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以惊人的速度在不断增加和更新,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改革。要真正对学生教育负责,教师应当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必然趋势
实施高中新课改以来,数学课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春风下,认清现状,发现问题,并制定高效可行的策略来完成高中数学的教学任务已成为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认清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要顺应趋势,调整心态,及时转换角色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以惊人的速度在不断增加和更新,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須不断学习、不断改革。要真正对学生教育负责,教师应当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在课程改革中占据主动地位,以饱满的热情,开放的心态投入课程改革的浪潮,迎接新课程所带来的全新挑战,教师应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促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和认知意识的主动建构者。可以说, 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施展才华的发展空间,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中更新教师角色、尽快使自己适应新课程改革。
二、分析问题,坚持原则,采取优秀策略確保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1、教育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第一、出现了课时划分不合理,课时不够的现象。从必修《函数》有关内容看,课时量较大,但由于全体高一数学老师都是第一次接触新课改,哪些要补充,哪些不要补充都没有确切答案,新教材尽管在难度上可能低于旧教材,但比旧教材内容多;和以前相比,教学内容增加了许多,每节课课堂容量都较大,可能导致课时严重不足。第二、对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准。新教材中内容多,受惯于使用旧教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哪些内容要降低难度,降到什么难度还搞不清楚。
2、面对不良教学的习性,教育教学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主动性原则。在新课程文化中,要求高中数学教师把自己的教学情感、教学观念浸润于新课程文化,从中汲取的精神营养;参与新课程教学改革,让自己的教学情感、教学观念得以丰富、发展。
(2)反思性原则。反思自我,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改造自我、解放自我的过程,在反思自我中使教学行为不断改进着创新着,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习性也于潜移默化中不断得以改造。
(3)辩证否定原则。改造教学习性既不是全盘否定也不是全盘肯定,必须坚持辩证否定原则,对过去的教学习性是既克服又保留,即“扬弃”,才能实现对教学习性的有效改造。
(4)循序渐进原则。改造教学习性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高中数学教师来说,可以在日常的课堂中逐步改进自我的数学教学,边改进边总结,边总结边改进,循序渐进的改造教学习性。
(5)开放性原则。坚持开放性原则,以真诚坦率的性情,教师才能从师生教学信息的交流中获得改进教学的启发,从新课程文化中获得改进教学的营养。
3、抓住关键,制定应对策略。第一、将“教教材”改为“用教材教”。 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它仅仅是达成课程标准的中介,它只起着参照物的作用,需要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实现再加工。新课程强调“教师即课程”。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新课程认定课程知识不是由专家、学者发展出来传递给教师,再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专家设计的课程仅仅是一种暂时性的假设,教师要在课程实施中加以实验,与学生交互作用,与同事讨论、对话,只有经由这种过程建构的结果才是知识。第二、把握好教学中的“度”。对于教过多年旧教材的教师来说,在上必修课时,总是按照以往的知识经验,在课堂上随意补充自认为很重要、高考必考的内容,这样自然觉得课时紧,出现随意增加课时现象。如果我们明确了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的变化,在课内就不会随意拓展、挖深内容。与过去依大纲写的教科书相比较,很难用教学的要求是“降低了”还是“提高了”来简单地回答,也不能简单地回答“理论性的东西降低了”,“实际应用性的东西加强了”。例如,对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要求是降低了不少,只要求“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但对函数的图象、函数的应用、函数的建模、函数与方程的关系、函数的拟合问题的要求提高了。第三、根据新课标严格控制知识的拓广。一方面对重点的传统知识应作适当拓广,新课标对传统的高中数学知识作了较大的调整,内容变化也较大,有的从整个编排体系上都作了改变。另一方面新课标淡化的知识不拓广新课标对一部分传统数学知识作了”淡化”处理,有的降低要求,有的仅仅介绍。而这些内容是高中教师比较熟悉的知识,讲起来也比较顺利,很容易在讲课时拓广去讲,对这些内容不宜拓广加深,如“集合”,课标要求把集合作为一种语言、一种工具介绍给学生,学生会用集合语言进行表述,理解其含义,因此在讲集合时不宜把集合内容一下子讲得过多、过难。此外,对考试要求和范围进行限制规范考试命题,及时调整试卷命题要求,能有效地减少教师的诸多困惑,让教师知道课怎么上,学生怎么去辅导,教材怎么去处理。
总之,新课程改革需要稳中求变,切忌“翻天覆地”、“横空出世”,这样才能使我们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尽可能的克服片面性,防止绝对化,少走弯路,少出现反复,才能使课程改革沿着科学的轨道一直走下去。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应当不断吸取新的教学理念、积极推动教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一个比较宽松的氛围中进行高中数学的学习,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新意识,从而有效的实现我们进行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必然趋势
实施高中新课改以来,数学课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在新课程改革的春风下,认清现状,发现问题,并制定高效可行的策略来完成高中数学的教学任务已成为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认清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要顺应趋势,调整心态,及时转换角色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以惊人的速度在不断增加和更新,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須不断学习、不断改革。要真正对学生教育负责,教师应当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在课程改革中占据主动地位,以饱满的热情,开放的心态投入课程改革的浪潮,迎接新课程所带来的全新挑战,教师应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促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和认知意识的主动建构者。可以说, 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施展才华的发展空间,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中更新教师角色、尽快使自己适应新课程改革。
二、分析问题,坚持原则,采取优秀策略確保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1、教育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第一、出现了课时划分不合理,课时不够的现象。从必修《函数》有关内容看,课时量较大,但由于全体高一数学老师都是第一次接触新课改,哪些要补充,哪些不要补充都没有确切答案,新教材尽管在难度上可能低于旧教材,但比旧教材内容多;和以前相比,教学内容增加了许多,每节课课堂容量都较大,可能导致课时严重不足。第二、对新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准。新教材中内容多,受惯于使用旧教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哪些内容要降低难度,降到什么难度还搞不清楚。
2、面对不良教学的习性,教育教学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主动性原则。在新课程文化中,要求高中数学教师把自己的教学情感、教学观念浸润于新课程文化,从中汲取的精神营养;参与新课程教学改革,让自己的教学情感、教学观念得以丰富、发展。
(2)反思性原则。反思自我,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改造自我、解放自我的过程,在反思自我中使教学行为不断改进着创新着,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习性也于潜移默化中不断得以改造。
(3)辩证否定原则。改造教学习性既不是全盘否定也不是全盘肯定,必须坚持辩证否定原则,对过去的教学习性是既克服又保留,即“扬弃”,才能实现对教学习性的有效改造。
(4)循序渐进原则。改造教学习性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高中数学教师来说,可以在日常的课堂中逐步改进自我的数学教学,边改进边总结,边总结边改进,循序渐进的改造教学习性。
(5)开放性原则。坚持开放性原则,以真诚坦率的性情,教师才能从师生教学信息的交流中获得改进教学的启发,从新课程文化中获得改进教学的营养。
3、抓住关键,制定应对策略。第一、将“教教材”改为“用教材教”。 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它仅仅是达成课程标准的中介,它只起着参照物的作用,需要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实现再加工。新课程强调“教师即课程”。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新课程认定课程知识不是由专家、学者发展出来传递给教师,再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专家设计的课程仅仅是一种暂时性的假设,教师要在课程实施中加以实验,与学生交互作用,与同事讨论、对话,只有经由这种过程建构的结果才是知识。第二、把握好教学中的“度”。对于教过多年旧教材的教师来说,在上必修课时,总是按照以往的知识经验,在课堂上随意补充自认为很重要、高考必考的内容,这样自然觉得课时紧,出现随意增加课时现象。如果我们明确了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的变化,在课内就不会随意拓展、挖深内容。与过去依大纲写的教科书相比较,很难用教学的要求是“降低了”还是“提高了”来简单地回答,也不能简单地回答“理论性的东西降低了”,“实际应用性的东西加强了”。例如,对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要求是降低了不少,只要求“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但对函数的图象、函数的应用、函数的建模、函数与方程的关系、函数的拟合问题的要求提高了。第三、根据新课标严格控制知识的拓广。一方面对重点的传统知识应作适当拓广,新课标对传统的高中数学知识作了较大的调整,内容变化也较大,有的从整个编排体系上都作了改变。另一方面新课标淡化的知识不拓广新课标对一部分传统数学知识作了”淡化”处理,有的降低要求,有的仅仅介绍。而这些内容是高中教师比较熟悉的知识,讲起来也比较顺利,很容易在讲课时拓广去讲,对这些内容不宜拓广加深,如“集合”,课标要求把集合作为一种语言、一种工具介绍给学生,学生会用集合语言进行表述,理解其含义,因此在讲集合时不宜把集合内容一下子讲得过多、过难。此外,对考试要求和范围进行限制规范考试命题,及时调整试卷命题要求,能有效地减少教师的诸多困惑,让教师知道课怎么上,学生怎么去辅导,教材怎么去处理。
总之,新课程改革需要稳中求变,切忌“翻天覆地”、“横空出世”,这样才能使我们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尽可能的克服片面性,防止绝对化,少走弯路,少出现反复,才能使课程改革沿着科学的轨道一直走下去。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应当不断吸取新的教学理念、积极推动教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一个比较宽松的氛围中进行高中数学的学习,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新意识,从而有效的实现我们进行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