把职工收入与信用社经营状况有机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本着“人才兴社,教育先行”的原则,始终把员工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提高干部员工素质的大事来抓。先后组织各类培训28次,累计培训员工2992人次。
(三)净化信用环境,锻打服务形象。淄川农信联社以争创“青年文明号”为契机,自2010年开始,对全区营业网点进行了统一行业标识、统一硬件设施、统一服务规范的改造,逐步树立了当代农信的服务形象。上半年,该联社被省消协评为消费者满意单位。为加大农信形象宣传力度,扩大服务影响,该联社建立健全了全区农村信用社畅通的宣传渠道,实现综合信息、政策调研、对外宣传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网络化、规范化。在做好内部宣传的同时,积极利用报纸、电视和广播等各种媒体渠道,对信用社的服务优势进行报道宣传,提高信用社的知名度。
二、把握支农方向 实施服务“品牌工程”
(一)完善“客户经理制”,主动服务找市场。围绕信贷支农,农村信用社积极转化经营机制,逐步形成了发展策略、服务方式、业务品种“三位一体”的金融服务体系,为信贷支农奠定了组织基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金融服务进村入户”活动,实行“一人进村,全面服务”的做法,实行主动服务,在信用社和农户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贷款出现了供需两旺的局面,支持“三农”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大力推广贷款证贷款,开辟“绿色服务通道”。为了既防范风险,又方便农民贷款,淄川农信联社全面推广实施了快捷高效的贷款证制度,农民到农村信用社办理一笔贷款,只需10多分钟就可拿到贷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农户对一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和兴办小规模种养项目的资金需求,有力的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区信用社已对1.3万农户发放了农户《贷款证》,已累计发放农户贷款19.29亿元。为了进一步强化服务效果,还积极开展信用文明评定活动,对信用村、信用户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真正做到“让利于民、服务于农”。良好的服务环境需要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依靠基层组织,携手共建农村信用环境,使农信社与与基层村级组织收获了“双赢”成果。目前,全区共评定信用村186个,信用企业342户,信用户58058户,信用个体工商户2717户,信用市场2个,信用社区1个,参评面达到100%。
(三)支持民营经济,提升服务层次。为支持好个体民营经济这一“亮点”,该联社积极调整信贷投放,将支农服务延伸到民营企业,较好解决了农村产业调整缺资金、缺技术、缺信息的问题,扶持产生了一批龙头带动型、市场辐射型特色农业、专业批发市场。在该联社的信贷支持下,西河红木家具、寨里富硒蔬菜、商家七河花菇、张庄黑猪养殖等地方特色品牌,建材城、服装城、电子城等专业市场逐渐成为带动地方经济的重要支点。
三、坚持创新改革 实施服务“升级工程”
(一)开拓业务品种,强化服务竞争。淄川农信联社结合实际,开办票据贴现、再贴现、转贴现、债券买卖、信息咨询、代收代付、代办保险、代保管、资金拆借市场等传统业务的同时,不断扩展服务品种,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二)健全服务网络,扩宽服务领域。为突破单一金融服务模式,该联社发挥自身网点众多、信息灵通的优势。一是实施班子成员挂靠一线网点制度,班子成员带头想办法,出思路,定期走访调研,听取职工和客户对服务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进服务。二是充分发挥分社网点优势。按村庄距离,确定服务区,积极做好小额农户贷款发放工作。三是实行信贷外勤定片服务。信用社外勤人员包片包干,负责片上信贷营销工作。通过综合网络的建立,为农民提供资金、信息、技术一条龙服务,极大满足了农户需求。
(三)倡导科技兴社,提升服务水平。一是扩大ATM覆盖面。为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适应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法定节日统一休业和双休日轮流休业的需要,上半年全区新安装自助设备21台,自助设备总量达到66台,方便广大客户24小时即时办理取款、转账、查询、修改密码等业务。二是加大电子银行业务拓展力度。2012年来,淄川农信联社充分利用全省农村信用社电子银行业务推广的有利时机,加大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POS的业务营销力度,积极引导客户利用银行卡、网络、手机的手段,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延伸服务半径。三是畅通支付结算渠道。2012年来,全区17家营业网点获得大小额支付结算准入资格,总量达到46个,覆盖率69.70%,为各项业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作者单位:淄博市淄川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