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口与非吻合口处残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差异研究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an_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吻合口与非吻合口处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5年6月间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性和姑息性手术)的149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残胃癌定义为因胃良性病变行胃部分切除术后5年以上(87例)或因胃恶性病变行根治性胃部分切除术后10年以上(62例)的残胃原发癌。根据肿瘤的不同部位,分为吻合口组(72例)和非吻合口组(7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手术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预后。

结果

与非吻合口组相比,吻合口组T分期、N分期和TNM分期更晚[吻合口组T1、T2、T3和T4期患者有1例(1.4%)、2例(2.8%)、17例(23.6%)和52例(72.2%),非吻合口组分别有8例(10.4%)、10例(13.0%)、27例(35.1%)和32例(41.6%),χ2=17.665 ,P= 0.001;吻合口组N0、N1、N2和N3期患者分别有28例(38.9%)、10例(13.9%)、23例(31.9%)和11例(15.3%),非吻合口瘘组分别有55例(71.4%)、10例(13.0%)、7例(9.1%)和5例(6.5%),χ2= 19.421,P= 0.000;吻合口组Ⅰ、Ⅱ、Ⅲ和Ⅳ期患者分别有3例(4.2%)、10例(13.9%)、47例(65.3%)和12例(16.7%),非吻合口组分别为16例(20.8%)、40例(51.9%)、15例(19.5%)和6例(7.8%),χ2= 45.294,P= 0.000],组织分型和Borrmann分型更差[吻合口组分化良好和不良者分别为19例(26.4%)和53例(73.6%),非吻合口组分别为43例(55.8%)和34例(44.2%),χ2= 13.287 ,P= 0.000;吻合口组BorrmannⅠ、Ⅱ、Ⅲ和Ⅳ型者分别有3例(4.2%)、17例(23.6%)、47例(65.3%)和5例(6.9%),非吻合口组分别为18例(23.4%)、16例(20.8%)、34例(50.6%)和4例(5.2%),χ2= 11.445,P= 0.010]。与非吻合口组相比,吻合口组根治切除率较低[63.9% (46/72)比89.6% (69/77),χ2= 13.977,P= 0.000],联合器官切除率较高[33.3%(24/72)比16.9%(13/77),χ2= 5.394,P= 0.020],转移淋巴结数目更多[(4.3 ± 4.9)枚比(1.9 ± 3.6)枚,t= 3.478,P= 0.000],其中No.4、No.10和空肠系膜根部淋巴结转移率吻合口组和非吻合口组分别为15.3%(11/72)比5.2%(4/77)(χ2= 4.178,P= 0.041)、9.7% (7/72)比1.3%(1/77)(χ2= 5.196,P= 0.023)和25.0%(18/72)比3.9%(3/77)(χ2= 13.687,P= 0.000)。全组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37 (2~ 154)月,5年生存率为44.1%,其中吻合口组和非吻合口组分别为33.1%和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5)。按照肿瘤分化程度进行分层分析,在分化良好型中,两组5年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7%比56.2%,P= 0.872);而在分化不良型中,吻合口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非吻合口组(29.8%比53.8%,P= 0.029)。

结论

位于吻合口的残胃癌,分化相对较差,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根治切除率较低,整体预后较差。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网塞行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疝外科收治的220例单侧原发性成人腹股沟疝男性患者,按信封法随机分为网塞补片组和疝修补装置组,各110例。网塞补片组采用改良的北京天助畅运善释轻量型疝修补装置,疝修补装置组则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的疝修补装置。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及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
目的探讨新生儿非肥厚性幽门梗阻畸形的诊断、术式选择和预后。方法回顾性研究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例新生儿非肥厚性幽门梗阻畸形,包括幽门瓣膜5例、幽门实质性闭锁和幽门重复畸形各1例;其中幽门实质性闭锁合并大疱表皮松解症(EB)1例,幽门瓣膜合并回结肠闭锁伴环状胰腺各1例。总结其临床特点,并对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7例患儿主要症状为非胆汁性呕吐。上消化道造影5例显示胃出口完全梗阻,1例
期刊
对于无法根治的肿瘤晚期患者,有相当一部分需要外科干预,外科医师在肿瘤姑息治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仍然是肿瘤姑息治疗的主力军。但在现有的医学教育制度当中,外科医师的培训内容较少涉及肿瘤姑息治疗的内容。事实上,在肿瘤的姑息治疗中,外科医师肩负着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疼痛、维护患者尊严及缓解晚期患者诸多症状的重任。外科医师应重视与晚期肿瘤患者的沟通,充分发挥临床多学科团队的作用,采用合理的外科干预方法
目的探讨无腹部辅助切口的腹腔镜下改良Parks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4年10月间在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接受无腹部辅助切口的腹腔镜下改良Parks手术的44例超低位直肠癌(肿瘤下缘距肛缘2.5~ 5.0 c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4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 (5/44),其中吻合口瘘2例,吻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在克罗恩病合并肠梗阻患者诊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纳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炎症性肠病治疗中心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间入院诊治的119例克罗恩病合并肠梗阻患者为临床路径组(按临床路径进行诊治,该临床路径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中心自身诊疗经验制订),并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2月间住院治疗的路径实施前入院诊治的108例克罗恩病合并肠梗阻患者为非临床路径组(由收治医师制定诊治方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内骨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1 74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2.8%)术后出现骨转移。分别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模型,对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术前血清癌胚抗原水平、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是否伴肺转移和伴肝转移等可能影响术后骨转移的临床病理特
期刊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和预后等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本文报道1例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收治高危空肠间质瘤术后发生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2000年1月至2016年8月发表的关于GIST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报道,对检索得12篇个案报道、共17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本院收治1例为高危险度分级小肠间质瘤患者,行小肠部分切除术后因个人经济原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