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物理习题课的教学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son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物理教学中,习题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它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始终。下面谈谈在习题课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及体会。
  从物理基础知识着手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首先,物理的定律和公式是最基础的知识,也是每堂习题课前必掌握的知识。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从5个方面(公式名称、公式、适用条件、各字母表示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及符号)进行全方位复习。其次,根据认识规律要让学生能灵活应用物理定律和公式解决实践问题,教师应该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基础习题的解答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物理定律或公式解题的基本方法及运用物理量时单位必须统一的要求,进而使学生形成解答物理习题的基本模式,培养学生牢固掌握解题的规范和程序,为进一步深化做好准备。在掌握物理定律和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和解题能力是习题课的核心任务。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对习题的选择是关键。
  教师要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理论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习动机,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是趣味性习题的好素材。例如,在运用速度公式解题时,编了这样一道题目:上午7:35早读课,老师家到校的距离是3km,如果骑车的平均速度是5m/s,问老师7:30从家动身会迟到吗?学生解题后发现老师迟到了。接着提出如果要不迟到必须在什么时刻前动身。这样编排的习题不仅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指导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
  教师要注意一题多解。扩展学生思路“一题多解”是指通过不同的思维途径,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密度应用练习,选用这样的一道题:实验室需要购买4kg的酒精,用容积为4.5L的容器够装吗?先让学生解答,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用求4kg酒精体积的方法来判断。为了起到一题多解的作用,笔者进而启发学生从4.5L的容器能装多少kg的酒精和4kg的某种液体体积为4.5L,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等思路引伸扩散思考。通过练习,促进知识迁移,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教师要注意一题多变诱导学生思路 在习题课中的“一题多变”是指从多角度、多方位对例题进行变化,引出一系列与本例题相关的题目,形成多变导向,使知识进一步精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生解答了“一列火车长200m,以15m/s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km的大桥,问需要用多少时间?”这道题后,教师把题目改为:“如果这列火车以相同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150s,那么桥有多长?”还可以把这道题改成:已知火车长、桥长和过桥时间,求火车过桥速度;已知桥长、火车速度和过桥时间,求火车长等题目。通过这种“一题多变”的习题探讨,开拓学生思路。
  习题课还应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物理习题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动脑、动笔或動口解答物理问题。大部分时间是学生活动,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指点、引路两个方面 。
  总之,习题课的教学可以从基础知识着手,精选习题,进行优化组合,以“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素质,从而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其他文献
班主任的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它能直接决定到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精神面貌。它不仅是繁琐的,更是细致的;不仅是崇高的,更是奉献的。作为班主任,无疑例外的要遇到这样的几个难题:如何调动学生学习上、纪律上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如何能使每一个学生能在各方面有一个良好的转变和进步?归结为一句话,即如何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动力和活力?  针对这个问题,在多方面我作了尝试,现在总的感觉是当前的学生自主意识强,有
期刊
摘要:数学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新授课,还是练习、复习课,都离不开练习。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起着形成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练习的成效有很大的关联,而教学内容的设计内容又至关重要。有效的练习内容应以教材为依托,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生活经验,适宜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符合小学生年龄与心理
期刊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在学生心里比较枯燥单一,学习兴趣不高。因此,要想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率,课堂教学必须要创新,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课堂有效性落到实处。然而,创新教学并非是一句话的事,它需要老师精心安排,采取有效策略,而不是象征性地随便改改教学方法,它需要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这样才能真的做到创新。  一、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要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期刊
文本就是我们语文课堂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既是一种凭借,我们老师就要在阅读教学中真正的体现,既是一个载体,教学中就必须充分利用。那么什么是文本解读呢?文本解读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凭借感受力和想象力而披文入情,动情关照的独特的精神活动。文本解读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会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让文本自己说话,准确理解和感悟文本。如何做到成功解读文本呢?笔者认为要从以
期刊
生物实验是初中生物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性环节。生物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的最主要的场所。如何搞好生物实验室管理,使其真正地发挥培养中小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从事多年的生物实验室管理工作,现谈几点拙见。  一、制定计划,完善总结  在学期初,生物实验教师必须根据
期刊
课堂练习设计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特别是现在严禁双休日、节假日组织学生补课,给学生减负的规定之后,讲究课堂练习策略,精心设计数学课堂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以下是本人谈谈课堂练习设计的一些尝试。  一、课堂练习设计要体现
期刊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教师传授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的阵地。近些年,在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指导下,老师们都在尽力的将新的理念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于是,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英语课堂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产生了新的困惑。  现在的新教材比之前的教材内容要大得多,不仅加大词汇量,而且教材中也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由此我们的课时也变得很紧,往往上完课就接近考试了。另外,新理念下强调老师要把课堂还给
期刊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作为最重要的课堂教学形式,贯穿了高中生物课程的整个过程,生物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下面就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在生物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实验中,首先要让学生熟悉实验的操作规程,如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药剂的配
期刊
摘要:实施高效的教学管理制度是小学校正常运行的基础,小学的学校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小学教学效果的好坏和学生水平的高低,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基础性的一步也是决定性的一步。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若干解决策略,以完善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管理行为和加强学校管理水平。  关键词:小学管理 策略  小学教育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起始点,要实现新时期的人才培养计划,小学教育是重中
期刊
留守儿童由于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成长环境里,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交流,因而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自卑。自卑心理产生于人际间的比较。留守儿童经常看到其他同学朝夕与父母相伴,有人关心和疼爱,而自己却没有,相比之下必然会感到失落和自卑,不爱说话,不爱和别人交往,自卑内向。自卑感是一种负向的情绪体验,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二是逆反。留守儿童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期刊