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就业创业难题已成为整个社会的热议话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创建。在新时代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大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自主创业能力匮乏,社会的容纳能力已经不足以让所有毕业生成功就业。因此政府和各大高校应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去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
[关键词]就业形式 自主创业 创业平台 培养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0-0171-02
近年来,就业形式日益严峻,供需矛盾日渐突出,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面临就业难问题,且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加,从而导致了毕业生人数的猛增,但当今的社会需求仍旧保持在扩招之前的水平,各大用人单位大多需求有工作经验的人,因此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基于这种现状,选择自主就业创业既可以为自己找到出路,更是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于己于国都是大有益处的。所以,在新时期高校的发展应着重注意这个问题,并把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作为当前德育发展规划的重点。
新时期下,大学生是国家的中流砥柱,大学生的去向不仅关系到每个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稳定。我国各大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的培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创业难的最根本的方法。
一、对新时代下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式分析
大学生的特殊性在新时代下体现得淋漓尽致,因为他们事事关心,并且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但同时,他们也面临着自己的不成熟,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又有一些极其偏激的看法。这样的他们只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却忽略了自己可能要去面对极其艰苦的生活。[1]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非常强,但又很容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很难把握好自己的人生之路。类似的问题还有许多,比如大学生都愿意选择一线城市去就业,去工作,去生活,只有很少一部分人选择去三线四线城市发展,但这样做却恰恰忽略了自己的专业技能是否得以展现,在大城市里面获得的工作未必是自己的对口专业。大学生的这种择业观念和以上所述的种种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许多人丧失了原本的就业机会,使得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极其严峻。
毫无疑问,大学生是国家最宝贵的人力资源,但是他的就业却和其他的人力资源一样,都是要服从市场的分配。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构造的变革之下,大学生仍旧要服从市场需求的安排,所以很多大学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本职工作。更有一些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工作所得与自己的文凭不相符,感觉自己没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索性放弃了当前这份自认为工资低廉的工作,无疑是使我国的就业形式雪上加霜。
新时代下大学生难以就业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有些大学生被当今的制度所束缚,许多问题在非自己的户籍所在地难以解决,造成了大学生不能很有效地选择就业城市。[2]其次,现实社会需要的岗位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学生的期望值高于实际值,导致了就业的选择并非自己花费多年时间所学专业。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因素是国家经济的变化,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增长与往年相比要缓慢,这样使得社会对人员的吸收能力下降,导致了许多大学生无法就业,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最重要的因素。
在重重压力之下,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并没有减少,反而是逐年增长,这样就业就变得越来越难,成为了当今时代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二、高校针对就业创业难题的解决方式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可以得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大多数大学生创业心理不强,而且不知道该如何创业。第二,大学生对自己的收入预期值看得过高。第三,在校的大学生尚未步入社会,社交经验明显不足,关系网比较匮乏。基于以上三点问题,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难题,我们应合理地解决这些难题,因此,我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就业创业难题的方式。
1.在新时期下,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是相当支持的,我们各个高校间也应该当搭建一个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平台。这个平台应当是一个强大的组织机构,这个平台所要做的包括有提供实习的机会,提供就业创业信息,有专业人士指导培训创业知识,等等。只有这样做,才是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高校的全力推动相结合起来,更加有利于学生们的就业创业。若如此做,大学生们将会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在第一时间获得就业创业的第一手信息,并能清楚地了解什么方向需要去创新需要去创业,而且这个平台中所提供的实习机会更是极其难得的,能够让大学生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在未来的就业和创业中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目前许多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到见习基地“传、帮、带”的培训指导功能较弱,见习效果受到影响。为此高校应继续进行并强化实习制度,高校应当坚持这项制度,并积极鼓励大学生去实习,为大学生提供好的实习单位和企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机遇和挑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各项能力,增加他们的工作经验,使他们将来能够快速的适应社会生活。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各大高校应对面试技巧加强培训,各大用人单位和企业是没有机会长期接触一个应试者的,他们往往只是通过面试对应试者做一个初步的了解和判断,所以面试的印象好坏往往决定一个人是否可以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因此,要对大学生们的面试技巧进行相应的培训。
3.针对大学生们对创业的冷淡心理,除了在政府制定对大学生创业的一些优惠政策之外,各大高校应当通过政府所批的创业资金去开展一些切实的活动。[3]我认为主要可以分为三点。第一,开展创业大赛,大赛均为免费报名,并设立奖金制度,参赛者要以十个人为团队进行参赛,模拟创办自己的公司,自己选定公司主营的项目,如果未能找到好的创业项目可以由学校联系各个新型企业单位提供创业项目。提高大学生们对创业的热情。第二,高校应调查当前市场形势,并在校园中推出一些适合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好项目,结合学校所建立的创业平台,开展创业见习活动。各大高校间也可以有机地联合起来,创办一个创业基地联盟,让大学生们之间得到更好的交流、更好的锻炼。第三,各大高校应开展大学生创业园,目前已经有很多高校设有创业园,都得到了较好的反响,为那些几乎没有收入能力的在校大学生们减少了创业的成本,并能锻炼他们的能力,提高他们对创业的热情。同时,以上的三点均可由前面所提到的大学生平台去操作,去实施,只有这样,大学生们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创业的乐趣,才能掀起创业的热潮。 4.分层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对于即将步入实习的大三学生要求针对自己的专业技能进行实践,这样才是学以致用的体现。针对大一和大二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加强专业知识,要对本专业的前景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
5.在这样一个物欲纵横的时代,并不是人人都能抢到属于自己的饭碗,因此大学生要端正地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良好准确的定位。不能以行业的不同来比较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这是极其错误的做法。[4]社会的稳定靠的是需求和供应之间的稳定,大学生既是为了自己的发展也是为了社会的发展,主动投身建设和谐社会。这要求各大高校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大学生们走出心理上的误区,摆脱狂妄自大的心理,给大学生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择业观念和就业心态,这既是对大学生们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
三、高校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活动中易出现的问题
1.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高校响应了政府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帮助大学生们进行就业创业。这就相当于无形之中把“创业”这个从前令人想都不敢想的字眼降低了多个档次,可是正是这种极其困难变得极其简单之后,付诸实践的大学生却少之又少。[5]这是因为当代缺乏自主创业的能力,并对自主创业这一概念不是很明确。并且大学生缺少一定的经验和一定的成本,在毕业后即使想创业,也无能为力。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应加大就业创业的宣传力度,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抓准时机的能力和必要的就业创业的能力。
2.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就业指导和培育的过程中,可能更多的是纸上谈兵,错误地认为只要参与了社会实践就能提高大学生的见闻和认识。因此组织了一些看似很有意义实则在浪费时间的社会活动。解决该问题还需各大高校明晰大学生应当参与哪些活动,积极组织对大学生专业技能有所发展的对应的社会活动。
3.高校在大力宣传就业创业益处的同时,极其容易忽略对政府政策的宣传,使得大学生不能准确地了解政府相应的就业创业政策。
四、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培养的意义
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方法,能增强学生发现、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脱离实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高校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使得大学生既懂得学好传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学会了大胆创新,敢为人先。既学会了要用现代化的科学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大脑,又提高了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的责任心。所以,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的教育和指导是培养新时代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措施,这有利于对大学生各项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观念的转变,并提高其在相关行业的竞争能力。这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提升,更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发展建设。大学生在明确了就业创业的思路之后,便会付诸行动,发挥自身最大的潜能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程度地服务社会。在各大高校的就业创业培养过程中,大学生们的职业规划能力得到了加强,同时帮助了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身,发展自己的能力,把未来自己的发展方向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结合在一起,并提升了大学生的个人素质、个人能力,满足了个人的追求,更满足了社会的发展需要。大学生们的思路得到了开拓,认识得到了提升,观念得到了转变,能明智地处理好预期值与实际值落差的问题,处理好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之间的问题。帮助大学生摆脱了对金钱名利迫切的追求,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让大学生们在仰望星空的同时,学会脚踏实地。
【参考文献】
[1]梁花.开展高校创业教育解决就业难的问题研究[J].科技风,2011(03).
[2]薛炜华.我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11(01).
[3]谭晓军.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02).
[4]张炜,季建华,周锦鹤.浅谈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举措[J].社科纵横,2008(10).
[5]练小勃.论当下大学生就业创业与新政策环境引导[J].华章,2011(04).
责任编辑:张丽
[关键词]就业形式 自主创业 创业平台 培养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0-0171-02
近年来,就业形式日益严峻,供需矛盾日渐突出,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面临就业难问题,且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加,从而导致了毕业生人数的猛增,但当今的社会需求仍旧保持在扩招之前的水平,各大用人单位大多需求有工作经验的人,因此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基于这种现状,选择自主就业创业既可以为自己找到出路,更是为社会减轻就业压力,于己于国都是大有益处的。所以,在新时期高校的发展应着重注意这个问题,并把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作为当前德育发展规划的重点。
新时期下,大学生是国家的中流砥柱,大学生的去向不仅关系到每个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稳定。我国各大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的培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创业难的最根本的方法。
一、对新时代下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式分析
大学生的特殊性在新时代下体现得淋漓尽致,因为他们事事关心,并且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但同时,他们也面临着自己的不成熟,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又有一些极其偏激的看法。这样的他们只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却忽略了自己可能要去面对极其艰苦的生活。[1]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非常强,但又很容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很难把握好自己的人生之路。类似的问题还有许多,比如大学生都愿意选择一线城市去就业,去工作,去生活,只有很少一部分人选择去三线四线城市发展,但这样做却恰恰忽略了自己的专业技能是否得以展现,在大城市里面获得的工作未必是自己的对口专业。大学生的这种择业观念和以上所述的种种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许多人丧失了原本的就业机会,使得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极其严峻。
毫无疑问,大学生是国家最宝贵的人力资源,但是他的就业却和其他的人力资源一样,都是要服从市场的分配。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构造的变革之下,大学生仍旧要服从市场需求的安排,所以很多大学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本职工作。更有一些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工作所得与自己的文凭不相符,感觉自己没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索性放弃了当前这份自认为工资低廉的工作,无疑是使我国的就业形式雪上加霜。
新时代下大学生难以就业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有些大学生被当今的制度所束缚,许多问题在非自己的户籍所在地难以解决,造成了大学生不能很有效地选择就业城市。[2]其次,现实社会需要的岗位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学生的期望值高于实际值,导致了就业的选择并非自己花费多年时间所学专业。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因素是国家经济的变化,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增长与往年相比要缓慢,这样使得社会对人员的吸收能力下降,导致了许多大学生无法就业,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最重要的因素。
在重重压力之下,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并没有减少,反而是逐年增长,这样就业就变得越来越难,成为了当今时代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二、高校针对就业创业难题的解决方式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可以得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大多数大学生创业心理不强,而且不知道该如何创业。第二,大学生对自己的收入预期值看得过高。第三,在校的大学生尚未步入社会,社交经验明显不足,关系网比较匮乏。基于以上三点问题,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难题,我们应合理地解决这些难题,因此,我提出了以下几点解决就业创业难题的方式。
1.在新时期下,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是相当支持的,我们各个高校间也应该当搭建一个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平台。这个平台应当是一个强大的组织机构,这个平台所要做的包括有提供实习的机会,提供就业创业信息,有专业人士指导培训创业知识,等等。只有这样做,才是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高校的全力推动相结合起来,更加有利于学生们的就业创业。若如此做,大学生们将会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在第一时间获得就业创业的第一手信息,并能清楚地了解什么方向需要去创新需要去创业,而且这个平台中所提供的实习机会更是极其难得的,能够让大学生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在未来的就业和创业中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目前许多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到见习基地“传、帮、带”的培训指导功能较弱,见习效果受到影响。为此高校应继续进行并强化实习制度,高校应当坚持这项制度,并积极鼓励大学生去实习,为大学生提供好的实习单位和企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机遇和挑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各项能力,增加他们的工作经验,使他们将来能够快速的适应社会生活。与此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各大高校应对面试技巧加强培训,各大用人单位和企业是没有机会长期接触一个应试者的,他们往往只是通过面试对应试者做一个初步的了解和判断,所以面试的印象好坏往往决定一个人是否可以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因此,要对大学生们的面试技巧进行相应的培训。
3.针对大学生们对创业的冷淡心理,除了在政府制定对大学生创业的一些优惠政策之外,各大高校应当通过政府所批的创业资金去开展一些切实的活动。[3]我认为主要可以分为三点。第一,开展创业大赛,大赛均为免费报名,并设立奖金制度,参赛者要以十个人为团队进行参赛,模拟创办自己的公司,自己选定公司主营的项目,如果未能找到好的创业项目可以由学校联系各个新型企业单位提供创业项目。提高大学生们对创业的热情。第二,高校应调查当前市场形势,并在校园中推出一些适合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好项目,结合学校所建立的创业平台,开展创业见习活动。各大高校间也可以有机地联合起来,创办一个创业基地联盟,让大学生们之间得到更好的交流、更好的锻炼。第三,各大高校应开展大学生创业园,目前已经有很多高校设有创业园,都得到了较好的反响,为那些几乎没有收入能力的在校大学生们减少了创业的成本,并能锻炼他们的能力,提高他们对创业的热情。同时,以上的三点均可由前面所提到的大学生平台去操作,去实施,只有这样,大学生们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创业的乐趣,才能掀起创业的热潮。 4.分层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对于即将步入实习的大三学生要求针对自己的专业技能进行实践,这样才是学以致用的体现。针对大一和大二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加强专业知识,要对本专业的前景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
5.在这样一个物欲纵横的时代,并不是人人都能抢到属于自己的饭碗,因此大学生要端正地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良好准确的定位。不能以行业的不同来比较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这是极其错误的做法。[4]社会的稳定靠的是需求和供应之间的稳定,大学生既是为了自己的发展也是为了社会的发展,主动投身建设和谐社会。这要求各大高校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大学生们走出心理上的误区,摆脱狂妄自大的心理,给大学生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择业观念和就业心态,这既是对大学生们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
三、高校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活动中易出现的问题
1.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高校响应了政府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帮助大学生们进行就业创业。这就相当于无形之中把“创业”这个从前令人想都不敢想的字眼降低了多个档次,可是正是这种极其困难变得极其简单之后,付诸实践的大学生却少之又少。[5]这是因为当代缺乏自主创业的能力,并对自主创业这一概念不是很明确。并且大学生缺少一定的经验和一定的成本,在毕业后即使想创业,也无能为力。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应加大就业创业的宣传力度,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抓准时机的能力和必要的就业创业的能力。
2.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就业指导和培育的过程中,可能更多的是纸上谈兵,错误地认为只要参与了社会实践就能提高大学生的见闻和认识。因此组织了一些看似很有意义实则在浪费时间的社会活动。解决该问题还需各大高校明晰大学生应当参与哪些活动,积极组织对大学生专业技能有所发展的对应的社会活动。
3.高校在大力宣传就业创业益处的同时,极其容易忽略对政府政策的宣传,使得大学生不能准确地了解政府相应的就业创业政策。
四、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培养的意义
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方法,能增强学生发现、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脱离实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高校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使得大学生既懂得学好传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学会了大胆创新,敢为人先。既学会了要用现代化的科学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大脑,又提高了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的责任心。所以,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的教育和指导是培养新时代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措施,这有利于对大学生各项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观念的转变,并提高其在相关行业的竞争能力。这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提升,更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发展建设。大学生在明确了就业创业的思路之后,便会付诸行动,发挥自身最大的潜能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程度地服务社会。在各大高校的就业创业培养过程中,大学生们的职业规划能力得到了加强,同时帮助了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身,发展自己的能力,把未来自己的发展方向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结合在一起,并提升了大学生的个人素质、个人能力,满足了个人的追求,更满足了社会的发展需要。大学生们的思路得到了开拓,认识得到了提升,观念得到了转变,能明智地处理好预期值与实际值落差的问题,处理好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之间的问题。帮助大学生摆脱了对金钱名利迫切的追求,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让大学生们在仰望星空的同时,学会脚踏实地。
【参考文献】
[1]梁花.开展高校创业教育解决就业难的问题研究[J].科技风,2011(03).
[2]薛炜华.我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2011(01).
[3]谭晓军.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02).
[4]张炜,季建华,周锦鹤.浅谈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举措[J].社科纵横,2008(10).
[5]练小勃.论当下大学生就业创业与新政策环境引导[J].华章,2011(04).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