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T值在预测临床Ia期肺癌和癌前病变恶性程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肺癌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xue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肺部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opacity,GGO)的检出率逐年升高,预测GGO的恶性程度对临床治疗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评价m-CT值(mean computed tomography value,m-CT)在预测早期肺癌和癌前病变恶性程度中的价值,并将m-CT值与Max CT值(Max computed tomography value,Max CT)、GGO直径、GGO实性成分直径及C/T比值(consolid/tumor ratio,C/T)对比,得出最佳影像学评价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接受肺切除手术并有病理证实的肺GGO患者129例,其中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pyperplasia,AAH)43例、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26例、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17例、腺癌43例。将AAH和AIS归为非浸润(noninvasive cancer,NC)组,69例,MIA和腺癌归为浸润(invasive cancer,IC)组,共60例。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得出实性成分大小、肿瘤大小、C/T比值、m-CT值和Max CT值的cutoff值和曲线下面积,再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临床资料和CT参与与GGO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入组了129例患者,其中男性59例,女性70例,平均年龄(62.0±8.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方面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绘制患者的实性成分大小、肿瘤大小、C/T比值、m-CT值和Max CT值的ROC曲线发现,上述指标的cutoff值分别为:9.4 mm、15.3 mm、47.5%、-469.0 HU和-35.0 HU,对应的AUC分别为:0.89、0.79、0.82、0.90、0.85,m-CT值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对预测GGO恶性程度效果最佳。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小、C/T比值、m-CT值和Max CT值均与GGO恶性程度有较强的相关性。结论 GGO大小、GGO中实性成分大小、Max CT值、m-CT值、C/T比值与GGO的恶性程度均有一定的相关性。m-CT值预测纯GGO的恶性程度的准确性相对最高,而对于混合密度的GGO病变,需要结合m-CT值、Max CT值及GGO大小来综合评估。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宏观背景之下,绩效预算在我国公共财物管理当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绩效预算改革的落实需要内外部条件的结合,尤其是各项技术手段与管理
针对2002~2009年武汉市物流需求的数据,采用灰色GM 1,1模型和多项式拟合模型两种单项预测模型对数据进行建模预测。并结合组合预测理论,采用基于IOWA算子的组合预测模型进行预
通过分析目前我国水权交易的现状以及现行的水权定价方法,指出现行水权定价方法的不足之处。阐述了实物期权理论的思想方法、基本概念,讨论了实物期权的定价公式和基于期权理论
在水利工程中,倒虹吸结构与地基之间的相互作用得不到很好解决,倒虹吸结构的安全就难以保证,为此采用特殊的接触面单元——三维接触元模型来探讨,并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编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