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教师师德培养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高校师德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从思想体系的构建、评价体系的建立、加强师德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意在为高校师德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高校 师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0-0161-0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等院校担负着延续文化、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长期以来,高等院校为祖国的建设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人才与智力支撑。[1]高校教师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元素,教师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体系的构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决定着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2]
一、教师职业道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职业性质淡化,育人观念淡薄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与育人二者不可分开。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认为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己无关,上课教书,下课走人,很少与学生沟通,更谈不上关心学生,殊不知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对学生的无形影响。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甚至是行为举止、待人接物都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校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一颗诚挚的热心,能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优化心里素质,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不仅要传授给他们专业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团结合作,待人接物与面对挫折与压力的能力。
(二)缺乏爱岗敬业精神
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下,有的高校教师忽视教学工作,工作积极性不高,仅把教师工作当做一份谋生的职业;有的教师忙于社会工作,把大量精力用于兼职或者商业活动,对本职工作投入过少,讲课方法讲课内容一成不变,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有的教师思想保守,缺乏敬业奉献精神,上课照本宣科,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缺乏创新,与时代的进步脱轨。当然,这些只是一些个别现象,但这却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三)责任心不强,师表意识淡化
有的教师上课迟到、早退、随意停课现象严重。有的教师除了课堂讲授外,课下见不到人,既不辅导学生,又不给学生答疑,考试时则降低考试难度或者降低考试标准来伪造通过率,甚至一些教师放任舞弊现象不管不顾。现在有些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淡薄,缺乏治学严谨、自尊自爱的精神,难以在课堂上起到表率作用;一些教师衣着随意、举止不雅很难从言行上教育学生;有些教师思想意识不坚定,言语粗鲁,功利及个人思想主意泛滥,观点偏激,这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体系;有的对学生缺少仁爱之心,对学生批评指责较多,尊重爱护不足,不能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及自身特点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甚至言行相悖,不但不能起到师表的作用,反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
(一)构建社会主流师德思想体系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需要外界正确地引导才能形成的,师德建设也是如此。积极构建主流意识形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到教师培养与高校教育当中,激发教师创造性,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使广大教师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工作,积极奉献,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二)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高校应建立独立的监督监管机构,做到定人、定岗、定职责,并要求相关部门配合其工作;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进一步完善民主评价制度,建立教师、领导、学生测评相结合的考核机制,鼓励学生对教师的师德师风随时打分,随时监督;将师德培养纳入教师培训计划当中,对新教师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师德师风培训;建立以人为本的奖励机制,创造符合人文关怀的工作氛围,建立尊重人性的工作方式,为其提供能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和机会,并不断创造条件,优化教师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并对师风优良、治学严谨、科研创新能力强的优秀教师重点培养,在奖金津贴、学习进修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三)多方面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做到省级、市级、校级、院级,多级、多层次、常态化的师德培训,尤其对新进教师和年轻教师更应加大培训力度,使他们明确教师职业道德和为人师表的具体道德要求;注重传统师德教育,树立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组织有关师德教育的研讨会,交流优秀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帮助和鼓励青年教师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素养;加强教师自身品行修养,在教育实践当中不断的总结、反思、调整,完善自身的素质;树立优秀教师典范,在教师当中形成榜样力量,以此带动效仿之风,促进师德水平与教学水平同步提高。
三、总结
高校的师德建设是缔造优秀教师团队的总要内容,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也是进行改革创新、培育优秀人才、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师德建设应结合时代特点、社会发展来进行,不断完善评价、监督、奖惩机制,加强教师师德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做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体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张兴华,王铁军主编.教师职业道德[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彭海多
[关键词]高校 师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0-0161-0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等院校担负着延续文化、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长期以来,高等院校为祖国的建设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人才与智力支撑。[1]高校教师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元素,教师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体系的构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决定着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2]
一、教师职业道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职业性质淡化,育人观念淡薄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与育人二者不可分开。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认为学生的思想教育与己无关,上课教书,下课走人,很少与学生沟通,更谈不上关心学生,殊不知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对学生的无形影响。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甚至是行为举止、待人接物都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校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一颗诚挚的热心,能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优化心里素质,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不仅要传授给他们专业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团结合作,待人接物与面对挫折与压力的能力。
(二)缺乏爱岗敬业精神
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下,有的高校教师忽视教学工作,工作积极性不高,仅把教师工作当做一份谋生的职业;有的教师忙于社会工作,把大量精力用于兼职或者商业活动,对本职工作投入过少,讲课方法讲课内容一成不变,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有的教师思想保守,缺乏敬业奉献精神,上课照本宣科,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缺乏创新,与时代的进步脱轨。当然,这些只是一些个别现象,但这却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三)责任心不强,师表意识淡化
有的教师上课迟到、早退、随意停课现象严重。有的教师除了课堂讲授外,课下见不到人,既不辅导学生,又不给学生答疑,考试时则降低考试难度或者降低考试标准来伪造通过率,甚至一些教师放任舞弊现象不管不顾。现在有些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淡薄,缺乏治学严谨、自尊自爱的精神,难以在课堂上起到表率作用;一些教师衣着随意、举止不雅很难从言行上教育学生;有些教师思想意识不坚定,言语粗鲁,功利及个人思想主意泛滥,观点偏激,这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体系;有的对学生缺少仁爱之心,对学生批评指责较多,尊重爱护不足,不能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及自身特点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甚至言行相悖,不但不能起到师表的作用,反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
(一)构建社会主流师德思想体系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需要外界正确地引导才能形成的,师德建设也是如此。积极构建主流意识形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到教师培养与高校教育当中,激发教师创造性,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使广大教师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工作,积极奉献,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二)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
高校应建立独立的监督监管机构,做到定人、定岗、定职责,并要求相关部门配合其工作;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进一步完善民主评价制度,建立教师、领导、学生测评相结合的考核机制,鼓励学生对教师的师德师风随时打分,随时监督;将师德培养纳入教师培训计划当中,对新教师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师德师风培训;建立以人为本的奖励机制,创造符合人文关怀的工作氛围,建立尊重人性的工作方式,为其提供能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和机会,并不断创造条件,优化教师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并对师风优良、治学严谨、科研创新能力强的优秀教师重点培养,在奖金津贴、学习进修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三)多方面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做到省级、市级、校级、院级,多级、多层次、常态化的师德培训,尤其对新进教师和年轻教师更应加大培训力度,使他们明确教师职业道德和为人师表的具体道德要求;注重传统师德教育,树立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组织有关师德教育的研讨会,交流优秀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帮助和鼓励青年教师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的素养;加强教师自身品行修养,在教育实践当中不断的总结、反思、调整,完善自身的素质;树立优秀教师典范,在教师当中形成榜样力量,以此带动效仿之风,促进师德水平与教学水平同步提高。
三、总结
高校的师德建设是缔造优秀教师团队的总要内容,是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也是进行改革创新、培育优秀人才、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师德建设应结合时代特点、社会发展来进行,不断完善评价、监督、奖惩机制,加强教师师德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做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体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张兴华,王铁军主编.教师职业道德[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彭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