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罪犯职业技术教育,铺设罪犯刑释就业的新生之路,有利于弘扬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刑罚的深层理性价值;有利于提高罪犯技能素质和刑释后谋生就业能力,促使其完成从监狱人到社会人的顺利转变,成为守法公民和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为犯罪分子改造为新人不计前嫌,真正实施人性化改造、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而如何有效推进罪犯职业技术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司法部提出的改造罪犯的“首要标准”,把改造人放在监狱工作第一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构建三项机制,注重职业技术教育的规范性
(一)建立统筹发展机制。职业技术教育的科学、规范发展,首要问题在于制度的保障。在构建罪犯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过程中,监狱要树立“监狱不办小社会”的理念,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将罪犯职业技术教育纳入地方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总体规划,力争与社会发展同步,可能的还可争取列入所在地方年度职业教育培训计划。在教育内容和专业设置上,以“立足改造、面向生产、着眼就业、服务社会”为原则,迅速适应新技术、新职业的发展变化,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训内容,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针对性,逐步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罪犯职业技术教育统筹发展机制,使罪犯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社会化和制度化。
(二)健全组织保障机制。为保障罪犯职业技术教育的有力开展,监狱应成立以分管监狱长为领导的罪犯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负责对罪犯职业技术教育进行层面上的规划。教育改造部门成立罪犯职业技术教育办公室,并指定专人负责与地方政府职业技术指导部门的联络,具体负责教育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与就业指导等条线上的组织实施、指导协调和检查考核。监区成立罪犯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站,直接负责组织罪犯参加理论学习、技能训练、见习场所、时间保证等条块工作,最终形成上下联动、点线面结合的三级组织保障体系。
(三)完善责任考核机制。为落实工作职责,调动监区组织罪犯参加职业技术教育的积极性,促进罪犯职业技术教育有效开展,监狱将职业技术教育列入基层单位月度、年度考核内容,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工作任务,定期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评选优秀单位、发放技术教育补贴。同时,监狱定期邀请地方政府职业技术指导部门一同组织罪犯进行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地方政府职业技术指导部门承认其考核结果,监狱应将考核结果与罪犯的计分考核、行政、刑事奖励直接挂钩,充分利用这些计分考核情况作为对罪犯进行分级处遇和经济奖励的必要参考,调动罪犯学习和掌握职业技术将来服务社会的积极性。
坚持三个结合,注重职业技术教育的针对性
(一)职业技术教育与罪犯改造相结合。在罪犯改造的全过程实施全员职业技术教育,确保有学习和劳动能力的罪犯受教育面达100%。在罪犯入监初期,紧密结合监狱生产实际,先进行二至三个月的岗前职业技术培训,培训结束后监狱组织进行考核考试,合格者发给上岗证,根据需要可进行高一等级的培训学习;不合格者回头再学习,确保罪犯持证上岗。在罪犯改造中期,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提高的方式逐人制定培训方案,组织罪犯分别进入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班学习,继之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后参加现场实习劳动;在罪犯改造后期,根据罪犯的年龄、刑期、文化、技能水平等素质、个性需求及入监时间长短等自身情况,坚持因材施教原则,科学设置教育培训内容,开展“个人处方式教学”,使每一名罪犯刑释时都能掌握一技或多技之长,成为适应社会的“职业技术型”、“特殊工种型”、“社会实用型”所转岗位操作人才。
(二)职业技术教育与刑释就业相结合。根据罪犯刑释后绝大多数需回原籍就业的现实,积极与罪犯原籍政府、司法局、企业及劳动力市场等联系,加强对市场和企业用工需求状况分析,摸清罪犯就业意向,努力推进与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的对接,强化就业信息对职业培训的引导和服务,增强培训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并通过定期举办就业指导报告会、刑释再就业典型报告会、就业劳动力市场推介会等形式,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刑释罪犯的安置帮教工作,促进罪犯刑满释放后就业。
(三)职业技术教育与创业培训相结合。要发挥创业对于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把创业培训作为促进就业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结合罪犯刑释后就业需要,将创业培训向服刑人员推开,充分落实罪犯在教育改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开设必修课、选修课,满足罪犯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促进罪犯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形成以创业促就业符合国家倡导的大方向的局面。
整合三个阶段,注重职业技术教育的完整性
(一)教育培训阶段。监狱开展罪犯职业技术教育,有其先天的优势,也有其先天的劣势。优势在于管理与时间的强制性、集体性,而劣势则在于教育资源的贫乏性,因此改变封闭、僵化的办学模式、办学机制,进一步创新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发挥自身管理优势,充分利用社会丰富的教育资源,与社会技术教育院校尤其是职业教育院校开展联合办学,请进来走出去,避免弯路,敞开监狱与社会信息交流和知识沟通的渠道,对罪犯进行正规的、多层次的、多门类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罪犯的就业能力、动手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使罪犯的思想观念、理论层次和技能水平能够与社会同步,是强化监狱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由之路。
(二)技能鉴定阶段。职业资格证书,既是劳动者技能水平的证明,更是就业的通行证。我国《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实行就业准入,从事这些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司法部《教育改造罪犯纲要》规定,罪犯刑释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率要达到应参加培训人数的90%以上。因此,与人力资源部门联系,在罪犯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积极推行社会所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既是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罪犯刑释就业的需要,更是监狱改造罪犯的目的之一。
(三)就业指导阶段。罪犯在服刑改造初期,是一个从社会人到监狱人的身份转变。在服刑改造后期,则应完成从监狱人到社会人的身份还原。在这次还原中,需让罪犯全面了解当前社会的发展变化,获悉社会就业动态,掌握求职知识,学会处理挫折,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罪犯就业指导方面,按照“面向社会、服务罪犯、立足改造、促进就业”的工作宗旨和“社会化、教育性、援助性、主体性、实践性”的工作原则,根据押犯特点,以策划人生为主题,制定罪犯刑释就业辅导计划,对罪犯进行综合性指导,使他们学会就业、创业的基本常识和技巧,从而转变观念、树立信心、看到党和政府及社会的关心,看到自己的未来和希望,对今后的人生有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计划和奋斗目标,增强刑释后顺利融入社会的能力。
夯实三个基础,注重职业技术教育的科学性
(一)夯实安全基础。没有安全就没有人类的今天,安全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永恒主题之一。做好安全教育是罪犯职业技术教育科学发展的前提,在罪犯中开展“三级安全教育”,教育罪犯转变观念,学习安全技能,提高安全认识,树牢安全首位意识。结合日常教育活动在罪犯中开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关注安全、关爱生命”,“趋利避害,居安思危”等教育,不单要思想上学习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基本常识、法律法规、操作知识,还要学会在日常工作中辨别危险源的预知能力,做到会思考、会操作、会处理故障、会转危为安、会居安思危,养成注重安全好习惯,从而提高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的技巧、技术与能力。
(二)夯实理论基础。在理论教学上,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罪犯特点和环境变化趋势,合理安排培训内容,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并注重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实际,充分考虑罪犯的文化水平和接受差异程度,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启发教学,配合简单的图例和相互的问答,让罪犯感觉不到枯燥和乏味,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学懂、增长知识,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罪犯学习兴趣的目的,促其尽快完成由被动学向主动学的转变,必要或可能时可直接到相对应车间去边教边学,达到相容,直至融会贯通。以此促进罪犯开展扫盲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氛围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单位还应考虑贴近当地资源,申请向深层次给有接收能力的罪犯增加科普的内容,如果能使罪犯增加科普知识,这真是善莫大焉,这对其受益终身,对后代的教育也是大有裨益的!将来他们对社会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
(三)夯实技能基础。对罪犯实施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在理论教学上下功夫,更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突出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注意加强与职业技术院校、各级技工学校和就业训练中心之间的联系,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有条件的可建设实训基地,不断更新实训手段,及时配置技术前沿的实训设施,拓展实训领域,切实提高职业实训水准。在技能培训过程中, 聘请经验丰富的实习指导教师,一方面通过演示来指导罪犯进行模拟演练,在操作过程中传授技术实践经验,用具体实例说明行业规范;另一方面将一些具有较强概括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的技术经验,以通俗易懂、便于理解的口诀或行话的形式传授给学员。也可直接到车间结合实际生产提高实操水平。
落实三个到位,注重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效性
(一)师资保障到位。师资质量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直接动力,高效的培训来源于高质量的师资。目前,监狱职业技术教育刚刚开始,起步较晚,师资质量相对较少且水平较差,严重制约着持续变换的罪犯所需要的不断更新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然而由于监狱的特殊性,不可能单纯依靠外聘专业院校、厂矿企业也急需的教师,来解决监狱师资薄弱的问题,因此更要注重监狱自身师资苦练内功,不断提升质量和水平,逐步建立由外聘教员、民警教员、本单位职工教员和其他志愿者组成的罪犯教育讲师团,充分发挥师资质量对提升职业技术教育实效性的主导作用。
(二)时间保障到位。监狱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而监狱的“5+1+1” 教育改造模式又强调了“首要标准”的重要性!“5+1+1” 教育改造模式的推行,不单纯是一个教育改造工作模式的变革,而是涉及监狱整体工作的一项变革,不仅把全体警察职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首要标准”要求上来,而且确保了罪犯每周五天参加劳动教育、一天参加课堂化学习教育时间,并将学习与劳动纳入同一考核范围,解决了厚此薄彼的问题和长期阻碍罪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工学矛盾,保障了不同层次的罪犯都能接受相应的教育培训。
(三)后勤保障到位。后勤保障工作是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不仅能造福育人环境,而且能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后勤保障工作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原则,在日常工作中始终把为师生服务、为教学服务、为监管改造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自觉地把后勤保障工作纳入到培训工作中,做好教学用品采购工作,配齐教学所需设备,在教育培训过程中,理论教室可不必安装监控设施,但有条件的单位可在操作实训车间安装监控设施,这有利于督促学员互相自觉学习,确保顺利操作实训,并做到定期检查、及时维修与经常保养,确保各类教学设备及监控设施的正常使用。在教材保障上,要坚持国家统一认证教材和监狱自编特色教材相结合,确保所需教材和教辅资料按时到位。
谋求三大变化,注重职业技术教育的主动性
(一)监狱教育氛围的变化。监狱教育的对象是罪犯,这个群体是流动的,各自性格是极不稳定的,文化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而且难免包含市面上存在不多的文盲。必须树立教育为本观念,确保教育改造的主体地位,在组织领导上再加强再改进再落实。教育干警职工在思想认识上再统一再提高再深化,在工作思路上再拓展再突破再创新。通过创办文化超市、电子图书阅览室,成立罪犯文教协会,科技协会,开辟狱内职业技能技术论坛,定期组织学习交流和技术攻关,开展手把手、传帮带活动等,为罪犯营造贴近时代、紧跟社会的学习环境,
(二)教师教育手段的变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开展罪犯职业技术教育,教师是关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具有强烈责任感、使命感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是做好罪犯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关键。目前,社会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而监狱教师创新教育手段的资源和主动性还远远不够,许多教师不能与时代同步,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写口授阶段。因此我们要尽快改变目前的状况,坚持以人为本,下大决心,采取特殊政策,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机制和制度保障,为广大授课教师创新教育手段营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教学团队集体的示范带动作用,吸引和汇聚一批甘于和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推动教学工作传帮带和形成梯次老中青结合结构,加快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三)罪犯学习态度的变化。从罪犯的长远需求出发,把学以致用与社会接轨作为教育的中心,对少数不求上进的罪犯当然还要实施强制,但主要还是实施有效激励原则,多结合生产开展职业技能技术比武和劳动竞赛活动,让罪犯在比、学、赶、帮、超的过程中,为刑释后就业谋生积累下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客观资本。让罪犯有资格进行技术职务评聘,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在岗罪犯拥有评聘初、中级技术职务的资格,并给予对应的分级处遇,发放相应的技术补贴,不具备发放条件的要适时给予政策解释。充分发挥刑释人员就业效果对促进在押罪犯学习主动性的引导作用,通过宣传刑释人员成功就业的典型案例和请刑释人员再就业典型作报告等办法,调动罪犯参加就业谋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罪犯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为中心,坚持“首要标准”,全面落实《教育改造罪犯纲要》,不断创新教育改造方法,才能科学持续发展。
构建三项机制,注重职业技术教育的规范性
(一)建立统筹发展机制。职业技术教育的科学、规范发展,首要问题在于制度的保障。在构建罪犯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过程中,监狱要树立“监狱不办小社会”的理念,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将罪犯职业技术教育纳入地方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总体规划,力争与社会发展同步,可能的还可争取列入所在地方年度职业教育培训计划。在教育内容和专业设置上,以“立足改造、面向生产、着眼就业、服务社会”为原则,迅速适应新技术、新职业的发展变化,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训内容,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针对性,逐步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罪犯职业技术教育统筹发展机制,使罪犯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社会化和制度化。
(二)健全组织保障机制。为保障罪犯职业技术教育的有力开展,监狱应成立以分管监狱长为领导的罪犯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负责对罪犯职业技术教育进行层面上的规划。教育改造部门成立罪犯职业技术教育办公室,并指定专人负责与地方政府职业技术指导部门的联络,具体负责教育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与就业指导等条线上的组织实施、指导协调和检查考核。监区成立罪犯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站,直接负责组织罪犯参加理论学习、技能训练、见习场所、时间保证等条块工作,最终形成上下联动、点线面结合的三级组织保障体系。
(三)完善责任考核机制。为落实工作职责,调动监区组织罪犯参加职业技术教育的积极性,促进罪犯职业技术教育有效开展,监狱将职业技术教育列入基层单位月度、年度考核内容,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工作任务,定期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评选优秀单位、发放技术教育补贴。同时,监狱定期邀请地方政府职业技术指导部门一同组织罪犯进行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核,地方政府职业技术指导部门承认其考核结果,监狱应将考核结果与罪犯的计分考核、行政、刑事奖励直接挂钩,充分利用这些计分考核情况作为对罪犯进行分级处遇和经济奖励的必要参考,调动罪犯学习和掌握职业技术将来服务社会的积极性。
坚持三个结合,注重职业技术教育的针对性
(一)职业技术教育与罪犯改造相结合。在罪犯改造的全过程实施全员职业技术教育,确保有学习和劳动能力的罪犯受教育面达100%。在罪犯入监初期,紧密结合监狱生产实际,先进行二至三个月的岗前职业技术培训,培训结束后监狱组织进行考核考试,合格者发给上岗证,根据需要可进行高一等级的培训学习;不合格者回头再学习,确保罪犯持证上岗。在罪犯改造中期,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提高的方式逐人制定培训方案,组织罪犯分别进入不同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班学习,继之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后参加现场实习劳动;在罪犯改造后期,根据罪犯的年龄、刑期、文化、技能水平等素质、个性需求及入监时间长短等自身情况,坚持因材施教原则,科学设置教育培训内容,开展“个人处方式教学”,使每一名罪犯刑释时都能掌握一技或多技之长,成为适应社会的“职业技术型”、“特殊工种型”、“社会实用型”所转岗位操作人才。
(二)职业技术教育与刑释就业相结合。根据罪犯刑释后绝大多数需回原籍就业的现实,积极与罪犯原籍政府、司法局、企业及劳动力市场等联系,加强对市场和企业用工需求状况分析,摸清罪犯就业意向,努力推进与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的对接,强化就业信息对职业培训的引导和服务,增强培训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并通过定期举办就业指导报告会、刑释再就业典型报告会、就业劳动力市场推介会等形式,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刑释罪犯的安置帮教工作,促进罪犯刑满释放后就业。
(三)职业技术教育与创业培训相结合。要发挥创业对于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把创业培训作为促进就业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结合罪犯刑释后就业需要,将创业培训向服刑人员推开,充分落实罪犯在教育改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开设必修课、选修课,满足罪犯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促进罪犯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形成以创业促就业符合国家倡导的大方向的局面。
整合三个阶段,注重职业技术教育的完整性
(一)教育培训阶段。监狱开展罪犯职业技术教育,有其先天的优势,也有其先天的劣势。优势在于管理与时间的强制性、集体性,而劣势则在于教育资源的贫乏性,因此改变封闭、僵化的办学模式、办学机制,进一步创新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发挥自身管理优势,充分利用社会丰富的教育资源,与社会技术教育院校尤其是职业教育院校开展联合办学,请进来走出去,避免弯路,敞开监狱与社会信息交流和知识沟通的渠道,对罪犯进行正规的、多层次的、多门类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罪犯的就业能力、动手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使罪犯的思想观念、理论层次和技能水平能够与社会同步,是强化监狱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由之路。
(二)技能鉴定阶段。职业资格证书,既是劳动者技能水平的证明,更是就业的通行证。我国《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实行就业准入,从事这些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司法部《教育改造罪犯纲要》规定,罪犯刑释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率要达到应参加培训人数的90%以上。因此,与人力资源部门联系,在罪犯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积极推行社会所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既是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罪犯刑释就业的需要,更是监狱改造罪犯的目的之一。
(三)就业指导阶段。罪犯在服刑改造初期,是一个从社会人到监狱人的身份转变。在服刑改造后期,则应完成从监狱人到社会人的身份还原。在这次还原中,需让罪犯全面了解当前社会的发展变化,获悉社会就业动态,掌握求职知识,学会处理挫折,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罪犯就业指导方面,按照“面向社会、服务罪犯、立足改造、促进就业”的工作宗旨和“社会化、教育性、援助性、主体性、实践性”的工作原则,根据押犯特点,以策划人生为主题,制定罪犯刑释就业辅导计划,对罪犯进行综合性指导,使他们学会就业、创业的基本常识和技巧,从而转变观念、树立信心、看到党和政府及社会的关心,看到自己的未来和希望,对今后的人生有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计划和奋斗目标,增强刑释后顺利融入社会的能力。
夯实三个基础,注重职业技术教育的科学性
(一)夯实安全基础。没有安全就没有人类的今天,安全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永恒主题之一。做好安全教育是罪犯职业技术教育科学发展的前提,在罪犯中开展“三级安全教育”,教育罪犯转变观念,学习安全技能,提高安全认识,树牢安全首位意识。结合日常教育活动在罪犯中开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关注安全、关爱生命”,“趋利避害,居安思危”等教育,不单要思想上学习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基本常识、法律法规、操作知识,还要学会在日常工作中辨别危险源的预知能力,做到会思考、会操作、会处理故障、会转危为安、会居安思危,养成注重安全好习惯,从而提高预防和控制事故发生的技巧、技术与能力。
(二)夯实理论基础。在理论教学上,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罪犯特点和环境变化趋势,合理安排培训内容,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并注重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实际,充分考虑罪犯的文化水平和接受差异程度,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启发教学,配合简单的图例和相互的问答,让罪犯感觉不到枯燥和乏味,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学懂、增长知识,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罪犯学习兴趣的目的,促其尽快完成由被动学向主动学的转变,必要或可能时可直接到相对应车间去边教边学,达到相容,直至融会贯通。以此促进罪犯开展扫盲教育及职业技术教育氛围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单位还应考虑贴近当地资源,申请向深层次给有接收能力的罪犯增加科普的内容,如果能使罪犯增加科普知识,这真是善莫大焉,这对其受益终身,对后代的教育也是大有裨益的!将来他们对社会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
(三)夯实技能基础。对罪犯实施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在理论教学上下功夫,更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突出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注意加强与职业技术院校、各级技工学校和就业训练中心之间的联系,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有条件的可建设实训基地,不断更新实训手段,及时配置技术前沿的实训设施,拓展实训领域,切实提高职业实训水准。在技能培训过程中, 聘请经验丰富的实习指导教师,一方面通过演示来指导罪犯进行模拟演练,在操作过程中传授技术实践经验,用具体实例说明行业规范;另一方面将一些具有较强概括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的技术经验,以通俗易懂、便于理解的口诀或行话的形式传授给学员。也可直接到车间结合实际生产提高实操水平。
落实三个到位,注重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效性
(一)师资保障到位。师资质量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直接动力,高效的培训来源于高质量的师资。目前,监狱职业技术教育刚刚开始,起步较晚,师资质量相对较少且水平较差,严重制约着持续变换的罪犯所需要的不断更新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然而由于监狱的特殊性,不可能单纯依靠外聘专业院校、厂矿企业也急需的教师,来解决监狱师资薄弱的问题,因此更要注重监狱自身师资苦练内功,不断提升质量和水平,逐步建立由外聘教员、民警教员、本单位职工教员和其他志愿者组成的罪犯教育讲师团,充分发挥师资质量对提升职业技术教育实效性的主导作用。
(二)时间保障到位。监狱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而监狱的“5+1+1” 教育改造模式又强调了“首要标准”的重要性!“5+1+1” 教育改造模式的推行,不单纯是一个教育改造工作模式的变革,而是涉及监狱整体工作的一项变革,不仅把全体警察职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首要标准”要求上来,而且确保了罪犯每周五天参加劳动教育、一天参加课堂化学习教育时间,并将学习与劳动纳入同一考核范围,解决了厚此薄彼的问题和长期阻碍罪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工学矛盾,保障了不同层次的罪犯都能接受相应的教育培训。
(三)后勤保障到位。后勤保障工作是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不仅能造福育人环境,而且能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后勤保障工作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原则,在日常工作中始终把为师生服务、为教学服务、为监管改造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自觉地把后勤保障工作纳入到培训工作中,做好教学用品采购工作,配齐教学所需设备,在教育培训过程中,理论教室可不必安装监控设施,但有条件的单位可在操作实训车间安装监控设施,这有利于督促学员互相自觉学习,确保顺利操作实训,并做到定期检查、及时维修与经常保养,确保各类教学设备及监控设施的正常使用。在教材保障上,要坚持国家统一认证教材和监狱自编特色教材相结合,确保所需教材和教辅资料按时到位。
谋求三大变化,注重职业技术教育的主动性
(一)监狱教育氛围的变化。监狱教育的对象是罪犯,这个群体是流动的,各自性格是极不稳定的,文化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而且难免包含市面上存在不多的文盲。必须树立教育为本观念,确保教育改造的主体地位,在组织领导上再加强再改进再落实。教育干警职工在思想认识上再统一再提高再深化,在工作思路上再拓展再突破再创新。通过创办文化超市、电子图书阅览室,成立罪犯文教协会,科技协会,开辟狱内职业技能技术论坛,定期组织学习交流和技术攻关,开展手把手、传帮带活动等,为罪犯营造贴近时代、紧跟社会的学习环境,
(二)教师教育手段的变化。“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开展罪犯职业技术教育,教师是关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具有强烈责任感、使命感的创新型教师队伍,是做好罪犯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关键。目前,社会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而监狱教师创新教育手段的资源和主动性还远远不够,许多教师不能与时代同步,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写口授阶段。因此我们要尽快改变目前的状况,坚持以人为本,下大决心,采取特殊政策,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机制和制度保障,为广大授课教师创新教育手段营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教学团队集体的示范带动作用,吸引和汇聚一批甘于和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推动教学工作传帮带和形成梯次老中青结合结构,加快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三)罪犯学习态度的变化。从罪犯的长远需求出发,把学以致用与社会接轨作为教育的中心,对少数不求上进的罪犯当然还要实施强制,但主要还是实施有效激励原则,多结合生产开展职业技能技术比武和劳动竞赛活动,让罪犯在比、学、赶、帮、超的过程中,为刑释后就业谋生积累下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客观资本。让罪犯有资格进行技术职务评聘,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在岗罪犯拥有评聘初、中级技术职务的资格,并给予对应的分级处遇,发放相应的技术补贴,不具备发放条件的要适时给予政策解释。充分发挥刑释人员就业效果对促进在押罪犯学习主动性的引导作用,通过宣传刑释人员成功就业的典型案例和请刑释人员再就业典型作报告等办法,调动罪犯参加就业谋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罪犯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为中心,坚持“首要标准”,全面落实《教育改造罪犯纲要》,不断创新教育改造方法,才能科学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