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问题探究既是一种教学方式又是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而有效提问的关键行为之一是步步深入的问题链,通过问题链组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在活动中领悟知识,学会方法,发展能力。本文结合课堂教学案例,强调课堂教学有效问题链设计应着重把握提问的“信、达、雅”,以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 问题链设计 探究式教学 “信” “达” “雅”
问题,是引导和激发思维的基本线索,是培养学习者认知发展和高级思维技能的切入点。课堂提问是师生课堂对话的主要形式,有效提问的关键行为之一是步步深入的问题链。而问题链的设计怎样才能使得探究本身变得有价值,使得学生具有探究欲望,在这里笔者借用严复提出的翻译学的三字经“信、达、雅”诠释问题链设计的艺术。笔者试从课堂教学片段展开,浅谈问题链的设计如何追求“信、达、雅”的实践和认识。
一、“信”:忠实而不随意
高中政治教学“问题链”的设计,要求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内容特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特点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在政治教学中设计“问题链”时,必须符合客观事实,所涉及的事实和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是真实的,符合科学规律的,解决问题中所倡导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导向是正确的。一句话,就是要忠实于生活、学生和教材,这就做到了“信”。
如笔者在讲授“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一课时,用的主题是“当中国梦遇上美国梦”,并且设置了三组教学情境,第一组是中美家底揭秘,第二组是中美关系缩影,第三组是中美博弈“亚太”。每组都设置了一些问题链探讨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并且层层深入,其中组三是现当下中国外交面临的困境,忠实于生活,带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冲突性,一下就吸引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链的引导下,学生跃跃欲试地探究中美关系的本质和对策。
教学片段一:“再平衡战略”是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推出的重大对外战略举措之一。从“重返”亚洲,到“战略东移”,再到2012年初的“战略再平衡”,其核心含义始终如一,就是美国在进行战略收缩的大背景下,将资源集中投放到对美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亚太地区,维持其主导权,分享这里经济高速增长的红利,应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
此时提供问题链探讨:请同学们回顾2012年以来美国在“重返亚太”期间,制造了哪些事件?这些事件的内容和形式分别是怎样的?美国制造这些事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角色扮演:就美国“重返亚太”的某一事件,假如你作为外交部发言人会如何阐明立场,维护我国国家利益?
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从形式上看是一问接一问,一环套一环;从内容看,它是正在发生的时政热点,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从目标看,它是步步深入,达到教学目标的。问题链就像一条锁链,把疑问和目标紧紧地连在一起。所以在设计问题链时,应当尽量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带有复杂性的问题情境,这样才能提供探究的空间和彰显探究的价值。
二、“达”:豁达而不拘泥
基于问题的高中政治课探究式教学,教师应关注问题链设置的顺畅而“不死板”,甚至可以随时插入学生的新问题,使得问题具有发散性和生成性。叶澜教授认为“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师如果只注重探究中预设的“师问”,忽视“生问”,那么那些学生真正感兴趣的问题不受重视,探究教学将缺少新活力。
教学片段二:如笔者在哲学“实现人生的价值”一课中,预设了这样一个探究活动:屠呦呦发明青蒿素的始末及北京时间2015年10月5日下午,屠呦呦获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总理李克强致信表示祝贺。
此时教师提供问题链探讨:通过材料,分析屠呦呦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哪里?从屠呦呦探索青蒿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哪些要素?你将来会选择像屠呦呦一样清贫却有大爱的职业吗?
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不仅完成教师预设的探究内容,而且提出新的探究问题链:屠呦呦的奖金不够在北京买半个客厅?青蒿素却用去了屠呦呦大半生时间,怎样看待贡献和索取的比例?二者可以放在一起衡量吗?由于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那么价值的选择是否具有客观标准?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哪个要素是最根本的?
豁达而不拘泥于老师预设的问题链,学生形成了新的探究问题。这种探究方式使学生避免简单、机械化地解读,生成新的探究内容,也使课堂探究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当然教师也要对学生新生成的“问题”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拨正”或“解决”。
三、“雅”:优雅而不肤浅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在问题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注重枯燥的知识教学,有时甚至应该营造美的意境、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很容易将自己的情感移入所感知的对象,如发现问题的喜悦感、解决问题的挑战感、问题解决的成就感相互融合。这样,知识和情感目标在探究中轻轻松松完成,而不是在一个个的问题链中把学生“问晕”。政治课是可以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生命底色的。
教学片段三:如笔者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一课中,首先在课间播放了一段周杰伦的《青花瓷》,在优美的意境中我们追寻了故乡常州的篦箕巷、银丝面馆、乱针绣、红梅公园的文笔塔、季子挂剑的故事。
小组合作探究如下问题链:常州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现状如何?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思考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我们应如何做文化的传承者?我校是历史悠久的千年府学,我校在传承传统儒家文化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课堂里洋溢着学生的喜忧,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大家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共性结论: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现在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只有批判而没有发掘,只有抛弃而没有肯定;二是认为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束之高阁,建几个文化馆,录几盘录像带就可以;三是对待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四是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我想这节课中优雅的音乐,浓浓的传统文化,激荡的对文化传承的思辨情绪应该会让学生回味很久。
四、结语
如同翻译的要求,“信达雅”中“信”,应该是重点。提问有“信”,根据教学内容、社会背景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问题;提问有“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提问有“雅”,让课堂生动自然,充满人文情怀。
关键词: 问题链设计 探究式教学 “信” “达” “雅”
问题,是引导和激发思维的基本线索,是培养学习者认知发展和高级思维技能的切入点。课堂提问是师生课堂对话的主要形式,有效提问的关键行为之一是步步深入的问题链。而问题链的设计怎样才能使得探究本身变得有价值,使得学生具有探究欲望,在这里笔者借用严复提出的翻译学的三字经“信、达、雅”诠释问题链设计的艺术。笔者试从课堂教学片段展开,浅谈问题链的设计如何追求“信、达、雅”的实践和认识。
一、“信”:忠实而不随意
高中政治教学“问题链”的设计,要求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内容特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特点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在政治教学中设计“问题链”时,必须符合客观事实,所涉及的事实和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是真实的,符合科学规律的,解决问题中所倡导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导向是正确的。一句话,就是要忠实于生活、学生和教材,这就做到了“信”。
如笔者在讲授“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一课时,用的主题是“当中国梦遇上美国梦”,并且设置了三组教学情境,第一组是中美家底揭秘,第二组是中美关系缩影,第三组是中美博弈“亚太”。每组都设置了一些问题链探讨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并且层层深入,其中组三是现当下中国外交面临的困境,忠实于生活,带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冲突性,一下就吸引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链的引导下,学生跃跃欲试地探究中美关系的本质和对策。
教学片段一:“再平衡战略”是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推出的重大对外战略举措之一。从“重返”亚洲,到“战略东移”,再到2012年初的“战略再平衡”,其核心含义始终如一,就是美国在进行战略收缩的大背景下,将资源集中投放到对美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亚太地区,维持其主导权,分享这里经济高速增长的红利,应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
此时提供问题链探讨:请同学们回顾2012年以来美国在“重返亚太”期间,制造了哪些事件?这些事件的内容和形式分别是怎样的?美国制造这些事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角色扮演:就美国“重返亚太”的某一事件,假如你作为外交部发言人会如何阐明立场,维护我国国家利益?
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从形式上看是一问接一问,一环套一环;从内容看,它是正在发生的时政热点,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从目标看,它是步步深入,达到教学目标的。问题链就像一条锁链,把疑问和目标紧紧地连在一起。所以在设计问题链时,应当尽量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带有复杂性的问题情境,这样才能提供探究的空间和彰显探究的价值。
二、“达”:豁达而不拘泥
基于问题的高中政治课探究式教学,教师应关注问题链设置的顺畅而“不死板”,甚至可以随时插入学生的新问题,使得问题具有发散性和生成性。叶澜教授认为“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师如果只注重探究中预设的“师问”,忽视“生问”,那么那些学生真正感兴趣的问题不受重视,探究教学将缺少新活力。
教学片段二:如笔者在哲学“实现人生的价值”一课中,预设了这样一个探究活动:屠呦呦发明青蒿素的始末及北京时间2015年10月5日下午,屠呦呦获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国家总理李克强致信表示祝贺。
此时教师提供问题链探讨:通过材料,分析屠呦呦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哪里?从屠呦呦探索青蒿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哪些要素?你将来会选择像屠呦呦一样清贫却有大爱的职业吗?
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不仅完成教师预设的探究内容,而且提出新的探究问题链:屠呦呦的奖金不够在北京买半个客厅?青蒿素却用去了屠呦呦大半生时间,怎样看待贡献和索取的比例?二者可以放在一起衡量吗?由于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那么价值的选择是否具有客观标准?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哪个要素是最根本的?
豁达而不拘泥于老师预设的问题链,学生形成了新的探究问题。这种探究方式使学生避免简单、机械化地解读,生成新的探究内容,也使课堂探究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当然教师也要对学生新生成的“问题”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拨正”或“解决”。
三、“雅”:优雅而不肤浅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在问题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注重枯燥的知识教学,有时甚至应该营造美的意境、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很容易将自己的情感移入所感知的对象,如发现问题的喜悦感、解决问题的挑战感、问题解决的成就感相互融合。这样,知识和情感目标在探究中轻轻松松完成,而不是在一个个的问题链中把学生“问晕”。政治课是可以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生命底色的。
教学片段三:如笔者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一课中,首先在课间播放了一段周杰伦的《青花瓷》,在优美的意境中我们追寻了故乡常州的篦箕巷、银丝面馆、乱针绣、红梅公园的文笔塔、季子挂剑的故事。
小组合作探究如下问题链:常州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现状如何?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思考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我们应如何做文化的传承者?我校是历史悠久的千年府学,我校在传承传统儒家文化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课堂里洋溢着学生的喜忧,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大家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共性结论: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现在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只有批判而没有发掘,只有抛弃而没有肯定;二是认为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束之高阁,建几个文化馆,录几盘录像带就可以;三是对待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四是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我想这节课中优雅的音乐,浓浓的传统文化,激荡的对文化传承的思辨情绪应该会让学生回味很久。
四、结语
如同翻译的要求,“信达雅”中“信”,应该是重点。提问有“信”,根据教学内容、社会背景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问题;提问有“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提问有“雅”,让课堂生动自然,充满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