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狐死首丘”之“首”历来学者大多解释成“头向着”。2009年第1期《语文建设》《“狐死首丘”新解》一文提出了另一观点,认为“首”并非用作动词,而是“首个、第一个”之义,用作定语;认为“首丘”即是“(生活过的)第一座山丘”。笔者认为此解存在未安之处。
首先。“狐死首丘”语出《楚辞-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亦见《淮南子·说林训》“鸟飞反乡,兔走归窟,狐死首丘,寒将翔水,各哀其所生”,《文子·上德》“飞鸟反乡,兔走归窟,狐死首丘,寒萤得木,各依其所生也”。显而易见,“首”与“反”“归”“翔”“得”等词的词性相同,只能是动词“头着向、向”,不可能是形容词“首个、第一个”。《广雅·释诂四》:“面、首,向也。”王念孙疏证:“面向为面,首向为首。”“首”作动词“朝向”在古文中不乏其例,如《史记·淮阴侯列传》:“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驿兵,北首燕路,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张守节正义:“首音狩,向也。”《文选·神女赋》,“欢情未接,将辞而去,迁延引身,不可亲附,似逝未行,中若相首。”李善注引《广雅》日:“首,向也。”
其次,《札记·檀弓上》“大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君子曰:‘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说文解字·犬部》“狐,枝兽也,鬼所乘之,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后,死则丘首。”《“狐死首丘”新解》举上述二例,说“首丘”可以作“丘首”,正如“中河”“树桑”之类,认为“如果‘首’字是动词的话,‘丘首’就是一种宾动语序。而先秦时代的汉语基本上采用动宾语序的,只有代词宾语可以有条件地前置,‘丘首’显然没有宾语前置的条件”。这样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先看郑玄注:“正丘首,正首丘也。”乃是“正首而向丘”也。这更进一步说明“首”在这里名词用作动词,释为“向”。
再次,古人为表达对国家或故乡的依恋怀念之情,常常借他物以自比,例如上面所举《文子·上德》:“飞鸟反乡,兔走归窟,狐死首丘,寒萤得木,各依其所生也。”再如《文选·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归有光《娄曲新居记》:(余)有感于昔之人发愤伉志,争功名于万里之外,乃至白头顾念,忽有首丘依风之感,因以叹夫漂漂者,何所极也。这里“首丘依风之感”乃是怀念故乡之感也,“首丘依风”借以比喻此种怀念和依恋之情。值得注意的是:“首丘依风”是并列的两个动宾结构,“首”和“依”皆为动词,“首丘”并非偏正词组。“丘”借以比喻故乡,“首丘”借以比喻怀念故乡故土。
第四,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狐死首丘”逐渐衍生出“狐首”“首丘”“丘首”三个独立的词语。刘洁修《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已经明白指出“狐死首丘”可省作这三个词,而这三个词并不能单一地从字面上去理解其意义,因为出自典故的词语并不仅仅表达字面义,例如上面所举的“依风”,由于它出自“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所以人们知道它比喻人怀念故土的情结。同样,离开“狐死首丘”单独分析“狐首”“首丘”“丘首”的“首”的意义,难免误会“狐死首丘”的“首”的真正意思。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一:“陶得书悸赧,方有狐首之思。”如果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狐首”,岂不闹出笑话?《“狐死首丘”新解》所举曹操《却东西门行》“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南史》卷十六“终假道自归首丘之义也”,《广东通志》卷六十“今年七十有二矣,将归首丘,素愿乃酬,岂非平生一快事哉”,《具茨集·文集》卷七“灵其遄归,首丘是依”,都是用“首丘”的比喻义,不能因为“首丘”前有动词“归”和“依”就判定“狐死首丘”之“首”指“首个、第一个”。同样,古人“丘首”“首丘”多与归葬连言,不能因为二词是“慰”“正”“遂”等的中心语而误解“狐死首丘”之“首”的真正意义。
首先。“狐死首丘”语出《楚辞-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亦见《淮南子·说林训》“鸟飞反乡,兔走归窟,狐死首丘,寒将翔水,各哀其所生”,《文子·上德》“飞鸟反乡,兔走归窟,狐死首丘,寒萤得木,各依其所生也”。显而易见,“首”与“反”“归”“翔”“得”等词的词性相同,只能是动词“头着向、向”,不可能是形容词“首个、第一个”。《广雅·释诂四》:“面、首,向也。”王念孙疏证:“面向为面,首向为首。”“首”作动词“朝向”在古文中不乏其例,如《史记·淮阴侯列传》:“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驿兵,北首燕路,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张守节正义:“首音狩,向也。”《文选·神女赋》,“欢情未接,将辞而去,迁延引身,不可亲附,似逝未行,中若相首。”李善注引《广雅》日:“首,向也。”
其次,《札记·檀弓上》“大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君子曰:‘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说文解字·犬部》“狐,枝兽也,鬼所乘之,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后,死则丘首。”《“狐死首丘”新解》举上述二例,说“首丘”可以作“丘首”,正如“中河”“树桑”之类,认为“如果‘首’字是动词的话,‘丘首’就是一种宾动语序。而先秦时代的汉语基本上采用动宾语序的,只有代词宾语可以有条件地前置,‘丘首’显然没有宾语前置的条件”。这样的说法也是不正确的。先看郑玄注:“正丘首,正首丘也。”乃是“正首而向丘”也。这更进一步说明“首”在这里名词用作动词,释为“向”。
再次,古人为表达对国家或故乡的依恋怀念之情,常常借他物以自比,例如上面所举《文子·上德》:“飞鸟反乡,兔走归窟,狐死首丘,寒萤得木,各依其所生也。”再如《文选·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归有光《娄曲新居记》:(余)有感于昔之人发愤伉志,争功名于万里之外,乃至白头顾念,忽有首丘依风之感,因以叹夫漂漂者,何所极也。这里“首丘依风之感”乃是怀念故乡之感也,“首丘依风”借以比喻此种怀念和依恋之情。值得注意的是:“首丘依风”是并列的两个动宾结构,“首”和“依”皆为动词,“首丘”并非偏正词组。“丘”借以比喻故乡,“首丘”借以比喻怀念故乡故土。
第四,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狐死首丘”逐渐衍生出“狐首”“首丘”“丘首”三个独立的词语。刘洁修《汉语成语考释词典》已经明白指出“狐死首丘”可省作这三个词,而这三个词并不能单一地从字面上去理解其意义,因为出自典故的词语并不仅仅表达字面义,例如上面所举的“依风”,由于它出自“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所以人们知道它比喻人怀念故土的情结。同样,离开“狐死首丘”单独分析“狐首”“首丘”“丘首”的“首”的意义,难免误会“狐死首丘”的“首”的真正意思。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一:“陶得书悸赧,方有狐首之思。”如果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狐首”,岂不闹出笑话?《“狐死首丘”新解》所举曹操《却东西门行》“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南史》卷十六“终假道自归首丘之义也”,《广东通志》卷六十“今年七十有二矣,将归首丘,素愿乃酬,岂非平生一快事哉”,《具茨集·文集》卷七“灵其遄归,首丘是依”,都是用“首丘”的比喻义,不能因为“首丘”前有动词“归”和“依”就判定“狐死首丘”之“首”指“首个、第一个”。同样,古人“丘首”“首丘”多与归葬连言,不能因为二词是“慰”“正”“遂”等的中心语而误解“狐死首丘”之“首”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