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天死去的,会在春天发芽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cjr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岁那年,爸妈带我回外婆居住的猫岛。正值暑假,我时常与岛上的小孩子一起抓萤火虫、粘知了、到海边抓鱼,日子简单而快乐。
  一日,我在院内白瓷铺就的洗碗池边刷碗,一个6岁左右的女孩怀里搂着一只白猫经过。女孩碰到葡萄架垂下的藤蔓,突然停下来,注视着我说:“你在干什么?”
  “刷碗。”我关上水龙头,甩了甩筷子上的水渍,抬着盛碗筷的盆子准备回屋。
  “花草呢?”女孩警惕地看着我。
  “什么花草?”
  “原来在葡萄架下的。”女孩目光再次望向藤蔓下的空地。
  我想起了葡萄架下确实有盆鱼腥草,便漫不经心地说:“搬到后面去了。”昨晚,外婆在葡萄架下乘凉,回屋时被鱼腥草绊倒扭伤了脚。母亲不想再有人跌倒,就嘱咐我搬到后面去了。
  “为什么要搬走?”女孩的眼里盈着光,似乎要哭的样子,“你知道那是我妈妈的鱼腥草吗?”说完,女孩扔下我向对门跑去。
  我进屋的时候,外婆问我在跟谁说话,我说起鱼腥草的事,外婆说:“那是李老师家的小麦子。唉,李老师在一次事故中瘸了腿,患处经常发痒,小麦子知道鱼腥草能治皮肤痒,所以才这么紧张……对了,你等会儿别忘了把鱼腥草给小麦子送回去。”我这才明白过来,连忙点头答应。
  第二天,两个户籍办的工作人员找到李老师家。李老师跟他们闭门谈了半小时,我感到奇怪,问外婆,他们来干什么?
  外婆说:“小麦子也该读书了,八成是想给孩子办户口吧。”
  这下我更好奇了,孩子都这么大了,怎么还没办户口?
  “小麦子是李老师在院门口捡到的,当时大家都说要报警,可李老师怕孩子妈妈找过来,就说等等看再说,这一等就是六年。”
  “那李老师的丈夫同意吗?”
  “起先,他也没反对,可孩子慢慢大了,他也想要个自己的孩子,前两年李老师还真怀上了,可又被查出得了妊高症,结果孩子就没保住。”
  “啊……”
  “隔了几天,她丈夫扔下几百块钱和离婚协议书就跑了,此后再也没有消息。”
  我问外婆:“那李老师现在不教书了吗?”
  “李老师那学校是民办的,她出事后好几个月不能下地,学校急着用人,就找人代替了她。李老师去学校问了几次,可人家几句话就给打发了。前阵子李老师听说岛内有家漆线雕作坊收学徒,就去那儿拜师了。人家说学这手艺要吃得了这苦,还得耐得住性子。”
  我好奇地问外婆,漆线雕是什么?
  外婆指着墙上挂着的一幅镶着金箔的《凤求凰》匾额,说:“那个就是李老师做的。这是一种用手工盘线制作的工艺品,这门手艺是厦门蔡氏从明末清初传下来的,听说最早也不叫漆线雕,是从‘妆佛’到‘金木雕’,再到‘漆线雕’的……”外婆絮絮叨叨说着,我探头向窗外,看李老师在院里捣漆线粉。
  有一日清晨,我在屋里写作业,听见外婆在门口问:“李老师要出门啊?”
  “嗯,户籍所让我去一趟,我想是小麦子的户口能办了。”李老师高高兴兴走了,可到了户籍所,她却大大失望了。
  工作人员问她:“有没有带孩子的出生证明来?”
  “……没有……”
  “哟,那您多跑一趟了,怎么能不带出生证明呢?”工作人员嗔怪地说。
  “这孩子是捡来的,刚出生就被扔在我们院门口……”
  “哦,是这样啊。可是上面也有规定,如果没有出生证明这户口咱们也办不了啊。”
  “可……我已经养了她6年,孩子马上到了上学年龄,你让我怎么办?”
  “您别急,还是按法律规定的程序报主管机关收养吧。”那天李老师回到小院,把这一切告诉我外婆,外婆只得劝她慢慢来,再等等看。
  之后,我和小麦子成为一对不关乎年龄的朋友,那时,李老师经常要推车去码头拿做漆线的漆粉,小麦子要帮忙推,可李老师不让,说小孩子家别动这些东西,吃到嘴里怎么办?李老师越不让,小麦子就对漆线雕的制作工艺越好奇,李老师说,等你长大了妈妈再教你。李老师要干活儿,把小麦子托给我,我就带她到处玩,我问小麦子你为啥想学做漆线雕呀?小麦子说妈妈身体不好,我想帮她,等我长大了,我会成为漆线雕大师,让妈妈享福。小麦子说这话的时候,眼睛里充满了热烈和憧憬。
  我带着小麦子去河里抓鱼,小麦子跟在我身后,形影不离。傍晚的时候,小麦子手里提着一串鱼,一路上遇到认识的人,她就会大声说,是翠翠姐抓到的,翠翠姐说妈妈吃了鱼,受伤的皮肤就不难受了。人们微笑着望着我们俩,说这俩孩子真懂事。
  暑假过后,我离开猫岛开始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有一次外婆告诉我小麦子的户口落实下来了,已经开始上小学了。我大学毕业那年,外婆去世了,我陪爸妈回猫岛整理外婆的旧物。阳光落在老榕树身上,有几棵榕球砸落在我的脚上。还未走进小院,就听到人们在议论李老师的漆线雕现在可抢手了。
  这些年,我在尘世的喧嚣里奔波,漸渐淡忘了猫岛往事。有一天,我收到小麦子寄来的一份快递,是个漆线雕工艺挂饰。我不知道我不在猫岛的那些年李老师和小麦子经历过多少磨难,但我相信生命如繁星,即便是到了黑暗里,她们也能给自己一个理想、一个希望、让人生孤独的旅程里显得有光。
  深夜,翻看鲁米的诗集,有一首诗写着:“在秋天死去的,会在春天发芽,因为这种说不的方法,会在春天成为你说是的赞歌。”
其他文献
临近年关的风可真冷,像小鞭子一样抽人脸。我开着车给乡下的姑妈去送年货。想到辽阔的乡野,被城市拥挤的身心豁然开朗起来。  刚进入通往乡村方向的公路,被路旁窜出的一个男人拦住了。我被吓了一跳,以为遇到了打劫的,好半天才把车窗摇下一条缝,不友好地问:“你想干吗?”  男人冻得瑟瑟发抖,一脸尴尬地说:“俺拦错车了,没看清你是个女司机。你能让俺搭一段车,去公主屯吗?”  我有些奇怪,他怎么知道我路过公主屯呢
期刊
这是小城工會职工图书馆。其实,叫馆已有些抬举它了——仅仅一百多平方米的屋子,四周呆立着做工粗糙的书架或报架。架上的图书多属旧货,而报纸、杂志倒还应时。来人也不多,尤其是工作日。  只有陆刚是例外。  陆刚是列车上的乘警。每逢休班日,他总要来趟这里,一呆就是小半天。时间长了,陆刚与管理员丽丽就熟得跟老朋友似的。  “前天,五号车厢上来一个女毒贩,我奉命装扮成乘客,对她实施跟踪。”陆刚拿起一本杂志,一
期刊
米丽给女儿开门的时候,第一眼看到了那枝郁金香。它像是刚剪下不久,几片墨绿色的葉子一捏就要出水的样子,顶端的花朵粉红粉红的,像极了女儿娇嫩的脸。  女儿把那枝郁金香举到米丽面前,说:“妈,给你,节日快乐!”米丽的心久违地荡漾一下,又莫名地暖了一下。她很是怜爱地接过女儿手中的郁金香。  米丽到阳台洗衣槽下的一个角落里,找出一个花瓶,洗净装水后,小心翼翼地把那一枝郁金香插进瓶子里。  第二天早晨醒来,米
期刊
腊月初八,是我大喜的日子。  院里院外的客人,翘首以待。我心里忐忑,不知新郎以何方式迎娶。别看我长相不咋样,皮肤黑秀发黄,但我向美而生。  父亲足智多谋,为爱女上门提亲。男方气宇轩昂,隆中最有名的才子,懂天文、晓地理。父亲毫不掩饰家有丑女的事实,顺便托出我兰心蕙质。东汉名士黄承彦独生女,自幼熟读经史,学识渊博,传说中的奇女子,黄月英是也。  那天,他前来提亲,我倚窗而立。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玉树临
期刊
贺九儿,喜春社戏班儿的三牌老生,也是戏班里的能人。有人说了,一个三牌老生,还是能人?  我说是能人,就是能人。为啥说贺九儿是能人,他文武场面全在行,能操琴打鼓,会的戏码还多。要不的话,他能在松州这个地界站住脚?  梨园行内都知道,松州虽然地界小,但是这儿的戏迷懂戏,没有两套本事,想在松州城吃唱戏这碗饭,难。  当年北京有个谭派的角儿,在松州城就栽过跟头。  那个角儿,头一天打炮贴的戏码,是谭派的坐
期刊
徐向进  多年以来我都很憷徐向进,因为他的那张脸,也因为他的霸道,更因为他的文身。  徐向进满脸横肉,加上一双吊角眼和一个塌塌的鼻子,怎么看都像是个土匪。  徐向进是个麦秸火,一句话呛他了,便螃蟹一样横身子过来,你说啥?你再给我说一遍!  徐向进小臂上文着一条绕剑的蛇,可他却非要说是条龙。明明就是一条蛇嘛。有一次我说。徐向进脖子一梗说,有句话叫强龙不压地头蛇,一条强龙都不压的蛇,你说它叫什么?  
期刊
我是在平康里见到的她,那一年她十三岁。  五岁诵百诗,七岁初习赋,十一岁时,她的诗作已经飘荡在长安城阴仄仄的上空,她是我们那个时代最最拔尖的女诗童。  我唤她蕙兰,质蕙心兰。  暮春的长安城,曲江河畔,柳絮飞扬。素衣净脸,我莫名地感到内心空荡。我,唐朝堂堂的大诗人,居然在屈尊去寻访一名小诗童之前,莫名其妙地没钻温柔乡。三天!简直不可思议!  拐进东南角,脂粉香扑面而来,此时此刻,我的感觉是一个字:
期刊
我第二次见到齐林是三年后,在表哥的酒吧里。他原本忧郁的眼睛里,多了开朗的阳光。  表哥的酒吧曾像霜打的晚秋向日葵,一直开得不景气。这天,他电话求助我,让我代他监工几天,要把酒吧装修成3D效果。我没想到,来做墙体和地面彩绘的是齐林。他激动地握紧我的手,感谢我曾经对他的帮助。  三年前,我作为一名媒体记者,深度报道过关于齐林涂鸦“炸街”的事。他那天站在法庭上,身穿白色的学生装,一脸茫然和无助,每回复法
期刊
村里的手艺人小漆匠黎明,只会刷漆,只会干活。人年轻,肯钻研,他的漆工手艺自然就好。  关于油漆家具的这个活儿,用黎明的话来形容,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吧,无非七个步骤不能少,粘布去尘,砂纸打磨,油漆调兑,头遍上漆,二次打磨,二次上漆,补漆抛光。说复杂吧,细节多,窍门多。譬如打磨,砂纸必须保持与木材平衡;譬如调漆,那可是个技术活,汽油、油漆、水,一样不能多,一样也不能少,搭配比例是关键;
期刊
在小表弟的婚礼上遇见她,让苏米觉得很震惊。  转念一想,又觉得天经地义,有什么好震惊的呢?苏米反倒为自己刚才的震惊,震惊了一下。  苏米到现在也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她是姨家小表哥的新媳妇,这小表嫂不是明媒正娶的,而是两个人偷偷领了证,木已成舟,家里人才不得不让她住进家来。  那时候,小表嫂还不是小表嫂。  据大表姐调查了解,这个女人是个外地人,曾在KTV工作。小表哥辩解说,又不是坐台,只是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